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归纳总结了古代中医文献中对小肠位置、形态、长度、质量以及容量的描述,认为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水道、主降、化生气血,小肠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小肠气滞、小肠虚寒、小肠实热、小肠湿滞、小肠停饮、小肠津亏。并论述了小肠病的辨证。  相似文献   

2.
归纳总结了古代中医文献中对小肠位置、形态、长度、质量以及容量的描述,认为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水道、主降、化生气血,小肠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小肠气滞、小肠虚寒、小肠实热、小肠湿滞、小肠停饮、小肠津亏。并论述了小肠病的辨证。  相似文献   

3.
心合小肠是指心与小肠生理上相互为用,经络上相互沟通,病理上相互影响。心合小肠功能正常是气血调和、心脉通畅的重要条件。若小肠"受盛化物"功能失常,则精微不生,心失所养,血脉不充,导致气血亏虚,血液运行迟缓,停滞脉中,瘀血阻滞,发为心力衰竭;若小肠失于"泌别清浊"之功,则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水液糟粕留滞脉中,浊者入血酿生痰浊、瘀血,使气血失和、脉失所养、心脉失畅,痰瘀相互夹杂于脉中,也可发为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形成原因,认为"清浊相干,浊毒内结"是其关键病机,其主要病位在小肠、脾、肾.病理情况下,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调及"脾主运化"功能失常为"清浊相干"的源头;浊邪留滞,进入血脉与脏腑,导致血瘀痰凝毒浊;浊毒积聚于肾之络脉,形成"微型癥瘕".采用升清降浊法(药物可采用黄芪、法半夏、陈皮、土茯苓...  相似文献   

5.
白兆芝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白兆芝教授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主要包括其在病因、病机、分型、治疗、调护各方面的见解。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虽可涉及外感、内伤等方面,但终可导致脾虚不能运化,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功能失常,气机郁结不畅,升降失司而发病。肠易激综合征病位主要在小肠,与肝脾密切相关,也可波及胃、肾、大肠等脏腑。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热郁、食积、气滞、湿阻,其中以湿邪最为重要。病理性质多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基本病机为小肠气机阻滞,气血运行失畅。治疗以调和肝脾为主,辅以心理疏导,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与辨病、辨症相结合,在临床上对反复发作的肠易激综合征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6.
“阴火”即内伤之火,其实质为脾胃亏虚,元气虚损所生之内热。“阴火”理论是李东垣提出并应用于临床阐明病机、诊治疾病、遣方用药的重要学说。其产生机制复杂,涵盖内容广泛,自古存在诸多争议,至今未有定论,临床价值尚未完全体现。补中益气汤既是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核心方,也是理解其内伤发热之“阴火”理论的关键。文章将通过探讨李东垣脾胃内伤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方剂“补中益气汤”的药物配伍特点及其理论基础,阐述李东垣脾胃观之“阴火”论的学术思想,以及“益气升阳”“甘温除热”的制方思想,浅析“阴火”理论的学术渊源,总结后世医家基于“阴火”理论的临床诊疗应用思路,以期为日后临床工作者应用“阴火”理论临床辨证论治、组方加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1四逆散证的四逆,是由于少阴气机不利,枢转不力,不能发挥其枢转阴阳的功能,而致阴阳之气敷布异常,阳气不能达于四肢;由于气机的不畅,水道亦因之失常,肺气不降则咳,心气不布则悸,水道不畅则小便不利,气滞不通则腹痛、泄利下重。2第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本证既非"热结旁流",更非阳明腑实。是由于少阴心与手太阳小肠互为表里,心火亢盛,下移小肠,小肠不能泌别清浊,致使正常走入肠道的胆汁也随之而下,所以自利清水色纯青;由于泌别清浊失职,水分不能化生津液,自利清水同时而见口干燥;热伤气滞,气机窒塞而心下疼痛。其总的病机是热邪亢盛,火移小肠,泌别失职,气机窒塞。3少阴三急下证,则是邪从少阴本而热化的实热证,邪热鸱张,火势愈旺,伤津损气的结果会越来越严重,故用大承气汤急除邪热,釜底抽薪。其病机重在热,是热极而津伤。"急下之"就是要及早、快速地泻下热邪,与病情的性质有关,与燥屎有无无关,所以不能因为用大承气汤,就非和阳明拉上关系,这里的"急下之"正是后世温病学家"温病下不厌早"的理论渊源,"少阴三急下证"是与伤寒、中风截然不同的温病。  相似文献   

