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56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行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与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内镜乳头括〈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放性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胆囊切除术,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VAS 疼痛评分及切口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0%(3/30),高于研究组的3.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10例,其中开腹取石治疗55例(对照组),行ERCP联合LC治疗55例(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但术后研究组疼痛较轻,需要药物镇痛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扩大了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范围,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最佳术式.方法 老年胆囊结石患者798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412例为MC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86例为LC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相关情况.结果 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适于老年胆囊结石患者治疗,具有治疗费用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50例,采用EST联合LC微创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T联合LC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观察组,n=46)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对照组,n=46),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腔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组为对照组(3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时间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高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1,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3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术后治疗情况及术后不适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伤口疼痛、发生胆漏等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恢复快、护理简单,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8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4例,其中一组采用开腹切除术,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称为观察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5%低于对照组的54.5%,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患者280例,根据手术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60例,两组都采用内镜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其中治疗组采用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ALT与AST值都有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组只有ALT有明显波动(P〈0.05)。结论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微创治疗有更好的效果,对于肝功能的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朝华 《北方药学》2012,(11):65-65
目的:探讨两种胆囊切除术在老年胆囊结石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均有效,小切口治疗具有出血量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临床意义。方法 64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组(LRCL组)分别进行手术,分析比较LRCL组与LC组临床疗效。结果 64例胆囊结石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胆瘘、感染、胆囊结石复发,LRCL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饮食恢复时间、腹泻发生率优于LC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安全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内固定联合早期康复疗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21-22
目的:探讨微创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联合早期康复疗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入选的7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本院2009年1月~2010年7月住院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联合早期康复疗法治疗)和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各35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显示,观察组的优良率达97.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固定联合早期康复疗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可靠,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医生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陈立军  冷福  李志强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4):183+185-183,185
目的:研究微创经皮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肾结石,实验组采用微创经皮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与微创喉内镜甲状腺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74例,其中39例行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对照组),35例行微创喉内镜甲状腺手术(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性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内镜甲状腺手术费用较高,但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相对无痛,不留瘢痕,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经胆总管胆道镜探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道镜探查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的微创治疗的新方法,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可作为胆道探查术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行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甲状腺切除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23±3.2)mL、(4.8±0.6)d,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效果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57.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相比,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美容满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彭建  秦红军 《云南医药》2014,(4):419-421
目的对比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确诊的胆结石患者88例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48例行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4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对所有患者进行4~6月的随访,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抑郁状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2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成功清除率等临床指标,SDS和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在胆结石中运用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通过一系列生理作用,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便使其负性心理减轻。  相似文献   

20.
喻德康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52-1653
目的 对比分析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的临床疗效,探讨肾结石最佳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肾结石的患者120例,依据患者意愿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行开放式手术治疗肾结石的开放组和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的微创组,每组各60例.重点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取净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评价指标.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低于开放组(P<0.05或P<0.01);微创组结石一次取净率高于开放组(P<0.01).结论 微创治疗创伤小、出血量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尤为关键的是其结石取净率高,是一种更为先进的肾结石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