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异位性皮炎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异位性皮炎(AD)患者的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总IgE和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EOS)之间和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50例AD患者,设30例正常人为对照,同期检测ECP、TIgE和EOS,并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结果AD患者血清ECP和TIg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EOS在正常范围之内。ECP与TIgE、EOS之间无相关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与ECP之间呈正相关(r=0.764,P<0.05),而与TIgE和EOS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AD患者血清ECP水平是反映嗜酸粒细胞活化和过敏状态的敏感指标,可更为有效而可靠地监测AD患者病情活动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脑电图(EEG)检查异常波形严重程度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联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AD患者,均行EEG检查,根据EEG检查异常波形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40)和重度组(n=27),比较3组一般资料、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精神行为症状(NPI-Q)评分及血清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分析EEG异常波形严重程度与患者认知功能、MBI、NPI-Q评分及血清神经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MMSE、MoCA评分、MBI及血清NGF水平均低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NPI-Q评分、血清GFAP水平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AD患者EEG异常波形严重程度与MMSE、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AD患者EEG异常波形严重程度与MBI评分呈负相关,与NPI-Q评分呈正相关(P<0.05);AD患者EEG异常波形严重程度与血清NGF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GFA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EEG检查异常波形严重程度与AD患者认知功能存在密切关联性,且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为症状及血清神经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5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慢性轻度组21例,慢性中度组19例和慢性重度组5例;同时选择1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降低(P<0.05),而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和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水平升高(P<0.05)。慢性轻度组、慢性中度组和慢性重度组3组间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TT3、TT4、FT3水平逐渐降低,而rT3、TBG水平逐渐升高。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反映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动态监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反应与ACI的关系。方法 75例ACI患者(ACI组)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25例和重度组21例;另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CI组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升高可能与ACI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有助于临床评估ACI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急性脑梗死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32)和重度组(n=23).另选择50例同期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健康对照组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FGF4、LP-PLA2、IMA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GF4、LP-PLA2、IM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FGF4、LP-PLA2、IM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FGF4、LP-PLA2、IMA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中度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GF4、LP-PLA2、IM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69;0.652;0.721,P<0.05).结论 血清FGF4、LP-PLA2、IMA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呈高表达,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检测血清FGF4、LP-PLA2、IMA水平有助于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CT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管壁厚度及管壁面积,评估其诊断哮喘患者病情严重度的价值。方法哮喘患者63名,分为轻度组22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21例,同时以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19例均采用高分辨率CT测量支气管管壁厚度并计算管壁面积,支气管管壁厚度与气管外径之比(WT%),支气管管壁横截面积占支气道总横截面积的百分比(WA%)。结果重度组患者的W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患者的W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的WA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WT和WA高低与病情严重度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血清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86例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择5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NE、DA水平;根据ADHD父母评定量表评分将观察组患儿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分析患儿血清NE、D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E、DA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NE、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组、重度组患儿血清NE、DA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NE、DA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E、DA、铅水平是影响ADH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E、DA及二者联合预测ADHD患儿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CP)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瘦素(LEP)的表达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0例CP患者为研究组,并依据入院时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8例)、中度组(28例)、重度组(14例),另选取同期至医院体检的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疾病严重程度CP患者间的血清ADPN、LEP水平及其他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组血清LEP水平高于对照组,AD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患者LEP、既往吸烟史占比依次降低,ADPN水平依次升高(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EP与C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P<0.05);血清ADPN、既往吸烟史与C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血清ADPN、LEP在CP患者中呈异常表达,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提升,ADPN水平下降,LE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就诊于我院的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试验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将其分为轻度组(44例)、中度组(37例)、重度组(26例),并选取同时期的60名健康体检者资料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血清Hcy、hs-CRP水平检测。比较2组血清Hcy、hs-CRP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血清Hcy、hs-CRP水平,分析血清Hcy、hs-CRP与该疾病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的血清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NIHSS评分、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Hcy、hs-CRP水平随着NIHSS评分的增加而升高,Hcy、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cy、hs-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可通过监测血清Hcy、hs-CRP水平来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脂肪肝程度与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2月收治的90例NAFL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血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脂水平,并检测CMI。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及CMI差异;并比较不同脂肪肝程度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CMI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CMI与脂肪肝程度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CMI诊断NAFLD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AST、AL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TG、LDL-C、CMI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脂肪肝患者AST、ALT水平高于中度、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脂肪肝患者TC、TG、LDL-C、CMI高于中度、轻度患者,HDL-C低于中度、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CMI与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r=0.387,P<0.0...  相似文献   

11.
