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致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分析。方法:2010年6月-2013年2月产科共分娩81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的76例,回顾812例产妇临床资料,自然分娩者设为观察组,剖宫产者为对照组1,阴道助产者为对照组2,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的危险因素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主要为胎儿高危因素、孕妇高危因素和产时因素,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相比,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几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几率较前两者明显增加,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产前及产时胎儿监护,恰当选择分娩方式,及时处理妊娠并发症,对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患者及时干预与治疗,降低新生儿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刘爱青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14-114
目的:观察新生儿窒息发生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方法:对300例新生儿窒息处理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分娩时危险因素高达70.67%,其中胎儿危险因素69%,母体危险因素49.33%。结论: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危险妊娠产前和产时的检测,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适时、适式选择分娩方式和治疗方法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探寻其预防措施,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收治新生儿窒息患者87例,并探讨了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体重、孕周、娩出方式及产程之间的关系.结果:先兆子痫、妊娠过期、胎盘前置及早产、难产等高危妊娠的新生儿窒息率均高.结论:做好产妇围产期的保健、及时治疗常见的高危妊娠及并发症;做好高危妊娠产前及产时监护;避免难产,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等,均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1992年新生儿窒息115例,产前有各种高危因素82.6%.窒息发生与性别,孕周,体重,胎别有关.Apgar评分越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越高.及时而正确地复苏和复苏后监护及产前,产程中监护是降低死亡和致残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和导致此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57例产妇分娩的活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及导致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有30例新生儿发生窒息,其发病率为2.84%。母亲的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胎龄<37周、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发生胎盘早剥、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出生体重<2500g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母亲的分娩方式、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肝内胆汁淤积、胎膜早破、脐带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上述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85例新生儿窒息的病案资料,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31%(185/3 48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值比(OR)大小依次是产前出血(OR:3.901)、孕周(OR:3.717)、出生体重(OR:3.099)、羊水污染(OR:2.375)、羊水过少(OR:2.317)、脐带异常(OR:2.254)、年龄(OR:2.083)。结论产前出血、孕周、出生体重、羊水污染、羊水过少、脐带异常、年龄为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产前系统检查和产时分娩监护,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71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临床资料。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为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5.67%,22.81%;重度窒息中产前出血、早产、有妊娠合并症者居前三位;无产检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有产检者;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加强产前保健,积极防治有关妊娠合并症,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作胎儿重点监护,及时防治胎儿窘迫,对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欢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28-128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室息产科原因,并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治疗的250例新生儿窒息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生婴儿数10651人,发生窒息250例,包括轻度窒息217例,重度窒息33例;因重度窒息抢救无效死亡1例。其中因为脐带因素有38例,占15.2%;胎盘功能减退因素71例(过期妊娠。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少),占28.4%;难产78例,占31.2%;早产27例。占10.8%;胎膜早破30例,占12%;宫缩过强5例,占2%。可见胎盘功能减退、难产、脐带因素及产程异常等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高危妊娠和难产有密切关系。为此做好产前保健,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止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并且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儿窒息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情况。结果本次入选的72例新生儿中,窒息原因最多的是宫内窘迫23例,其次是脐带异常20例,羊水异常16例,内科并发症11例,产程异常2例。剖宫产窒息患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产钳助产以及臀位助娩等分娩方式(P0.05),37周以内新生儿窒息20例,37~42周新生儿窒息32例,42周以上新生儿窒息20例,早产儿及过期儿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早产儿(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原因有多种,一定要做好孕妇的产前保健工作,结合孕妇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尽可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郑红玲 《当代医学》2012,18(21):100-101
目的 分析头先露脐带绕颈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系统的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广饶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待产妇女的分娩情况,分析头先露脐带绕颈的201例满月待产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以同一时期的无脐带绕颈的432例初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相应的结局.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脐带绕颈1周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剖腹产几率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脐带绕颈2~3周或伴有绕肢体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剖腹产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脐带绕颈的周数越多,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就会越高,若是出现脐带绕颈3周以上并伴有缠绕肢体的情况则需要建议产妇通过剖腹产分娩.  相似文献   

11.
