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SAP 140例, 其中并发高血压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43~66岁(平均53.4岁)。手术7例,非手术4例。全组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1996年拟定的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1.2 临床表现 本组SAP并发高血压均发生于病程早期(1~6天),平均2.5天。其中有4例发生于手术后1~2天。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符合1979年我国郑州会议所制定的诊断高血压标准,即成人高血压为收缩压(SAP)≥160mmHg及或舒张压(DBP)≥95mmHg。BP在160~180/95~100mmHg有8例,BP≥180/100mmHg有3例。其中有6例病人出…  相似文献   

2.
张令生 《天津医药》2000,28(1):46-47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及多发病,常导致心脏损害,而左房内径增大作为高血压心脏损害的早期改变已有报道。现对47例轻度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对其左房内径(LAD)、二尖瓣EF斜率及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主要指标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D%)进行分析,并以45例健康人作对照,评价左房内径增大对高血压心脏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高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病患者舒张压(DBP94~104mmHg,1 mmHg≈0.133 kPa)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47~68岁,平均61.1岁。病史3~12年,平均5.7年。平均DBP 98.6 mmHg,并除外冠心病,心瓣膜疾患,糖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院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有关影响患病因素,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将2000年9月我院职工高血压患病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2000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职工计2 058人。1.2 高血压诊断标准 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血液学学会(WHO/ISH)联合提出的高血压分级诊断标准。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7.5mmHg=1kPa)或舒张压90~99 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Hg或舒张压100~109 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mmHg。  相似文献   

4.
依据1978年WHO诊断标准,选择本院附属医院2005-01~2006-01住院Ⅱ期高血压患者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35~58岁,平均(46±5)岁。SBP>180mmHg(1mmHg=0.133kPa),DBP>110mmHg。全部观察对象均停用其它降压药物,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10mg,3次/d;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1  相似文献   

5.
韩铁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289-1290
我院于2000年1月~2003年2月使用硝酸甘油静滴治疗8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80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50例 ,女30例 ,年龄39~65岁 ,平均51 8岁。包括高血压危象32例 ,高血压脑病16例 ,脑出血4例 ,冠心病急性左心衰14例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14例。其中66例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 ,最长病史者为21年 ,50例间断服用降压药治疗 ,16例未行降压治疗 ,14例既往未发现高血压病或未测量过血压。80例患者治疗前血压190~250mmHg/105~150mmHg,平均218.2mmHg/125.8mmHg。患者均符合高血压急症诊断条件[1]。1 2治疗方法 :5%葡…  相似文献   

6.
冷静  唐海滨  孙连达  韦旻  李颖  刘鲲 《贵州医药》2007,31(7):632-632
近年来静息心率(RHR)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倍受人们关注。本文对9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RHR、血糖、血脂及左室壁厚度的检测,并与8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探讨RHR与高血压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分组1.1.1高血压组(EH)92例高血压患者均为2004年8月至2007年1月我院老干科或老干门诊的患者,男83例、女9例,平均年龄74.5岁。高血压诊断标准[1]: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即为高血压,经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1.1.2正常对照组(NT)88例正常对照组均系本院…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 ,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 ,且高血压又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笔者研究高血压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关系 ,探讨高血压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例为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9月—2002年1月收治患者。男6例 ,女5例 ,平均年龄 (60.6±9.7)岁 ,收缩压 (162.3±19.2)mmHg ,舒张压 (94.2±7.0)mmHg,高血压病史 (5.0±3.0)年。诊断按1995年WHO制订的标准执行[1],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且无高血压的并发症。(2)对照组29例 ,为同期健康体检者 ,男18…  相似文献   

8.
苏学宁  靳桂琴  李晨 《天津医药》2003,31(12):806-807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目前对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血脂及血液黏度变化已有较多研究[1],而对脑出血患者的上述变化研究较少,笔者观察和分析了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上述变化。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2000年6月—2001年6月收治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6例 (脑出血组),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53±11.70)岁。入选标准:(1)有高血压病史;(2)既往无脑卒中病史;(3)CT示脑出血位于单侧基底节区;(4)CT示既往未发生过无症状性脑卒中。血压范围:收缩压为152~18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为105~122m…  相似文献   

9.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由于高血压所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59~78岁,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且病程超过5年,发病前均出现血压急剧升高达(180~240)mmHg/(100~140)mmHg,均符合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表现为重度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口唇、指端发绀,阵发性咳嗽,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哮鸣音和湿罗音,心率增快,心尖部闻及舒张期杂音及奔马律.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选取太原市八家医院1973年1月~1987年12月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患者224例,以1∶1配对方式进行了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本市AMI的一些发病规律,并雏议相应的防治对策。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标准 1.AMI按WHO制定的标准(1)做出诊断。2.高血压分为四种情况:①舒张压>90mmHg;②舒张压≥95mmHg;③收缩压≥160mmHg;④血压≥160mmHg。3.血清胆固醇>220mg/dl者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  相似文献   

