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腹泻病是热带发展中国家5岁内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十年,从腹泻病人中检出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数量倍增。大多数急性腹泻病孩可分离出感染因子,且有15~30%可分离出两种以上病原体。为进一步对地方性腹泻病的病因学研究,从1985年9月至1986年8月对曼谷儿童医院每星期一至五门诊的前5名腹泻病孩配对其他无腹泻的病孩作研  相似文献   

2.
卫生部召开的儿童腹泻病控制合作项目工作会议,于元月8日至13日在长沙市举行。由我国政府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签定的儿童腹泻病控制合作项目协议,于1985月在我国黑龙江,云南、湖北和北京四省(市)开始履行协议任务。这次  相似文献   

3.
亚太环境卫生最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12月7-14日应WHO西太区邀请,笔者参加了由WHO、联合国环境署(UNEP)、亚洲开发银行(ADB)和联合国开发署(UNDP)在泰国曼谷联合召开的"亚太环境与健康科学会议"、"第二届东盟与东亚环境与健康高层会议"和"东盟与东亚环境与健康论坛筹备组第三次会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国际口服补液疗法会议于1985年12月10—13日在美国华盛顿市召开。有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的1468位代表参加,中国代表2人。此次会议是由美国国际发展署(AID),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在孟加拉的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ICDDR、B)、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资助召开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口服补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3月 3~ 7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了首次国际儿童环境卫生大会。此次会议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 ,着重讨论了危害亚太地区儿童健康的有害环境因素 ,其中许多因素也具有全球意义。与会者 30 0人。大会发布了曼谷声明 (见 0 6 4号文章 ) ,该声明是促进儿童环境卫生防护的誓言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腹泻病控制讨论会1986年8月26~29日,在哈尔滨市举行。卫生部领导,中国腹泻病专题委员会的委员,各省、自治区、市腹泻病控制的研究专家,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孟加拉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的专家和官员,共86人出席了会议。国内外专家在会上报告交流了论文30余篇,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 2002年12月11~17日,以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为团长、副主任王国强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由联合国人口基金和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以下简称亚太经社会)在曼谷共同召开的第五届亚太人口会议。亚太人口会议每10年召开一次。本次会议是继1992年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四届人口会议后,亚太地区人口领域又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宗旨是为亚太地区各国、地区和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代表团一行三人,于1990年2月23日—3月2日赴泰国曼谷,出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卫生组织(WHO)驻亚太地区两办事处联合召开的《亚太地区艾滋病预防学校卫生教育专家会议》。  相似文献   

9.
腹泻病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约有150万~250万5岁以下婴幼儿死于腹泻有关的疾病或并发症,其中85%的患儿来自发展中国家~([1]).在腹泻病的多种病原体中,现已证实轮状病毒(H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和腺病毒(ADV)是婴幼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卫生产业》2005,(7):32-32
2005年第4届亚洲医院管理大会(HMA)将于2005年9月29日至30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首届亚洲医院管理大会于2002年在泰国曼谷召开,以后每年召开一次。亚洲医院管理大会是亚洲最大的医院管理会议,由亚洲医院联合会(AHF)主办,国际医院联盟(IHF),约翰霍普金斯国际,国际联合标准委员会(JCI)协办。亚洲医院管理会议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介绍给亚洲的医院管理者们。  相似文献   

11.
腹泻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组常见多发病.为查明腹泻病病原菌构成特征,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山东省腹泻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滕州市1986~1997年度连续12年对腹泻病人进行监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采集和分离鉴定 每月采集就诊腹泻病人粪便不少于20份,接种C-B运送培养基当日送细菌室,按何晓青主编《卫生防疫检验》进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弧菌、空肠弯曲菌  相似文献   

12.
夏玛丽 《职业与健康》2012,28(24):3117-3118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细菌性腹泻病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细菌性腹泻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克拉玛依市第一人民医院门急诊腹泻病患者肛拭子,常规增菌、分离、纯化,根据国标应用生化鉴定法鉴定病原菌。结果该市112例腹泻病患者,致病菌检出29例,阳性检出率为25.89%;铜绿假单胞菌检出9例,检出率为8.04%。5岁以下婴幼儿为细菌性腹泻病高发人群。8月份为腹泻病高发期。致病菌构成中,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31.03%),其次为沙门菌(24.14%)和志贺菌(24.14%)。沙门菌亚型主要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而志贺菌只检测到福氏(B群)这一个亚型,痢疾(A群)、鲍氏(C群)以及宋内(D群)亚型均未检出,福氏志贺氏2a为优势菌株。结论该市细菌性腹泻病主要以婴幼儿高发,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胞菌、沙门菌、志贺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腹泻病应引起重视,避免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腹泻病是当今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我国急性传染病中发病最多、流行最广、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最严重的一组疾病。以往,各级医生对腹泻病多常规采用抗生素、止泻药加静脉补液的治疗方法,增加了耐药性产生的机率、浪费了药品,也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根据WHO日内瓦会议精神,提倡推广ORS(口服补液)的方法治疗腹泻病,除了痢疾、霍乱外,一律不主张使用抗生素。濮阳市是河南省ORS方案推广试点市,现将一年来ORS方案推广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会议的基本情况 2000年2月17~19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了亚洲卫生研究论坛会议,由世界卫生组织发展卫生研究委员会(COHRED),东南亚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洛克菲勒基金会及东南亚国际临床流行病学学会(INCLEN)共同发起组织。这是一次划时代的会议,包括来自东南亚及西太区各国的卫生研究、政策制定、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及各种国际组织代表共百余人,这是一次共同讨论今后发展健康公平性研究的会议,也可以说这是为2000年10月在泰国曼谷召开的“卫生研究与发展国际会议”的  相似文献   