8.
李杲在《脾胃论》中,首创阴火论,立“甘温除大热”之法,创补中益气汤。后世对其甘温除热之病机众说纷纭,不断发展李氏之阴火论。提出血虚发热;气虚中气下陷,伏留化火;脾胃气虚,外邪入侵;气虚湿阻郁而化热;发热乃虚阳外越;气虚及阴,阴虚则生内热等病机理论。  相似文献   

9.
夏娟娟  谭颖颖  黄笛  许生 《中医学报》2020,35(2):266-269
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病位在于肾,但在慢性肾炎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主要是因为脾肾逐渐亏虚,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湿热瘀血痰浊阻滞机体,进而成为尿毒症。李东垣以脾胃为核心辨证论治,提出“重中气、升阳气、降阴火”之理论。“重中气”即注重脾胃中气之调理,并提出5个基本方剂,即湿胜者平胃散,气弱自汗者黄芪建中汤,脉虚血弱者四物汤,真气虚弱者四君子汤,小便闭涩者五苓散。“升阳气”即重视阳气的升发,重点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阴火”者,即机体因脾胃虚弱、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一种病理机制。“降阴火”即标本同治,既要调和脾胃,又要制约阴火,经典方剂为补中益气汤。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较多,且容易反复发作,从李东垣“重中气、升阳气、降阴火”理论治疗,能有效调理脾肾功能,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杲认为"阴火"产生的机理为脾胃元气不足,气火失调;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脾胃气虚和火热亢盛两大证候群,并根据其证候特点创制出甘温除热大法,主方为补中益气汤。而朱震亨则对"相火"一证有独特的见解,指出其病机为"相火"妄动,煎熬阴精,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肝肾阴虚和火热亢盛两大证候群,治法以滋阴为本,泻火为标,主方为大补阴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汤联合厄洛替尼治疗中晚期肺腺癌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厄洛替尼治疗,对照组仅服用厄洛替尼。观察并比较两组实体瘤疗效及基于中医证候评分的疗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实体瘤疗效和基于气阴两虚证积分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略有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KPS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汤联合厄洛替尼可明显提高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实体瘤疗效,减轻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2.
消渴病(糖尿病)的病机乃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肺胃阴虚,胃热炽盛,治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经方白虎加人参汤以生石膏、知母、人参、粳米、甘草为主要组成药物,符合糖尿病"趺阳脉浮而数"胃热气盛的病机。消渴日久,气阴两虚,阴损及阳,阳虚气弱,或肾阳衰微,水液代谢障碍而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等并发证,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及肾气丸治疗亦符合病机,药证相宜。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汤为治劳倦内伤之名方,后世众多医家因忌"闭门留寇",外感疾病很少应用本方。刘立昌教授极为推崇东垣思想,明晰东垣名方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本旨及运用思路,并联系《内经》《伤寒论》之精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考薛立斋、张景岳、王旭高等名家对本方的发展运用,形成了治病首重正气的临床思路。认为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均有肺气、元气之虚,补中益气汤培土生金,见效最速。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汤拓宽治疗外感咳嗽、内伤咳嗽、痉咳(咳嗽变异性哮喘)等。  相似文献   

