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了解高热惊厥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病例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452例,检测其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血清铁含量(SI),并计算其缺铁性贫血和非缺铁性贫血高热惊厥的发生率.结果 缺铁性贫血高热惊厥发生率为24.1%,非缺铁性贫血高热惊厥发生率为4.2%.贫血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结论 缺铁性贫血与高热惊厥有着一定关系.缺铁性贫血可能参与或促使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也可能是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孙伟红 《医学信息》2009,22(12):2942-2943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惊厥的原因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我院住院166例小儿惊厥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以婴幼儿为主,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占第一位,次为神经系统感染.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为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年龄偏大的儿童惊厥病因以中毒性脑病和癫痫,中毒为多见.静脉注射安定0.3-0.5mg/(kg·次)或肌注苯巴比妥5-10mg/(kg·次),其中痊愈79.51%,好转(16.86%,死亡3.61%.结论:惊厥为儿科常见急症,小儿惊厥,病因众多复杂,儿童期发病率较成人高数十倍,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有痉挛或严重发作至惊厥持续状态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高热惊厥的患儿 35%有复发 ,1 0~ 1 5%可转变为癫痫。临床上两者有较密切的关系。高热惊厥诱发癫痫有诸多因素 ,在EEG上亦有相应地表现。近几年来 ,收治 30例有高热惊厥史的癫痫患儿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 30例 ,男 1 9例 ,女 1 1例。高热惊厥首次发作年龄最小在出生后 1 4天~ 2岁 ,最大 6岁 ,男女之比 1 .5~ 2 .0 :1 ;高热惊厥反复发作多在 4~ 6岁首次发现癫痫发作。其中妊娠期母亲患流感 2例 ,妊娠中毒症 1例 ;围生期新生儿窒息 5例 ,产伤 3例 ,遗传 6例 ,高热惊厥反复发作或呈持续状态 7例 ;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伴运动…  相似文献   

4.
多种因素引起的惊厥发作在儿童期是较为多见的 ,反复发作的惊厥对儿童脑发育和智力发育均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故评价抽搐复发的风险 ,对于预后判断相当重要。为此我们跟踪随访了 2 0 0名有过初次惊厥发生的儿童 ,综合分析、评价多种因素对抽搐复发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共跟踪观察有过初次惊厥发生的儿童 2 0 0名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及新华医院小儿神经专科门诊、普通门急诊及住院病人 ) ,跟踪时限为 3年 (1999~ 2 0 0 2年 )。其中男 12 4名 ,女76名。年龄 6个月至 <3岁 12 4例 (占 6 2 % ) ;3~ <6岁 4 4例 (占 2 2 % ) ;…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 患者陆某,女,25岁.近3年来,常反复于月经期发生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历时5~8min,醒后感头痛,全身酸痛,疲乏,对抽搐全无记忆.于2003年10月9日由其姐陪同来本院就诊,查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幼时有高热惊厥史.其父有癫癎发作史.其姐7岁以前也有多次高热惊厥史,后一直无任何发作.患者已接受2年多的正规抗癫癎药物治疗,仍有癫癎发作.辅助检查:常规脑电图检查为轻度异常(见图1);CT检查未见异常.其姐脑电图:表现高波幅的阵发性棘慢综合波(见图2).约一个月后嘱患者检查前3天停用抗癫癎药,再行动态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其姐也复查脑电图仍见癎样放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术后发生多种并发症的3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出现9例高热(25%),18例低钠血症(50%),2例高钠血症(5%),27例尿崩症(75%),1例垂体功能减退(2.7%),3例脑脊液鼻漏(8%),6例颅内感染(16.6%),1例意识障碍(3%).治愈30例(83%),好转5例(14%),死亡1例(3%).结论 垂体瘤术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护理等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并发症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对5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做了病因调查,结果共有28例有家族史.