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1980年以来,对所收治的13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其中双眼发病者8例,单眼发病者5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3年),应用中药辨证论治。结果:痊愈4例(眼底出血吸收,视力恢复正常或眼底与视力恢复到病前水平);显效6例(眼底出血吸收,视力提高);无效3例。  相似文献   

2.
眼底出血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眼底出血是严重损害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探讨眼底出血发病、辨证分型及治疗规律,我们将1979年7月至1985年5月治疗的85例(109只眼)眼底出血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例亚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误诊为视盘血管炎。分析了白血病乳头水肿的原因,对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从白血病眼底乳头水肿与视盘血管炎乳头水肿的发病机制上探讨。从临床上对白血病眼底改变与视盘血管炎的眼底改变提出鉴别诊断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30例临床观察谢汉兴(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眼科珠海519015)关键词眼底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法眼底出血是眼科常见疾患,发病原因复杂,多由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糖尿病、视盘血管炎、外伤及妊娠中毒等引起,...  相似文献   

5.
<正> 内眼出血是多种眼病与全身病变所引起的一个症状。近几年,我们对眼内出血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辨病主要通过现代医学仪器检查,明确何病引起的内眼出血及眼内出血的发展变化情况。根据出血情况分为三个阶段。(1)出血阶段:发病时间短,视力急剧下降,眼底检查有新鲜出血。(2)淤血阶段:发病时间较长,视力稳定在一定水平,眼底检查发现出血的网膜面上开始出现不规则的灰白色渗出斑块,已无新鲜出血。(3)恢复阶段:发病时间较长,视力比原来有较大提高。眼底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眼底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白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眼底出血68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口服维生素C、肌苷片及原发病治疗。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眼,视网膜静脉阻塞31眼,老年性黄斑变性11眼,视网膜静脉周同炎2眼,外伤性眼底出血5眼。治疗后,治愈46眼(58.97%),好转16眼(20.51%),有效11眼(14.11%),无效5眼(6.41),总有效73眼(93.59%)。结论眼底出血的治疗关键是对原发病进行有效控制及治疗,并配合眼底出血的常规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眼底出血是一种常见而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患。祖国医学依据本病的病情、症状及发病过程,分别命名为“血灌瞳神”、“青盲”、“暴盲”、“蝇翅黑花”、“视瞻昏渺”等。笔者在临床上首先通过眼底镜检查确诊眼底出血,再予辨证施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8.
李荣  王国琴 《中医研究》2008,21(8):28-29
高血压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但不论那种高血压其眼底改变主要是视网膜动脉收缩或增厚所致的各种后果,与血压升高尤其舒张压持续升高的程度、急缓和时限有关,一般早期轻度、中度高血压,眼底表现可正常。轻、中度高血压发病一段时间后,眼底即可表现一系列血管、视网膜的改变。这时如果根据眼底表现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来进行干预,不但可以控制眼底病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眼底出血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其发病率较高,且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审视瑶函》中关于眼底出血的临床症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阐述比较详细且具特色,治疗上注重肾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及早治疗以及注重情志致病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底新生血管与中医辨证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8例眼底新生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调查资料和中医辨证,对眼底新生血管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中医证型发生率排序主要为脾气虚心血虚肾阴虚肾阳虚,并且眼底新生血管Ⅲ级在气虚、阳虚证中较为多见,而Ⅰ级则以心血虚、阴虚证者为主,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气虚、心血虚、肾阴虚及肾阳虚等虚证型与眼底新生血管疾病发病有关,临床诊治时应给予足够重视,并通过从虚论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案尚××,男,51岁,农民,1995年12月15日就诊。主诉:左眼失明近3小时。上午8时,患者左眼突然失明,发病后即到市人民医院诊治。经眼科用眼底镜检查所见: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整个眼底网膜水肿,动脉极细,黄斑区呈樱桃红色,中心凹反光...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临床常见眼底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程长的特点,也是致盲眼病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气血运行失常,"瘀""痰""水湿"等病理产物阻塞眼底脉络而发病,血瘀、脉络瘀阻为其基本病机。眼局部各结构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人体五脏六腑之精华、五行生克制化的转化规律皆密切相关。本文通过阐述RVO中医病因病机,五行与五脏、五轮的关系,五行与眼后部轮-脏关系,进而从五行学说理论指导下探讨治疗RVO眼底出血,视网膜及黄斑部渗出、水肿以及后期新生血管生成,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 of retina)是临床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理改变,视网膜动脉硬化发病是多种因素作用结果,本文通过对眼与心脑血管系统相关性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希望通过归纳眼底血管与心脑血管系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视网膜动脉硬化的相关因素,为通过检测眼底血管的早期发现甚至预测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常见的眼底出血性疾病,因发病较急,视力下降明显,甚至失明,故中医眼科称之为“暴盲”、“视瞻昏渺”属“血瘀证”范畴.为探索该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眼底萤光血管造影(FFA)特点,本文将174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同步进行FFA检查,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治眼底出血2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辨治眼底出血264例彭清华,朱惠安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长沙410007)眼底出血,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症。一般为骤然发病,视力突然减退,对视力损害很大。本科自1980─01~1993─06共收治本病264例(344只眼),采用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6.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以眼底黄斑部出现水肿、渗出与主觉视力减退,眼前黑影与视物变形为主征,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单眼发病,部分病例可反复发作。因发病后可出现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的症状,所以属中医视瞻昏渺、  相似文献   

17.
尚军 《中医杂志》2003,44(6):422-423
尚兆奎医师从事针灸临床30余年,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治疗手法独特,治愈过较多的疑难病患者。现将其中的几例疑难病例总结如下,以飨读者。1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尚某某,男,51岁,1995年12月15日初诊。主诉:左眼失明近3小时。当日上午8时,患者左眼突然失明,发病后即到某医院诊治。经眼科用眼底镜检查示: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整个眼底网膜水肿,动脉极细,黄斑区呈樱桃红色,中心凹反光不见。诊断:视网膜中央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急,预后差,是一种致盲性眼底血管疾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辛春萍 《陕西中医》2012,(11):1503-1503
目的:对红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明确诊断为眼底静脉阻塞病例48例,均为单眼发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用红花注射液30mL静脉点滴,对照组24例,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点滴。对照观察视力和眼底出血吸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视力总有效率和眼底改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看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血瘀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进行了眼底荧光造影,结果观察组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较对照组明显狭窄,视网膜循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01)提示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人眼底微循环障碍,揭示了该病中医发病机理为血瘀,主张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人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