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阴道二维超声对输卵管积水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的经阴道超声声像图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将经手术和(或)病理确诊的30例输卵管积水与18例卵巢冠囊肿、16例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经阴道超声二维声像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输卵管积水、卵巢冠囊肿、盆腔包裹性积液均各具独特的超声表现。结论:经阴道二维超声有助于输卵管积水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诊断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先天性胆管扩张患儿的MRI和MRCP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先天性胆管囊肿76例,Ⅰ型33例,Ⅱ型2例,Ⅲ型0例,Ⅳ型41例,Ⅴ型0例,囊肿型胆道闭锁2例;先天性胆管囊肿常合并胆囊扩大(53.9%),胆汁淤积(75%)和结石(42.1%);囊肿型胆道闭锁其胆管扩张局限,肝门部及门静脉周围可见局限斑片状长T_2信号,无胆囊扩大,胆汁淤积和结石等合并症。结论 MRCP能正确诊断先天性胆管扩张,可有效鉴别诊断先天性胆管囊肿和囊肿型胆道闭锁。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43岁。右上腹痛多年。体检 :上腹软 ,皮肤巩膜黄染。CT扫描 :见肝内多个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低密度影 ,分隔边缘清楚 ,并与肝内近端扩张胆管相通 ,囊内、肝内胆管、胆总管均见结石 ,肝包膜局部隆起 (附图 )。CT诊断 :Caroli氏病Ⅰ型。手术结果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肿伴多发结石。讨论 肝内胆管囊肿 ,又名交通性海绵状胆管扩张症或Caroli氏病 ,系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为两型 :Ⅰ型为肝内近端胆管囊状扩张 ,伴胆石和胆管炎 ,无肝硬化和门脉高压。Ⅱ型少见 ,特点是末端小胆管扩张而近端大胆管无或仅轻度扩张 ,伴肝硬…  相似文献   

4.
随着超声和CT的广泛应用,非寄生虫性,即单纯性肝囊肿(以下简称肝囊肿)已成为最常见的肝良性占位病变。肝囊肿在病理上可分为血肿后和退行性囊肿、内皮细胞囊肿和胆管阻塞所致的滞留囊肿等。除多囊肝外,常见的肝单发或多发囊肿一般认为是小胆管阻塞造成的滞留囊肿,但从未有人证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囊肿是一少见胆系畸形,自1723年Vater首次描述本病以来,世界已报道3000例,在美国占住院人数1/13000,女性比男性多3~4倍。病因不明,有人认为系先天性病变,但Babbitt(1969)推论系胰胆管连接异常,引起胰酶慢性返流,进入胆系,导致炎症、扩张、瘢痕所致。作者介绍了常用的Todani分类法及PTC表现。共分五型。Ⅰ型(80%~90%)又分Ⅰ_A型:部分或全部肝外胆管囊状扩张,胆囊常发自于囊肿,肝内胆管如常。Ⅰ_B型:胆总管远端局限性扩张,囊肿与胆囊管之间常有一段正常胆总管,近端胆管正常。Ⅰ_C型:肝外胆管梭形扩张,胆囊发自扩张的肝外胆管,肝内胆管正常;Ⅱ型(2%):胆总管单发真性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D-HyCoSy在单纯性输卵管积水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廊坊市人民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4例单纯性输卵管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二维超声、经阴道4D-HyCoSy及腹腔镜检查,以腹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经阴道二维超声和经阴道4D-HyCoSy诊断单纯性输卵管积水的准确率。结果 74例患者中,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单纯性输卵管积水45例,误诊为卵巢脓肿16例,误诊为卵巢冠囊肿10例,漏诊3例;经阴道4D-HyCoSy诊断单纯性输卵管积水68例,误诊为卵巢脓肿4例,误诊为卵巢冠囊肿1例,漏诊1例。经阴道二维超声和4D-HyCoSy诊断单纯性输卵管积水的准确率分别为60.8%(45/74)和91.9%(6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4D-HyCoSy和腹腔镜诊断单纯性输卵管积水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4D-HyCoSy能够对单纯性输卵管积水进行客观评价,诊断准确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7.
作者将儿科的肝胆系统病人按年龄分成三个时期:一,婴儿期有持续性黄疸与直接胆红素升高的多为先天性异常,如α-胰蛋白酶抑制索缺乏、单乳糖症、巨细胞性肝炎,肝外胆管闭锁、肝门部梗阻性病变。超声对胆红素增高的原因,胆总管囊肿及其他在肝门部的包块诊断均有价值。但区别胆总管囊肿和胃肠及巨细胞性肝炎和肝外胆管闭锁比较困难。可用~(99m)锝核素扫描。4~6周的婴儿,如超声对肝外胆管系统难以显示时;可经皮肝穿刺活  相似文献   

