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静秋  俞乃琴 《人民军医》1997,40(4):204-204
1994年9月~1995年12月,我们对我院发生医院内感染179例抗生素应用情况、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以及抗生素应用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内感染病例按统一表格逐项查阅并登记,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查出医院内感染190例,感染率为4.4%,其中179例应用了抗生素,男122例,女57例;年龄3~87岁,平均住院75d。1.2抗生素应用情况179例使用抗生素涉及12类28种,抗生素使用最多的有青霉素100例,氨节西林93例,其次为诺氛沙星60例,头孢唑啉钢52例,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常规方法对临床各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结果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进行分析。结果:从痰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最多,占70.4%;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耐药率在55.3%~1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应不断为临床提供最新的耐药性资料,以更好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引起的医院内感染特点及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医院感染分离的102株PA对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PA的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占62.7%,伤口感染次之占19.6%,感染重点对象为老年人,肿瘤及烧伤患者。对临床常用的12种抗生素,抗菌作用最强的是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81.4%,抗菌作用最差是氨苄青霉素(0%),磺胺甲唑次之(30.3%)。结论 PA为医院内感染的代表菌株,其耐药性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院近年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对 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咽拭子进行常规细菌培养 ,分离菌株 ,再用微量稀释法测定 398株致病菌 (真菌 15 3株除外 )对 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398株分离菌中以G-杆菌为主 ,占 5 8.3% ,真菌占 38.4 % ,G+ 球菌占 3.3%。对临床常用的 12种抗生素 ,抗菌作用最强的是丁胺卡那霉素 ,敏感率 6 9.4 % ;其次是复方新诺明 ,敏感率 2 4 .1% ;抗菌作用最差的是氨苄青霉素 ,敏感率 6 .1%。结论 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为G-杆菌 ,真菌感染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抗生素治疗应依据细菌学指导 ,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临床上重症支气管、肺部感染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机率增加更为突出,这就对抗生素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头孢三代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为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尤其是医院内感染提供了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应用包括头孢一、二代抗生素难以控制的感染得到良好的治疗.本文报告了应用头孢咪诺钠(美士灵),治疗重症支气管、肺部感染20例,这些病例都是在应用头孢一、二代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用美士  相似文献   

6.
伤口感染创面分泌物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院感染率的高低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加强伤口感染率的监测与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1] 。抗生素作为治疗伤口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 ,但由于众多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又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 ,因此对细菌耐药性监测 ,随时掌握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本院 1995年~ 1999年引起手术和创伤后伤口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了回顾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菌种来源 标本取自 1995~ 1999年我院外科引起手术和创…  相似文献   

7.
随着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 ,治疗术中感染和预防术后感染已成为手术成功的基础 ,也是手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保障。围术期 ,尤其是术后应用抗生素已成为常规 ,而临床发生于手术后感染的病例并没有因此而减少[1 ] 。据报道 ,在医院内用抗生素预防的达 30 %~ 5 0 %,其中使用不当者达  相似文献   

8.
黄富亮 《西南军医》2011,13(2):261-263
目的分析中小医院近年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性,为医生了解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714株门诊及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构成比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714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球菌207株占28.99%,革兰氏阴性杆菌366株占51.26%,真菌137株占19.19%,病原菌的分布以痰液中分离最多,占66.81%。药敏试验:链球菌属对万古霉素、青霉素G、头孢噻肟高度敏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是治疗革兰氏阴性菌的首选药物,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广泛耐药。结论病原菌的多重耐药日渐严重,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感染症是一种生态学现象,它揭示了微生物与机体间的不平衡关系[1]。自抗生素问世以来,感染症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得到控制,但抗生素的应用已成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本文旨在揭示滥用抗生素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1 抗生素在医院的应用现状WHO对世界不同地区的监测报告指出,各国约有30%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而且半数以上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但其中仅有30%是用于感染治疗。在我国抗菌药物是医院用药的主体,其使用率和耗资高居医疗费用的榜首。李大魁等对40家综合性大医院购入药品分析表明,在经常应用的100种药品中,抗生素有23种,其使用率高达7…  相似文献   

