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炎性外痔是指外痔或肛门皱壁发炎水肿形成的肛门皮肤隆起、疼痛的一种疾病,常由于肛门受损、感染湿热毒邪,蕴结于局部  相似文献   

2.
肛瘘多见于肛周胀肿的后遗症.多数病人与饮酒、过食辛辣、神志不畅有关,而至脾胃受损,温热内生,蕴而化热,湿热下注肛门,阻滞肛络,为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相似文献   

3.
孙敬娟 《光明中医》2014,29(2):379-380
肛痈是指因过食肥甘、辛辣、醉酒,或肺、脾、肾亏虚,湿热之邪乘虚下注大肠所致的肛门周围红肿、疼痛、有波动感,伴恶寒发热的一种病证.气血壅滞不通是肛痈的基本病机,肛门为足太阳膀胱经所主,湿热易居膀胱,此处生痈多由湿热下注所致,湿热火毒之邪壅遏了气血的正常运行,经络阻隔,瘀血凝滞,热盛肉腐成脓而发为痈疽.  相似文献   

4.
肛瘘多见于肛周胀肿的后遗症。多数病人与饮酒、过食辛辣、神志不畅有关,而至脾胃受损,温热内生,蕴而化热,湿热下注肛门,阻滞肛络,为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临床上多见肛门红肿,灼热疼痛,瘘管外口反复流脓水、便秘或排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治则是是以清热利湿解毒生肌,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5.
肛瘘多由湿热下注,肛周气血运行不畅,湿热与气血相互搏结形成脓肿破溃后疮口不收或暂时愈合,日久又化脓破溃,反复发作而成.主要症状是流脓、湿热及疼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如治疗不当,可能给患者带来如肛门畸形、狭窄、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甚至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笔者就肛瘘手术后伤口的处理及护理情况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肛门疾病多为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所致,而本院自制的痔瘘熏洗剂选用荔枝草,鱼腥草、虎杖、五倍子、大黄等中药煎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湿的功效,通过对临床500例肛门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94.8%,中调本方对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包括痔嵌顿)及手术前后肛门均有显著效果,且见效快,使用方便、无副作用、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药外用治疗肛周湿疹1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皮肤病,中医称“肛门顽湿”、“谷道生疮”等。多因久坐湿地或下焦湿热或风邪外袭,风湿热邪留滞肛周肌肤;或因血虚生风化燥,肛周肌肤失养所致;也有继发于痔疮或肠道寄生虫者。本病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笔者于2003年1月~  相似文献   

8.
外痔位于齿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淤滞而形成的肿块.外痔表面盖以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入肛内,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异物感为主要症状.炎症常因肛门受损后感染,或因肛裂引起肛门皱襞发炎和水肿所致.  相似文献   

9.
肛周尖锐湿疣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发生于肛门及肛周皮肤粘膜交界处的疣状赘生物,属于传播疾病,常因接触带病毒的物品或性接触感染所致。中医认为多由于湿热邪毒下注肛门皮肤黏膜蕴久成毒而生。我们采用GxⅢ电离子手术治疗机联合中药湿敷治疗肛周尖锐湿疣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0.
验方治肛裂     
我们人体大肠中的直肠,最末那一段叫肛管,长约3cm,比它上方的直肠壶腹部窄,成管状。肛裂患者多为青壮年,常因热结肠燥或湿热蕴结,引起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导致肛管皮肤破裂。这时称为早期肛裂。如果治疗不及时,生活欠调节,病情可反复发作,并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称为陈旧性肛裂。后者常常合并肛窦炎、肛乳头肥大、赘皮外痔、肛漏等肛门直肠部疾患,令患者长期痛苦、难堪。至于老年患者的肛裂,多因阴血津液亏虚,肠燥所致。  相似文献   

11.
<正>血栓性外痔是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破裂或反复炎症感染纤维增生而成。中医学认为其多因湿热下注,或肛门裂伤,毒邪外侵等因素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或因热伤血络,血块瘀结不散而成~([1])。中药熏洗是指用熏蒸和洗涤的方法助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患处治疗疾病,熏洗相辅,可温通腠理、调和气血、清洁疮口。临床上常辨证采用具有清热、活血、收敛等功效的中药进行熏洗具有疗效确切、治疗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笔者就近几年中  相似文献   

