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无症状胆囊结石与糖尿病相关性探讨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发病率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讨论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胆囊结石时是否应该手术治疗以及糖尿病病人胆道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46例合并糖尿病的胆囊结石病人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外科治疗胆囊结石601例,其中46例合并糖尿病,男性17例,女性29例,开腹胆囊切除10、腹腔镜胆囊切除26例,10例内科治疗,术后切口感染02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2例非手术病人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无症状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时,即使不做预防性胆囊切除,也应该在一旦出现症状时尽早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应严密监测血糖,根据病情持续静滴含胰岛素的葡萄糖液体,并注意维持好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2.
徐宝霞 《中国医疗前沿》2010,5(24):32-32,45
目的总结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67例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66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顺利完成,1例LC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成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发病率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及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胆囊结石时是否应该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6 0 1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4 6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36例行手术治疗,10例内科治疗。结果 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内科治疗患者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 无症状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时,即使不做预防性胆囊切除,也应该在出现症状时尽早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应严密监测血糖,根据病情持续静脉滴注含胰岛素的葡萄糖注射液,并注意维持好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4.
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手术治疗(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同令 《右江医学》2003,31(2):120-121
目的 :总结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8月~ 2 0 0 2年 8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2 6例。结果 :胆囊部分切除 2 1例 ,胆囊切除 3例 ,胆囊切开取石胆囊造瘘 2例 ,2 3例均痊愈 ,死亡 2例 ,1例术后 1年因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再次手术。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为一高危手术 ,胆囊部分切除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胆囊结石如果得到适时合理地处理,可避免很多并发症,降低病死率。1 无症状胆囊结石处理原则:其目的在于防止胆囊结石并发症发生和胆绞痛的急性发作。无症状性胆囊结石急性症状发作时再进行胆囊切除并不增加病死率,不必进行预防性胆囊切除,以下情况考虑手术:①合并糖尿病:此时胆囊结石一旦发生并发症,病死率比无糖尿病患者高5倍;②无功能胆囊。2 有症状胆囊结石的处理原则: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作绝大多数与胆囊内结石有关,其直接原因有胆流受阻和细菌污染,处理不当可引起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胆道感染败血症、肝脓肿等并发症。处理原则:以非…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的合理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在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同时行胆囊切除18例,胆囊大部切除8例,二期手术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肝功能Child分级A级可一期行胆囊切除术,B级则应慎重,胆囊大部切除术既可缓解症状,又可有效减少手术风险,可作为此类病人的首选,C级一般不宜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化建彪  相建国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942-1943
目的分析10例病例的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对所有病例以病因进行分组,讨论其误诊漏珍原因。结果5例腹痛是消化性溃疡并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2例腹痛是慢性胰腺炎并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1例腹痛是十二指肠憩室合并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2例腹痛是胃癌合并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10例均行微创胆囊切除。结论微创胆囊切除一定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尤其要排除腹内其他脏器器质性病变后,方可考虑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8.
