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我区是乙肝高发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亦高达10%以上.所以乙肝的传播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其中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我们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方法,对98年10月至99年10月间,来我院住院分娩的1325名孕妇进行了产前HBsAg测定,并对128名HBsAg阳性的孕妇进行了乙肝五项指标的测定.最后对128名新生儿进行HBsAg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ELISA检测HBsAg结果阴性而HBV-DNA检测阳性标本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52224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检测,核酸检测方法对51797例HBsAg检测阴性标本进行HBV-DNA定性检测,83例HBV-DNA定性检测阳性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52224例献血者HBsAg检测阴性为51797例;51797例检测HBsAg阴性标本而HBV-DNA定性检测阳性共83例;83例HBV-DNA定性检测阳性标本经定量检测53例为阳性;83例HBV-DNA定性检测阳性标本乙肝两对半检测有10种模式,HBcAb阳性占87.95%; HBcAb和HBeAb同时阳性占56.63%; HBsAg阳性占22.89%.结论 由于经济原因核酸检测暂不适宜全面推广情况下,为减少经输血传播乙肝,选择灵敏度和特异性好的ELISA试剂检测HBsAg;体检征询发现献血者HBcAb、HBeAb同时阳性时暂缓献血.  相似文献   

3.
产科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措施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占总入院产妇的比例逐步加大,我院2002-01/2003-12总入院产妇1544人,其中HBsAg阳性产妇134人,占住院产妇总数的8.68%。对此,我们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产科为重点,采取一系列控制HBV传播的措施,从而带动全院,有效地控制了HBV传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操作规程》规定对输血和手术的病人检查HBsAg、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液传播疾病。我院从2004年开始对需要输血和手术的病人做HBsAg、丙肝、梅毒、艾滋病等项目的检查,但是在我们所做的实验中发现有几例肝癌和肝硬化的病人HBsAg阴性,查其原病历发现这几例病人原都是乙肝病人。为了减少由医源性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我们从2005年的2月开始对本院所有输血和手术病人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防止只做HBsAg致使HBsAg阴性而抗-HBe、抗-HBc阳性的隐性乙型肝炎(PTHB)的存在,从2005年2月~2006年6月我们对800例临床需要输血和手术的病人做“乙肝两对半”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ELISA法检测过的120份临床患者的血清,其中包括:30份HBsAg阳性;30份HBsAg阴性但乙肝e抗体(eAb)和乙肝核心抗体(cAb)阳性;30份HBsAg阴性但cAb阳性;30份乙肝5项均阴性。对上述血清采用ECLIA进行HBsAg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份经ELISA检测HBsAg阳性者经ECLIA检测均为阳性,其灵敏度达100.0%;30份经ELISA检测HBsAg阴性而eAb、cAb阳性者中,有4份血清经ECLIA检测HBsAg呈阳性,其阳性率达13.3%;30份经ELISA检测HBsAg阴性而cAb阳性者中,有2份血清经ECLIA检测HBsAg呈阳性,其阳性率达6.7%;30份血清经ELISA检测乙肝5项均阴性者中,有2份血清经ECLIA检测HBsAg呈阳性,其阳性率达6.7%。结论 ECLIA法较ELISA法敏感性更高;对临床避免医院内有创检查、手术、输血等情况下的乙肝感染和传播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胸手术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食管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其中HBsAg阳性50例(病例组),HBsAg阴性50例(对照组),于手术前后分别测定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定性检测大、小三阳患者手术前后的HBV DNA.结果:HBsAg阳性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术后高于术前(P<0.05);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患者HBV DNA PCR检出率术后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剖胸手术对HBsAg阳性食管癌患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术前常规检测乙肝标志物,重视围手术期护肝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是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孕妇,对其所生婴儿的传染性更大。笔者将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用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隔断乙肝的母婴传播渠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母婴传播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尤其是表面抗原和七抗原(HBeAg)或乙肝病毒DNA均为阳性的母亲将乙肝病毒(HBV)传染给婴儿,引起婴儿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传播方式。它包括怀孕期的宫内传播,分娩时的产中传播和分娩后经初乳及密切接触  相似文献   

9.
