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 《新中医》2020,52(2):152-154
目的:观察槟木香散贴敷神阙穴联合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防治措施将163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99例。2组均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30 min温水冲服蒙脱石散。观察组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30 min将槟木香散调成的药膏贴敷于神阙穴上,持续至滴注完成后2 h。2组均连续观察7天。记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的例数、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并评价胃肠道反应各症状的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8.08%,低于对照组的23.44%(P<0.01)。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2组胃肠道反应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持续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槟木香散贴敷神阙穴联合蒙脱石散干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不良反应程度,促进胃肠道症状的消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脐疗联合盐包热熨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例,采用除抽腹水外的常规西医治疗加中药脐疗联合盐包热熨。将生黄芪、川椒、龙葵、桂枝、细辛、冰片6味中药磨粉,用醋调成糊状,敷于神阙穴,贴敷6~8h,每日1次;再将盐包于恒温箱加热后热熨神阙穴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4d。观察患者腹水消退情况、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3例,稳定4例,进展1例,治疗有效率为75.0%;患者治疗前KPS评分为65.0±6.9,治疗后KPS评分为69.0±11.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脐疗联合盐包热熨对控制癌性腹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热熨配合中药敷脐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后出现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药热熨配合中药敷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0.20%)显著高于对照组(60.82%),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6.6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熨配合中药敷脐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钱飞阳  赵梦  张敏 《新中医》2020,52(24):161-163
目的:观察玄明粉联合冰片贴敷防治小儿输注阿奇霉素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02 例接受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5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输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玄明粉联合冰片贴敷。比较 2 组输液穿刺疼痛程度、药液外渗率、静脉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输液穿刺疼痛评分为 (3.34±3.17) 分,低于对照组的 (5.03±2.46) 分 (P<0.05)。试验组输液穿刺疼痛程度为中度及重度的比率分别为13.73%、3.92%,均低于对照组的 31.37%、19.61%(P<0.05)。试验组药液外渗率及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 1.96%、37.25%,均低于对照组的 13.73%、68.63%(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4.31%(P<0.05)。结论:玄明粉联合冰片贴敷可缓解输注阿奇霉素患儿的疼痛感,降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联合姜夏散脐疗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西咪替丁预防阿奇霉素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治疗组加用神阙穴艾灸及姜夏散脐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胃肠道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神阙穴联合姜夏散脐疗可明显降低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敷脐散防治儿童静脉滴注红霉素所导致胃肠道反应的有效性。方法:将门诊随机抽出的100例因上呼吸道感染使用红霉素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为单纯使用红霉素组,观察组为使用红霉素+敷脐散组,观察两组呕吐,恶心,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改善的情况并记录分级。结果:红霉素+敷脐散组在使用敷脐散后,患儿腹胀、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症状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比较两组胃肠道反应分级,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有效率92%,提示敷脐散可显著改善相关症状,缓解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疗效明显。结论:静脉滴注红霉素时应用敷脐散可显著改善患儿相关症状,有效防治静滴红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防治小儿静滴阿奇霉素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122例静滴乳糖酸阿奇霉素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输液前30分钟口服思密达;观察组选用耳廊部的神门、胃、交感、皮质下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并施以按摩,持续输液者,每2-3日更换1次。两组均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疗效和病人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这P0.01)。结论:耳穴埋豆法治疗小儿静滴阿奇霉素引起胃肠道反应简便验廉,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8.
