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27岁.发现右乳包块2年,产后1个月伴右乳红肿、胀痛6 d,破溃、流脓3 d.患者于2年前发现右乳外上象限直径约1 cm包块.自2003年3月怀孕后,自觉包块呈进行性增大,直径达2 cm,产后25 d出现右乳外侧乳晕处红肿、胀痛,3 d后右乳9点处出现破溃,有淡红色脓性分泌物溢出.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4岁,1994年2月发现右乳包块约黄豆大小,在外院行切除术,病理示:“乳腺癌”。2000年右侧乳腺包块复发并逐渐增大,出现皮肤破溃、出血,于2001年4月再次行病理活检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同年9月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并反复肉眼血尿,于2001年12月18日首次入我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右乳可见一约3cm×4cm的肿物,质硬,高出胸壁约2cm,基底可推动,表面皮肤破溃,创面呈鱼肉样,触之有少量渗血。腰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CT示:膀胱右侧壁可见约5.0cm×4.0cm×4.0cm大小的肿物。膀胱镜检见膀胱底壁右侧大片绒毛状赘生物生长,范围约7.0cm×7.0cm,…  相似文献   

3.
石海燕  胡维维  李广民 《海南医学》2007,18(10):163-164
患者: 女,27岁,因右乳腺囊肿数年于2006年6月来我院就诊,病人十年前有喂养生猪史.体检: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肿物,大小:1.3cm×1.2cm,有囊性感,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全身体检无异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49岁 ,2个月前发现左侧乳房有一“鸡蛋”大小包块 ,无疼痛 ,皮肤无红肿及破溃 ,乳头无溢血、溢液。 2 0d前 ,偶感疼痛 ,呈隐痛 ,劳动后加剧 ,于 2 0 0 2年 4月 18日来我院就诊。  入院查体 ,左乳无红肿 ,未见皮肤破溃 ,无橘皮样外观 ,乳头无溢血、溢液 ,外上象限扪及大小为 4cm× 4cm× 4cm包块 ,质韧 ,边界不清 ,活动性差 ,稍压痛 ,表面不光滑 ,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右乳外上象限探及一 3 .5cm× 4cm不均质实性包块 ,考虑为乳腺恶性肿瘤。穿刺病理结果 :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遂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检查 :切除一…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0岁.因右乳肿物半月于2011年9月19日入院.患者诉半月前与女儿打闹玩耍时触及右乳略有疼痛,因其女学过医,触摸右乳发现一肿物,椭圆,直径约1 cm,质硬,无触痛,引起注意.2011年9月15日来我院门诊查乳腺B超:右乳内上2点钟位探及一大小1.1 cm×1.1 cm低回声,界限清楚,边缘规整.CDFI: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提示右乳实性占位.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7岁,农民,因发现右乳肿块3年,局部切开1月余入住本院.患者入院前3年无意间扪及右乳中央区乳晕深面有一约2cm×2cm包块,质中,活动,边界清,未行任何诊治.2个月前分娩后哺乳时,出现右乳肿块处及其周边区域红肿、溃烂,且自觉肿块有所长大,在当地医院诊为右乳脓肿并行切开引流术(自述术中切开后为实质性肿物,取组织活检后未缝合),3d后发现右乳包块呈进行性长大,现增至约6cm×6cm大小,并侵及皮肤,表面溃烂,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7.
病例报告 患者:女,39岁.因右乳无痛性肿物10年入院.查体:双乳无酒窝征和橘皮样变,右乳外下象限可及一约5cm×4cm×4cm肿块,边界清楚,质硬,活动差,无压痛,两侧腋窝和锁骨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提示右乳实质性低回声块物,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8.
<正>一、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2013年11月21日因"发现右乳肿物半年伴破溃三月"入院。入院查体右乳触及一大小约12 cm×17 cm肿物,质地硬,活动度差,界不清,外上象限距乳头5 cm处可见一约3 cm×5 cm破溃,同侧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侧乳房未及异常,左腋下及左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等未见异常,已绝经。腹部超声、妇科超声未见异常,胸片未见有转移征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化验等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初步诊  相似文献   

