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中药材商品规格是中药材质量的标志,自古以来就有"看货评级,分档议价"检测中药材质量的经验方法.20世纪50年代未期,卫生部制定了38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60年代中期,卫生部和商业部将其增加至54种.80年代中期,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又修订增加为76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作为中药材的国家标准,一直执行至今.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中药材的商品规格发生了一些改变,本文将近年来中药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行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2.
成都的国有企业对部分药材调整价格近期部分中药材市场价上浮,成都市的国有企业,省、市中药材公司和中药材站,对批发销售价相应作了调整。日期1995年3月24日,单位:元、公斤。调整的品种等如下:品名规格产地原价调整价当归归头省外2226.67光山药小河南...  相似文献   

3.
制剂的规格是指每一支、片或其它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量。中药材几乎无规格,中药成方制剂标准也并不是每个品种都有规格,并且表示形式多种多样,影响质量监控和中药质量的提高。例如:(1)山楂化滞丸,每丸重9g,该重量包含中药粉末、红糖及炼蜜;(2)雪上...  相似文献   

4.
部分中药材的商品规格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部分中药材较难理解的商品规格进行解析,以便同行熟悉、掌握与使用。方法回顾法与调查法相结合。结果与结论37种常用中药材的商品规格是因产地及加工方法、质地、颜色、大小与厚薄、形状及断面特征、来源、采收季节等不同而定,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5.
羌活在我国有数千年药用史。按国家药监局、卫生部制定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分为川羌和西羌,川羌又分为蚕羌和条羌,西羌分为蚕羌、大头羌和条羌。其中以蚕羌质量最优。羌活是中、藏、羌医药体系中的常用中药材,目前,以羌活为重要原料的中成药有200多种,需求量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结合中药材商品的市场情况,制定中药材商品溯源编码为实践,为中药材商品来源追溯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方法:以中药材商品分类标准为基础和依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部颁标准及全国各个地区的地方标准所收载的中药材品种进行了统计,再结合中药材市场的实际销售情况,编制中药材商品的溯源编码。结果与结论:对前期研究中制定出的中药材商品分类标准草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首次确定了中药材商品溯源编码的规则及可行性,编制了800余种中药材、两千余个等级规格的中药材商品溯源编码。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当前市售中药材血竭质量,经检查多数商品不符合部颁标准WS4—6—86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冰 《中国药事》2003,17(6):342-343
1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现状1 1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中药材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主要包括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等 ,但其中绝大多数是植物类药材。它是中药饮片和成方制剂的原料。中药饮片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亦是中药重要的商品规格  相似文献   

9.
李长春 《医药世界》2004,(11):36-36
中药材可称为国宝,我国中药材市场却出现了质量连年下降的局面。不仅影响了中药材、中成药的疗效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和监控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健  刘勇  王蕊 《中国药房》2008,19(3):236-238
目的:探讨目前中药饮片在销售、应用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监管方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目前中药销售、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有药材名称问题、饮片切制规格问题、成方制剂中炮制品名称问题和劣品药材问题等。结论:规范中药材名称、规范中药炮制和饮片切制规格、禁止中药材乱代乱用、定期抽检等措施可有效监控中药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11.
汪艳芬 《中国药师》2008,11(2):238-239
我国目前在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细化,导致各相关单位对药品批发企业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一些环节如中药材收购、中药饮片分装及零货称取等极易产生分歧。对这些分歧进行探讨与总结,有利于各相关单位规范地进行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管理活动,共同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民喜 《广东药学》2004,14(3):85-85
近来发现本地某些中药材经营单位的白附子与附子不分,将附子的其中一种经过加工炮制的品种规格(白附片)混作白附子药用。为了便于同行们在质量验收工作中能够引起注意,现将二者的来源、性状及成分、功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野生中药材资源面临枯竭之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新华社信息,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中药材领域存在着“重采挖、轻保护”的现象,令许多野生中药材品种陷入资源枯竭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赵娟 《安徽医药》1997,1(2):46-48
地处皖东的滁州市自古以来盛产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是全国名的中药材资源产地之一。据1985年全国中药材普查统计,全市拥有中药材品种1419种,蕴藏量约27000多吨。皖东凤阳又是我国农村改革,实行“大包干”的发源地,粮食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皖东医药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给皖东医药经济带来了大发展。八十年代初.皖东医药工业才起步,  相似文献   

15.
盛书贵 《中国药业》1999,8(4):36-36
中药材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一矿物,多需加工炮制才能应用于临床。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当否,可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与临床疗效。不同中药,故然有不同作用。即使是同一种中药经过不同炮制,其药性强弱,毒副时作用大小及临床疗效高低往往也有很大差别。中药炮制主要是为了增加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但是目前,有些医药部门及医疗单位不注意和重视中药的加工炮制,直接影响到中药饮片质量与临床疗效。从调查我县20个医药医疗单位远志,黄各,苍术等30个中药品种,70种饮片炮制规格来看,15个单位的中药饮片炮制规格都…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药材流通源远流长,汉代在樟树已设有药摊;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安国已形成了以药材交流为主的庙会;明朝初期,全国已形成4大中药材集散地。直到70年代末期,我国也只形成了安国、毫州、樟树、百泉和禹州5个中药材市场。80年代初期,又先后出现了广州清平、成都荷花池、广西玉林、湖南廉桥和西安万寿路新的5大药市,即人们常称的"10大药市"。80年代后期以来,药材市场超常发展,到1994年,全国已达117个。其中不少名为中药材市场,实为中西成药、保健品集贸市场。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市场为制售假劣药品提供场所和渠道。中药材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7.
粉碎度对中药煎出量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辉  张周萍 《中国药房》1994,5(1):48-48
粉碎度对中药煎出量影响的探讨浙江省台州地区药检所(317000)宋辉解放军四一七医院(317000)张周萍中药汤剂已有2千多年历史,至今仍是中医治病用药的主要剂型。但中药材品种规格繁多,有些入药配方时需粉碎使用,另一些不需粉碎就能入药。此配方常规,各...  相似文献   

18.
人工伪制高档三七的鉴别北京市崇文区药品检验所100062宋桂英三七是名贵中药材,疗效确著,是一些著名中成药如“云南白药”、“片仔癀”、“再造丸”等的主要成分。三七药材分13个等级规格,以个大体重者价昂,如一等三七每公斤在40头以内,价值480元;八等...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对中药的炮制及使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中药材的真假、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临床应用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中药材的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药材的鉴别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为对植物自然形态的鉴别,对炮制药材外表性状的鉴别,用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的鉴别.以及化学分析、生物测定等鉴别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J1j的.还足中药材的经验摧别法.也就是对药材的外观性状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吴志利  李璨  游娟 《中国药房》2011,(47):4417-4419
目的:保障中药临床用药质量,降低中药材损耗,促进我国中药材物流发展。方法:调查并分析我国中药材物流现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结果:我国中药材物流存在技术落后、投入不足、信息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可从加大对中药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培育与壮大中药材物流主体;加强中药材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中药材物流标准化进程;加强对中药材物流管理法规的制定;加强对中药材物流技术的研发;提高药农素质,增强现代物流意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医药物流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进。结论:该建议在促进中药材物流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