8.
肝结核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肝结核的CT表现.结果:肝结核分为以下四种亚型:①肝浆膜型1例,为肝包膜增厚及胞膜下多发低密度病灶.②肝实质型5例,其中又分为粟粒型1例、结节型3例、肝囊肿型1例.粟粒型表现为肝弥漫肿大、密度减低并伴有多发粟粒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结节型表现为肝内局灶性低密度区,增强扫描部分有周边性强化,有1例表现为肝内结节状混杂密度灶,特点为病灶中心密度高,周围密度低,增强扫描有轻至中度的环形强化;肝囊肿型表现为肝内单纯囊肿样改变.③混合型1例,同时具有肝浆膜型和结节型(肝实质型)的表现.④结核性胆管炎1例,仅表现胆管内积气、胆管扩张,沿胆管壁走行的钙化、管型结石均未见.结论:粟粒型肝结核、肝囊肿型肝结核及早期结核性胆管炎的CT表现缺乏特征性,除非有结核病史或活检证实,CT诊断价值有限.结节型肝结核和晚期结核性胆管炎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肝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常见 1.胰腺癌,胆总管癌或壶腹癌;2.胆管结石;3.慢性胰腺炎;4.狭窄(手术后、外伤性、或炎症性) 少见 1.先天性〔胆管闭锁、肝内胆管交通性窦状扩张症(Carol氏病)、胆总管囊肿、肝管隔、十二指肠憩室(压迫)、肝纤维变伴胆管扩张、狭窄〕;2.炎症性〔穿入性十二指肠溃疡、肝脓肿(包括包虫囊肿)、肝管梗阻综合征(Mirizzi综合征)、乳头炎或俄狄氏括约肌纤维变、寄生虫(分支睾虫病、瓜仁虫病、蛔虫病)、类肉瘤病、  相似文献   

10.
19911997年 ,我们采用胆管囊肿切除 ,间置胆囊、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治疗成年人胆管囊肿 6例 ,收到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1例 ,女 5例 ;年龄 2 151岁 ,平均 36岁。病程 2 10年 ,平均 6年 ,均表现为间歇发作性右上腹胀痛伴发热、黄疸及腹部肿胀 ( 4例触及囊性肿块 )。B超显示肝外胆管明显扩张 ,胆囊正常。手术探查 :均为胆总管囊肿 ,囊肿直径 812cm ,平均 10cm ;囊内液体均为深绿色混浊变性胆汁 ,3例内含泥沙样结石。1 2 手术方法 全麻 ,取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1 2 1 带血管蒂胆囊制作 探查后 ,在囊肿壁上切小…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 ,13岁 ,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伴黄疸住院。体格检查右上腹部可扪及一巨大肿块 ,质软。CT所见 :胆总管走行区可见一巨大囊状水样密度影 ,累及10个层面 ,最大层面大小约 6.0cm× 5 .5cm ,边缘光整 ,壁菲薄而均匀 ,CT值约 8.6HU ,肝门区肝内胆管扩张 ,胆囊受压变扁并向前移位 ,胰头受压变形 ,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图 1~ 3 )。CT诊断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Ⅰ型。手术所见 :囊肿如拳头大小 ,色稍黑 ,表面光滑 ,胆总管全程受累 ,囊肿与胆总管无法分离 ,行代胆道术式切除胆总管囊肿。病理诊断 :胆总管囊肿。讨论 :胆管的囊肿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9例成年总胆管囊肿患者的胰腺管和胆管异常。总胆管囊肿与其说是总胆管单纯的动脉瘤样膨大,倒不如说是胰胆管广泛性发育异常的表现之一。实际上,6例胰管造影像上,5例有异常表现:管内结石(2/5),胰管近端显著扩大(3/5),总胆管与主胰  相似文献   