王敏  郑世良  程善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695-169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5例(病例组,包括轻度31例,中度34例,重度30例)及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测定血清PCT和CRP水平,观察呼吸衰竭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病例组血清PCT和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度组较轻度组,重度组较中度组,重度组较轻度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和CRP水平呈正相关;血清PCT和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P<0.01)。发生呼吸衰竭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呼吸衰竭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PCT>1.5μg/L为临界值,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85例血清PCT增高,住院时间(13.39±13.82)d明显高于血清PCT不增高者的(9.06±8.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以血清CRP>10 mg/L为临界值,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79例血清CRP增高,住院时间为(13.87±12.06)d,明显高于CRP不增高者的(9.15±8.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1)。结论联合检测PCT和CRP可反映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其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为正确地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超声检查判定颈动脉斑块性质,并分析其与冠心病(CHD)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张家口市建国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D患者214例,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轻度狭窄患者36例(轻度组),中度狭窄患者72例(中度组),重度狭窄患者106例(重度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入选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及形态进行检查,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同时设置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3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CHD3个亚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量、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IMT、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IMT、斑块数量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中、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患者颈动脉稳定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及中度组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Crouse积分与冠脉Gensini评分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CHD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越高,预示CHD患者冠脉硬化程度越重,颈动脉斑块性质与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分析血清电解质、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及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轻度患儿27例、中度患儿26例、重度患儿27例。以本院同期健康的足月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观察组新生儿氯离子及钙离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CKBB和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度患儿的氯离子及钙离子水平明显低于中度患儿和轻度患儿(P<0.05),CKBB和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中度患儿和轻度患儿(P<0.05);血清中氯离子和钙离子与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呈现负相关性(P<0.05),但CKBB和血乳酸与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果说明血清氯离子和钙离子、CKBB及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呈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CT肺血管参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血清尿酸(SUA)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和动脉血气分析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28)及重度组(n=27),并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分为频繁加重组(n=44)和非频繁加重组(n=36),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T测量肺小血管横截面积(<5mm2)、肺野总面积比值(%CSA<5)及肺动脉(PA)与主动脉(AO)直径比值,并分析%CSA<5与病情严重程度和SUA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PaO2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aCO2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度组PaO2高于重度组,中度组PaCO2低于重度组(P<0.05)。轻度组SUA水平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度组SUA水平低于重度组(P<0.05)。轻度组和中度组%CSA<5高于重度组(P<0.05),轻度组和中度组%CSA<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A/AO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频繁加重组%CSA<5高于频繁加重组,SUA低于频繁加重组(P<0.05),两组PA/A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A<5与PaO2呈正相关性(P<0.05)、与PaCO2、PA/AO及SUA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CT肺血管参数可作为评估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胃泌素-17(G-17)水平与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腹型HSP患儿,设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将其分为轻度组(n=26)、中度组(n=35)和重度组(n=19)。另取同期80名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RP、IL-6和G-17水平,并分析血清CRP、IL-6和G-17水平与腹型HS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RP、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G-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患儿血清CRP、IL-6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血清G-17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IL-6水平与腹型HSP患儿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P<0.05),血清G-17水平与腹型HSP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ARDS患者,依照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28例)和重度组(23例)。比较不同病情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BNP和PCT水平。比较30 d内死亡患者及生存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BNP和PCT水平。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RDS患者血清PCT、NT-proBNP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中度组血清PCT、NT-proBNP水平均低于重度组,轻度组血清PCT、NT-proBNP水平均低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患者入院时血清PCT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生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CT、NT-proBNP水平可被用来判断ARD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动态监测血清PCT、NT-proBNP水平变化可更好地判断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0):1-5
目的对首次接受药物治疗前不同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水平[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首次接受药物治疗前的AD患者129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11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按照CDR评分分为轻度AD组(n=43)、中度AD组(n=47)、重度AD组(n=39)。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TT3、F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T4、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AD组与对照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轻度AD组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AD组TT3水平低于对照组,TT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AD组TT3水平低于对照组,TT4、FT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MSE分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T3与MMSE分值呈正相关(r=0.295,P=0.001)。结论未经药物治疗的A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正常人存在差异,提示AD疾病本身会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在中、重度的AD患者中尤为明显。AD患者随着认知功能减退,TT3水平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血清铜、铁、锌与其痴呆程度的关系。 方法 纳入125例AD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AD患者根据简明心理状况测验(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分为轻度痴呆组(21~26分)、中度痴呆组(10~20分)及重度痴呆组(<10分),所有受试者均测定血清铜、铁、锌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及轻度痴呆组比较,中度和重度痴呆组血清铜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与对照组及轻度痴呆组比较,中度和重度痴呆组患者体内血清铜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轻度、中度和重度痴呆组血清铁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与对照组比较,AD患者体内血清铁含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轻度、中度和重度痴呆组血清锌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与对照组比较,AD患者体内血清锌含量减少。相关分析提示AD患者MMSE评分与血清铜含量呈负相关,与血清锌含量呈正相关,而与血清铁含量无相关性,说明痴呆程度越重,血清铜含量越高,血清锌含量越低。 结论 AD患者体内存在着微量元素的稳态失衡,AD患者血清中有些微量元素如铜、锌等的水平与AD的痴呆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8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3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评估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将其分别纳入重度缺损组(n=25),中度缺损组(n=28)及轻度缺损组(n=15),并根据患者治疗28 d时的NDS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预后不佳组(n=19)与预后良好组(n=49);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NDS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血清hs-CRP水平在对照组、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及重度缺损组患者分别为(2.56±1.08)mg/L、(6.14±2.19)mg/L、(8.79±2.46)mg/L、(12.13±3.71)mg/L,其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S评分在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及重度缺损组患者中分别为(12.56±4.68)分、(19.65±6.35)分、(32.47±12.89)分,其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佳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为(13.01±3.94)m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9.28±2.8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可以作为反映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陈婷 《中国民康医学》2022,(15):126-128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D-二聚体(D-D)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卒中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又将其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4分)40例、中度组(NIHSS评分5~15分)30例和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20例;所有患者经溶栓治疗后随访3个月,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设为预后不良组(45例),mRS评分<3分设为预后良好组(45例)。另取同期4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S100-β蛋白与D-D水平,并分析血清S100-β蛋白、D-D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卒中组血清S100-β蛋白、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S100-β蛋白、D-D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至治疗后3、7 d,所有患者血清D-D水平均逐渐下降,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先升高后下降,且预后良好组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100-β蛋白、D-D水平与mRS评分、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100-β蛋白与D-D水平随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损伤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两者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