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正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中医学将其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失眠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中风患者合并失眠的概率高达56. 5%[1]。失眠出现后,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将会受到一定损害,极易引起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导致其生活质  相似文献   

2.
《广西中医药》2015,(6):8-10
<正>睡眠障碍是中风患者极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中医称之为"不寐"。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过度睡眠、失眠、异相睡眠、睡眠周期紊乱等,且入睡后多伴有自语、兴奋躁动、情绪欣快或强哭、愤怒发作类精神症状[2-3]。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更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4],同时也会加重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病情,从而增加中风复发的危险性。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针灸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疗效显著,并且操作  相似文献   

3.
正失眠症通常指患者一种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自我感觉影响白天社会功能[1],属于中医"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与疲劳综合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病变有关。失眠表现多样,发病率高,引起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易造成意外事故。安眠药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易产生依赖性以及不良反应。我们近年来运用通督安神法推拿走罐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35例,取  相似文献   

4.
正睡眠障碍是卒中常见并发症,属中医学"不寐"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失眠、过度睡眠、异相睡眠等。睡眠障碍会明显减低神经功能康复,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增加了脑卒中危险因素[1],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甚至诱发脑梗死或脑出血的再度发生。有学者认为,正气虚衰,阳不入阴,或劳倦内伤,五脏受损,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五志所伤,七情过极,或外感邪气,营卫失和,不仅是脑卒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导致卒中后不得眠的病因病机[2]。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不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近年来,中医对本病治疗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满意效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疲劳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在特定的运动强度,反映在多器官组织、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变化,并伴心理变化.卒中后功能缺损、情绪障碍等因素促成了疲劳,影响功能缺损、疾病进展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1].疲劳在中医有"虚劳""懈怠""懈惰""四肢劳倦""四肢不举"等相似表达[2],归于亚健康范畴.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oSF)是卒中后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和后遗症,其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相关因素和可能缓解的治疗也少有报道证实[3].下面就近年来对卒中后疲劳(PoSF)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中医学称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轻者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不易再入睡,重者彻夜难眠,常兼见多梦、头晕、心悸、健忘等症。长时间的失眠可导致精力难以恢复,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引起疲劳感、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等不适,并且容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等,增加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治疗上,西医多使用促睡眠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有毒副作用的反馈,如睡眠阶段改变、反跳性失眠以及药物依赖等。中医学多采用针刺治疗,但由于针刺效应持续时间较  相似文献   

7.
正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眠"或"不得卧",主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无法保持睡眠状态、睡眠深度过浅、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或白天出现倦怠乏力、精神不济等,是睡眠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种慢性失眠和持续性失眠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且有上升趋势[1]。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临床治疗失眠的常用药。有研究报道,长期使用该类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停药后易出现截断症状和停药反跳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对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或"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和"针灸""针刺""电针""灌肠""耳穴""推拿"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中医外治法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为数据库收录起始时间截止2018年11月30日,获得数据后使用Revman 5.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1393例病例。使用中医外治法的试验组在总有效率(RR=1.22,95%CI[1.12,1.32],P<0.00001)、治愈率(RR=1.68,95%CI[1.50,1.88],P<0.00001)、呃逆症状评分(SMD=-1.66,95%CI[-2.64,-0.67],P=0.001)、精神状态评分(SMD=1.02,95%CI[0.61,1.43],P<0.00001)、饮食积分(SMD=1.00,95%CI[0.43,1.58],P=0.0006)、睡眠积分(SMD=1.14,95%CI[0.60,1.68],P<0.0001)等疗效指标中,均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安全性未有确切分析结果支持其效果更佳。结论:中医外治法能有效提升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但仍需更大样本量、更严谨设计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失眠,中医学中又称"不寐",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是一类持续、频繁发生入睡困难和(或)自觉睡眠质量下降的病症[1].研究发现,全球约有20%~40%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约有10%~15%被确诊为失眠[2]. 现代医学针对失眠主要有心理、药物、物理、中医和综合治疗手段[3],其中药物治疗应用较广,但存在嗜睡、头晕乏力、产生依赖性等不良反应.针灸可以有效治疗失眠[4],其中腕踝针因选择穴位较少、疼痛轻微、不良反应少,更易被患者接受.现将腕踝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康红霞 《河北中医》2014,(12):1842-1843
失眠是指患者感到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深度或恢复体力不足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1]。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不得眠等,属中医学不寐范畴。失眠患者常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疲乏和情绪紊乱等不适,可伴随应激、呼吸、免疫及内分泌功能不全[2]。严重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康复进程。正常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人体精力,使人们精、气、神充沛。  相似文献   

