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主导、基于远程的慢病药学服务实践模式,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药学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出院后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临床药师不同周期及监护级别的随访:干预组前3个月每2周随访1次,后3个月每4周随访1次,由临床药师进行远程用药指导和药学服务;对照组每3个月随访1次,进行一般慢病管理建议。两组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随访方式包括远程药学服务平台、电话及微信,具体选择方式根据患者需求决定。结果: 研究共纳入109例符合纳排标准的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有93例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其中干预组48例,对照组45例。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30%vs.63.89%,P<0.05);药物了解程度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1.44±0.65)分vs.(2.17±0.66)分,P<0.05];用药依从性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1.41±0.69)分vs.(2.17±0.82)分,P<0.05];不良反应的错误处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s.61.53%,P<0.05);体质指数(BMI)改善干预组优于对照组(87.80%vs.32.43%,P<0.05)。结论: 临床药师主导的远程慢病药学服务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对药物的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的错误处置率及BM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在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至开始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中的作用。方法:对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药师是否参加治疗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DNT的差异比较;次要结局指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DNT<45 min、DNT<60 min的占比差异及药物剂量、NIHSS评分变化值、住院时长等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59名患者,实验组29名,对照组30名。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DNT分别为(50±14.6) min和(66±25.5) min (P<0.01),DNT<60 min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2.75%,43.33%(P<0.01),NIHSS评分变化值(溶栓前-溶栓后)中位数分别为0(0~33)、0(-5~2)(P<0.05);DNT<45 min的患者比例、药物剂量、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有助于降低DNT。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医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某院收治的8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医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比较2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75.88±5.53)/(73.25±5.86)、(89.21±6.03)/(83.08±4.69)、(90.22±6.25)/(85.46±5.16)]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76±1.02)/(4.25±1.09)、(2.14±0.62)/(3.21±0.87)]分,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术后7 d、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IL-4、TGF-β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观察组为7.1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他克莫司联合医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关节腔局部应用能改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起到预防术后瘢痕粘连形成的作用,可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4、TGF-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科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患者的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考察药学监护对KAP的影响,促进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患者24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1:1),入组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的疾病与用药知识问卷、汉化的患者服药信念特异性量表(Brief medication questionnaire,BMQ)、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分析KAP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临床药师对干预组患者薄弱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KAP维度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控制情况。结果: 风湿免疫科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知识得分(3.08±3.80)分,信念得分(0.96±2.95)分,行为得分(5.40±1.81)分,且自我管理知识、信念、行为三者之间均相关(P<0.01)。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知识的主要因素(P<0.01),病程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信念、行为得分的主要因素(P<0.01)。6个月后,干预组的KAP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2.03 %vs 57.72%)、疾病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61.78 %vs 54.47%),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风湿免疫科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自我管理KAP水平有待加强,临床药师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药学监护可显著提高其KAP水平,改善疾病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药物性肝损伤使用不同保肝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历,收集病历信息,统计不同保肝药物治疗不同类型药物性肝损伤的疗程、费用及疗效。