10.
黄永高  陈然峰  孙龙 《武警医学》2015,26(7):702-706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我院2011-01至2014-12临床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连续4年临床分离非重复革兰阴性杆菌共12 437株,肠杆菌科细菌6243株,占50.2%;非发酵菌5920株,占47.6%。主要检出菌中不动杆菌属2626株,占21.1%;铜绿假单胞菌2412株,占19.4%;肺炎克雷伯菌2093株,占16.8%;大肠埃希氏菌1049株,占8.5%。临床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脑外康复科以及ICU为感染高危科室。连续4年多重耐药细菌监测发现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64.9%、64.3%、62.1%、55.4%)、(50.1%、47.7%、43.4%、45.7%)均呈现下降趋势。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0.8%、1.5%、1.3%、2.6%)、(17.4%、30.8%、27.1%、34.1%),呈逐年上升趋势。广泛耐药不动杆菌属4年平均检出率为40.3%。结论 临床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细菌上升趋势明显;医院应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产生。同时,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重视感染患者的隔离及护理,预防多重耐药菌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某院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加强抗生素应用的管理,减少院内感染。方法 对1328名住院患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抗生素应用人数858人,抗生素应用率64.6%,其中,内科疾病抗生素应用率为45.8%,外科疾病抗生素应用率为84.2%,治疗性用抗生素536人,占62.47%,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22人,占37.53%,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737人,占86.2%,使用不合理121人,占13.8%。结论 抗生素使用指针掌握不严,存在抗生素使用率较高,尤其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较普遍的现象,个别患出现了二重感染,值得引起医院管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滥用原因分析及合理应用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的药物之一 ,在防治疾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着医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抗生素使用的种类日益增多 ,目前共有 3大类 ,2 0 0多个品种 ,抗生素合理应用是医院感染研究领域的内容之一 ,也是医院分级管理的基本内容 ,所以合理使用抗生素 ,除了要求临床医生掌握抗生素使用的专业知识以外 ,更重要是加强抗生素应用的管理工作。本文将在分析抗生素滥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应用的建议。1 抗生素滥用原因分析1 1 过多使用抗生素 各级各类医院普遍存在着抗生素滥用现象 ,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达 60 %~80 %以上〔1〕;抗生素联…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现患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了解传染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危险因素等 ;在 18例感染者中 17例为慢性肝病患者 ,其中4 0岁以上肝病患者占 77 78% ;腹水、下呼吸道和血液感染占感染总数的 77 78% ;多数医生凭经验使用抗生素 ;传染病专科医院 4 0岁以上的慢性肝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 ;腹水、下呼吸道和血液为常见感染部位 ;腹穿、肝穿和腰穿为医院感染前 3位外源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类药物。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品种繁多,为我们控制不同感染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但同时也有其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由于许多抗生素的滥用,往往致使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会逐年上升。所以应根据药效学和药物学特点选择最佳的药物,决定最适合的给药方案以及要考虑到其它影响药物的因素,以期达到合理用药,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的抗菌药物的不断出现和临床应用,引起医院感染的细菌种类也发生着变化,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已成为抗感染治疗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性问题更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现就耐药性细菌产生的原因和耐药机制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患者痰培养物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效指导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方法:应用VITEK2-compact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及抗生素药敏检测。结果:共分离出528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G+)133株,占25.2%,革兰氏阴性菌(G-)283株,占53.6%。真菌检出112株占21.2%。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万古霉素及利福平为最有效的治疗药物。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亚胺培南是最有效的治疗药物。而真菌则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本组下呼吸道患者的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且由于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变化,需要对细菌的耐药性进行评估,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兰州市细菌性腹泻患者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解放军第一医院3年腹泻患者的大便进行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及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683例细菌性腹泻患者粪便分离出病原菌41株,总检出率为6.0%.病原菌以志贺菌居首位,占65.9%(27/41),鼠伤寒沙门菌占17.1%(7/41),念珠菌占17.1%(7/41).各菌属对抗生素的敏感率不同,福氏志贺菌和沙门菌多重耐药较多,第四代头孢菌素较敏感,敏感率在90%以上.药物耐药性依次为: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磺胺类、青霉素类复方制剂、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碳烯青霉类和β-内酰氨类未检出耐药菌.结论 志贺菌属是细菌性腹泻的首要病原菌.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耐药性在逐渐增加,对腹泻患者应进行耐药性监测,根据细菌及耐药性鉴定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谈的抗生素在医院感染中做为首要危险因素并不是抹杀其历史功绩和现实应用价值 ,只是通过我们的调查向全社会表明 ,在抗生素层出不穷的今天 ,如何才能减少和杜绝滥用抗生素及由此带来的危害。调查结果表明 ,在所调查的 5 91例住院患者中 ,应用广谱抗生素者 2 93例 ,占 49 5 8% ,其中 76例发生医院感染 ,感染率为 2 5 9% ,在暴露与非暴露发病关系上对 10种常见危险因素进行了相对危险度 (RR)分析对比 ,结果应用广谱抗生素组的 (RR)为 9 14,高居榜首。其后依次为 :气管插管或切开接呼吸机的RR为 (7 38) ,伤口引流的RR为5 35。…  相似文献   

19.
张正琼 《西南军医》2012,14(2):343-345
目前,大肠埃希菌在国内外均呈现广泛的耐药性,也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同时,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表现为对一种或者两种甚至多种药物的耐受性,给临床用药带来极大的困难。该菌的耐药机制广泛,本文仅对质粒介导的耐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1.当前抗生素的状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人类与疾病相互斗争的长河中,致病性生物菌与人类抗生素的使用一直处于一种演变与发展之中。新的抗生素不断出现和使用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武器,但同时人类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也使得致病菌对抗生素逐渐发生了适应,产生了耐药性这将是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