9.
病人,女,67岁.发现右乳腺包块2年,无不适.右乳5点钟距乳头7 cm处扪及4 cm×3 cm大小包块,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质硬.B超检查示:右乳内下象限腺体内探及以实性为主的囊实性包块,大小4 cm×3 cm,边缘欠规则,边界欠清.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4岁,于2013年6月无意中自行触及右乳肿物l枚,位于右乳外侧,当时约红枣大小,无红肿热痛、乳头溢液、触痛等不适,就诊于其他医院.查乳腺超声:2.7 cm×2.6cm×1.7cm,右乳实性占位BI-RADS4a级.查乳腺钼钯:右乳内见3.1 cm×3.4 cm高密度影,Bi-RADS 4类,不完全除外恶性.患者行右乳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考虑间叶源性肿瘤,考虑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伴细胞向神经分化,遂于2013年7月12日行右乳肿物扩大切除术,病理符合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改变.患者未行特殊后续治疗.2013年9月,患者自觉手术部位逐渐饱满,当时未触及明确肿块.  相似文献   

11.
刘念斌  王振海  高颜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975-2975
1 资料与方法 例1女,32岁.发现右乳腺肿块0.5 a,逐渐增大,曾按"炎症"、"乳腺增生症"治疗无效.右乳触及皮下包块界限不清,质地稍硬,稍有压痛.疑诊肿瘤行活检术,切取组织4 cm×3 cm×1.5 cm,送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2.
宋某,女,83岁。因右乳包块进行性长大一年于1983年7月29日入院。一年前,病人无意中发现右乳腺有胡豆大包块、活动、无压痛。入院二月前,包块逐渐长大约核桃大小,阵阵隐痛。一月前,因包块长大较快,表面皮肤破溃流出少许脓样分泌物入院。外科检查:右乳外上象限有一圆球状包块,5×5×4cm,包块表面皮肤发红,有1×0.8cm溃疡,肿块与皮肤轻度粘连。双腋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胸透右乳内有不均匀阴影,符合右乳腺癌诊断。入院一周后行右乳包块除送检。病理检查:15×6×2.5cm梭形皮肤带乳房组织一块,皮肤中心有4×8×5cm圆锥状隆起肿块,其尖端有少许分泌物溢出。切面、肿块与周围组织分  相似文献   

13.
张茂均  刘树坤 《四川医学》2000,21(12):1141-1142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仍是我国较常用的前列腺手术 ,术后膀胱颈口及后尿道狭窄是一严重并发症 ,本文将作者近年治疗 16例膀胱颈口及后尿道狭窄的病例作一总结 ,着重介绍笔者创用的经膀胱及前列腺联合部途径切除膀胱颈口及后尿道狭窄瘢痕的治疗方法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1990年 5月至 1998年 6月共收治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颈口及后尿道狭窄患者 16例 ,9例为外院手术病人。年龄 56~ 90岁 ,平均 68岁 ,狭窄出现时间 :术后 1月~ 2年。应用顺行或逆行膀胱尿道造影证实尿道狭窄 ,狭窄长度 0 .5~ 2 .2 cm,平均 1.6cm。16例均多…  相似文献   

14.
病人,男,20岁。因肛周疼痛不适1月余,破溃流脓3 d入院。查体:T 38.5℃,BP 120/75 mmHg(1 mmHg=0.133kPa)。专科检查:肛旁患处皮温高,压痛明显,胸膝位见肛周4点钟方向距肛缘2 cm处有一破溃口,直径约0.4 cm,行肛门镜检示4点钟方向齿状线下有一破溃口,直径约0.5 cm,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3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肿块伴疼痛1个月,治疗好转后再次发作2d入院.既往病史:怀孕时发现右乳房外侧一质软肿块,未经任何处置自行消失.1个月前右乳房外侧同一部位发现一肿块,质软、伴疼痛,超声检查显示为囊性,行局部切开引流,引出新鲜不凝血液100 mL,经止血、放置引流管和局部加压包扎等治疗后痊愈出院.查体:双乳不对称,右乳外侧明显膨隆,无乳腺局部皮肤红肿和桔皮样改变,右乳外侧及外下方分别可扪及一大小约6.0 cm×4.0 cm和4.0 cm×3.0 cm囊性肿物,质软、界不清、压痛(+)、活动差.左侧乳腺未扪及明确肿物,两侧无乳头溢液,双侧腋下和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示:双乳回声不均,右乳外下可见4.0 cm×2.0 cm×2.0 cm无回声,有流动感,右乳腺外侧方可见6.0 cm×2.5 cm×2.4 cm不纯无回声,有流动感,二者相通,未见血流信号;右腺乳内上另见2.5 cm×1.4 cm×1.2 cm不纯无回声,内见分隔及散在团块状较高回声.左乳及双腋下未见异常.手术前行肿物穿刺术,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相似文献   

