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女,4岁。自1996年2月始面色苍白,间歇性右肢乏力,逐渐发展为四肢乏力。1996年3月出现发热,体温39℃,给予抗感染等治疗6日,四肢乏力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但面色苍白仍加重,食欲下降,体重减轻;1996年4月多次少量鼻衄,并再次四肢乏力。检查:T39℃、P120/min、R20/min、BP12/8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立体位,神智清。面色及睑结膜苍白,表浅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界不大,心率、心律及心音正常,腹部平,无隆起和压痛,未们及肿块,肝大肋缘下1.5cm,表面光滑无触痛,脾未们及。血象:Hb80g/L、WBC4.5…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51岁。以乏力、口干、多饮、多尿伴发热20余天于2003年6月5日入我院肾内科。查体:未见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叩击痛(+),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腹部B超:肾脏弥漫性肿大(左侧14.5cm×7.5cm、右侧15.2cm×7.2cm)。血常规:WBC5.8×10^9/L,中性粒细胞0.668,淋巴细胞0.263,Hb122g,L,BPC188×10^9/L。血β2-微球蛋白2.5mg/L,乳酸脱氢酶138U/L。经肾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双肾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ⅢB期,转入我院血液科,于2003年7月11日开始予CHOP方案化疗,化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复查腹部B超示肾脏较前缩小,呈肾脏淋巴瘤化疗后改变。后又予CHOP方案化疗7次,过程顺利。2004年10月患者开始自觉双下肢麻木,进行性加重,2005年2月出现双下肢乏力,查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程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对24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2Gy/次,5次/周,至DT40Gy/20次/4周后改为1.5Gy/次,2次/日,行10次,总剂量DT70Gy/6周。结果:1、2、3年局控率为70.8%、62.5%、58.3%;1、2.3年生存率为79.1%、54.2%、41.6%。结论: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可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减轻正常组织损伤,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输血是抢救失血患者的主要手段 ,但是有些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 ,开始输同型血无反应 ,但在以后的输血配血时 ,患者的血型发生变异 ,使配血、输血困难 ,笔者在会诊中发现有 3例血型变异 ,经血型确认后 ,输相应的成分血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例 1,男 ,2 8岁 ,2 0 0 1年 5月开始乏力 ,面色苍白 ,活动后心慌、头晕 ,鼻出血等。经血象、骨髓象及细胞化学染色等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查化检验 :Hb 5 6 g/L,RBC2 .1× 10 1 2 /L,Plt2 8× 10 9/L,WBC4 .8× 10 9/L,申请输血 ,血型为 A型 ,Rh(- )。住院期间…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Lei W  Liang J  Chen WG  Ma XZ  Xu M  Du LL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7):542-544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PLT)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对第1个周期化疗(对照组)后PLT≤70×109/L的32例实体瘤患者,第2个周期(治疗组)采用相同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24 h开始,皮下注射rhIL-11 25μ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7~14 d,或至PLT≥100×109/L时停药。结果治疗组化疗后各时点PLT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PLT最低值分别为(110.2±53.5)×109/L和(55.6±46.8)×109/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为2~18 d,对照组为5-27 d,中位数分别为5 d和12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PLT输注2例,次数为2次,对照组为7例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乏力、关节肌肉酸痛、注射部位疼痛、头痛、心悸、水肿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多为Ⅰ度和Ⅱ度,可自行缓解。Ⅲ度不良反应为乏力、关节肌肉酸痛、头痛,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结论rhIL-11是治疗化疗后PLT减少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性,62岁,主因面黄、乏力11年半于2012年11月4日第9次入院.患者于2001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黄、乏力,无发热、骨关节疼痛,就诊于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1.4×109/L,血红蛋白(Hb) 80 g/L,血小板计数(Plt)6× 109/L,骨髓穿刺示: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红比1.4∶1,淋巴细胞0.545,浆细胞0.04,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偶见.糖水及酸溶血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均阴性.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AA).予司坦唑醇片、环孢素口服(剂量、用法不详),间断输血及血小板支持,病情无好转,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自2002年1月10日先后3次入住我院,诊断同前,予中药汤剂口服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无好转.2004年1月患者面黄、乏力加重,输血间隔缩短,于2004年3月25日第4次入院.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27岁困乏力、多食、多饮、多尿、心慌及消瘦一年,伴甲状腺肿大半年就诊。血T39.548nmol/L,T4318.6nmol/L,TSH0.15mu/L。诊断Graves病。口服他巴峻10mg,每日三次,治疗三个月效果欠佳,后收住院。查体: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质地中等,无压痛,未及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可闻及明显血管杂音,周围淋巴结不大,血T33.85nmol/L,T。