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细胞钙离子成像分析系统检测单细胞内自由钙离子浓度([Ca2 ]i)的动态变化,来研究大黄单蒽醌类单体:大黄素(emodin)、大黄酸(rhe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和大黄素甲醚(physcion)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ψ)[Ca2 ]i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黄酸分别与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或芦荟大黄素两药组合都显著抑制LPS刺激PMψ的[Ca2 ]i升高,体现了药物的协同抑制作用,并进一步证实,其中大黄酸起着关键作用;而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组合对LPS的作用没有明显影响。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或大黄素甲醚)三药组合更显著抑制了LPS刺激的[Ca2 ]i升高,其效应均强于三药单独或两药组合对LPS的抑制作用,大黄酸的参与显著改变了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或大黄素甲醚)组合对LPS刺激的[Ca2 ]i的影响性质。四种大黄单蒽醌类单体组合能够完全消除LPS刺激的PMψ[Ca2 ]i升高。以上结果表明:不同药物组合方式可以适应调节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不同需要,并提示,大黄酸可能通过抑制其他单体自身活化PMψ的机制,而在组合药物对LPS的抑制效应中起关键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预处理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的影响及肝组织中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I-RAK-M)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损伤组和LPS预处理组.制备肝切片,计数浸润肝组织的淋巴细胞;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印迹法测定肝组织中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MAPK)和IRAK-M表达.结果:LPS预处理可明显减轻CCl4所致的慢性肝损伤,经LPS预处理动物肝组织切片淋巴细胞计数、血浆ALT水平与肝损伤组比较均显著降低;肝匀浆的TNT-α测定结果表明,LPS预处理组TNF-α含量明显低于肝损伤组.LPS处理组pp38MAPK的表达比肝损伤组显著减弱,而IRAK-M表达显著增强.结论:LPS预处理可以减轻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是IRAK-M负性调节LPS信号转导通路,致使敛炎因子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银杏内酯B(GB)是已知的天然而强效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受体(PAFR)拮抗剂,本研究中GB对小鼠腹膜巨噬细胞的增殖、吞噬及产生NO和ROS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与机制,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分离纯化小鼠腹膜巨噬细胞(PM),以不同浓度的GB(1.25~20μmol/L)预孵后加以脂多糖(LPS)刺激并继续培养至相应时间点;以MTT法检测GB对PM活力及LPS诱导的增殖的影响;以荧光微球的摄入结合流式细胞术评价PM的吞噬作用;以Griess法检测GB对LPS诱导的NO释放的影响;以H2DCFDA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PM的ROS水平。结果:LPS刺激后24 h时PM吞噬能力增强,ROS水平显著上升,并释放大量NO,至48 h时PM增殖明显,而经终浓度为5、10、20μmol/L GB在LPS刺激前对PM进行4 h预孵处理可以大幅下调PM对荧光微球的吞噬作用,显著降低PM的ROS水平及NO释放量,并能有效抑制PM的增殖。结论:GB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增殖、吞噬作用、产生NO和ROS的水平,凭借GB对巨噬细胞的体外行为和功能的出色调节作用,理应将其作为天然的免疫抑制剂候选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多糖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中,是免疫系统的主要识别对象之一。病原体表面的多糖分子能够被固有免疫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启动抗感染免疫应答。多糖及糖蛋白的寡糖修饰成分能够被T细胞直接或间接识别,从而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在自身免疫病、肿瘤等免疫相关疾病机制研究中也发现糖蛋白的糖基化异常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且糖结构及其特异性抗体可以作为免疫相关疾病更早更有效的诊断标志物。如今,免疫系统对多糖以及蛋白质分子糖修饰基团的免疫识别与应答研究已成为免疫学和糖生物学交叉的一个新学科,即糖免疫生物学。然而由于糖结构的特异性鉴别和研究手段相对匮乏,目前对于多糖以及寡糖链的功能探究尚不能像基因、蛋白质功能研究那样深入。随着对多糖与寡糖结构及其功能研究技术的进步,糖生物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糖组学的时代。质谱技术的创新为寡糖结构的解析提供了新手段,糖芯片技术的发展为糖免疫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高通量研究平台。随着糖相关技术的不断革新,人类对糖免疫生物学的研究必将越来越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本课题组酶解制备的主要含3-7聚合度壳寡糖(CO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本课题组分离的高活性壳聚糖酶通过酶水解法制备壳寡糖,HPLC法对壳寡糖的成分进行鉴定,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将壳寡糖进行荧光标记得到FITC-COS,研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壳寡糖的吞噬作用及其与Toll样受体4(TLR4)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浓度壳寡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吞噬中性红能力及分泌TNF-α能力的影响,并对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壳寡糖,研究了壳寡糖对小鼠血清IgG和IgM含量及小鼠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HPLC分析结果显示壳聚糖酶水解法制备的COS主要为3-7单糖聚合度的寡糖。