结果:对于肝细胞损伤型肝损伤的治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疗程最短[(5.47±1.94)d,P<0.05],总有效率最高(95.5%,P<0.05),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费用最低[(664.62±273.05)元,P<0.05];对于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疗程最短[(5.38±2.02)d,P<0.05],费用最低[(575.70±215.56)元,P<0.05],总有效率最高(91.1%,P<0.05);对于混合型肝损伤,3种保肝药物治疗疗程及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费用较低[611.35±206.47)元,P<0.05]。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肝损伤,针对性的治疗能缩短治疗疗程,降低平均治疗费用,提高保肝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风湿免疫科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GC)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分析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探讨门诊药师的药学干预能否提高其服药依从性,促进其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8年1月-3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并需长期口服GC的患者共242名,通过人口学资料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为干预组患者提供持续药学服务并每月随访一次,至患者停用或连续随访6个月,最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和结果分析。结果:242例风湿免疫科长期口服GC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的平均值为(5.28±1.79),其中115例患者(47.52%)依从性较好(6.92±0.76),127例患者(52.48%)依从性较差(3.80±0.98)。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主要为病程、患者服药信念,自我效能和药物与疾病知识知晓水平(P<0.05)。非干预组纳入患者116例,干预组126例。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服药信念、自我效能、对疾病和药物的知晓水平较非干预组得到明显的改善(P<0.01),疾病控制情况也较非干预组高(P<0.05)。两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皮质醇增多(P<0.01)和骨密度下降情况(P<0.05)有所改善,代谢型改变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可控制因素进行药学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增强其服药信念,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在某院收治的糖尿病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分为口服降糖药组(A1、A2组)、注射胰岛素组(B1、B2组)、口服降糖药联合注射胰岛素组(C1、C2组),其中A1、B1、C1组为实验组,A2、B2、C2组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与用药教育、电话随访等精准药学服务。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相应对照组之间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A1组、B1组患者血糖水平均优于C1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均显著提高,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A1组、B1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均优于C1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药学服务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实施子宫肌瘤手术临床路径的过程中,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及在各个环节发挥的作用,研究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对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根据有无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各环节措施,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临床药师参与前)80例和干预组(临床药师参与后)80例,对比2组患者抗菌药物、营养支持药物及其他治疗用药的合理性,并对患者住院费用、药物费用等展开研究。结果:干预组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预防用药时机、抗菌药物品种选择、预防用药疗程合理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无指征使用代糖类溶媒、质子泵抑制剂、营养药物的现象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的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协助治疗方案制定、医嘱审核、药学查房、用药宣教、不良反应监测等模式全程化参与临床路径管理,有效提高了用药合理性,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体现了临床药师价值,形成了临床药师参与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路径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师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19年6月放疗科患者330例为对照组,PIVAS药师采用传统沟通模式;选取2019年8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患者321例为观察组,PIVAS药师采用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模式下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护结果、医生用药咨询数、药师用药干预采纳数、患者满意度。结果: 应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临床实践后,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护中紫杉醇脂质体预处理时机达标率由46.73%提高到76.55%,奈达铂水化达标率由48.67%提高到97.25%,联合化疗给药顺序总体达标率由71.53%提高至96.78%,稳定性总体达标率由81.91%提高至99.12%,滴注时间总体达标率由72.69%提高至88.26%;医生用药咨询数由(25±3)例/月提高至(53±4)例/月、药师用药干预采纳数由(23±5)例/月提高至(67±9)例/月;与患者沟通时,用药教育完整性由66.67%提升至93.15%、用药咨询回答准确性由53.33%提升至86.60%、不良事件记录及时性由60.00%提升至93.46%(均P<0.05)。结论: 基于SBAR沟通模式,提升了PIVAS药师在临床实践中与护士、医生、患者沟通过程的专业性及满意度,在医、药、护多学科协作的建设中体现出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中的治疗价值及对血管性假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NIHSS评分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某院和外院联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症因子、vWF和sCD40L等。结果: 观察组溶栓后24 h、出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5.89±0.83)分和(2.89±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为(67.39±23.10ng·L-1、(8.91±2.11ng·L-1和(10.03±2.11mg·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vW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CD40L为(44.39±5.93mg·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治疗中有较高的价值,对vWF、sCD40L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内分泌专业临床药师参与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的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围术期血糖管理模式提供方案。