占54%,其中一级亲属19例,二、三级亲属9例,发现小儿高热惊厥发病原因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且无明显的性别差异,说明小儿高热惊厥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2例,接受细致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如并发症发生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率为90.48%、惊厥症状消失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76.32%;且研究组患者惊厥复发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3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患儿采用细致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高热和惊厥症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惊厥复发,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伴复杂核型异常(complex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CCAs)的髓系恶性血液病中17号染色体的异常特征.方法 经R显带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CCAs的73例髓系恶性血液病,包括2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36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并进一步多重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73例伴CCAs的髓系恶性血液病中,17号染色体异常最常见,占46.5%(34/73),其中AML12例,CML13例,MDS9例,9例CML慢性期患者均未见17号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较多见,总发生率为43.8%(32/73);AML、CML、MDS3组发生率分别为52.4%(11/21)、33.3%(12/36)、56.3%(9/16);所有病例中发生数目异常共15.1%(11/73),三组发生率分别为25.0%(3/12)、38.5%(5/13)、33.3%(3/9),11例数目异常均为-17.有9例同时出现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伴有17号染色体的结构异常中,以非平衡易位多见,3组分别为16、15、8个;平衡易位2个,分别为发生于AML中的t(15;17)及发生于CML中的t(15;17;22).17号染色体结构易位的对手染色体多变,包括了除5号、6号和22号外的所有染色体.结构易位频率最高的对手染色体是15号,占8.2%(6/73);其次为2号,占5.4%(4/73).6例存在17号与15号易位的病例中5例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1例为CML急变期.结论 伴CCAs的髓系恶性血液病中17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以结构异常为主.所有的数目异常均为-17;结构异常以非平衡易位多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婴幼儿视频脑电图(V-EEG)中睡眠期罗朗多(Rolando)区小棘波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企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5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和临沂市人民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的31例睡眠期Rolando区小棘波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31例中,男17例,女14例.起病年龄3~22个月,中位数12个月.其中良性婴儿癫(癎)9例(29%),伴有轻度胃肠炎的良性婴儿惊厥6例(19%),单纯热性惊厥9例(29%),复杂热性惊厥3例(10%),当天曾注射百白破及脊髓灰质炎疫苗引发高热惊厥1例(3%);既往有重症小脑脑炎并发癫(癎)发作史1例(3%),非癫(癎)发作2例(7%).7例有惊厥家族史,其中1例有良性婴儿癫(癎)家族史,3例有热性惊厥家族史.21例未治疗,10例接受抗癫(癎)药物单药治疗,发作均被控制,其中1例已停服12个月,1例已停服6个月,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婴幼儿期Rolando区小棘波对癫(癎)的诊断没有特异性,但与癫(癎)发作具有相关性,所有患儿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安定联合赖氨匹林溶液直肠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1例.治疗组直肠注入赖氨匹林和安定混合液(赖氨匹林20mg/kg,安定0.05mg/kg),对照组给予赖氨匹林注射剂(20mg/kg)稀释后肌肉注射,安定注射液(剂量: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在用药后5min、15min的止惊效果和30min、60min内的退热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止惊效果和退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定联合赖氨匹林直肠给药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是静脉或口服给药困难时重要的替代途径,能有效保证高热惊厥的及时抢救.  相似文献   

12.