198.7nmol/L,TSH2.3mu/L。B超及甲状腺扫描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无明显占位病变,仍诊断Graves病。调整他巴吐剂量治疗至甲状腺功能正常,经碘准备后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常规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疗效。方法:38例资料完整的胶质瘤术后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剂量50—60Gy/25—30次/5—6周,2Gy/次。结果:38例患者1、2年总生存率为71%,47.4%;低分级胶质瘤1,2年生存率赃5%,85.7%;高分级胶质瘤1、2年生存率47.1%,1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结论:常规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未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但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9.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rhEPO对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例诊断明确的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判断均为Ⅲ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rhEPO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治疗组病例均于治疗前进行血清rhEPO水平、铁蛋白、血清铁、血常规、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检测。应用国产的rhEPO,剂量为150 U/kg,每周3次,皮下注射,治疗4周6周。治疗期间每天进行血压的检测;每3天进行1次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的检测;每2周进行1次血清EPO水平的检测及血清铁、铁蛋白的检测。结果:rhEPO治疗组80%的患者均于治疗后1周2周出现血红蛋白上升10 g/L20 g/L,20%的患者血红蛋白上升不够显著,为5 g/L10 g/L,但是,输血的间隔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而且,生存质量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特别是内源性EPO水平较低者疗效更佳。结论:rhEPO对MM合并贫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可以减少输血治疗和延长输血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0.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22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背景与目的:对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卡培他滨和紫杉醇类药物均有确切肯定的疗效,由于紫杉醇类药物能增强肿瘤组织的TP活性,因而与卡培他滨有协同作用。本研究观察及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给予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卡培他滨口服每日2次,餐后服用,1000mg/m^2/次,连续服用14天,治疗周期为21天,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1例,总有效率68.2%,中位TTP6.5个月。不同转移部位或器官的有效率分别为:胸壁85.7%(6/7);淋巴结80.0%(8/10);肺脏75.0%(6/8);骨骼40.0%(2/5);肝脏30.0%(3/10)。Ⅰ/Ⅱ级不良反应为皮肤色素沉着16例,手足综合征14例,恶心呕吐12例,腹泻10例,白细胞下降16例。Ⅲ/Ⅳ级不良反应白细胞下降3例,恶心呕吐1例,贫血1例。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综合治疗对肾癌肺转移患者的治疗作用,15例肾癌合并肺转移的患者中,14例行肾癌根治术。术后7~10d开始生物治疗和化疗。白介素~Ⅱ(IL-2)100万U,静脉滴入,1次/d,连续7d;5一氟尿嘧啶(5-FU)500mg/m^2,静脉滴入,1次/d,连续5d。1个月后开始第2个疗程。干扰素-α(IFN-α)300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连续治疗8周,休息4周后重新开始下1个疗程。如果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给予孕激素甲地孕酮O.5.1次/d口服,长期服用。结果示,15例患者中,CR1例(6.7%),无瘤生存期为38个月;PR3例(20%),持续时间6~14个月(平均9.4个月);MR2例(13.3%);SD2例(13.3%);PD7例(46.7%)。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采用根治性手术、化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方法是治疗肾癌肺转移患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卡介苗膀胱灌注防治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卡介苗(BCG)化学免疫预防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0例肾盂及输尿管癌患者术后应用BCG120mg与常温盐水6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每2周1次共6次;每4周1次至2年;每3个月1次维持5年。结果:随访1-15年,平均8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0%(46/50)、77.8%(31/40)、59.4%(19/32);1、3、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0%(1/50)、15.0%(6/40)、25.0%(8/32)。结论:BCG膀胱灌注可减少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局部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TPS(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27例NSCLC患者和31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TPS水平,并以22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NSCLC患者血清TPS水平高达377.2±302.5U/L,肺部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9.7±51.9U/L和71.6±33.8U/L,NSCLC患者明显高于肺部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01),取正常值为148U/L时,TPS对NSCLC诊断灵敏度是85%,特异度为84.9%;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之间和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之间血清TPS水平接近,统计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NM分期Ⅲ-Ⅳ期的病人血清TPS水平高达487.4±419.8U/L,明显高于Ⅰ-Ⅱ期病人(268.9±201.6U/L);手术前患者(386.3±317.5U/L)高于手术后(198.5±113.6U/L)患者;复发后病人(552.3±471.6U/L)明显高于复发前患者(204.2±133.7U/L);存活期3年以上病人(266.3±242.2U/L)明显低于存活期3年以内病人(489.5±353.3U/L),统计分析各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血清TPS水平与肿瘤活动度密切相关,能够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用于判定手术效果、监测复发和评估预后等。