15.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人、畜急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1],其发病率占急性腹泻病之首.我军"八五"攻关课题(部队急性腹泻病防治)研究表明,我国南方急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是ETEC,极大地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军队在非常时期执行任务时,是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对部队进行肠溶型胶囊剂rBS-WC菌苗人群试验时,观察了此菌苗对ETEC腹泻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消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地区防止儿童暴力伤害会议》于2005年6月13日~6月17日在曼谷召开。安南任命的儿童专家专程从口内瓦赴曼谷参会,并作了防止儿童伤害的重要报告。届时,联合国驻北京办事处相关人员、全国妇联儿童部领导、亚太地区儿科学会主席、马来两亚儿科学会主席、北大儿少研究所有关专家、陕西省医院儿科有关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腹泻病症候群信息的来源与构成,描述不同腹泻病症候群的分布特征与相互关系;探讨腹泻病症候群数据应用于肠道传染病预警监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监测医院腹泻病相关门(急)诊(肠道门诊、内科、儿科、传染科等)、辅助检查科室(大便常规)急性腹泻病症候群相关资料,分析综合医院门诊病例急性腹泻症候群的分类、来源和时间分布特征,选择与肠道相关传染病有相似趋势的数据,通过相关分析探讨急性腹泻症候群数据应用于肠道传染病预警监测的可行性。结果门诊腹泻病症候群症状信息主要包括稀便(81.88%)、黏液便(8.54%)、水样便(7.73%)、血便(1.85%)。门诊病例症状信息、大便常规检查阳性信息与肠道相关传染病的时间分布趋势类似。对三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门诊病例症状信息中的稀便与大便常规检查阳性结果信息和该医院报告的细菌性痢疾有较好的相关性(r=0.690,P﹤0.01;r=0.623,P﹤0.01);大便常规检查阳性结果与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607,P﹤0.01;r=0.612,P﹤0.01)。结论综合医院门诊的腹泻病症候群信息可应用于肠道传染病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18.
自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广在腹泻病控制工作中使用口服补液盐 (ORS)以来 ,许多发展中国家将推广口服补液疗法 (ORT)作为腹泻病控制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淄川区是山东省腹泻病控制规划试点区县之一。自 1989年始设点开展腹泻病监测工作 ,1992年制订并实施了淄川区腹泻病控制规划 ,根据规划的工作目标推广使用ORS。据调查 ,我区各级医疗机构在腹泻病治疗中 ,滥用抗生素及静脉补液的情况非常严重 ,而ORS使用处于较低水平。为改进以抗生素及静脉补液为主的腹泻病传统治疗方法 ,达到规划提出的目标 ,对ORS推广使用情况进行分析。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我国改水与环境卫生干预措施控制腹泻病的效果。方法通过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检索到符合分析要求的198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间公开发表的16篇关于改水与环境卫生干预控制腹泻病发病效果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改水干预控制腹泻病发病的合并RR值为0.50(95%CI:0.43~0.57);改厕干预控制腹泻病发病的合并RR值为0.49(95%CI:0.34~0.72);改水改厕干预控制腹泻病发病的合并RR值为0.40(95%CI:0.23~0.71);综合干预措施干预(以改水改厕为主要措施,兼以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及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控制腹泻病发病的合并RR值为0.37(95%CI:0.35~0.39)。结论我国的农村改水与环境卫生干预在降低腹泻病发病率上有重要作用,建议进一步推行以改水改厕为核心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1984年6月18~27日在我国上海召开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研究咨询委员会腹泻病控制小组委员会第四次会议。WHO总部腹泻病控制规划处长Mlrson M.;本次会议主席Kidsonc.;WHO西太区办事处传染病顾问Olakowsk T,及有关国家的代表,共10名外国专家出席了会议。我国有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童医院付教授段恕诚、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付主任医师司马惠兰及其他有关地区的代表11名出席了会议。我国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