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价Arthrex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68例纳入研究,其中35例使用Arthrex锚钉行门轴侧固定为观察组,另33例采用传统缝线悬吊门轴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和影像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6个月。手术时间、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椎管面积改变、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rthrex锚钉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操作安全,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5例OPLL患者,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分析JOA评分、颈椎曲度、颈椎矢状径术前术后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随访,术后患者JOA平均改善率为(61.3±19.2)%,影像学检查显示无"再关门"现象的发生。JOA评分、颈椎矢状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连续型OPLL疗效确切,能维持颈椎的稳定性,保持椎管的扩张状态,是一种治疗连续型OPLL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螺钉固定在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行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组,各15例。A组采用传统全椎板切除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钛板内固定术,C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三组围手术期指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JOA改善率、术后脊柱活动度。结果 三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性愈合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性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及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JOA评分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脊柱活动度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带线锚钉固定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54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7例),观察组给以带线锚钉固定术,对照组给以内侧副韧带修复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00.00%和59.26%),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1.11%和37.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随访半年后Lysholm和IKDC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临床上带线锚钉固定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定术治疗,对照组41例行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康复锻炼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较对照组的82.93%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与对照组的21.95%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就3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5例多节段颈段脊髓受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锚钉固定组和丝线固定组患者住院时间、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钛板固定组患者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大于其余两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3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都能够很好的增加脊髓受压患者的病变部位椎管面积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但是三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劣点,在选择时应更多的考虑患者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后路减压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后行全椎板切除减压10例及单开门椎板成形术9例,采用JOA评分及Hirabayashi恢复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随访1~50月,平均(20.0±10.2)月,全椎板切除减压组JOA评分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为首选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方法,但当骨化灶对双侧脊髓均有压迫,则更适合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  相似文献   

8.
段连鸿  韩珩  曾云  何宁 《天津医药》2023,(11):1262-1266
目的 研究口咽入路小钛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选取64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其中30例采用口咽入路小钛板固定治疗为观察组,34例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颈部慢性疼痛、切口感染、吞咽困难)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颈椎后伸、前屈、左旋、右旋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颈部慢性疼痛、切口感染和吞咽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后伸、前屈、左旋、右旋活动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后伸、前屈、左旋、右旋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咽入路小钛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且较传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9.
<正>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术式有多种。传统手术方式虽能解决脊髓压迫,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并发椎管成形后不稳定性的发生率较高[1],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确保颈椎结构稳定性[2]对于术后颈椎功能改善至关重要。我科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颈后路板、用钉固定技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40例,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侧方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临床效果。方法脊髓型颈椎病患者l8例,外伤致颈脊髓损伤(无骨折脱位)7例,术前行CT、MRI检查明确诊断。脊髓受压主要来自椎管后方,术式为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侧方内固定。结果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未出现并发症,随诊6~30个月,平均16个月,经JOA评分,由术前平均7.9分提高到术后平均15.2分。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侧方内固定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较可靠的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76例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之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可以获得术后骨折稳定,取得良好踝关节功能,是治疗Pilon骨折有效的手术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徐红野 《淮海医药》2008,26(2):97-98
目的探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采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和有限内固定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无伤口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钉道感染,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骨折成角移位。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9例,可7例,差3例。结论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可避免伤口感染和骨不连的发生;踝关节可早期活动,避免了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胫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拉力螺钉或小支撑钢板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13例。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或畸形愈合。按Mazur评分标准,优4例,良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3%。结论切口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且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高能量损伤后软组织条件不良的Pilon骨折的首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右胫骨中下段斜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科2004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34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4例,解剖复位19例,功能复位15例,去除外固定器时间4~6个月,有2例踝关节活动欠佳。结论:本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费用较低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胫腓骨中下段骨折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3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使用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通过对治疗效果评估及后续康复情况随访分析,以判断该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本组32例患者均进行为期5~16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此期间仅2例患者未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X线显示32例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9周,2例未进行康复治疗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不及其余30例.所有病例未出现感染、损伤性骨化、骨不连、钢板、腕管综合征、缺血性骨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12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后路切开复位侧块钢板固定,其中7例加做前路植骨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所有脱位椎体皆完全复位,5例见棘突间或前路植骨处已愈合,不全瘫者肌力恢复平均1级,脊髓完全损伤者脱位椎体上位神经根有1-2级恢复。结论:颈椎侧块钢板固定颈椎骨折脱位较传统的棘突间钢丝固定有明显的优越性,如同时行前路植骨固定,则颈椎稳定性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与传统钢板内固定对比,研究和探讨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开放骨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胫骨开放骨折带锁髓内钉治疗患者32例为研究组,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1岁,左侧22例,右侧10例,合并腓骨骨折30例。骨折部位上段8例,中段15例,下段9例;收集胫骨开放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7~62岁,左侧37例,右侧13例,合并腓骨骨折42例,骨折部位上段13例,中段22例,下段15例。结果:研究组32例,随诊28例,Johner-w ruh评分:优24例,良3例,差1例。对照组50例全部随诊,Johner-w ruh评分优21例,良18例,差11例,经χ2检验研究组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是目前比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常规切口普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评价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经皮钢板组与普通钢板组两种方法治疗,对比分析其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功能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PPO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外固定结合简单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川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43-43
目的:通过内外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分析术后效果。方法:采用外固定结合简单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结果:本组患者采用该方法后,对患者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内外固定术符合现代生物学固定的要求,并且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