荥经县中学生乙肝HBsAg阳性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荥经县8468名中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方法先用胶体金法初筛HBsAg,初筛HBsAg“阳性”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结果12-17岁中学生HBs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荥经县中学生ttBs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开展乙肝疫苗预防接种、阻断母婴传播、乙肝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是降低乙肝患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炙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HBsAg阳性的孕妇23例于孕28~30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肌肉注射HBIG 200 IU,1次/4周,共3次.新生儿出生后注射HBIG 200 IU和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 ug,1个月、6个月再次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 μg.结果:23例新生儿出生时4例HBsAg阳性(>0.05 IU/mL),HBV DNA均<103拷贝/mL.7个月时HBsAg和HBV DNA均阴性,HBsAb均阳性.对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乙肝)的垂直传播是指乙肝或携带HBsAg的孕妇,于围产期将乙肝病毒(HBV)直接传播给婴儿的过程,垂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群中形成HBsAg携带状态的重要原因。由于垂直传播率高,嗣后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为控制乙肝流行,增强下一代的素质,故须予以高度重视。垂直传播发生机率孕妇与非孕育龄妇女对HBV的易感性相同,其HBsAg携带率亦相似。孕妇HBsAg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邳州市2008 - 2011年高考学生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以加强乙肝的预防和控制.材料与方法:空腹静脉采血3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HBsAg,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2008-2011年高考学生HBsAg阳性率为5.31%,并呈逐年下降态势(x2=36.44,P<0.01).其中男生HBsAg阳性率为6.30%,女生HBsAg阳性率为3.98%,男生高于女生(x2=13.41,P<0.01),HBsAg阳性伴有ALT异常率为0.60%,其中男生HBsAg阳性伴有ALT异常率为0.98%,女生HBsAg阳性伴有ALT异常率为0.38%,男生高于女生(x2=26.22,P<0.01).结论:邳州市2008 - 2011年高考学生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09%),高考学生存在乙肝感染的潜在危险仍需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乙肝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的感染模式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自愿做乙肝普查的人群标本血清1 710例,用胶体金法先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测定,对阳性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做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5项检测和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1 710份标本共检出乙肝阳性标本460例,阳性率26.9%.其中乙肝大三阳85例,占阳性结果的18.5%,TBil、DBil、ALT、AST阳性率依次为3.9%、0.87%、8.7%、7.2%;乙肝小三阳217例,占阳性结果的47.2%,TBil、DBil、ALT、AST阳性率依次为14.8%、3.9%、16.1%、13.7%;HBsAg和核心抗体组合阳性158例,占阳性结果的34.3%,TBil、DBil、ALT、AST阳性率依次为16.5%、7.4%、21.1%、18.7%.提示在检出的乙肝感染人群中乙肝大三阳的阳性率较小,乙肝小三阳、HBsAg和抗-HBc组合模式的阳性率较高,且肝功能异常的概率较大三阳的人群高.结论 不同组合模式的HBV感染者都应定期做肝功能和其他医学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及新生儿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阻断乙肝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减少HBV的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结果,探讨乙肝疫苗加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的效果.方法 250例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新生儿24 h内接种一针乙肝疫苗和HBIG,1周后抽取静脉血检测定量乙肝病毒(HBV)标志物.结果 母婴垂直传播HBV感染率为2.0%(5/250),74.4%(186/250)新生儿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12.8%(32/250)"全阴"模式新生儿有再感染风险.结论 乙肝联合免疫对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具有良好的远期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鄱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8):761-763
