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维生素C尿阳性的相关性。方法对207例维生素C尿阳性的患者,按用药情况分为分为使用(维生素C)组和未使用(维生素C)组:对使用组进行维生素C的用法、用量与尿中维生素C浓度的相关性调查;对两组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相关性调查;对两组的潜血、尿糖与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相关性调查;两组的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与联合用药相关性调查;年龄因素调查。对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潜血阳性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尿糖阳性发生率比较。结果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在:1.4 mmol/L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的浓度范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在0.6 mmol/L和2.8 mmol/L时未使用组明显高于使用组,在≥5.7 mmol/L时使用组明显高于未使用组。两组伴潜血阳性与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2.8 mmol/L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6 mmol/L时未使用组明显高于使用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伴尿糖阳性与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0.6 mmol/L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学人员从维生素C尿阳性的入手,促进维生素C的合理使用,可以减少维生素C使用造成的药源性疾病,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了解维生素C的生理功用和代谢 ,探讨在烧伤患者中使用维生素C的重要性及其使用方法和配伍。  相似文献   

3.
张灵  王丽妮 《今日药学》2004,14(2):54-55
了解维生素C的生理功用和代谢,探讨在烧伤患者中使用维生素C的重要性及其使用方法和配伍.  相似文献   

4.
黄原胶和槐豆胶提高维生素C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原胶和槐豆胶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作用.方法:比较加入黄原胶和槐豆胶前后维生素C在水中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稳定性的研究.结果:黄原胶能显著提高维生素C的稳定性,黄原胶和槐豆胶混合使用具有更好的效果.结论:黄原胶和槐豆胶的配比使用有利于维生素C的稳定,可作为添加剂运用于食品和药品的生产,提高维生素C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C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临床使用剂量不断加大。一般而言,常规使用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较少;然而,长期,特别长期大剂量应用维生素C,其不良反应增多。本文就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维生素C对血糖、尿酸、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人群分别进行血液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甲组100例,进行静脉滴注维生素C;乙组100例,进行口服维生素C,对两组患者使用维生素C后半小时、1h、2h血液情况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在体内使用维生素C半小时后开始呈现假阳性下降,2h后开始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对比使用维生素C前检测水平,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使用维生素C后半小时、1h、2h血液分析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及静脉滴注维生素C可引起尿酸、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呈现假阳性降低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局部使用维生素C治疗角膜溃疡、角膜炎的效果如何。方法选择60例角膜溃疡、角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不局部使用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使用维生素C进行治疗,然后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如何。结果对组组有14例痊愈,观察组有23例痊愈;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是2~4d。结论对于角膜溃疡、角膜炎患者局部使用维生素C治疗能够促进愈合,但是在球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的时候较为刺激,所以需要联合使用局部麻醉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维生素C对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测定尿酸的负干扰,介绍在理想状态下即不联合应用其它还原性药物时,该试剂测定尿酸值在临床可接受最大干扰范围时的维生素C浓度检测方法。方法在同一份标本中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测定尿酸,寻找Roche(含抗坏血酸氧化酶)和金斯尔(不含抗坏血酸氧化酶)两种试剂抵抗维生素C干扰的维生素C浓度临床可接受值和临床最大允许值。结果金斯尔试剂在维生素C浓度<0.022mmol/L时,Roche试剂在维生素C浓度<2.84mmol/L以下时所产生的干扰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维生素C浓度达到5.68mmol/L时,干扰已超出临床最大允许范围。结论尿酸是反应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尿酸浓度变化与某些疾病的相关关系越来越受临床重视。建议使用含有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尿酸试剂,尽量减少因使用维生素C等还原性药物所致的假性低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6、C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观察了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6、维生素C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可以在4h内配伍使用,而不能与维生素C配伍。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C注射液抗氧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验考查了单独及复合使用抗氧剂对维生素C注射液颜色的影响效果,即分别考查单用焦亚硫酸钠、合用焦亚硫酸钠与L 半胱氨酸于维生素C注射液中,通过测定维生素C的吸收度对其进行比较。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复合使用焦亚硫酸钠与L 半胱氨酸有利于药液的稳定,药液颜色较好。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 C 是众所周知的人体必须营养素之一。维生素 C 钙盐(Vc—Ca)具有与维生素 C相同的药理作用。并且,制成钙盐后.稳定性增强,更便于使用和贮存。另外,维生素 C 钙盐也可以作为一种钙制剂而用于临床。国外关于 Vc—Ca 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的报道较多,目前国内还没有见有关生产情况的报道。本文将 Vc—钙晶体的研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国伟 《家庭医药》2003,(10):23-24
维生素C因具有抗坏血病的作用,故又称为抗坏血酸.由于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应用比较广泛.其主要生物学功能包括: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铁的吸收和储存(在治疗缺铁性贫血时补充铁的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机体免疫力;解毒作用,中毒病人往往使用大量维生素C;此外维生素C还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自Linus Pauling发表他所著的“维生素与感冒”一书以来,引起了人们对维生素C相当大的关注。尤其在美国,已成为所有维生素中消费量最大的一种。为此,需要生产含量高、片形小的维生素片。但由于维生素C可压性很差,在受潮情况下又易于变色。因此要制得具备满意的硬度和稳定性的维生素C片是有困难的。维生素C的可压性差归咎于颗粒间的粘结力差。为此,常需与粘结剂一起造粒以改善其可压性。因为维生素C的晶体易碎,以致在压制过程中易破坏,由于配伍问题,不能使用淀粉浆之外的粘结剂以及维生素C在  相似文献   

