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51例接受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的就诊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效果。结果 51例就诊者除皱总有效率为98.0%,且并未出现脱发、感染等并发症。就诊者额纹、眉间纹明显减轻,中面部松垂的组织显著提升,面部老化显现改善明显;3例患者出现头皮轻微麻木,2例患者面部出现淤血,1~2周头皮麻木及面部淤血者均恢复正常。结论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操作简便,美容效果显著,是一种综合性的面部年轻化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分析局部皮瓣(regional flap)在面部创面美容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治疗面部创面美容修复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面部创面美容修复患者临床资料42例。根据每一例不同患者的创面大小、部位以及形状等选择合适的局部皮瓣,对相应的部位进行修复。结果 42例患者中出现2例皮瓣尖端坏死的情况,在换药之后面部创面美容修复患者自行愈合;其余40例患者均未出现皮瓣尖端坏死的情况,在Ⅰ期切口均得到有效愈合,平均随访(16.2±3.25)个月,42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切口瘢痕(不排除瘢痕体质,均未出现与相邻器官功能以及转移等受限情况);其余的39例患者面部视觉效果比较理想,接受局部皮瓣处的毛发以及光泽都呈现出良好的状态,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皮瓣在面部创面美容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手术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切口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进行微创内镜辅助下无注气甲状腺手术54例.结果 54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为常规手术,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56~152 min,平均90 min.所有患者经过3个月的随访,对切口的美容效果感到满意.结论 小切口无注气内镜甲状腺手术是创伤小,兼顾美容,相对安全,易于掌握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乳腺良性肿块手术切口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燕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248-248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块各类手术切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5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并对各类手术切口的美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切口术后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随访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乳晕切口手术瘢痕最不明显,乳房下皱襞切口瘢痕小于放射状切口。结论:通过对乳腺良性肿块各类手术切口术后瘢痕宽度的比较,选择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能兼顾美容效果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人面部的衰老包括眼部的衰老,额面部的皮肤皱纹、松弛和下垂以及沟纹的形成和加深(川子纹、鼻沟纹、唇沟纹等)。而其中眼部衰老主要表现为:上睑松垂、下眼袋形成、鱼尾纹加重3个方面。而眉眼部的松弛和老化只能通过眉眼部位切口的手术来实现,不能通过发际线切口提升等办法来解决。因此,眉眼部年轻化手术是中老年求美者实现面部年轻化手术的无可替代的手术方式,以下介绍本人应用提眉与眼袋同期手术综合改善眼部松弛与老化的手术情况。1资料1.1选择患者40例,均为女性,年龄38~66岁,均有上睑松垂,静态鱼尾纹明显,微笑加重,下眼袋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应用医用胶黏合与内缝合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2012年由本院相同医生组完成的180例骨科手术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切口处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切口采用医用胶黏合,对照组患者切口采用内分缝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疼痛程度、甲级愈合率及患者对切口美容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在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美容满意度及切口甲级愈合率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切口应用医用胶,伤口愈合时间短,同时满足了患者对体表美容的要求,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提切眉术联合重睑术矫治中老年人眼周衰老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用提切眉术联合重睑术矫治眉下垂、上睑皮肤松弛、鱼尾纹、额部皱纹等中老年人眼周衰老现象的作用。方法 通过眉上、眉下、眉尾切口切除眉部皮肤,并行切开法重睑术。结果 本组38例,眉上切口型28例,眉下切口型7例,眉尾切口型3例,重睑术中修剪皮肤8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除1例两次手术满意外,余37例均一次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该方法用于矫治中老年人眼周衰老现象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面部整形美容切口中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的运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进行面部整形美容的患者10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为92.59%(50/54);对照组患者总优良率为85.19%(46/54);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面部肿痛,未进行干预自愈,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面部整形美容切口中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的运用效果较好,患者的切口恢复较好,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甲状腺改良Miccoli手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因甲状腺良性疾病而手术治疗患者,病例总数236例,男31例,女205例,术式均为甲状腺腺叶全切或次全切除术。根据采用的手术技术的不同分为3组,治疗组:改良Miccoli手术组;对照组1:传统手术组;对照组2:胸骨前、乳晕径路完全腔镜手术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美容效果、患者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改良Miccoli手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并发症和住院费用,切口小、出血少、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改良Miccoli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上有着较好的疗效,也有很高的术后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娄志鸿  郑玉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82-1982