11.
张世江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0):1212-1213
<正>本研究旨在比较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52例高血压1~2级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1]。收缩压140~179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109mmHg。  相似文献   

12.
<正>例1男,27岁。1997年体检时测血压为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无头痛及恶心、呕吐等不适,未予重视。2004年再次检查血压,波动在170~190/80~110 mmHg,至某医院诊断"高血压",并发现右肾萎缩,行"右肾切除术",术后血压仍波动在170~190/100~110 mmHg,患者仍无不适主诉,间断口服降压药物治疗。2011-01患者无明显诱因感右上肢麻木,伴言语不清,于当地医院就诊,测血压280/160 mmHg,超声提示腹主动脉狭窄,脑CT诊断为左侧  相似文献   

13.
1.患者简介 患者,男性,65岁,高血压5年,血压一直波动在150~160/85~90mmHg。诊断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对原发性高血压病110例给予口服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均为门诊患者。11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定;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所有患者均排除  相似文献   

15.
杨永慕 《贵州医药》2003,27(2):170-171
厄贝沙坦是一种强效非竞争性长时间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ⅡRA) ,特异性地结合AT1受体亚型。本文对厄贝沙坦口服治疗高血压病(EH)进行临床验证 ,采用自身对照开放实验方法 ,观察其对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作客观的评价。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 5 8例 ,男38例 ,女 2 0例 ,年龄 38~ 75岁 ,患者病程 2个月至2 0年。入选标准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舒张压为 95~ 1 1 5mmHg(1mmHg =0 .1 33kPa) ;同意停用非实验所用的其它抗高血压药物。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及孕妇 ,心肌梗塞、有脑卒中…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66年至1988年共收治急性胰腺炎864例,病程中出现高血压者14例(1.46%),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7例;年龄21~73岁,50岁以上10例。血清淀粉酶(Somosyi氏法)500u 3例,800u 5例,1600u 5例,3200u 1例。尿淀粉酶(Winsiow氏法)128u 5例,256u 9例。收缩压160~190mmHg 7例,200mmHg以上4例,160mmH8以下3例;舒张压100~110mmHg10例,110~120mmHg4例。高血压持续1天1例,2天4例,3天7例,6天2例。高血压伴脑部受累4例,无脑部受累10例。对高血压伴脑部受累4例短期(3天)应用降压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 如何确定高血压 如果非同一天内不同时间至少两次测量血压,收缩压(高压)大于或等于18.6kPa(140mmHg),或舒张压(低压)大于或等于12.0kPa(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当血压在18.6~21.1/12.0~13.2kPa(140~159/90~99mmHg),称为轻度高血  相似文献   

18.
吲达帕胺与氯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 2 0 0 2年采用吲达帕胺与氯沙坦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1 0 0例 ,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0月 ,首次就诊或体检发现的高血压病人 1 0 0例。中度高血压 (1 0 5mmHg≤DBP≤ 1 1 2mmHg) 60例 ,其中男 38例 ,女 2 2例 ;重度高血压(DBP≥ 1 1 5mmHg) 4 0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1 4例。年龄 2 8~ 78岁。剔除对象 :①继发性高血压 ;②急进型高血压 ;③严重心律不齐 ;④ 6个月内患急性心肌梗死及中风。1 2 治疗方法 病人入选后给予吲达帕胺片 (天津产 ) 2 5mg ,氯沙坦 (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实施综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物的影响,探讨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70例实施综合干预的出院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65例出院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建立健康档案;每周给予1~2次电话随访;每月举行1~2次健康讲座;具体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用药行为干预、自我血压监测、心理支持、简化治疗方案。结果出院时血压情况及服药依从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0.34±2.76)个月,观察组收缩压(126.43±11.03)mmHg、舒张压(81.54±7.51)mmHg低于对照组的(132.85±12.63)mmHg、(84.97±8.03)mmHg(P<0.05);血压达标88.57%、服药依从性好81.43%高于对照组的72.31%、47.69%(P<0.05)。结论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工作,能够提高高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了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自2014年08月~2017年12月高血压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单纯高血压患者45例为对照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45作为观察组,并根据血糖指标将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组分为轻度(16例)、中度(17例)、重度(12例)3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伴不同程度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结果:与高血压组相比,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后高血压伴糖尿病组上午收缩压(142.57±2.76)mmHg vs.(144.60±2.15)mmHg(P0.05)、下午收缩压(126.97±3.00)mmHg vs.(135.03±5.30)mmHg(P0.0001)、下午舒张压(72.93±2.99)mmHg vs.(79.03±4.50)mmHg(P0.0001),但上午舒张压在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而轻、中、重3组的下午收缩压、下午舒张压也显著升高。结论:糖尿病可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升高,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糖尿病严重程度调整左旋氨氯地平的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