王丽玲  梁建华  阮啸啸  金冲 《新中医》2021,53(2):147-151
目的:观察艾盐包热熨联合耳穴压豆对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术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术后均给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在化疗同时给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盐包热熨穴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消化道症状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生活质量卡氏评分、临床疗效,并记录2组治疗期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1%,高于对照组44.4%(P<0.05)。治疗后,2组口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口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睡眠时间、入眠时间、睡眠质量、药物催眠、PSQI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入眠时间、睡眠质量、药物催眠、PSQI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欲降低、腹胀便秘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盐包热熨联合耳穴压豆能够改善患者胃癌术后化疗胃肠道反应程度和发生率,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蒙脱石对防治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支原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按体重5~1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或250mL,同时加入维生素B_650~100mg,然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2~3h,每日1次疗程均为5天。治疗组在治疗前半小时另加蒙脱石口服,每次2~3g,用温开水稀释摇匀后服下。观察两组治疗后胃肠道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控制胃肠道反应的总有效率100%(60/60),对照组控制胃肠道反应的总有效率87.5%(3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蒙脱石防治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盐包热熨贴敷中脘穴用于异位妊娠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异位妊娠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盐包热熨中脘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程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有效率分别为54%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盐包热熨贴敷中脘穴能有效防治恶心、呕吐,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防治阿奇霉素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维生素B6及西咪替丁预防阿奇霉素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治疗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可明显降低阿奇霉素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观察中药热奄包辰时热熨法对胃肠吻合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胃肠吻合术后患者分为辰时热熨组、非辰时热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后常规干预,辰时热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的中药热奄包辰时热熨法干预,非辰时热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辰时之外的其他时间进行中药热奄包热熨干预,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首次排气时间(FFL)、首次排便时间(FFE)、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腹痛腹胀评分,并于术后第 1、8天检测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MEU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水平.结果:干预后,辰时热熨组、非辰时热熨组的FFL、FFE、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且与非辰时热熨组相比,辰时热熨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患者腹痛、腹胀评分及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辰时热熨组改善程度优于非辰时热熨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采用中药热奄包辰时热熨法能够有效促进胃肠吻合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术后住院天数,改善腹胀、腹痛症状及炎症反应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盐包热熨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阿片类药物相关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阿片类药物相关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艾盐包热熨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为6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盐包热熨配合穴位贴敷是一种治疗老年阿片类药物相关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维生素B6与思密达联合应用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28例静滴阿奇霉素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每次静脉滴注前30 min口服思密达,静滴时维生素B6静脉入壶。对照组63例单纯给予阿奇霉素静滴。观察2组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维生素B6与思密达联合应用能减少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艾盐包热熨穴位联合盐酸托烷司琼与单独给予盐酸托烷司琼防治顺铂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的疗效差异。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首次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化疗第1~5天,对照组每日给予盐酸托烷司琼5mg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给予艾盐包热熨中脘穴。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第1~5天每天的恶心、呕吐情况和化疗开始后1周内便秘、头晕等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化疗第2~5天每天的恶心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化疗第3~5天每天的呕吐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化疗开始后1周内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盐包热熨穴位联合盐酸托烷司琼较单独给予盐酸托烷司琼能更有效减轻含顺铂化疗方案所致的恶心呕吐,降低迟发型呕吐的发生率,对缓解化疗后便秘的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理气和胃剂敷脐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对小儿红霉素输液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8月于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支原体肺炎行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儿,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后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观察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门诊中药烫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门诊烫熨室行中药烫熨治疗的患者302例,采用前后对照法分为对照组132例和观察组170例,2组患者均采取中药烫熨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程序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7 d后评价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75.00%,护理缺陷发生率观察组为2.94%(5/170),对照组为18.18%(24/1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盐包热熨对拇指损伤修复术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盐包热熨联合手术治疗的30例和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的2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其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86.67%的患者于术后9d即可显效,而对照组仅46.43%的患者显效,其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显效疗程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并且两组在舒适度和满意度上也具有显著差异,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盐包热熨联合手术治疗拇指损伤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在保证其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还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具有起效较快,舒适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艾盐包热熨治疗急性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生大黄脐部穴位贴敷,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盐包热熨联合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性状和排便感觉,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0.
金咏梅  赵滨  杨静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12):50-51, 55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温和灸联合中药敷脐防治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胃部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常规给予制酸剂和止吐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根据子午流注择时给予温和灸法和中药敷脐;观察两组患者胃部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化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等胃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7%和80.0%,观察组胃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胃部症状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子午流注择时温和灸联合中药敷脐能有效防治胃肠道肿瘤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胃部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