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高热惊厥患几并发低钠血症的情况。方法 对82例上感伴高热惊厥患儿及32例上感无惊厥(对照组)患儿的血钠进行监测。结果(1)高热惊厥患儿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7.6%,其中高热惊厥1次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0.1%,惊厥≥2次为60.7%,明显高于无惊厥患儿的15.6%(P<0.01);(2)高热惊厥患儿平均血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的降低与体温无关。结论 高热惊厥患儿易发低钠血症,临床上对高热惊厥患儿作血生化特别是血钠的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与动态脑电图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动态脑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儿中,正常范围者38例,异常者62例(异常率占62%),其中,尖棘波放电者8例,阵发性高幅慢波者24例,脑波的频率慢于同龄儿者30例,而发病后EEG检查越早,发作时体温越低,发作年龄越大,发作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则EEG检查异常率越高.结论:动态脑电图的异常率与年龄、发作次数、体温、发作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对于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年龄大于3岁的患儿及发热伴抽搐的患儿,要注意动态脑电图的早期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显示门静脉高压的价值.材料与方法:30例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螺旋CT门脉成像检查,其中10例患者又进行了门静脉造影检查(间接法).30例患者中全部存在侧枝循环,多数病例有2个或2个以上部位侧枝循环.结果: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不仅显示了肝内门静脉2~3级分支,还显示了整套门脉侧枝血管系统.在三维门脉像上,脾门静脉曲张29例(占96.7%),其中1例脾静脉因栓子部分闭塞而狭窄,另有1例则完全栓塞血管未显示.胃左静脉曲张28例(占93%),食管或食管旁静脉曲张27例(占90%),胃短静脉(胃后静脉)曲张19例(占63%),胃肾分流血管10例(占33%),腹膜后静脉曲张9例(占30%),脐周静脉曲张伴腹壁静脉曲张6例(占20%).10例患者CT三维门脉像与间接门静脉造影作比较,前者对门静脉及其侧枝循环的显示好于后者.结论:多层螺旋CT门脉成像是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大多数发生在急骤高热(39°C以上)或者持续高热数小时后,复发率高.患儿会出现局部肌肉阵发性抽搐,甚至会发生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可伴有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呼吸不规则、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  相似文献   

16.
南昌地区10792例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明南昌地区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婴儿出生后3d的足跟血进行筛查,可疑缺乏患者再行G6PD活性定量进行确诊.结果南昌地区G6PD总发生率为1.20%(129/10792).男孩92例,占男性受检人数的1.67%(92/5524),其中中间缺乏33例,占0.6%(33/5524),显著缺乏59例,占1.07%(59/5524);女孩37例,占女婴受检人数的0.70%(37/5268),其中中间缺乏31例,占0.59%(31/5268),显著缺乏6例,占0.11%(6/5268).结论南昌地区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较南方省市低,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中,神经系统疾病占很大比例. 为了解造成脑瘫、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的病残儿的病因,作好防治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方法统计1999年~2001年东港区经市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诊断的143例病残儿中,对其中6 8例脑瘫、脑发育不全和智力低下儿的病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0~2岁持续高热、惊厥16 例,占23.53%,为首位原因,其次是孕期有不良因素刺激12例,占17.65%,第三位是难产、窒息8例,占11.76%.结论应作好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科学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作好婴幼儿的护理、保健和教育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残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奇静脉系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为成尸30具(男23,女7),结果如下:1 奇静脉行径 奇静脉全程居脊柱右侧者较为少见,仅3例,占10%.奇静脉中段向左凸至脊柱中线前方者最为多见,共15例,占50%.向左凸至脊柱中线前方的部分,上可达T_1水平,下可至T_(11)水平,大多数居T_(7~9)的前方.其中2例居1个胸椎体前方(13.3%),8例居2个胸椎体前方(53.3%),5例居3个胸椎体前方(26.6%)1例居4个胸椎体前方(6.6%).奇静脉中段越过中线凸至脊柱左侧者次之,共12例,占40%.其位于脊柱左侧的部分.上可达T_6水平,下可至T_(10)水平.大多数在T_(7~9)的左侧,其中2例居1个胸椎体的左侧(16.6%),1例居2个胸椎体的左侧(8.3%).9例居3个胸椎体的左侧(75. 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小儿惊厥的原因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238例小儿惊厥病例.结果 惊厥占出院人数14.2%,其中热惊厥占59.7%,7个月至6岁占85.3%.结论 小儿惊厥病因众多复杂,儿童期发病率较成人高数十倍,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有痉挛或严重发作至惊厥持续状态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了240例脑出血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240例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者54例(22.5%),其中以下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多见,分别占48.2%和25.9%.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多见(23.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9.6%).脑出血合并医院感染主要与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及患者的意识障碍有关.医院感染增加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结论脑血管疾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并严重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