12.
金骏昇 《河南中医》2008,28(2):51-51
肛门湿疹是一种发生在肛门周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祖国医学认为,由于患者素体湿热内蕴,复感外邪,引动内邪,相互搏结,留而不去,化为浊毒,浸淫肌肤而成急性肛门湿疹,久则耗伤阴血,肌肤失荣,转为慢性肛门湿疹。其临床表现为肛门瘙痒、丘疹、红斑、糜烂、渗出,病久肛周皮肤可呈苔藓  相似文献   

13.
于璟玲 《中国针灸》2003,23(10):625-626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皮肤病,大多发生于躯干,也可发生于面部,亦属损容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是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外感毒邪,循经而发;或由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蕴湿化热,湿热搏结,复因外感时邪,湿热毒邪蕴阻肌肤而成;或年老体弱,气血不足,血虚肝旺,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阻,湿热虽退,皮疹虽消,而疼痛不止。  相似文献   

14.
肛门疾患包括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内痔嵌顿、混合痔肛缘水肿伴血栓形成、早期肛裂、肛瘘、肛周感染、肛门湿疹、肛门尖锐湿疣等,而中药煎剂坐浴熏洗是治疗肛门疾患的传统方法,笔者习用下列药方治疗肛门疾患,介绍如下:一、药物组成  相似文献   

15.
肛门湿疹和肛门瘙痒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中医学认为肛门湿疹有湿热下注,血虚挟风所致,多因脏毒浊气下降,风湿热侵袭,尿粪浸蚀,食积虫扰或因饮食失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而发作.现代医学认为有内外两方面的变态反应所致,如病灶感染、食物致敏;外在的湿热寒冷、衣物、外用药物等因素均可诱发而致病.其他疾病因素和消化不良.营养因素.胃肠疾病.肛瘘.痔.肛裂.脱肛等也为常见因素.肛门瘙痒症祖国医学认为血虚生风、风盛挟湿,湿热阻滞及虫淫骚扰肛门皮肤所致.  相似文献   

16.
肛门周围的常见病如痔(结缔组织外痔、炎性外痔、血栓外痔、静脉曲张外痔)、肛裂、肛周炎、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等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主要以手术和药物治疗为主,我们在临床中一些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痛苦难以接  相似文献   

17.
杜江  魏月娟  李胜 《陕西中医》2021,(5):635-637
肛周湿疹属于肛肠科难治性常见病,主要症状为肛周剧烈瘙痒难忍,具有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及易复发等特点,对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西医上认为此病是一种非传染性过敏性炎性皮肤病。中医理论认为肛周湿疹为多种病邪所致,主要包括风、湿、热三种病邪,邪客肌肤、湿热下注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人脾气亏虚有关; 其中,湿邪为其核心病邪,脾虚为本。结合患者中医体质、临床证型分析肛周湿疹中医证型,提出以清热除湿、健脾化湿和养血润燥为药物治疗原则,方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炎性外痔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炎性外痔76例韩志贞贺书平曹健美韩广伟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痔/中药疗法洗剂/治疗应用炎性外痔是肛门皱襞结缔组织所发生的充血性水肿,多呈急性发作,常因肛门缘皮肤损伤或肛裂有病菌感染引起皮肤皱襞突起、痔核顶部破溃而致。笔者自...  相似文献   

19.
姚毅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492-1492
肛瘘是肛肠疾病中最为常见慢性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尤其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其病因多为湿热内蕴,下注大肠,凝结肛门,以致气血淤滞,邪气凝聚成毒而发为瘘。现代医学认为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整个管壁由增厚的纤维组织组成,内复一层肉芽组织,不能自愈,其内口多位于齿线附近,外口分布于肛周。  相似文献   

20.
肛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瘙痒、肛门潮湿等,常反复发作,肛门局部可见丘疹、结痂、脱屑等皮损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肛周湿疹多以风湿挟热、脉络瘀阻为主,风湿热互结、气血不畅是其核心病机。贾小强教授认为治疗肛周湿疹应审证求因,明辨病机,治病求本,祛风、活血、胜湿三法合用。祛风胜湿是治疗本病的常法,活血化瘀法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