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在某院骨科住院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104例,接受传统的血糖管理,观察组10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分泌专业临床药师的干预与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日以及患者满意度,并对管理过程中药师提出的建议进行汇总。结果干预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0.04%±10.01%vs.51.76%±12.89%),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79%±1.06%vs.2.52%±1.99%),平均住院天数有所改善[(17.05±5.56)d vs.(14.16±4.66)d],此外,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药师针对干预组药学监护提出的用药建议共272条,医生采纳了194条,采纳率为71.3%。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和管理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药师可作为多学科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在围术期血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短期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及波动性变化,探讨CSII在老年T2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39例,所有研究对象在入组前3 d均维持院外降糖治疗方案,同时佩戴CGMS,记录日间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达标时间(TIR)、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3.9)、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10.0)、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SDBG)、血糖变异系数(CV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等指标,作为基线水平;第4天开始停用原降糖药物并启动CSII治疗,2周后再次佩戴CGMS,记录上述指标,比较在CSII治疗前后各研究对象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与CSII治疗前相比,CSII治疗后MBG明显下降[(8.27±1.79)mmol/L vs.(9.85±2.30)mmol/L,P<0.01]、TIR显著增加(75.69%±31.96%vs.58.62%±33.23%,P<0.01);CSII治疗前共发生低血糖事件3次,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3.9为(0.37±0.81)h·mmol/L,CSII治疗后未发生低血糖事件(AUC3.9=0)(P=0.007);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10.0在CSI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55±24.29)h·mmol/L vs.(5.87±8.36)h·mmol/L,P<0.01]。CSII治疗后MAGE[(2.88±1.34)mmol/L vs.(5.35±3.25)mmol/L]、SDBG[(1.23±0.65)mmol/L vs.(1.82±0.78)mmol/L]、CVBG[(14.99±6.62)mmol/L vs.(20.22±9.97)mmol/L]、LAGE[(5.14±2.43)mmol/L vs.(8.02±4.20)mmol/L]、MODD[(0.70±0.38)mmol/L vs.(1.59±1.08)mmol/L]均较CSII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结论对于老年T2DM患者,CSII与常规降糖治疗方案相比,其血糖控制水平更佳、低血糖风险更低、血糖波动性更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武汉市第一医院围术期血糖全程管理规范化服务工作经验,并以骨科为例分享实践经验及成效,为同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骨科行2~4级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纳入74例,随机分为药师全程管理组(n=37)与非药师全程管理组(n=37),分别统计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血糖管理指标(术前1 d、术后第3 d、出院前1 d的血糖水平及达标率)、安全性指标(低血糖发生率、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降糖药物不合理使用率)、经济学指标(住院期间降糖药物治疗总费用及日均降糖药物治疗费用、出院时日均降糖费用)和管理效率指标(住院天数及住院期间的降糖方案调整次数、调血糖会诊次数)。结果:2组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药师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更短,内分泌科会诊次数更少,降糖药物医嘱调整频率更高,降糖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更低,可见药师参与血糖管理可减轻外科医生负担,提高管理效率。结论:内分泌药师参与围术期血糖全程管理成效不劣于内分泌专科医生,我院围术期血糖管理药学服务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氯解磷定联合不同剂量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SOPP)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5例SOPP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阿托品使用剂量分为大剂量组(最大剂量>100 mg/h,共57例)和小剂量组(最大剂量≤100 mg/h,共48例).两组均予以洗...  相似文献   

15.
葛小宁  徐吉荣  刘峰 《江苏医药》2012,38(18):2164-2166,210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耐量减低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EH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0例),阿托伐他汀组(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20mg/d,46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血脂、血糖及血压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D31+/AnnexinV+内皮微粒(EMPs)数量。结果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外周血EMPs数量明显减少[(2342.5±856.2)个/ml vs.(1806.7±761.7)个/ml](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251.8±832.5)个/ml vs.(2152.5±815.1)个/ml](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EH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外周血EMPs数量,减轻内皮凋亡和损伤。  相似文献   

16.