16.
孟刚  柳凤轩  章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7):1526-1526,1532
例1,患者,男,69岁,发现右乳包块1年.患者1990年发现右乳包块,质硬、界清、移动,无压痛,包块逐渐增大,入院前1月增大至3 cm×4 cm,双侧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未扪及.家族史、个人史无异常.人院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无异常,于1991年3月行右乳单纯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切除右乳腺组织12 cm×8 cm×2 cm,乳头下有灰白色组织,大小2.5 cm×2cm×1.5 cm.镜检:癌细胞排列成小片状、巢状或梁索状,偶见少量腺管状,癌细胞呈多角形或椭圆形,核圆形、核膜清楚、核分裂像可见,癌组织间纤维组织分隔,部分纤维组织呈透明变性,癌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浸润周围脂肪组织.病理诊断: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患者,男,56岁,因右足烧伤后瘢痕50余年,反复破溃8年余,创面不愈1月余入院,既往多次在我科住院行“植皮术”。入院查体:瘢痕位于右踝及足跟,有少量色素沉着,质硬,右足内翻畸形。足跟内侧见一约4 cm×2 cm溃疡,深约0.5 cm,边缘不齐、增厚,有少许分泌物。浅表淋巴结未肿大。入院诊断:(1)右足瘢痕溃疡;(2)右足瘢痕癌(?)。住院后给予抗感染、换药等治疗,并取瘢痕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增生、癌变,即行“右足瘢痕癌扩大切除术”,切除范围达溃疡边缘外4 cm,深至骨膜,并切除部分跟腱,经术中快速病理切片提示切缘阴性后,行“右小腿腓肠神经营…  相似文献   

18.
例1,男,19岁。右耳流脓伴右耳后反复肿痛11年。开始右耳道流脓,右乳突尖处反复肿起、破溃、流脓。8年前曾行脓肿切开引流术,5年前行乳突根治术。近2个月右耳后又肿痛、破溃、流脓。右侧乳突区有5cm×5cm的疤痕组织,红肿中央部有两个瘘口,挤压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右耳道内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手术作耳前后下延下颌升支后缘切口,切至深筋膜,暴露腮腺浅面,找出面神经主干、颧支及下颌缘支,插管入两瘘管,深部锐性  相似文献   

19.
洪晓纯  王忠 《广东医学》2008,29(11):1941-1941
患者,女,28岁。因发现右乳肿块8年于2008年5月19日到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双乳头无内陷,无溢液;双乳软,右乳内下象限3~4点扪及一结节,大小约1.5cm×1.5cm,活动差,边界欠清,轻压痛。临床诊断:右乳结节查因。后来追问病史,患者于8年前哺乳期间于右乳内侧始发现一肿块,于外院B超示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0岁,汉族,未婚。主诉“发现右乳肿物2月”门诊以“右乳肿物”收入院。查体:T36.3℃,P79次/分,R20次/分,BP140mmHg/90mmHg。专科情况:双乳对称,双乳头等高,无内陷、偏斜、溢液,皮肤无红肿、破溃,橘皮征(-)。右乳上象限距乳晕2cm可及一约2.5cm×2.0cm大小的肿物,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度差,无触痛。双腋下及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右乳区段切除术中冰冻病检为右乳腺叶状囊肉瘤,后石蜡病理为右乳腺叶状囊肉瘤(良性,瘤细胞增生活跃,建议密切随访),患者切口愈合后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