14.
张蕊  孟庆华 《黑龙江医药》1996,9(5):286-286
维生素 C 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医生与群众中普遍存在着不合理使用维生素 C 的现象,许多人片面地认为维生素 C 是一种营养药,随意滥用,甚至大量长期服用,一则造成大量的药品浪费,二则多余的不能彼人体吸收,反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临床上滥用维生素 C 的情况不断发生。维生素 C(又称抗坏血酸)的主要适应症为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泛酸和B族维生素对口腔溃疡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口腔溃疡的患者96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为A、B、C三组,各有32例,A组使用泛酸和B族维生素联合治疗,B组单独使用泛酸治疗,C组单独使用B族维生素治疗,观察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31/32),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9%(23/32),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25/32),A组疗效明显优于B、C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皆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泛酸和B族维生素联合使用口腔溃疡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分别比单独使用泛酸和B族维生素治疗占有明显优势,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店》2003,(12):82-82
2003年初的一场“非典”带动了各种维生素产品销量猛增,专家们一句“使用维生素,补充维生素C和E可提高免疫力”的说法使维生素销售如虎添翼,其间维生素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高于40%,各类维生素均脱销,其中罗氏制药的力度伸维C泡腾片,成了市场上最为炙手可热的产品之一。除了中国的生产线外,位于阿根廷、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力度伸  相似文献   

17.
三种口腔溃疡治疗方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三种口腔溃疡治疗方式(维生素C、甲氰咪胍、云南白药)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已经确诊的口腔溃疡病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成四组,对照组中25例,使用维生素10mg,每日分3次口服。治疗组随机分成三组,每个组25例,分别使用维生素C、甲氰咪胍、云南白药三种药物。结果维生素C、甲氰咪胍、云南白药对于口腔溃疡治疗中都有较好的疗效。结论维生素C、甲氰咪胍、云南白药对口腔溃疡的疗效都比较明显,可以应用于相关疾病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维生素C时避免发生不良反应而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方法对有关维生素C的文献进行综合分类成有益配伍、不益配伍、用药注意几类。结果维生素C的有益配伍有与西咪替丁、吉西他滨、磷酸肌酸等的配伍,不益配伍有与多种微量元素、泮托拉唑钠等的配伍,用药注意方面主要有长期大剂量应用维生素C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只要注意采用维生素C有益的药理学及理化方面的配伍,避免不益的配伍,重视用药剂量及时间,可以达到维生素C临床疗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首都医药》2001,8(4):65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但是使用过量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会造成伤害。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对孕妇和胎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   孕妇服用过量的维生素A,可以增加胎儿畸形的危险性。   孕妇服用过量的维生素B6,会导致新生儿出生后痉挛。   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使胎儿体内处于高维生素C状态,出生后,新生儿不能立即适应维生素C较低的浓度状态,便会引起坏血现象。   过量服用维生素D,可导致新生儿神经性反应迟钝。   服用过量的维生素K1,新生儿出生后可能患有严重的黄疸病。   为了孕妇和孩子的安全,孕妇补充维生素应当适量,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C注射液抗氧剂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选择维生素 C注射液中的抗氧剂。方法 将 3种抗氧剂 ,分别单用、合用于维生素 C注射液中 ,通过测定维生素 C吸收度 (A)予以比较。结果与结论 复合使用焦亚硫酸纳、L-半胱氨酸、甲醛合次亚硫酸钠等多种抗氧剂有利于药液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