目的 通过分析我校2008级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减少和控制乙肝的传播和流行.方法 主要采用ELISA法,对5 534名新生进行了HBV 5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我校新生HBsAg阳性率为3.6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性别来看,男生HBsAg阳性率4.86%,女生2.43%,男女之间的差异极显著;以回、汉族来看,汉族HBsAg阳性率4.21%,回族HBsAg阳性率2.99%,回、汉族之间差异显著;HBsAg阳性的5种模式中,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分别占35.29%和47.06%;HBsAb阳性率为36.77%,乙肝5项标志物全阴模式为59.54%.结论 2008级新生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较低,应及时预防接种乙肝疫苗,经常进行健康教育,防止乙肝在学校传播,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及其标志物检测乙型肝炎产妇乳汁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荧光定量对已确认的乙肝产妇血清HBV DNA与乳汁HBV DNA的检测.结果 85例乙肝产妇血清HBV( )者85例;乳汁HBV( )57例,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无1例HBV阳性.乙肝产妇血清和乳汁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最高,乙肝表面抗体(HbcAb)最低;乙肝产妇血清中各种模型与配对乳汁的HBV DNA定量比较,其中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 模型最高,HBsAg、HBcAb 模型最低.结论 乙肝产妇定量检测乳汁HBV DNA及其乙肝标志物有利于阻断乙肝传播,指导母乳喂养,从而降低乙肝的新生儿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组50例,分别在孕28、32、36周各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一次;对照组50例,未予用药。分娩后采集两组新生儿脐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结果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组和对照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10%、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产前多次肌内注射HBIG可以有效降低HBV宫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HBsAg检测结果弱反应的分析及处理,探讨安全输血。方法用ELISA试剂对9648名受血者进行输血前HBsAg定性检测,对HBsAg弱反应的标本用另外一种ELISA试剂进行复查,对复查仍是弱反应的标本,进行HBVDNA定量和乙肝五项系列检测。结果在9648名受血者输血前HBsAg检测结果中,HBsAg结果为弱反应的受血者有169例(17%),对所有弱反应标本进行HBVDNA和乙肝5项检测后,HBVDNA阳性有24例(14%),乙肝五项系列结果有6种模式出现。结论对于受血者输血前HBsAg弱阳性标本,必须严格复查,并进行HBVDNA定量和乙肝系列检测,确保输血安全,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9.
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病毒核酸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青岛地区现有的血液检测体系是否存在输血传播HBV、HCV和HIV的残余风险。方法对无偿献血者样本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的同时,应用NAT技术检测HBV、HCV和HIV。NAT检测阳性ELISA HBsAg阴性或NAT检测阴性ELISA HBsAg阳性的样本,进一步跟踪确认。结果12 000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样未发现ELISA法检测抗-HCV和抗-HIV阴性,NAT检测HCV和HIV阳性的情况,发现2例HBV DNA阳性HBsAg阴性。1例HBV DNA阳性,乙肝免疫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均为阴性,跟踪11周后采血检测HBV DNA阳性,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另1例HBV DNA阳性,乙肝免疫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均为阴性,抗-HBc为阳性,跟踪3周后采血检测,2次检测结果相同,HBV DNA定量检测均为1000IU/ml左右的低含量。结论现有的血液检测体系存在输血传播HBV风险,原因可能为HBV的免疫"窗口期"、隐匿性HBV感染等,建议现有的血液检测体系下,为了阻断HBV的输血传播,增加HBV的病毒核酸检测和抗-HBc检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近年来在我科检测乙肝五项中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和HBsAg,单项阳性的女性,进行了哺乳期婴儿随访调查。现将乙肝五项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检测对象:1.1乙肝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的女性及其哺乳的婴儿各20名。1.2乙肝HBsAg单项阳性的女性及其哺乳的婴儿各20名。2检测方法:采用山东三V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五项ELISA法试剂盒,并按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方法操作。3检测结果;从检测结果可以发现HBsAg阳性的母亲哺乳的婴儿感染者占10%,而且也只是HBsAg阳性。可是,HBsAg,HBeAg、抗HBc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