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腹腔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帮琼 《中外医疗》2010,29(5):27-27,29
目的通对腹腔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观察焦虑效果。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腹腔肿瘤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量表测定,以观察效果。结果手术后患者焦虑程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对腹腔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明显改善手术前后焦虑程度,提高手术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中青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中青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焦虑、抑郁人数分别为60例(75.00oA)与65例(81.25%),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人数分别为16例(20.00%)与12例(15.00%),干预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分值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争取社会支持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中青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张晓倩 《大家健康》2014,(7):293-29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经纤维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中96例伴焦虑抑郁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实施消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程度、平均住院时天数、复发例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患者疾病的恢复,并有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复发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及干预后睡眠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 (P < 0.01)。观察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的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健康教育,但仅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1年末时进行效果评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社会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乳腺癌手术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乳腺癌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存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亲情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焦虑状况评分。两组患者采用心理学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评分。自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方面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聚焦解决模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4例PCO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进行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估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可明显改善PCOS患者心理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的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80例,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有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心理,临床中给予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接受改良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80例接受改良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仅执行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自评焦虑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及出现的并发症和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和SDS评分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并发症出现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改良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焦虑及抑郁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红  夏广惠  张艳飞  曹岚 《海南医学》2014,(23):3576-3578
目的分析青年女性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观察采取循证护理实践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8例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制影响因素表评价患者循证护理干预前后的得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家庭因素的影响、自我形象的维护等明显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问题,通过循证护理实践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循证护理实践能够有效改善女性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和恐惧,对提高自信,改变对自身价值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焦虑的护理体会,以期为以后门诊输液日常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门诊进行输液治疗且伴有不同程度焦虑的老年患者165例,在输液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常规的门诊输液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对入选患者进行焦虑护理干预。采取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进行评分,观察分析患者护理前后SAS水平变化,总结有效改善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焦虑的护理体会。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 SAS 为(46.50±3.7)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的(62.50±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门诊老年输液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护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国英  唐翠英 《中外医疗》2010,29(33):24-2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2组患者均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14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焦虑情绪评分;采用数字式疼痛评定法(NRS)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胸痛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疼痛程度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缓解患者胸痛程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6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整体化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后分别给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比较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银屑病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干预可以使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术后患者焦虑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工作。方法收集支架术后的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挣隋况。分析护理干预前、后评分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别。结论对支架术后患者进行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而且能改善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的情况,效果明显,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艳萍 《中外医疗》2014,(17):143-144
目的:探讨和研究心理护理在缓解手外伤患者手术前恐惧和焦虑心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手术室实施手外伤手术的患者共120例,依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心理特征,术前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心理护理和沟通,然后对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试(SAS),仔细观察对比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全部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缓解。并且患者心理干预后担心手术成功率、麻醉效果和手术效果等均比护理前有较大的降低。全部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值分别是(46.25±4.53)分与(31.65±7.29)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手外伤患者的手术前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小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从而密切配合手术,并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有效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并且有利于手术以后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368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92例和对照组176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仅给予门诊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并于手术前60和10分钟两组分别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特质焦虑量表(T-AI)和Zung焦虑自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SAS、T-AI、S-AI得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T-AI、S-AI得分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水平,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疼痛程度与焦虑情绪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测评)与焦虑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评分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与焦虑评分均有一定改善(P <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存在疼痛与焦虑等情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疼痛与焦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何陆君  朱云霞 《浙江实用医学》2011,16(5):380+382-380,38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66例鼻咽癌放疗口干燥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评价,观察干预后口干燥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后口干燥症发生率分别为100%、61%;干预前后焦虑总分分别为(63.3±6.8)分(、51.2±5.7)分。干预前后口干燥症发生程度和焦虑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患者加强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能够降低口干燥症发生程度和焦虑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实验组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均观察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实验组两种量表评分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实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出血康复期患者行认知行为为主的护理干预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以认知行为为主的护理干预,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出血康复期的患者实施以认知行为为主的护理干预其焦虑改善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