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文玲 《妇幼护理》2022,2(12):2685-2687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到 2021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62 例子宫腺肌症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 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 睡眠质量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消极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与抑郁心理变化情况,通过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正确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消除消极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陈梅 《当代护士》2022,(8):11-1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理论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82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调查简表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乳腺肿块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4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5 d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 <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1),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 <0.01),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围手术期乳腺肿块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120例脑肿瘤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干预组予以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移植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移植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整合式心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总体健康评分、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和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肝移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干预6周后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且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实证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80例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实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联合实证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9.
齐燕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081-108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近期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采用护理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焦虑评分(SDS和SAS)较对照组(SDS和SAS)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3 55±0 19,对照组为2 9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其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对治疗效果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572-573
探讨护理干预在子宫腺肌病微无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优化子宫腺肌病微无创治疗的护理管理。选取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1)和对照组(n=34),两组均予以超声消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并于患者出院前1d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子宫腺肌病知识调查问卷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子宫腺肌病微无创治疗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利于提高护理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6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63例宫颈癌病人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制定、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于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病人心理状态评分,应用癌症病人生存质量核心问卷测量病人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宫颈癌病人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P<0.01);生存质量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宫颈癌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周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I0019-I002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赛乐特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个月.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2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心理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干预2个月末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比较,干预1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2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心身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治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观察初治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特征,比较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2组入院时一般特征及SCL- 90症状自评量表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2组患者SCL- 90抑郁、焦虑因子分分别为(2.33±0.33),(2.23±0.33),(2.41±0.83),(2.61±0.73)分;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HAMA、HAMD评分;而常规护理对患者HAMA、HAMD评分无显著影响.结论 初治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表现,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创伤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宣教,观察住院全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缩短创伤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黄雪梅  何桂芬 《全科护理》2012,(18):1635-1636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87例子宫内膜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能改善子宫内膜癌化疗病人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颅骨修补术后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68例,其中32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存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较之前下降,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各项领域评分除环境领域外,治疗组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颅骨修补术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胸外科住院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83例和心理护理组85例.常规护理组接受胸外科住院患者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QOL)评定量表的评定结果的差异.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护理组的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QOL评分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胸外科住院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病(MS)患者心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M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MS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HAMD、HA-MA、SAS、SDS、SCL-90评分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组干预后HAMD、HAMA、SAS、SDS、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M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冠心病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一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综合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在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或控制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