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对78例老年MRSA肺炎患者使用万古霉素(47例)、利奈唑胺(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临床有效率、细菌学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万古霉素组,有效率74.5%,MRSA清除率61.2%,不良反应率16.9%例;利奈唑胺组,有效率90.3%,MRSA清除率73.5%,不良反应率9.6%;2组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MRSA 肺炎疗效优于万古霉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茵(MRS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8例MRSA所致V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MRSA清除率治疗组为79.55%,对照组为56.8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00%,对照组为52.00%,2组比较,治疗组清除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1.36%,对照组为13.6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K(P〉0.05)。结论利奈唑胺对MRSA所致VAP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与万古霉素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人MRSA感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利奈唑胺(54例)与万古霉素(51例)治疗老年MRSA感染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有效率、细菌学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利奈唑胺组临床有效率75.9%,万古霉素组临床有效率5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MRSA感染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血小板减低为其常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脑出血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差异,评估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0月确诊的48例脑出血术后MRSA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按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比较和分析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利奈唑胺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4.8±1.5)d,治愈率41.67%,有效率91.67%,MRSA清除率75.0%,均优于万古霉素组退热时间(6.7±1.8)d,治愈率25.0%,有效率66.67%,MRSA清除率54.2%;利奈唑胺引起血小板减少4例,万古霉素致肾功能损害3例。结论:利奈唑胺对医院内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G^+菌所致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利奈唑胺f51例)与万古霉素f43例)治疗的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临床有效率、细菌学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病原菌均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呈现敏感。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索治疗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2.5%和53.5%(P〉0.0S)。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利奈唑胺组有效率76.5%,万古霉素组临床有效率50%(P〈0.05)。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8.6%和62.8%(P〉0.05)。利奈唑胺组与万古霉素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老年患者耐受性利奈唑胺优于万古霉素。结论利奈唑胺治疗G^+菌所致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有较好疗效,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刘景云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32-1034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痰细菌培养为MRSA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给予利奈唑胺,对照组20例给予万古霉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总有效率分别为81.8%,55.0%,两组比较在清除率、假设清除率及未清除率,替换、再感染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症肺炎效果良好,可有效清除病菌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对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西峡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4例MRSA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万古霉素治疗,给予治疗组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74%比70.21%),病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89.36%比59.57%),腹泻、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板数异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奈唑胺对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治疗效果显著,病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治疗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利奈唑胺治疗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5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利奈唑胺治疗的痊愈率为36.2%(21/58),有效率为67.2%(39/58),细菌清除率为65.5%(38/58),生存率为84.5% (49/58),病死率为15.5%(9/58).其中确诊后用药组病死率为32.0%,经验性用药组病死率为3.0%,经验性用药组与确诊后用药组比较病死率明显较低(P =0.00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 (2/58),不良反应轻且不影响治疗.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重症患者治疗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诊断为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感染菌为MRSA、MRSE、溶血性葡萄球菌等。随机分为两组,50例利奈唑胺组和50例万古霉素组,利奈唑胺组接受利奈唑胺治疗,万古霉素组接受万古霉素治疗。对比:1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和细菌学清除率;2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和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92%、90%)、(8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肯定,细菌清除率高于万古霉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李华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8,32(2):157-158,162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性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MRSA性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观察组采取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28.1%,总有效率为71.9%,观察组分别为31.3%和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6%和6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3%,对照组为9.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部感染疗效好,细菌清除率高,毒副反应低,值得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单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安全性.方法 将7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氧氟沙星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左氧氟沙星组40例,痊愈33例(82.5%),显效4例(10.0%),总有效率为92.5%,细菌清除率为94.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35例,痊愈28例(80.0%),显效4例(11.4%),总有效率为91.4%,细菌清除率为9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组的给药方法为1次/d大剂量,患者的依从性好于2次/d给药的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组,患者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这一用药方案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乳酸动态监测指标与危重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的乳酸升高的危重患者96例的资料,根据危重患者预后状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L组,n=50)和死亡组(D组,n=46),分析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主要乳酸相关指标,并分析不同的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乳酸升高时间对患者病死、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的影响。