13.
PTC在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PTC对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5例经B超、PTC检查疑患先天性胆管囊肿的患者,部分CT检查。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按Todani五分法手术证实(1)1型:肝外胆管囊肿10例,表现为肝外胆管呈漏斗状或梭形扩张。(2)4型:3例。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多发梭形或柱扩张,胆胰共同管过长,大于10mm。(3)5型:即Caroli氏病2例,表现为肝叶内胆管多发大小不一囊状或“分  相似文献   

14.
胆管囊肿影像学诊断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娅宁 《放射学实践》2000,15(6):408-408
目的:评价X线、CT检查在先天性胆管囊肿中的作用。以便为临床选用提供依据。方法:36例胆管囊肿患和,男10例,女26例,年龄3个月~11岁,肝外胆管囊肿34 ,肝内胆管囊肿2例,36例均行B超和CT检查,30例行X线钡餐检查。结果:B超正确诊断27例(75%),误诊9例;CT正确诊断33例(91.6%),误诊3例;30例X线钡餐检查。正确诊断25例(83.3%)。误诊5例。结论:X线、B超和CT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1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的体会.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有:术式选择不当、囊肿肠道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以上胆管结石并狭窄上次手术未作处理、内引流术后胆囊未切除.作者认为囊肿切除、Roux-Y胆肠吻合或乳头间置术是胆管囊肿手术或再次手术的理想术式.再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尽可能弄清原因.术中查清病变特点,尤其不能遗漏肝内胆管病变的处理.11例再次手术远期随访10例,9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MRI结合MRCP对肝门部胆管狭窄病因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I结合MRCP对肝门部胆管狭窄病因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肝门部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MR平扫、增强及MRCP检查,其中12例经ERCP证实、6例经PTC证实,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66例肝门部胆管狭窄患者中,26例损伤性狭窄,9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肝门部转移性肿瘤,14例炎性狭窄,4例胆管结石,Mirizzi综合征及硬化性胆管炎各2例,3例先天性胆管囊肿.胆管受累范围按Bismuth分级,MRI和MRCP均显示了胆管狭窄情况及病变特征.结论:MRI和MRCP对肝门部胆管狭窄病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钟洪波  全冠民  袁涛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293-1297
胆管板畸形(ductal plate malformation)是一组以肝内外胆管发育异常为特征的复杂畸形,包括从胆管错构瘤、先天性肝纤维化到各种胆管囊肿的一系列疾病。这些疾病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存在,还有可能伴随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相似文献   

18.
肝外胆道闭锁、总胆管囊肿和肝外胆道自发性穿孔是小儿肝外性胆汁郁积的三个主要病因。一些其他的原因如胆道肿瘤、外来压迫或单纯性总胆管结石在小儿相当少见。临床上,如患儿出生时体重正常,但粪色很快转变成完全而持久的灰白色,且肝脏肿大而质地坚硬,则胆汁郁积的性质应疑为肝外性。如肝下出现肿块,应想到总胆管囊肿,但这在婴儿期颇罕见。若出生后经过一正常阶段再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任兰虎  史军 《武警医学》2005,16(1):41-42
肝囊肿可分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寄生虫性肝囊肿以肝包虫病常见,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肿瘤性和炎症性囊肿。先天性肝囊肿是位于肝内的良性占位病变,单纯肝囊肿(单发和多发)一般认为是迷走胆管来源的潴留性囊肿,或是由于年龄增大,肝功能减退而由胆小管憩室发展而来。多囊肝患者往往是遗传(显性多,也有隐性)所致。我院自1991年始,在B超引导下治疗先天性肝囊肿1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快速FLAIR技术在腹盆腔MRI中的应用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快速FLAIR技术在腹空MRI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税或盆腔MRI基础上,对38例有含液病壮的病例加做快速FLAIR成像,TR5000 ̄6000ms,TI1500 ̄2000ms,TE90 ̄120ms。结果L: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肝巨大囊肿7例,肝脓肿3例,膈下脓肿2例,胰头陈旧性出血性囊肿1例,肾巨大囊肿3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致肾盂扩大积水2例,卵巢单纯性囊肿5例,卵巢囊腺癌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