11.
失眠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入睡困难,无法进入深度睡眠以及睡眠时间短等睡眠质量低下的状态[1].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发布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失眠率高达38.2%[2].《2017年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3]中提出失眠用药首选短、中效的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Bz RA)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或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虽然西药治疗失眠在短期疗效上尚可,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强烈的依赖性导致患者长期的疗效欠佳[4].有研究表明在西药治疗失眠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往往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药物的安全性[5].神经递质的变化是人体失眠不可忽略的因素[6],而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在实验研究中已经被证实能够调节神经递质,从而改善失眠症状.笔者现从不同神经递质分类总结概括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调控神经递质治疗失眠的机制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推拿点穴辨证治疗不寐1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1].  相似文献   

13.
失眠,多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2004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调查数据表明,世界范围内约有27%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2006年上升至29%,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2]。失眠症归属中医学"不寐"的范畴,古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伤寒论》对于不寐一类病证的论治,具有明显的六经辨治特征。今笔者立足于中医经典《伤寒论》,从六经之太阳的角度探析失眠在太阳病四  相似文献   

14.
<正>中风具有"四高一多"的特征,即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多并发症。中风后失眠是最常见且最易忽视的并发症,国外报道显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均会出现睡眠障碍[1],卒中后失眠不仅可加重患者躯体症状,更影响预后及后遗症期日常生活,严重危害中风人群的生活质量。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风病患者多有痰的体质类型,后遗症期又多有气机郁滞,痰邪扰神导致不寐,故临证体会用温胆汤施治,疗效颇佳,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失眠亦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属于中医学"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范畴。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美国睡眠障碍中心协会的定义是:失眠症是睡眠中断或睡眠时间减少引起的睡眠障碍,失眠属于睡眠困难和伴有精神神经性疾病的睡眠障碍中的亚型~([1])。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阴虚燥热是基本病机,且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有资料显示,失眠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1]。失眠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不得卧"范畴。其病位在清窍,与心、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瘀血阻络及胃失和降进而引起心神不安所致。  相似文献   

17.
失眠,中医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等,现代中医多称之为"不寐",也称之为"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长期失眠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甚至加重或诱发身心疾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张伟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73-73
<正>中风,名脑卒中,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中风又被称作脑血管意外,可将其分为出血性、缺血性的脑卒中。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有半生不遂、突然昏倒,且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比如口角流涎、偏瘫、失语等。中风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都较高,会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较大的精神、心理负担。失眠指的是不能入睡或者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医学中常将失眠称为"不得卧""不寐""目不瞑""不得眠",其主要特征是经常无法获得正常的睡眠。中风后失眠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调查显示,在缺血性中风病人中,56.7%的失眠症状,37.5%符合DSM一Iv诊断标准。现代医学常见于神经  相似文献   

19.
<正>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属中医学的"不寐""不得眠""目不瞑"范畴。失眠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或时睡时醒,重则整夜不能入睡。患者多伴有醒后不适或疲乏,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节奏的  相似文献   

20.
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患者罹患此病后的常见并发症,以情绪低迷、缺乏兴趣或焦虑、悲观、幻觉、失眠等情感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者者可产生厌世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精神状态和生活[1].PSD患者大多发生于中风后的2个月到1年[2].现代医学主要选择抗抑郁药对症处理,但部分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