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我院102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肝肾功能、血清白蛋白含量、凝血功能,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为42.16%(43/1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应用天数、血肌酐、血清白蛋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可增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风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应用天数越长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越大,临床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
赵冰封  黄学桂  陈红波 《安徽医药》2020,24(10):2087-2090
目的分析头孢孟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机制,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本研究报告1例使用头孢孟多[一种含有 N?甲基硫代四氮唑(NMTT)侧链的头孢菌素]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例,病人 2019年 3月 24日入院, 2019年 3月 25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因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应用头孢孟多酯钠抗感染治疗后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予 VitK1肌肉注射治疗, 2019年 3月 31日基本情况良好予出院。通过对凝血功能异常原因分析并行文献循证,探讨其发生机制与防治措施。结果根据病人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的时机与处理情况,结合说明书和文献循证结果判断,病人凝血功能异常与使用头孢孟多酯钠有关。具有 NMTT侧链的头孢菌素引起凝血功能异常或出血的风险较高,与其抑制维生素 K(VitK)环氧化物还原酶活性,消耗 VitK依赖性凝血因子有关,其作用机制与华法林类似。结论医护人员及临床药师要充分注意该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采取积极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讨论活血通络汤对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凝血功能、内皮功能以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治疗后,两组...  相似文献   

4.
嵇建祥 《黑龙江医药》2012,25(6):907-909
目的:初步探索中-重度肝硬化病变并发肝癌时术后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我科五年来4例因重度肝硬化合并肝癌予以肝癌切除术后出现凝血功能资料分析。结果:4例患者术中及术后补充凝血因子过程中术后5日因凝血因子缺乏死亡1例成功救治3例(术后出血最多一例达6000ml)。结论:手术治疗的风险及凝血功能结果分析及富含凝血因子血液制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林斌  刘晔  高宇亮 《中国药业》2013,22(11):30-31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对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试验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常规组),各30例,分别在预扩容前(T0)、预扩容结束时(T1)及髋关节置换术后1 h(T2)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预扩容结束时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较预扩容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1 h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较预扩容前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预扩容前、预扩容结束时及髋关节置换术后1 h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应用羟乙基淀粉进行预扩容具有改善血液高凝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三类以上大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还有60例来自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术前、术后第1、3、5天,对观察组患者采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FT)、凝血活酶时间(AFI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检,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PT、AFTT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第1,3,5天没有明显变化,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Fbg、DD、vWF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第1天都出现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第3天都有所下降,但P<0.05,差异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天基本恢复到术前或者正常范围内.结论 患者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建议常规进行凝血功能监测,一旦出现血栓前状态,及早进行抗凝等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7.
汪义松  张图强 《江西医药》2009,44(10):967-968
目的探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外科70例外伤性脾破裂致腹腔内出血患者,术中血液回收、洗涤并回输,观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第2d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每例平均回输自体浓缩红细胞(561.41±220.11)ml,90%患者(63/70)术中、术后不再输库存血;术后血液检测凝血功能等均接近正常;无一例发生输血反应。结论抢救外伤性脾破裂等致腹腔内大出血,术中使用自动血液回收机能迅速进行自体血回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节约血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凝血障碍对急性闭合性颅脑创伤预后的临床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瑞金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急性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有凝血障碍分对照组(40例,凝血功能正常)和观察组(40例,凝血功能障碍),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孕妇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孕妇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及其临床表现,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8例孕妇均抢救成功,无产妇死亡病例;子宫全切除的患者有3例,次全子宫切除患者1例,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患者6例。胎儿情况,新生儿存活27例,宫内死亡1例,死胎4例,新生儿死亡率为15.62%。患者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有明显区别。在治疗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有着明显改善。结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主要是及时并且有效地将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去除,同时进行有效的止血、补充血容量等相关的对症治疗。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及再次开腹探查时加行B-Lynch子宫缝扎术,对保留子宫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9,(7):1177-1178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7岁,2018年1月22日因"外伤致左三踝骨折"在某二甲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查乙肝标志物为阴性、肝肾功能、血脂、凝血分析、血常规等均未见异常,术后服用骨康胶囊(剂量1.6 g tid,贵州维康子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7120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省中医院骨伤科行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的70例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45例;60~69岁组22例,70~79岁组28例,80~89岁组18例,90~99岁组2例。