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洛阳市1994—1995年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分析王妙玲执笔为探讨急性驰缓性麻痹(AFP)流行特征和制订防治对策,如期实现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现将我市1994—1995年AFP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疫情资...  相似文献   

2.
乐山市1995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山市1995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情况分析李均浩,郭志洪乐山市1995年加强了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全年共报告病例数21例,其中1例非AFP,比1994年(6例)提高了3倍多。15岁以下儿童AFP报告发病率1.08/10万,达到了...  相似文献   

3.
怀化地区1990~1994年儿童急性驰缓性麻痹发病情况调查湖南省怀化地区卫生防疫站(418000)郑永红急性驰缓性麻痹(AFP)是由一组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为掌握我区AFP发病水平,评价脊髓灰质炎(脊灰)监测和报告系统的工作质量,给如期实现消灭脊...  相似文献   

4.
我省自1994年以来连续4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为了确保我省消灭脊灰工作的稳固发展,本文对我省1997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进行了综合分析,以便了解我省消灭脊灰工作的进展,为消灭脊灰的证实工作做准备。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1994年AFP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及监测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我国于1991年建立了现行的AFP(急性驰缓性麻痹)疫情专报系统,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对15岁以下无其它病因的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进行报告,并对报告的时间、程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将黑龙江省1994年AFP监测系统工作情况分析、评价如下:1 资料来源 黑龙江省脊髓灰质炎监测中心1994年度监测资料。2 结果分析2·1 AFP病例概况2·1·1 发病率 1994年共收到AFP病例报告41份,经流  相似文献   

6.
章兴祥 《浙江预防医学》1998,10(12):752-753
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是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我市自1991年建立了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专报系统以来,AFP监测系统的及时性和敏感性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加强AFP监测工作,现将1991~1995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1993~1995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状况分析谭洁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世界卫生组织要在2000年全球消灭的传染病。有效的监测工作是消灭脊灰的重要措施。现将我市1993~1995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情况分析如下。1 流行...  相似文献   

8.
班澜 《应用预防医学》1997,3(3):189-190
1995年南宁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评价班澜南宁市近几年消灭脊灰的工作重点是在提高常规免疫接种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对4岁以下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活动,建立和逐步完善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以便如期实现消灭脊灰目标。现对1995年南宁市AFP监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韶关市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评价监测系统工作状况.找出存在同题,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现对该市1994~1996年报告的AFP病例及监测工作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市1994~1998年共报告了27例0~14岁急性驰缓性麻痹(简称AFP,下同),都按卫生部要求进行个案调查;收集患儿双份粪便标本送广东省卫生防疫站检验;60天跟踪随访。现收集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监测系统评价。1 资料来源1994~1998年AFP病例个案调查表、随访表,标本送检申请表。2 结果2-1 流行病学分析2-1-1 发病概况:1994~1998年报告AFP例病例共27例,,各年度AFP病例数分别为4、7、4、5、7,每年相应发病率为0-94/十万、1-63/十万、0-98/十万、1…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菏泽地区1994—199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分析张复臣狄成忠吴秀贞侯风英张传新本文对荷泽地区1994—199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作一分析,描述其流行状况,初步评价我区消灭脊灰工作进展,为进一步加强消灭脊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来...  相似文献   

12.
徐虹  马瑞 《工企医刊》1998,11(1):43-44
自1989年全国提出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以来,我市逐步建立和完善了AFP监测系统,在常规免疫基础上开展了强化免疫,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现将1996年哈尔滨市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AFP监测系统上报的旬报表,AFP  相似文献   

13.
急性驰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证实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全国进入无脊灰证实阶段 ,对AFP病例监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是十分必要的。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市 1993— 1999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报告数据。1.1 AFP病例监测指标评价体系 ,根据卫生部 1993年关于AFP病例监测内容与要求的五个主要指标建立。1.2 采用加权秩和比法【1】进行分析。加权秩和比RSRw=(∑R·W ) /N ,其中R为各指标的秩次 ,W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N为评价的年份数。1.3 对AFP病例监测的秩和比RSRw 进行…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完善快速、灵敏的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监测系统,是消灭脊灰的重要策略之一。为进一步改进脊灰监测工作质量,现将我市近几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简称AFP)病例监测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本市和省脊灰监测中心,包括疫情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茌平县消灭脊髓灰质炎防治策略及效果。[方法]描述 1950 年以来脊髓灰质炎发病趋势,分析脊灰疫苗计划免疫各类报表和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报表。[结果]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和消灭脊髓灰质炎活动的深入开展,茌平县脊灰发病率逐年下降,1990年以来已无确诊病例发生。主要防治策略是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免疫;加强免疫监测和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结论]茌平县已连续 14 年无脊灰野病毒的传播,以后应重点消除脊灰疫苗免疫空白[1],进一步提高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1995年脊髓灰质炎监测系统工作状况分析白羽,余宏杰,林杨,杨百灵,鲁欣,李广兰,于艳自1993年建立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监测系统以来,辽宁省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初见成效。为进一步推动消灭脊灰工作,现对1995年辽宁省脊灰...  相似文献   

17.
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如何进一步提高AFP监测系统敏感性,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是当前消灭脊灰工作的重点。1995~1996年全市消灭脊灰专报系统共报告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20例,现将两年AFP发病情况和脊灰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评价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资料来自全市AFP病例报告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二、病例诊断:按卫生部颁布的《消灭脊灰实施方案》的脊灰病例诊断标准进行核实。结果与分析一、流行病学特征1.发病情况,1995~1996年全市共报告AF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掌握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方法 AFP监测报告系统统计资料分析.结果 上蔡县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2000-2009年共报告AFP病例47例,经临床学、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无确诊脊髓灰质炎(脊灰野毒株)病例,15岁以下AFP病例的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88/10万;病例的及时报告率...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麻疹监测,加速麻疹控制规划进程,1993年山东省把麻疹疫情纳入急性驰缓性麻痹(AFP)专报系统,使之成为内涵更丰富的计划免疫监恻系统.为评价青岛市麻疹监测系统的完整性,以更好地为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分析1993~199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和AFP专报系统的资料,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驰缓性麻痹 (AFP)病例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是AFP病例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基础和前提。为了解我区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 ,评价监测系统状况 ,找出存在问题 ,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现对我区自建立AFP监测系统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1 资料来源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本区AFP监测系统 ,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及计划免疫工作档案资料。AFP病例的诊断按《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实施方案》的标准 ,所有AFP病例粪便标本送广东省卫生防疫站脊灰实验室作病毒分离。人口资料来源于区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