目的:探讨颌后切口在腮腺后下极肿物摘除手术中的适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择腮腺后下极肿瘤手术病例40例,肿瘤直径<3.0 cm,20例采取耳垂下至下颌角的颌后切口,自下颌缘支及颈支逆行解剖面部神经,肿瘤外0.5 cm摘除腮腺组织及肿瘤;20例采取常规腮腺浅叶及肿瘤摘除术式,术后随访2~5年,评价术后并发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颌后切口术式组,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面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较常规浅叶摘除术式明显降低,涎瘘形成及肿瘤复发较常规术式无明显差异,面部美容效果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颌后切口腮腺区域摘除术式明姓改善病人术后美观效果,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类“V”或“N”美容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类"V"或"N"美容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面部除皱切口改良而来的腮腺美容切口入路,进行保留面神经和耳大神经的肿瘤并腮腺区域切除术。随访观察该切口的美观程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达临床Ι期愈合,无涎瘘发生。2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面瘫,6月后恢复。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耳垂麻木,除2例患者耳大神经损伤外,其余患者耳垂麻木于术后2个月恢复。患者对该切口的美观程度比较满意。结论类"V"或"N"美容切口入路切除腮腺肿瘤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腮腺部位的大部分肿瘤都可以采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取得良好美容效果的方法及美容效果。方法: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102例乳腺良性肿物,观察美容切口效果。结果:102例患者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手术瘢痕小且隐蔽,并发症少。结论:手术应用简便,适用于大多数乳腺良性肿瘤的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乳晕小切口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疗效及术后的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患者经乳晕小切111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手术切口瘢痕不明显,乳头、乳晕感觉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乳晕小切口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手术疗效确切,术后术区胸部外观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小鹏  徐永成 《中国医药》2011,6(10):1256-1257
目的 探讨运用提切眉术、重睑术、睑袋整复术联合矫治中老年人眼周衰老现象的作用。方法 通过眉上、眉下切口以及全眉切除去除部分眉部皮肤,联合切开法重睑术、外路法睑袋整复术矫治78例中老年人眼周的衰老现象。结果 78例均行切开重睑去皮术和睑袋整复术,提切眉术中眉上切口型32例,眉下切口型30例,全眉切除型16例。术后随访5 ~56个月,平均随访45个月。1例(1.28%)术后下睑睑球分离,轻度外翻,3个月后自行恢复;1例(1.28%)上睑仍有轻度松弛,5个月后再次手术矫正,术后效果满意;其余76例(97.44%)效果均理想,眉形优美,上睑皮肤松弛矫正,鱼尾纹明显改善,额部皱纹有所缓解,受术者满意。结论 提切眉术、重睑术及睑袋整复术联合用于矫治中老年人眼周衰老现象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效果较好、容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面部小切口切开复位,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方法和疗效评估。方法 30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采用头面部小切口完成骨折复位及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面部小切口结合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切口隐蔽、安全、固定可靠及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友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15-2316
目的:探讨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小切口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小切口组患者采用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2 h、24 h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 t=2.91、2.93、2.17、2.22、2.24、2.87,均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χ2=4.33,P<0.05)。结论采用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较传统甲状腺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手术美容效果好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7 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虎  孙颖 《安徽医药》2014,18(2):304-305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手术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37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的手术资料。结果 37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 min,无出血及胆瘘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美观、安全、可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许程伟  张艮龙  于智勇 《安徽医药》2016,20(11):2124-2125
目的 探讨应用气腹针穿线悬吊阑尾配合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安全性、可行性、技术要点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气腹针穿线悬吊阑尾配合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3~76 min,平均(32±6)min。术中出血量为4~10 mL,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6.5~20.5 h,平均(9.0±2.6)h。术后无肠瘘、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微创美观。术后病理检查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例,慢性阑尾炎4例。全组患者获得随访(门诊随访7例、电话随访11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个月(2~10个月),未发生戳孔疝、黏连性肠梗阻等远期并发症,手术瘢痕不明显。结论 应用气腹针穿线悬吊阑尾配合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气腹针穿线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切口的选择与术后美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9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肿块表面沿皮纹切口切除术,研究组采用环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情况、术后瘢痕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瘢痕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组患者术后不接受瘢痕者为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34%(x2=49.57,P<0.01);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2,P<0.01).结论 环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瘤优于对照组,可有效减轻术后瘢痕,既对疾病起到了根治作用,又达到了美容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Conclusion of the opinionAlthough on the basis of the provided scientific data the use of deoxyarbutin as such can be considered safe for consumers in cosmetic products in a concentration up to 3% in face creams, hydroquinone will be formed at levels which raise concerns with regard to the safety of such products during life-cycle of the product (e.g. storage conditions and stability under in-use conditions).Therefore, the overall conclusion of the SCCS is that the use of deoxyarbutin up to 3% in face creams is not sa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