比较4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3、7、14 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4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3、7、14 d PT、APTT、TT、FIB、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0例患者均未出现上肢深静脉血栓。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四项、D-二聚体指标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较小。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不受年龄影响而改变,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患者124例。常规护理62例作为对照组,综合护理6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发生率、术后1周凝血功能指标数据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质和D-二聚体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下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形成,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导致替加环素引发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接受替加环素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病例资料,分为研究组(凝血功能异常)和对照组(未发生凝血功能异常).比较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替加环素用法用量、合并用药等因素上的差异,对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肠道微生态移植对胃肠道术后菌群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穿孔和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肠道微生态移植进行治疗,随访观察1个月。结果在肠道微生态移植治疗后,60例胃肠道术后菌群失调患者中57例痊愈,痊愈率95.00%;3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100%。患者治疗后的CRP、PCT水平及腹泻Hart评分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与随访期间未见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采用肠道微生态移植治疗胃肠道术后菌群失调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炎症程度,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异常与肝功能、内毒素(LPS)、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凝血功能异常)32例和对照组(凝血功能正常)48例,均进行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LPS、PAF的检测,分析凝血功能异常与肝功能、LPS、PAF的相关性。基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比较65例预后良好者(GOS 4~5分)与15例预后不良者(GOS 1~3分)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17.43±2.0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水平[(54.79±4.45)s]高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t=11.042、11.912,P<0.05),纤维蛋白原(FIB)水平[(1.84±0.26)g/L]、血小板计数(PLT)值[(97.43±11.05)×109/L]低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t=3.776、17.720,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利伐沙班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凝血-纤溶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2月至2020年04月我院接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为46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观察组于对照组方案上加施血塞通注射液,比较治疗后凝血-纤溶功能及膝关节功能.结果: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应用血栓弹力图(TEG)在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间对凝血功能的监测,判定在指导应用血液制品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30例行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无肝期、新肝期、关腹时抽取血液标本,测定常规凝血功能以及TEG,TEG参数包括反应时间、α角、K值、最大振幅。根据以上参数指导应用血液制品,反应时间7min给予新鲜冰冻血浆;α角低于32°时给予Fg;最大振幅低于54mm给予血小板,术后评价凝血功能的控制效果。结果 30例患者经采用血液制品来调控机体凝血功能后,在无肝期、新肝期、手术完毕时均保持在轻度低凝状态,其常规凝血功能、TEG指标与手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调控效果满意,术后均未出现血栓栓塞性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TEG在肝移植中可以很好的监测凝血功能,并为其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术期标准化肢体锻炼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疼痛等各方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清远市人民医院2019年4—11月共79例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前后对照的方法,2019年4—7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n=36),2019年8—11月入院的患者为干预组(n=43),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围术期肢体锻炼,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当日、拔管日、出院日的肩关节外展、后伸及疼痛评分情况,并观察记录。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肩关节外展(P=0.153)、后伸(P=0.697)、疼痛评分(P=0.084)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当日、拔管日、出院日的肩关节外展、后伸情况,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围术期实施标准化肢体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患侧肢体术后活动度的恢复,可减轻患者术后肩关节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性抗凝在具有高危血栓风险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具有高危血栓风险恶性肿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未采用预防性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比较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未用药时、用药5 min、术后即刻、用药后30 min、用药后1 h、用药后2 h活血凝血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用药时两组活血凝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5 min、术后即刻观察组活血凝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用药后30 min、用药后1 h、用药后2 h观察组活血凝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抗凝在具有高危血栓风险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肠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术中低体温、凝血功能以及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胃肠手术患者157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790例)与对照组(78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术前与术中30min患者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两组术前、术后1d及术后3d的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 术中低体温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术中30min的APTT、TT、PT水平均以及FIB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d、3d的应激指标N与NE水平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胃肠手术期间采取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及减轻手术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