倪耀军  陈胜  谭静  李斯亭  胡文 《江苏医药》2012,38(15):1778-178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 T2DM合并食管癌患者51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A组,25例)和胰岛素泵组(B组,26例)。检测并比较降糖相关指标。结果 A组在血糖控制时间、治疗后日平均血糖、胰岛素日使用量、血糖波动程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低血糖发生率方面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降血糖日均费用显著低于B组[(36.8±7.6)元vs.(191.7±9.2)元](P<0.05)。结论 T2DM合并肿瘤患者围术期采用甘精胰岛素可以快速、有效、安全控制血糖,日均费用显著低于胰岛素泵降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干预高甘胆酸(glycocholic acid,CG)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12月期间309例甘胆酸升高孕妇妊娠期CG变化趋势,比较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轻症组(300<CG<1000 μg·L-1)随孕龄增长,CG呈缓慢上升趋势,用药和未用药组相比,临产前CG值[(626.2±607.4)μg·L-1 vs (694.5±534.4) μg·L-1,P>0.0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率(14.2% vs 12.8%,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重症(CG≥1000μg·L-1)用药组CG增长幅度小于未用药组,临产CG值[(1915.7±1419.0) μg·L-t vs (3185.2±1448.3) μg·L-1,p<0.011、ICP发病率(94.1% vs 62.9%,P<0.0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妊娠结局中分娩孕周[(38.9±1.3)周vs(37.6±2.4)周,P<0.01]、早产率(5.4% vs 28.8%,P<0.01)、剖宫产率(55.9% vs 76.9%,P<0.01)、新生儿体重[(3300±457)g vs (3109±661)g,P<0.05]、Apgar's评分≤7分(0%vs 7.7%,P<0.05)轻症组优于重症组,胎窘发生率无差异(5.8% vs 9.1%,P>0.05).结论:应用熊去氧胆酸可干预CG升高重症组的病程发展并降低ICP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直接PCI术中成功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STEMI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行单纯直接PCI的STEMI患者122例作为对照组。评估PCI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及矫正的TIMI帧数(cTFC)、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直接支架置入率、PCI术后60min完全ST段回落率、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T(TNT)峰值、PCI术后7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PCI术后即刻TIMI 3级及TMPG 3级血流比例更高(分别为92.6%比77.9%,88.2%比70.5%,P均<0.01);cTFC帧数更少[(44.2±16.8)帧比(57.3±23.6)帧,P<0.01];无复流发生率低(7.4%比22.1%,P<0.01);直接支架置入率高(22.1%比9.0%,P<0.05);PCI术后60min完全ST段回落率高(82.3%比66.4%,P<0.05);CK-MB和TNT峰值低[分别为(171.4±44.6)U/L比(202.4±38.6)U/L,(5.36±1.81)ng/L比(6.48±1.94)ng/L,P均<0.01];PCI术后7dLVEF高[(56.6±7.9)%比(52.6±6.7)%,P<0.01)]。结论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可以增加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减少心肌坏死,改善心功能,为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汤佳莹  栾洁 《江苏医药》2012,38(15):1764-1765
目的探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泪糖浓度和血糖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T2DM)患者75例85只眼(A组)和正常对照组28例28只眼(B组),以微量血糖仪测定两组空腹血糖,随即以微量采血管采集非刺激性泪液20μl并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测定泪糖。结果 A组泪糖明显高于B组[(0.460±0.204)mmol/L vs.(0.081±0.027)mmol/L](P<0.01)。A组泪糖与血糖呈直线正相关(r=0.870,P<0.01);B组泪糖与血糖无直线相关(r=0.229,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泪糖浓度可以作为一个反映血糖浓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拟复脉方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46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对症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复脉方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过氧化氢酶及相关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52%vs.76.71%,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候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改善,观察组偏瘫、口舌歪斜、言语蹇涩/不语、气短乏力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1.05±0.22)分vs.(1.63±0.38)分,(0.92±0.19)分vs.(1.47±0.35)分,(0.95±0.19)分vs.(1.41±0.36)分,(1.11±0.18)分vs.(1.57±0.30)分,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8.26±1.49)分vs.(12.49±2.31)分,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76.36±10.71)分vs.(63.50±7.45)分,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vWF、FIB低于对照组[53.82%±7.06%vs.64.64%±8.80%,105.47%±20.83%vs.124.26%±25.69%,(2.09±0.27) g/L vs.(2.62±0.45) g/L,P<0.05],PT、APTT、TT高于对照组[(14.75±1.97) s vs.(12.59±1.61) s,(43.52±8.26) s vs.(37.65±7.49) s,(18.84±2.09) s vs.(16.10±1.32),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10 s、全血黏度/100 s、PV、EDR低于对照组[(9.80±0.99) mPa·s vs.(11.54±1.42) mPa·s,(5.31±0.40) mPa·s vs.(6.98±0.63) mPa·s,(1.67±0.38) mPa·s vs.(2.10±0.52) mPa·s,(18.93±2.15) mm·h vs.(23.37±3.31) mm·h]。治疗后,观察组过氧化氢酶和相关生长因子水平均改善,观察组过氧化氢酶、VEGF、bFGF高于对照组[(21.93±5.83) pg/ml vs.(18.79±4.20) pg/ml,(327.51±70.36) pg/ml vs.(285.03±61.84) pg/ml,(35.46±4.22) pg/ml vs.(27.68±3.36) pg/ml]。结论自拟复脉方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减轻临床症状,保护神经损伤,促进生活质量恢复,并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液黏稠度指标,可能与该方案对过氧化氢酶、VEGF、bFGF水平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