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X线平片技术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X线平片技术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时前柱骨折以及中柱骨折、后柱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时小关节滑脱、椎管狭窄和骨碎片等显示率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时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有效提升骨折检出率,改变脊椎骨折解剖学改变显示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肋骨骨折病患60例,对其施以X线平片、普通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分析不同方法检查的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普通螺旋CT组诊断准确率91.67%、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组诊断准确率98.33%,比X线平片组81.67%高,P<0.05。普通螺旋CT组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组的骨折数检出情况优于X线平片组,P<0.05。普通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组的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肋骨骨折中运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楚显示出肋骨病变的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在外伤性髋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X线平片及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外伤性髋关节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给予全部入选患者X线平片检测及CT三维重建。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对髋关节骨折的诊断精准度。结果:相较于X线平片检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髋关节骨折的诊断精准度明显提高11.25%(P<0.05)。结论:在外伤性髋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鉴别诊断,相较于X线平片检测,诊断价值更高,有助于提升诊断准确度,同时能够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脊柱外伤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脊柱损伤情况和骨折碎片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56例脊柱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确诊为脊柱外伤,对所有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和X线平片的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损伤部位检出率,椎管损伤程度检出率,损伤的程度检出率以及图像质量。结果: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准确率比X线平片高(P0.05),损伤部位检出率比X线平片高(P0.05),椎管损伤程度检出率比X线平片高(P0.05),图像质量比X线平片好(P0.05),损伤的程度检出率比X线平片高(P0.05)。结论:对脊柱外伤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准确的检出损伤部位、程度和椎管损伤程度,图像清晰,对脊柱损伤情况和骨折碎片进行准确的评估,因此具有临床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2例脊柱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予以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将所得数据传输到工作站予以VR、SSD、MPR三维重建,并将其结果(研究组)与X线扫描结果(对照组)予以对比分析。结果: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脊柱三柱受累情况以正确分型,并准确显示碎块骨折位置;斜位重建可显示因小关节脱位或骨折导致的神经孔狭窄等情况;研究组诊断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诊断率34.48%,且图像优良率98.48%比对照组75.75%高(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全面、立体、多方位、直观显示出脊柱损伤情况,对临床诊断及制定手术计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83-5484
探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骨科收治的35例盆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5例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检查和16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35例盆骨骨折患者中,多层螺旋CT共检查出67处骨折、脱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X线平片共检查出42处骨折、脱位,诊断准确率为62.7%,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30.73,P=0.00)。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准确显示骨盆骨折的部位、关节脱位及骨折移位情况,对骨盆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例小儿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中肱骨外髁骨骺骨折11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2例,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7例。X线平片与CT三维重建诊断结果相符的8例,X线平片发现了骨折但CT三维重建检查发现更多骨折的4例,X线平片怀疑有骨折但通过CT三维重建确定诊断的5例,通过CT三维重建检查更正X线平片诊断的3例。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螺旋CT三维重建对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诊断更具优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13-3914
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肋骨微细骨折诊断中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选取38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患者,依次行常规X线平片检测、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曲面重建,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的总检出率、完全线性骨折检出率、不完全性骨折检出率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肋骨骨折患者中,常规X线平片诊断出12例,其准确率为31.58%;多层螺旋CT检测出37例,其准确率为97.37%。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术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诊断肋骨微细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益茹  路萍  裴正华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103-1104
