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广文 《山西中医》2012,28(8):28-28,3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新鲜闭合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5例不稳定性新鲜闭合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骨折临床愈合后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得到随访的64例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38例,占59.4%;良21例,占32.8%;可5例,占7.8%;优良率为92.2%。结论: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新鲜闭合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选择手法复位夹板与穿针固定治疗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160例肱骨髁上骨折随机分组治疗。夹板组80例,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穿针组80例,采用手法复位外侧经皮穿针固定治疗。通过治疗后测量肘关节屈伸范围及提携角。结果:夹板组优良率90.0%;穿针组优良率91.3%。GartlandⅡ型夹板组优良率84.4%,穿针组优良率91.1%;GartlandⅢ型夹板组优良率94.3%,穿针组优良率88.6%。肘内翻夹板组3例,发生率3.8%,活动受限6例,发生率7.5%;穿针组7例,发生率8.8%,活动受限0例。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在防治肘内翻上有优势,经皮穿针固定在恢复肘关节活动功能上有优势。GartlandⅡ型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效果佳,GartlandⅢ型采用手法复位平板固定与经皮穿针固定治疗疗效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34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以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为主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4例.结果:优18例,占52.9%;良10例,占29.4%;可6例,占17.6%;差0例.结论:此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肯定,可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结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Ⅲ、Ⅳ型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Ⅲ、Ⅳ型肱骨外髁骨折30例,均采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术后获6~8个月的随访,骨折均一期愈合,优良率为100%。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Ⅲ、Ⅳ型肱骨外髁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能够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Ⅲ、Ⅳ型肱骨外髁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外侧穿针交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移位骨折58例,并予早期功能锻炼及中药内服、熏洗.结果:经1~ 6年随访,临床愈合时间最短17天,最长32天,平均25天,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根据Dodgt疗效评价标准,58 例中优49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达到94.8%,无神经和血管损伤.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外侧穿针交叉固定肱骨髁上移位骨折,创伤小,骨折端固定可靠,可有效防止骨折端移位,减少医源性尺神经损伤、肘内翻及肘关节活动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对肱骨髁上骨骨折的效果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法:  相似文献   

7.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多发于儿童的骨折,临床上占儿童肘部骨折的50%-60%[1],自2007-2009年我们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外侧穿针交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移位骨折58例,并予早期功能锻炼及中药内服、熏洗.结果:经1~ 6年随访,临床愈合时间最短17天,最长32天,平均25天,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根据Dodgt疗效评价标准,58 例中优49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达到94.8%,无神经和血管损伤.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外侧穿针交叉固定肱骨髁上移位骨折,创伤小,骨折端固定可靠,可有效防止骨折端移位,减少医源性尺神经损伤、肘内翻及肘关节活动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的损伤之一.如早期治疗不当,容易发生肘内翻畸形.复位的成功与否对骨折预后有较大影响,良好的复位需有稳当的固定方法来维持.自1999年2月~2003年2月,笔者对35例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收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石膏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以中医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石膏固定治疗。术后第2天始给予中药涂擦及热磁疗治疗,周期为1周。结果:60例均无肘内翻畸形、神经,血管损伤、肘关节强直、骨化性肌炎或缺血性肌挛缩等发生。结论:中医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石膏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满意,功能恢复良好,可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损伤,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临床上若外理不当易发生肘内外翻畸形及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笔者自2006~2010年共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3例,经三维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临床中常见,约占肘关节损伤的60%,全身骨折的3%[1].传统的手法复位单纯石膏固定存在较高的肘内翻发生率,早期处理不当还可导致Volkmann肌挛缩.我们从2007年3月~2009年8月,选择性对3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取经皮穿针结合石膏固定的治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肱骨外髁骨折是少儿肘关节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约占所有儿童肘部损伤的12%,属关节内骨折,其中Ⅲ、Ⅳ型肱骨外髁骨折骨块移位较大,其损伤程度较重,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的机率高。我们在2000年10月~2009年3月对56例Ⅲ、Ⅳ型肱骨外髁骨折采用了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铁丝托外固定的微创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蒋健  杨晓 《中医正骨》2015,(2):60-61
目的:观察尺侧小切口复位结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尺侧小切口复位结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6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6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0个月,中位数2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周,中位数3~5周。按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48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为95.16%。结论:尺侧小切口复位结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骨折复位好,固定稳定可靠及疗效良好,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简单、实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肱骨外髁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术中实行手法复位,经C型臂X线机摄像证实复位成功,即自肱骨外髁经皮穿入2mm克氏针通过骨折线达近折段3~4cm。术后用石膏屈肘90°位固定,使肱骨髁上骨折达到准确的复位与固定。结果:取得了骨折解剖或近解剖复位,治合率达100%。结论:说明自肱骨外髁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能达到准确复位、稳固固定;对骨折处软组织损伤小,保护骨组织的血液供应,使骨折愈合快。这样又有利于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使肘关节功能恢复快,无手术瘢痕,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闭式钢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内上髁Ⅱ~Ⅳ度骨折36例报告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南250011)张俊忠,高玉山山东省青岛市骨伤医院(266021)仲崇昆,吴思政主题词肱骨内上髁骨折/治疗,骨折固定术,经皮穿针自1986~1991年,我们应用手法复位、闭式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位架牵引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复位架组和手法复位组,每组30例。复位架组采用复位架牵引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手法复位组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肘内翻发生率及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标准。结果:复位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手法复位组短[(33.73±10.33)min,(40.55±9.44)min,t=9.223,P=0.000;(13.95±2.96)d,(17.75±4.10)d,t=1.425,P=0.037]。术后6周时共有3例患者失访(复位架组1例、手法复位组2例),复位架组9例发生肘内翻、手法复位组15例发生肘内翻,2组患者肘内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68,P=0.085);复位架组治愈20例、好转9例,手法复位组治愈13例、好转15例,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08,P=0.088)。结论:复位架牵引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并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强  李沛 《光明中医》2011,26(9):1882-188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1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中112例得到回访,107例屈伸功能良好,优良率达90.7%。结论: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正> 肱骨外髁颈骨折和肱骨髁上骨折、内上髁骨折及锁骨近端骨折。手法复位后常因外固定不够牢固致位置不佳,而且固定时间过长或手术后易发生关节活动障碍。自1992~1994年我科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上述骨折18例,经半年到2年随访,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4岁,平均22岁。骨折部位:肱骨外髁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采用手法整复加闭合穿针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7月—2012年7月于我院实施"拔伸牵引旋转推挤"手法整复并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分为A、B两组,A组38例,行手法复位加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法;B组22例,行手法复位加闭合穿针固定治疗法。结果随访时间0.5~6年,平均3年。按照Flynnz肘关节评分标准,优秀占50例,提携角减少角度5°,活动度减少角度5°;良好占7例。患儿提携角A组优良率为76.32%,B组为95.4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屈伸功能疗效中A组优良率为71.05%,B组优良率达95.4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手法整复加闭合穿针疗法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完全可靠的方法,在临床观察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