张文俊  张超 《安徽医学》2006,27(4):330-331
我院1998年11月~2005年11月58例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择期接受腹腔镜(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结石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52例60~ 83岁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存病、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诊手术15例(9.9%),择期手术137例(90.01%);并存高血压、心脏病、肺部炎症、糖尿病等88例占57.9%(88/152),合并胆总管结石13例占8.6% (13/152);传统开腹胆囊切除10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2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3例,胆囊大部分切除4例,胆囊造瘘术2例,全组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老年人胆囊结石要重视术前并存病的治疗,做好术前风险评估及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引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16年12月107例单纯胆囊结石引起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76例轻型患者因单纯胆囊结石、胆囊炎急性发作入院,2 d~3 d行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例因多次出现腹痛入院查胰腺假性囊肿形成保守治疗后出院观察;22例因转氨酶高合并淀粉酶高,保守治疗1周~2周后症状缓解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2例炎症重,结构不清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 全组107例无1例死亡.98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9例因合并胰腺假性囊肿出院观察,未在此手术范围内.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积极保守治疗,待胰腺炎症状控制稳定后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再次胰腺炎发作.炎症发作早期尤其72 h内,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不必过分限制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C治疗胆囊结石嵌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用LC治疗胆囊结石嵌顿2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5例成功施行LC,11例中转开腹,1例术后发生胆瘘,2例胆管损伤,无死亡病例,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由于病例数的累积,术者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胆囊结石嵌顿,采取适当的个体化方案,LC可作为首选,术后恢复快、痛苦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治疗无症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方法将我院1997-03/2007-03经B超发现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66例为预防组,随机抽取同期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70例为治疗组,两组均常规行胆囊切除术治疗,并对两组的术后病理、并发症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术后病理、并发症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无症状胆囊结石有选择地行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病例报告 ]对 12 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胆囊结石 6 5例 ,胆囊息肉 4 6例 ,急性胆囊炎 8例 ,胆囊癌 1例 ;手术时间 2 5~ 90min ,平均 5 0min ;中转开腹手术 6例 ,占 5 6 %;无并发症的发生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作为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 ,减少和避免发生其严重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术中对Calot三角的精细的解剖和娴熟的腹腔镜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实验组的52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胆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5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残留结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均得到成功,无中转开腹,其中T管引流32例,胆总管一期缝合20例.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1例患者并发胰腺炎,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有5例患者发生胆汁瘘,经引流后好转.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6例,切口感染3例.随访1年,实验组发现残余结石2例,经胆道镜取石后痊愈.两组患者均未见结石残留.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适用于胆结石过大的患者,是一种可靠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总结胃转流术(Gastric bypass,GBP)治疗2型糖尿病术后常见并发症,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对100例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手术方法为胃转流术或胃转流术+胆囊切除术,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21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0例,术后出血4例。结论术后胃瘫综合征是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术后最常见并发症,其次为切口脂肪液化,第三为术后出血,以上情况术前采取预防措施、术后采用积极治疗手段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在治疗胆囊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3月-2010年1月我院为32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切除胆囊底部,胆道镜检查取净结石,用3-0可吸收线两层缝合胆囊。结果:32例患者均治愈,手术时间为70~110min,平均(92.37±10.36)min;肛门排气时间为24~36h,平均(28.18±2.84)h;无胆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5~8d痊愈出院,术中无胆管损伤,术后未出现腹胀、腹泻、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8个月,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为15%~3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与大肠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封开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经病理确诊大肠癌患者187例,并有胆囊结石和胆囊切除术者32例;选取同期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普外科经B超检查确定胆囊结石和既往胆囊切除术史236例,并发大肠癌3例。分别对两组胆囊结石、胆囊切除与大肠癌发生的百分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肠癌组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史百分率为17.11%(32/187),对照组胆囊结石和胆囊切除术史者百分率为3.16%(6/190),有显著性差异(χ2=20.92,P〈0.01);胆囊结石组大肠癌发生的百分率为6.36%(15/236),对照组大肠癌发生的百分率为1.25%(3/240),差异有显著性(χ2=7.18,P〈0.01)。结论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有增加大肠癌发生的危险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在静息期及急性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疗效。方法146例胆囊结石患者行LC,其中静息期94例,急性期52例,分别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静息组行LC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短(少)于急性组,而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无论在静息期或急性期行LC均是安全的,然而考虑到急性期或多次胆绞痛发作后手术难度增大,对于有反复胆绞痛发作史的胆囊结石患者建议在静息期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9.
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相关因素及长期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情况及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行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随访6~12年观察结石复发率和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 148例患者中54例结石复发,总复发率为36.4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家族史、体质指数和糖尿病是胆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保胆取石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但对伴有代谢综合征的胆结石患者应慎用保胆取石手术或术后采取防石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瘢痕小的优点,据Rossi报道[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中胆道损伤率1.4%,开腹手术的胆道损伤率约为0.2%-0.25%。鉴于LC手术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现结合我院200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