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为肺功能检查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等),但它们检测的灵敏性和重复性较差。本研究拟通过应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检测50例健康者和42例COPD患者血液中一些代谢物的变化,以期在分子水平寻求诊断COPD的生物标志物,以帮助COPD患者进行早期筛查。研究结果发现,在牛磺酸区(δ 3.34~3.30)、谷氨酸区(δ 2.50~2.26)和脂类区(δ 0.90~0.86)等5区域代谢物浓度,以及牛磺酸和谷氨酸区与葡萄糖浓度比值在健康组和COP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此将为COPD诊断标志物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前还没有预测前列腺病程进展或是否可能发生的癌转移合适标志物。虽然前列腺癌相关标志物PSA、PSMA等已广泛地用于临床诊断,但其监测前列腺癌的进展和复发的能力还有争议。近年研究发现前列腺特异基因DD3(differential display code 3 for prostate cancer,DD3^Pca3)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优于PSA,且能更好地进行预后判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0%,可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有前途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肿瘤分子标记物检测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血清中某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与肿瘤密切相关。因此,检测肿瘤标记物在对肿瘤的筛选、诊断和判断预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行了许多年,并且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但是真正能够用于临床的肿瘤标志物的数量还相当有限。目前已经确定与肿瘤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9-9)、癌抗原(CA125)、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抗原(PSA)、CA15-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诊断乳腺癌的方法很多,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通过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与肿瘤标志物CA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联合检查,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为目前广泛应用的前列腺癌血清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尚不够理想。与单测血清PSA相比,应用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优越之处在于诊断的全面性,多结点联检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近年来,应用SELD I-TOF-MS等方法已经发现和鉴定了许多候选前列腺癌标志物,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筛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对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由来以久,一般认为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无实用价值,更不适合于人群中乳腺癌的筛查。CA153、CEA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乳腺癌血清学标志物,此外,还有BR27-29(也称之为CA27-29),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和HER-2胞外区片段(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the HER-2 receptor,HER-2 ECD)等现也有使用。本文就这些血清学标志物的生物化学特性、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由于CA15-3应用最为广泛,所以大部分文献都集中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7.
钟磊  谢海燕  林霖 《医学信息》2018,(20):155-156
目的 探究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超声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准确率,以及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CEA和CA15-3指标。结果 与病理结果对照,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准确率为93.33%,高于超声诊断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CEA、CA15-3分别为(27.3±25.0)ng/ml、(49.4±51.1)U/ml,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10.1±5.1)ng/ml、(11.2±8.0)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效果显著,还可以根据CEA、CA15-3等水平检测进行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三位,癌细胞的侵袭生长及转移是胃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一种简便可靠的指标用于胃癌的诊断、病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的关系,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本文对52例胃癌患者血清OPN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拟探讨其在胃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检测是目前临床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临床判断患者传染性及预后的重要指标。HBV—DNA是直接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存在、活动性复制及具有传染性的可靠指标,乙型肝炎前S1蛋白(Pre—S1)作为HBV感染的又一血清标志物已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0.
量子点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肿瘤标志物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分子病理学检测方法,但它不能满足临床定量化和个体化治疗的需求。量子点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量子点探针技术已成功用于乳腺癌分子成像与体内成像、药物转运机制研究、靶向治疗研究等,特别是乳腺癌标志物检测,对乳腺癌的分子靶向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决策有重要指导价值,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表皮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皮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及终末分化低的特性 ,从而可维持表皮的自我更新和完整性。目前对表皮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然缺乏具有特异性的表面标志物。就国内外对表皮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在整合素 ,角蛋白 ,基因物质P6 3,CD71,连接蛋白 4 3,C8/ 14 4B和CD34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能谱CT最佳单能图像联合血清CEA、NSE、CYFRA21-1、SCCA检测在周围型肺癌(P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240例疑似PLC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行CT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测定CEA、NSE、CYFRA21-1、SCCA水平。以病理结果为PLC判定的金标准,评价CT联合血清CEA、NSE、CYFRA21-1、SCCA检测在P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疑似PLC患者中恶性病变130例,良性病变110例。恶性病变组的CEA、NSE、CYFRA21-1、SCCA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01);腺癌患者的CEA、CYFRA21-1、SCCA水平与鳞癌患者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显著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或CT检查(P<0.001)。