结果 D组患者入监护室乳酸值、乳酸峰值明显高于L组,12、24 h乳酸清除率均低于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乳酸升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乳酸升高患者预后的主要指标是12 h乳酸清除率(OR=0.922,95%CI:0.865~0.973)、乳酸峰值(OR=1.466,95%CI:1.049~2.036);病死、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发生率随乳酸中毒程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低乳酸清除率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高乳酸清除率者(P〈0.05),乳酸升高时间大于24 h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乳酸峰值、12 h乳酸清除率是评价危重患者预后的有效乳酸指标,当患者乳酸峰值大于10 mmol/L、12 h乳酸清除率小于10%时,患者的预后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评估外科休克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4例外科休克患者0h(以诊断休克为研究起点)、6h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6h乳酸清除率。以痊愈出院或死亡为研究终点,按预后不同将患儿分为存活组(n=85)和死亡组(n=19);以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10%,n=81)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n=23),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之间相关数值的差异。结果存活组6h血乳酸清除率为(19.0±10.1)%,显著高于死亡组([7.4±3.3)%,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1.2%;)、病死率(3.7%)均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26.1%、69.6%),均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0h动脉血乳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6h血乳酸水平存活组低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均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外科休克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68倒重症CAP患者,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6h乳酸清除率、PSI评分.以6h乳酸清除率10%为标准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存活组的早期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1),PSI评分与血乳酸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r=-0.863,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联合PSI评分在评估重症CAP患者预后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林浩 《当代医学》2021,27(13):35-37
目的探究在ICU危重症伴休克患者诊疗中应用血乳酸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危重症伴休克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常规救治,并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50)和死亡组(n=14),比较两组患者乳酸指标。根据6 h乳酸清除率分为高清除率组(>10%,n=42)和低清除率组(≤10%,n=22),比较两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死情况以及APACHEⅡ评分;根据血乳酸峰值分为高乳酸血症组(<4 mmol/L,n=20)、轻度乳酸中毒组(血乳酸峰值于4~10 mmol/L,n=29)和重度乳酸中毒组(>10 mmol/L,n=15),比较3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死情况以及APACHEⅡ评分。结果死亡组患者血乳酸值、乳酸峰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6 h和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清除率组APACHEⅡ评分、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高清除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血症组、轻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APACHEⅡ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危重症伴休克患者诊疗中监测血乳酸利于患者预后,血乳酸水平与休克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一种疾病早期预警的可靠指标,对指导患者接受后续治疗措施,评估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孙启亮  李海应  魏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801-2802
目的:研究痰热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癌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3例肺癌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给予痰热清及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点滴;对照组40例,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77.5%,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8%和61.3%,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痰热清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癌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膀胱软镜辅助下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LPLFC)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处理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6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PLFC组(n=31)和PCNL组(n=31),LPLFC组患者采用LPLFC治疗,PCNL组患者采用PCNL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一期结石取尽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LPLFC组中有8例患者同时并发患侧肾或肾上腺疾病,同期在腹腔镜下处理。LPLFC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CNL组(t=18.3,P<0.01),且LPLFC组患者术后平均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低于PCNL组(t=33.2,P<0.01);PCNL组中有5例(16.1%)患者因术中出血,需要输血治疗。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一期结石取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P=0.70;t=21.9,P=0.71)。结论:LPLFC处理复杂性肾结石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慢性肾衰竭79例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慢性肾衰竭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另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每天3次,每次0.5 g,连用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4.36%,明显高于对照组27.50%(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均有明显下降,肌酐清除率水平则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明显升高,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且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序贯治疗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ealthy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HC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HCAP患者6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1例,静滴莫西沙星0.4 g,1次/d,症状改善后加口服序贯治疗,疗程8~12 d;对照组31例,静滴头孢替安2.0 g/次,2次/d,疗程10~14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5%和71.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7%和61.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HCAP有效,细菌清除率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何喜军  石源  尹卓伟  徐佳宁  赵海 《医学综述》2012,18(23):4054-4055,4058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指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96例感染性休克伴有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2.0 mmol/L)的患者根据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46例)和存活组(50例),比较两组动脉血乳酸监测指标(动态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乳酸持续升高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死亡组入ICU后0、6、24和48 h的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达标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6、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6 h乳酸清除率≥10%时病死率明显降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6 h乳酸清除率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动态动脉血乳酸水平、6 h乳酸清除率是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