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发热1年,加重1月入院。1年来患者反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伴乏力,纳差。入院时查体T38.6℃ P110次/分,R 21次/分,BP 105/65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肋缘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0岁。因突发头晕、恶心、呕吐1小时于lop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有不洁饮食史,无肝炎史、外伤史及其它重要病史。体检:T35.7℃,P104次/分,R20次/分,BP9.5/5.8kPa。睑结膜及口唇略苍白,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率104次/分,节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右上腹轻度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土),余无明显异常。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积极查找病因,急查血Hb82才L,二氧化碳结合力a如回回山L。症状无缓解,且出现里急后重、腹泻3次稀便,无呕血、黑便。贫血继续加重,皮肤、粘膜苍白加重,再查体腹部压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52锎(252cf)中子腔内配合体外照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总结62例未接受过治疗的Ⅱa-Ⅲb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首先用252cf中子腔内照射,宫旁A点剂量8—10Gy/次,1次/周,共治疗4—5次,A点总剂量36—40Gy;中子治疗后第二天用6MV—X射线盆腔外照射,全盆腔野前后对穿照射,2Gy/次,4次/周;外照射剂量20—25Gy后盆腔野中央挡铅4cm,继续四野照射至总剂量45—50Gy。结果:近期疗效:CR93.5%,PR4.2%。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80.6%。5年生存率67.7%。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宫颈癌的临床预后有关。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4.8%,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8.2%,迁延型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6.5%,阴道挛缩、黏连发生率8.1%。结论:252锎中子腔内配合体外照射治疗宫颈癌,患者能够耐受,局部控制率较高,放疗并发症较低,具有-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碳离子(^12C^6+)辐射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初步确定治疗安全剂量,观察其急性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12例表浅肿瘤患者(受试者)分为2个组,A组5.10~8.79GyE/次,1次/d,连续9d总剂量50.94~70.41GyE;B组5.04~8.58GyE/次,1次/d,连续7d总剂量35.88~60.06GyE。采用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判断急性损伤并通过局部肿物缩小程度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随访2个月后,A、B组受试者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3/8,两组无明显血液毒性和严重皮肤反应。A、B组局部肿物缩小程度≥50%分别占3/4、5/8。结论 ^12C^6+束治疗表浅肿瘤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的疗效。方法对42例AL(治疗组)化疗后Plt〈20×10^9/L的患者皮下注射rhIL-111.5mg/d,用至Plt≥40×10^9/L停药;对其中17例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完成2个疗程化疗后统计疗效,并以35例未加用rhIL-11的AL患者和其中15例初诊AML(对照组)完成2个疗程化疗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Plt升到≥40×10^9/L所需时间平均为(9.8±2.7)d,短于对照组(14.6±4.8)d(P〈0.05);治疗组在第2个疗程化疗后Plt〈15×10^9/L的患者有3例(17.6%),明显少于对照组10例(66.7%)(P〈0.05);第2个疗程化疗前Plt水平和化疗后Plt最低平均水平,治疗组为(173.7±81.2)×10^9/L和(23.5±18.3)×10^9/L高于对照组(99.6±74.5)×10^9/L和(10.2±9.8)×10^9/L(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是70.6%和73.3%,有效(CR+PR)率分别是82.4%和86.7%,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IL-11可安全有效地促进AL化疗后Plt恢复,而且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 病人男性,52岁,住院号:101642。患原发性2型糖尿病11年,曾因吃杨梅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在我院抢救成功1次,当时体重达85kg,身高165cm,血糖最高〉20mmol/L。近5年来,予控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体重维持在80kg左右,空腹血糖仍高,一般在8~12mmol/L。因渐进性便秘1年,服用肠清茶不再有效,B超发现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大小约直径25mm不等。肠镜示:距肛缘约12cm处见巨大浸润肿块,表面高低不平,有糜烂出血,质脆,占肠腔全周,形成狭窄,肠镜不能通过,于2005年2月4日入院,入院时T37.2℃,P72次/min,R18次/min,BP110/70mmHg,体重65kg,身高165cm,甘油三酯0.8mmol/L,胆固醇3.2mmol/L,空腹血糖5.0mmol/L。肝脏CT示:多发性低密度结节灶,直径大小25mm左右,考虑肝内多发转移瘤。  相似文献   

20.
脾错构瘤1例     
脾错构瘤较少见,现报告1例。 患者,女性,37岁。主因"左上腹不适2个月",于2000年8月7日入院。既往无发热、黄疸史。查体:体温36.5℃;心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8/10.7kPa,一般情况好。左上腹可触及一类圆形包块,直径约10cm,质韧,活动度差,无压痛。B超示:脾脏中下极可见7.0cm×7.5cm强回声;CT示:脾脏占位。 血常规:血红蛋白121g/L;红细胞4.2×1012/L;血小板150×109/L;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911;淋巴细胞0.089。 术前诊断:脾脏肿物。 于2000年8月9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