结论:能谱CT最佳单能图像联合血清CEA、NSE、CYFRA21-1、SCCA检测诊断PLC的价值较高,其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检测联合超声检查筛查出生缺陷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酌情联合筛查方案。即通过对孕早期和孕中期母体血清标志物PAPP—A(妊娠相关因子蛋白A)、AFP(甲胎球蛋白)以及Freeβ-HCG(游离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测定,酌情筛查21三体、18三体和开放性神经管畸形(ONTD)的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产前诊断,低危人群追踪观察在18—24周左右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结果筛查2356名孕妇筛查出阳性孕妇140例,高危孕妇行产前诊断。B超检查发现体表结构异常2例;47例高危孕妇接受羊水检查,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4例,其中21三体、18三体各1例、9号臂间倒位1例、四倍体/二倍体1例;低危人群在18周-24周左右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儿6例。结论酌情联合筛查,不仅可以筛查出怀有21三体、18三体和开放性神经管畸形患儿的孕妇,而且对于其他染色体和体表异常疾病的筛查也有临床意义,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与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液基细胞技术(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联合检查观察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快速准确特异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256例患者血液中的癌胚抗原(carcino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ntin-19-fragment,CYFRA21-1)和糖类抗原125 (cancer ntigen,CA125)4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水平;同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刷检物分别应用传统涂片(conventional smear,CS)、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技术(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行瑞氏、HE染色检查肿瘤细胞.结果 在256例患者中,肺癌组肿瘤标志物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其敏感度为8Q.47%,明显高于单项、两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支镜刷检液基细胞学确诊肺癌215例,包括鳞癌80例、腺癌66例、小细胞癌69例.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敏感度为92.09%,四种肿瘤标志物与纤支镜刷检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查敏感度达到94.42%.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液基细胞学检查可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类型。仅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225000人被确诊为肺癌,2012年预计死于肺癌的患者大约有16万。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在结肠癌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不同,在肺癌患者诊治过程中,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并不广泛。肺癌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而不是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然而在最近的研究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潜在价值被发现。基于CTCs的分析已经被视作“液相活组织检查”,它将有助于我们对恶性肿瘤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ROC曲线评估相关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临界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肿瘤标志物(TM)的灵敏度、特异性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而灵敏度和特异性取决于诊断临界值的选定。选定合适的诊断临界值或如何选定诊断临界值,对TM的评价很重要。ROC曲线对评价诊断性试验性能及确定最佳诊断临界值非常有用。本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CA125)等肺癌诊断(监测)相关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微小RNA(miRNA)是一类新发现的、微小的、非编码的RNA分子。据研究,其在调节包括免疫细胞谱系的发生、分化、成熟,以及维持免疫自稳和功能正常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i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多个靶基因的表达,预计将影响到人类三分之一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系统性的、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会导致不可逆性关节损伤。迄今为止,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可以治愈这种疾病。近年研究认为,miRNA与RA的产生有一定关系。若能明确其中miRNA的作用机制,将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与其类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思路。另外,mi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观察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本文对miRNA的发生和合成、其与类风湿关节炎产生的关系以及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 Meta分析评价血液 miRN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确定血液 miRNA作为区分子宫内膜异位症无创性诊断生物标志物。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9月关于血液miRNA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文献, 提取文献数据,采用Stata14.0软件和RevMan 5.4用于数据分析和质量评估。结果 共纳入了24篇相关文献,血液miRNA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总灵敏度为0.86,特异性为0.84,阳性似然比为5.3,阴性似然比为0.17,诊断优势比 (Diagnostic odds Rotio,DOR) 为31,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the Curve,AUC) 为0.91,进行元回归及亚组分析,血清、亚洲和非洲人群、异位内膜表达上调的miRNA诊断EMs的准确价值较高。结论 血液miRNA可以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生物标志物, 血清中表达上调的miRNA在亚洲和非洲人群中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s) 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发生率仍然很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大肠癌患者极为重要。对大肠癌常用的诊断方法有肠镜、超声波、CT、MRI、PET/CT等,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是目前大肠癌筛查、早期诊断及随访观察的有效手段。临床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直接从原始样本数据集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 machine,SVM)分类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结合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雌激素依赖的多因素疾病。干细胞是机体内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未分化细胞群,能无限增埴分裂。EMs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异常增殖、分化将导致EMs的发生,因此提出EMs可能是一种干细胞疾病。Musashi-1是最新发现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之一,其在Wnt/β-catenin等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就干细胞标志物Musashi-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