14.
郭志生  张华 《中医学报》2021,36(4):793-796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属于中医学"精癃"范畴,主要是由肾气亏虚、肺失宣降而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瘀结于水道所致。临证之际,应审证候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活用攻补大法;重视肾脏之本;强调活血化瘀之法。中气不足、肾阳亏损、肾阴亏虚多属虚证,多责之于脾、肾。肾阳亏损证,治当温阳化气利尿,多以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肾阴亏虚证,治当滋阴利尿,方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中气不足证,治当益气利尿,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肺热壅盛、气滞血瘀、湿热下注多属实证,多责之于肺、肝、膀胱。肺热壅盛证,治当宣肺泻热、通调水道,多选用枇杷开肺汤、黄芩清肺饮、加减麻杏石甘汤等治疗;气滞血瘀证,治当行气活血利尿,多选用沉香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湿热下注证,治当清热利水,多选用八正散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月经先期是以月经周期提前为主要临床表现,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与月经过多并见,病情反复,可引发崩漏。临床多以脾气虚为主,导师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甘温除大热"之论,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导师刘景源教授认为,其实气虚发热的机制并不复杂,它是因为气虚不能内守,浮越于外所致,也可以说是阴阳失调的表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明确指出了治疗劳损气虚之证,应当用温补之品。东垣依《内经》制补中益气汤一方,用温补脾胃之品以补气升阳而除热。补中益气汤由温补脾胃的药物组成,通过补气升阳而除热。方中以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补益中气,黄芪、柴胡、升麻升举清阳,使气充而内敛,则不浮越于外,虚热自退。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为久病痼疾,应属本虚标实。根据临证经验将2型糖尿病分为阴虚火旺兼血瘀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和阴阳两虚兼血瘀证。临证时主要从"培肾固本""调和脾胃""交通阴阳"3个方面着手,并辅以通阳散结、活血祛瘀、行气化痰。根据"方证对应"的原则,确定治则为"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治法以"养心阴,益心气,培补肾元,宽胸调胃,活血宣痹"为主。针对阴虚火旺兼血瘀证,以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以生脉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阴阳两虚兼血瘀证,以炙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相似文献   

18.
内阳外阴本体结构是指在下在内之阳与在上在外之阴为正常的阴阳结构关系。阳虚盗汗或为阳虚日久、卫外不固、腠理疏松、汗液外泄所致;或为阴盛于下、格阳于外、阳不得潜所致。然"阳化气,阴成形",阳虚易致痰瘀浊邪阻滞中焦,上下不通,病情缠绵。故阳虚盗汗应分期而治,早期以疏通上、中二焦为主,使邪有所出,可选桂枝汤类方;中后期法宜扶阳,使在内之阳气充足,则卫气充盛,且能祛除阴邪,在外之阳亦可回归本位,实现阴阳自和,则疾病自然向愈,可选四逆汤类方。  相似文献   

19.
杜林柯  王萌  周永学 《中医学报》2020,35(2):257-259
中医认为,五脏藏神,情志活动亦为五脏所主,五脏功能不调,神明被扰,可引发情志病。《金匮要略》从脏腑论治情志病,以调整五脏阴阳为切入点,尤其重视调阴阳、立中气,通过调和五脏阴阳以镇心安神、宁心安神。《金匮要略》记载的情志病的证治主要有:从心肺阴虚内热论治百合病,方选百合地黄汤以养心肺之阴治本,兼清虚热治标;从心肝血虚、虚火内扰心神论治不眠,方选酸枣仁汤以补肝体、养肝血、清虚热、养心安神;从心肾不交、阴阳俱虚论治梦交,方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交通心肾、潜镇摄纳、调畅阴阳;从心脾气血不足论治脏躁,方选甘麦大枣汤以调补气血、养心安神;从肝胆气血虚弱、邪热入里论治谵语,方选小柴胡汤解郁达邪以复少阳之机。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演变过程与中医阴火病机理论存在相通之处。脾胃虚弱,元气不足,产生阴火;脾胃元气亏虚,升降失常,脾气下陷,"阴火"上冲,胃络损伤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病机关键。阴火证治疗原则是益气、升阳、降火,从阴火论治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