将FITC-COS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不同时间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巨噬细胞能够吞噬COS,随着时间的延长吞噬COS的量增加,TLR4单克隆抗体预处理巨噬细胞1小时后再加入FITC-COS,巨噬细胞对COS的吞噬作用几乎完全被抑制。COS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体内研究结果表明小鼠灌胃COS能够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指数,增加血清中IgG的含量,对胸腺指数和血清中IgM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壳寡糖(3-7聚合度)能够被巨噬细胞吞噬,进而激活巨噬细胞,具有较好的体外、体内免疫调节功能,壳寡糖对巨噬细胞的激活是通过细胞表面TLR4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D38蛋白在脂多糖联合D-氨基半乳糖(LPS/D-GalN)所诱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型C57BL/6小鼠(WT)和CD38基因敲除小鼠(CD38 KO)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早期组和模型晚期组。在造模后2 h和6 h处死动物,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在LPS/D-GalN诱导的模型小鼠中,与WT小鼠相比,CD38 KO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组织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测显示肝脏组织出血严重,肝实质细胞空泡变形明显增多,肝细胞死亡显著增加。结论 CD38蛋白通过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肝细胞死亡,减轻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以及海马星形胶质细胞(AST)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LPS组、PNS+LPS组。利用喷糖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检测海马GFAP、乙醛脱氢酶1蛋白家族L1(ALDH1L1)的表达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GFA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与NS组相比,LPS组舔糖潜伏期延长、糖水偏好百分比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NS预处理可逆转上述抑郁样行为;与NS组相比,LPS组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目增加,GFAP及ALDH1L1蛋白表达上调,GFAP及TNF-αmRNA表达上调,PNS预处理均可减少GFAP、ALDH1L1及TNF-α的表达;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改善脂多糖导致的小鼠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IL-18在脓毒症肺损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成年雄性野生型C57BL/6(WT)和IL-18基因敲除(IL-18-/-)小鼠分为野生型小鼠对照组(WT组)、脂多糖(LPS)处理的野生型小鼠组(WT LPS组)、IL-18基因敲除的小鼠对照组(IL-18-/-组)、LPS处理的IL-18基因敲除小鼠组(IL-18-/-LPS组)。腹腔注射LPS(15 mg/kg)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72 h生存率并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组织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IL-18 mRNA及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IL-18表达及定位,TUNEL染色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Treg/Th17比例,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7A、TGF-1β、IL-10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RORγt、FoxP3蛋白表达及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LPS诱导后,小鼠肺组织高表达IL-18。与WT LPS组相比,IL-18-/-LPS组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凋亡细胞显著减少,Treg/Th17比例提高,抑炎因子TGF-1β、IL-10表达增加,而促炎因子TNF-α、IL-17A表达明显减少,肺组织RORγt蛋白表达增加,而STAT3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IL-18可通过上调STAT3磷酸化水平,促进Treg/Th17免疫失衡及炎症因子分泌,从而加剧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9.
现已确定除了细菌产物、吞噬刺激、免疫调节剂外,一些非免疫因素如神经肽类也能调节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例如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能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细胞毒作用。NT 广泛存在于肺尤其是与下呼吸道血管密切相关的神经纤维内,为了更好地了解肺微环境中免疫功能的调节,本文作者研究了NT 对肺泡巨噬细胞(AM)产生IL-1活性的影响。取250—300gWistar 大鼠,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制得AM,将AM(0.5×10~6/ml)与不同的诱导剂(如LPS、MDP,酵母多糖、NT、LTB_4、IFN-γ)孵育24hr 后,经离心  相似文献   

10.
组蛋白诱导抗核抗体产生及其对肾脏损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寻找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诱导抗核抗体(ANA)生成的真正的自身核成分免疫原。方法 从Con A活化的脾淋巴细胞中提取组蛋白免疫同系BALB/c小鼠,ELISA方法测定IgG类抗组蛋白、抗dsDNA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核型和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的沉积,免疫印迹法测定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尿蛋白含量,光镜下观察肾脏形态变化,电镜下观察肾小球电子致密物。结果 活性组蛋白诱导IgG类抗组蛋白、抗dsDNA等多种抗核抗体生成,且诱发同系小鼠产生SLE样肾脏病理变化。结论 活性组蛋白是诱发抗核抗体生成、造成肾损害的免疫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