李妍  叶磊 《吉林医学》2008,29(14):1150-1151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前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及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怀孕期间定期产前检查并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前健康教育的孕妇960例为实验组,进行常规产前检查,未参加产前健康教育的孕妇9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产科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提高了产前认知水平,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少,新生儿窒息率发生率少,子宫复旧快。结论:对初产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产妇和新生儿预后好,产妇身体康复快,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增加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瘢痕子宫再次分娩时分娩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接收的瘢痕子宫待产孕妇207例,所有孕妇均选择阴道试产分娩,根据试产结局将其分为试产成功组和试产失败组,即阴道分娩组和再次剖宫产组,分别131例和76例。比较2组孕妇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产褥病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各临床资料差异,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临床资料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影响。结果再次剖宫产组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产褥病率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再次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的年龄、孕周、产前体质量指数(BMI)、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子宫下段厚度、阴道分娩情况、胎儿估重、分娩前宫颈评分等产前因素和潜伏期时间、尿潴留、临产后胎方位、宫缩程度、潜伏期宫颈评分等产时因素比较具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周、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子宫下段厚度、胎儿估重、分娩前宫颈评分、产前BMI、阴道分娩情况、潜伏期时间、尿潴留、临产后胎方位、宫缩程度、潜伏期宫颈评分等产前和产时因素均是影响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在严格筛选年龄、产前BMI、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阴道分娩史、定期产前检查、瘢痕厚度等适应指征情况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选择阴道分娩,有助于改善孕妇分娩结局,提高分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产前综合检查对降低妊娠妇女肾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58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9例.在妊娠第12周开始,常规组进行常规孕期体检和指导,干预组给予综合产前检查和孕期知识培训、心理指导等,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概率和相关功能指标变化.另取30例已有肾功能不全的育龄期妇女,进行相关的合理化指导和妊娠风险评估,观察后期的妊娠情况.结果 干预组中,发生妊娠期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妊娠妇女的肾功能相关指标处于正常水平,对照组肾功能异常的人数多于干预组(P<0.05),且多数的肾功能指标处于异常水平.已有肾功能不全的育龄期妇女通过一定风险评估,降低了妊娠后的风险概率.结论 通过综合的产前检查和规范的产前培训及心理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妊娠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对已有肾功能不全的育龄期妇女进行妊娠风险评估,给予相关合理建议,对合理妊娠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胎膜早破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危险因素与分娩方式、母儿并发症的关系及早期干预。方法对2002年8月~2003年7月就诊的1 123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组的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7. 6%, 5. 1%, 3. 4%与对照组(5. 4%, 1. 2%, 0. 6% )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应对不同孕周的胎膜早破患者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母亲血清标志物检查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ACCESS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及配套试剂对妊娠15—22周的1502例孕妇进行血清AFP、β-hCG、μE3的测定,风险率〉1:380定为筛查阳性,再作羊水检查进行产前诊断。结果1502例孕妇中筛查为阳性者47例(3.13%),接受产前诊断者45例,有3例21-三体核型胎儿,2例神经管畸形胎儿,1例18-三体综合征胎儿。结论孕中期应用母亲血清生化指标筛查唐氏综合征胎儿并结合产前诊断是减少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致新生儿结构异常出生缺陷的产前超声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全程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未见异常,且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外观和检查有结构异常的数据资料,探讨致新生儿结构异常出生缺陷的产前超声漏诊原因。结果 18 722例孕妇中,新生儿结构异常240例(269处),包括严重畸形15例、轻微畸形225例(254处)。其中,产前超声不能或难以诊断的畸形占72.12%(194/269);不在系统超声检查范围内的畸形占27.13%(73/269);产前超声能诊断而漏诊的畸形占0.75%(2/269)。结论在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的情况下,产前超声不能或难以诊断的畸形是发生结构异常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范围之内超声能诊断的畸形漏诊极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及心肺复苏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近3年来165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窒息病因及心肺复苏方法。结果①新生儿窒息的病因较多,可以是孕妇、胎儿及胎儿附属结构(脐带、胎盘、羊水等);②大部分窒息患儿仅需要简单复苏手段即可康复。结论产前做好评估和复苏准备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先兆子痫孕妇终止妊娠时机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拟对发病较早的先兆子痫孕妇终止妊娠的时机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 1998年至 2002年先兆子痫发病情况、终止妊娠时间、方式选择及母婴预后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7 979例住院分娩孕产妇中,先兆子痫 306例,患病率为 3. 83%。孕产妇病死率为 0。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病死率均随孕周延长呈下降趋势,其中32~35周结束分娩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较<31周结束分娩产妇的新生儿显著降低, 31 ~35周结束分娩产妇的围产儿存活率为 97. 95%,较<31周结束分娩产妇的围产儿显著升高,各孕周 (31~36周)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发病较早的先兆子痫孕妇在期待治疗过程中,须严密监护母儿情况,必要时可在 31 ~35周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绿春县农村孕产妇的产前检查情况,产前检查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孕37周至42周的农村孕产妇2453例,通过整理住院病历及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册),分析孕期产前检查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孕期产前检查3次以上18例,占0.7%,孕期产前检查2次52例,占2.1%,孕期产前检查1次82例,占3.3%,整个孕期没有做过产前检查的2301例,占93.8%.不做产前检查孕妇中,认为妊娠属生理现象,没有必要做产前检查的1583例,占69%,交通不便不做产前检查的452例,占20%,由于经济困难没有做产前检查的125例,占5%,未做产前检查,也不说明原因的141例,占6%.孕产妇死亡3例,病死率0.1%.其中:妊高征2例,前置胎盘1例,2例没有做过产前检查,占孕产妇妇死亡中67%,1例曾做过产前检查,占孕产妇死亡中33%.结论产前检查是保障云南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有效实施的基础.提高住院分娩率是保障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脐血流检测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胎儿脐血流检查测仪 ,对孕 2 4+ 6~ 40 + 6周的孕妇共 385人进行检测 ,连续超声波探测胎儿脐动脉血流 ,测量S/D、PI、RI、FVR值 ,结果由电脑自动分析。结果 :检出脐血流异常共 6 0人 (占 15 6 % ) ,S/D异常为主有 36人 (9 4% ) ,余 2 4人为PI、RI、FVR值异常 (占 6 2 % )。检测出脐带绕颈 115人 (占 2 9 8% )。脐血流异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IUGR、新生儿窒息的机率也大 ,与正常脐血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脐血流检测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产前监护方法 ,能及早发现IUGR、妊高征、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宫内缺氧、脐带绕颈等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