目的探讨10排螺旋CT(10-MSCT)对外伤骨折的诊断价值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3例骨关节创伤病例X线平片检查后,应用10-MSCT扫描,在工作站上运用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3D)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对其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 5例X线平片显示局部骨皮质模糊或骨结构不清的病例,多排螺旋CT扫描后确诊骨折;2例X线平片诊断骨折可疑病例,MSCT扫描后排除骨折;4例X线平片未见明显骨折的病例,多排螺旋CT扫描后运用MPR、3D图像后处理技术后诊断为骨折;12例X线平片诊断为粉碎性骨折的病例,多排螺旋CT扫描后运用MPR、3D技术能从多方向显示各个骨折线的形态、方向、走形,撕脱、游离骨片的形态、大小以及骨折的移位、成角。结论 10-MSCT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提高外伤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多排螺旋CT重建能清楚显示传统X线摄片所不能直接显示的骨折,对于术前的骨折分类、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手术路径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骨创伤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6洌骨创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和图象三维重建。准直宽度1~2.5mm,层宽1~4mm重建层厚1~2mm,将表据传至专门工作站,对受检部位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多轴向投照容积重建(MPVR),用平滑算法重建(SSD)图像可获得高清晰幽像。结果:46例患者中用SSD和MPR以横断面螺旋扫描图像均明确地显示骨折线和关节腔内游离碎骨片,并且清晰显示了骨折的细节和碎骨片的空间位置关系,重要的是所有患者检查X线平片后,均束发现骨折或可疑骨折。结论: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能提供骨创伤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临床应用价值大,特别是对诊断不规则骨的细小骨折和骨关节腔内的碎骨片,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检查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50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对所选患者分别进行DR平片检查和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在外伤性肋骨骨折中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在外伤性肋骨骨折中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DR平面检查,P<0.0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还能够直观、清晰的显示患者合并伤,例如合并胸腔积液者2例,肺挫伤者3例,肩胛骨骨折6者例。结论:相较于DR平片检查,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价值更高,能够直观、清晰的显示患者骨折情况,并发现一些较为隐匿的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因此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创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脊柱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间69例脊柱创伤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维重建后处理分析,将重建后的二维及三维图像与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患者的X线平片未见明确异常。48例的X线平片发现异常,其中发现骨折35处,可疑骨折19处。经螺旋CT多维重建后处理分析,69例患者均被证实有骨折,共发现102处骨折。结论:多排螺旋CT多维重建图像能够直观清晰地展示骨折处,明确骨折线的部位、形态、断端移位情况及空间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16排螺旋CT扫描经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示等技术处理后获得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图像资料,及肩胛骨X线平片影像资料。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诊断肩胛骨骨折36例(43处),其中≥2处复杂骨折6例,图像所显示骨折部位、移位、成角等情况均与术中所见一致。肩胛骨X线平片诊断肩胛骨骨折31例(36处),漏诊5例肩胛骨体部骨折均为无移位线性骨折。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肩胛骨骨折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分析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过手术证实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抽选8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飞利浦Brilliance64排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影像诊断和数字X线摄片诊断,对比两组临床诊断效果和疾病分型。结果: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影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数字X线摄片诊断,同时骨折分型诊断率明显高于数字X线摄片诊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当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有效完成疾病诊断和分型,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加真实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成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40例,分别采取数字X线摄片检查、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成像。比较患者骨折诊断、分型准确率。结果:和A组相比,B组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准确率、各分型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前者,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成像联合检查方式,具有骨折诊断和分型准确率高的优势,可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舟状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例舟状骨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及64层螺旋CT资料,比较x线平片、CT轴位及三维重建三种图像对舟状骨骨折的诊断检出率,并对舟状骨骨折进行术前分型。结果cT三维重建技术对舟状骨骨折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及CT轴位。按Herbert分型,稳定型骨折10例(27.78%),不稳定型骨折26例(72.22%)。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舟状骨骨折的术前诊断、分型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16排螺旋CT扫描经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示等技术处理后获得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图像资料,及肩胛骨X线平片影像资料.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诊断肩胛骨骨折36例(43处),其中≥2处复杂骨折6例,图像所显示骨折部位、移位、成角等情况均与术中所见一致.肩胛骨X线平片诊断肩胛骨骨折31例(36处),漏诊5例肩胛骨体部骨折均为无移位线性骨折.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肩胛骨骨折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泉州滨海医院收治的94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片与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扫查,以手术结果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情况与诊断效能。结果:94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手术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有85例。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共检出78例,检出率为91.76%(78/85);X线片共检查出64例,检出率为75.29%(64/8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胫骨平台骨折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高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S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69例脊柱外伤患者.X线检查后,行MSCT轴位扫描、三维重建.着重分析脊柱骨折及脱位的阳性率、误诊原因、骨折线走形、骨块移位对周围骨性结构的影响.结果 69例中MSCT三维重建图像对椎体及附件骨性结构显示较好,阳性率明显提高.结论 CT轴位扫描、MSCT三维重建图像结合常规X线片能更好的显示脊柱骨折,能为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脊柱病变的螺旋CT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对脊柱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8例典型脊柱病变先行X线检查 ,然后对兴趣区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 ,工作站后处理 ,分别获得表面遮盖和多层面重建图像。结果 ①SSD和MPR对脊柱骨折和先天畸形的显示优于X线平片 ;②X线平片和SSD对颈椎间孔狭窄的准确性分别为 75 %和 92 % (χ2 =5 .96,P <0 .0 5 ) ;③螺旋CT能更准确地显示脊柱结核和肿瘤骨质破坏的程度和范围。结论 螺旋CT三维成像能更好地显示脊柱病变的病理改变 ,其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