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估内痔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8年12月至2022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下微创治疗的1 027例Ⅰ~Ⅲ度内痔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者552例、接受内镜下套扎治疗者404例、接受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者71例,主要观察总体以及不同治疗方法下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内镜下内痔微创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4.5%(971/1 027):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552例,其中Ⅰ度、Ⅱ度和Ⅲ度内痔分别为251例(45.5%)、259例(46.9%)和42例(7.6%),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2.9%(513/552),其中Ⅰ度、Ⅱ度和Ⅲ度内痔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4%(237/251)、91.9%(238/259)和90.5%(38/42);内镜下套扎治疗404例,其中Ⅰ度、Ⅱ度和Ⅲ度内痔分别为21例(5.2%)、194例(48.0%)和189例(46.8%),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0%(388/404),其中Ⅰ度、Ⅱ度和Ⅲ度内痔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21/21)、98.5%(191/194)和93.1%(176/189);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71例,其中Ⅰ度、Ⅱ度和Ⅲ度内痔分别为0例(0.0%)、13例(18.3%)和58例(81.7%),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8.6%(70/71),其中Ⅱ度和Ⅲ度内痔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13/13)和98.3%(57/58)。首次内镜下治疗后随访3~43个月,内镜下内痔微创治疗总体复发率为11.2%(109/971):513例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有效者中,74例(14.4%)复发,其中Ⅰ度、Ⅱ度和Ⅲ度内痔的复发率分别为4.6%(11/237)、21.4%(51/238)和31.6%(12/38);388例内镜下套扎治疗有效者中,29例(7.5%)复发,其中Ⅰ度、Ⅱ度和Ⅲ度内痔的复发率分别为0.0%(0/21)、5.8%(11/191)和10.2%(18/176);70例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有效者中,6例(8.6%)复发,其中Ⅱ度和Ⅲ度内痔的复发率分别为7.7%(1/13)和8.8%(5/57)。结论 内痔行内镜下微创治疗总体疗效好、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Ⅰ度内痔,选择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即可保证疗效,临床更多选择该方法;对于Ⅱ度内痔,建议选择内镜下套扎治疗,疗效满意且复发率低;而对于Ⅲ度内痔,建议行套扎联合硬化注射治疗,以保证疗效并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及套扎术治疗Ⅱ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上Ⅱ度内痔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或套扎术治疗的Ⅱ度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内镜下术式的不同,将纳入的患者分为硬化组和套扎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患者35例,其中硬化组27例、套扎组8例。临床疗效方面:硬化组中,痊愈14例、好转10例、无效3例,痊愈率51.85%,治疗有效率为88.89%;套扎组中,痊愈6例、好转2例,痊愈率75%,治疗有效率为100%;两组患者痊愈率及治疗有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硬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3/27),其中1例出现肛门疼痛和发热,1例出现肛门疼痛,1例出现少量便血;套扎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2/8),其中1例出现肛门疼痛和便血,1例出现肛门疼痛。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与套扎术治疗Ⅱ度内痔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观察内镜下套扎术、内镜下硬化剂注射疗法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Ⅰ~Ⅲ度内痔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老年内痔患者150例,接受内镜下套扎术治疗40例(套扎组),接受内镜下硬化剂注射疗法43例(硬化组),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67例(PPH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次数、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24 h及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并发症(术后出血、尿潴留、感染、排便困难、排便失禁、肛门狭窄、肛周水肿、肛门坠胀)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套扎组、硬化组术后24 h VAS评分较PPH组低(P<0.05);三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P>0.05。套扎组、硬化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PPH组低(P <0.05)。套扎组、硬化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次数、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均低于PPH组(P<0.05)。结论PPH、ERBL、EIS治疗老年Ⅰ~Ⅲ度内痔临床效果相当;与PPH相比,ERBL、EIS治疗老...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内镜下内痔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行内镜下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66例Ⅰ~Ⅲ度内痔病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 其中单纯硬化组35例、单纯套扎组104例、套扎联合硬化组27例。结果显示:3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单纯套扎组和套扎联合硬化组术后肛门疼痛发生率[分别为35.6%(37/104)和33.3%(9/27)]和肛门坠胀感发生率[分别为70.2%(73/104)和70.4%(19/27)]均较高, 但一般均可耐受或经简单处理后缓解;出院前, 3组的患者满意度均达90%以上, 手术接受程度均达95%以上;3组术后3个月时的治疗有效率均在90.0%以上, 术后12个月时的治疗有效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单纯硬化组的治疗有效率最低[74.3%(26/35)], 其他2组的治疗有效率仍能维持在85.0%以上。由此可见, 内镜下微创治疗内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具有有效改善症状、患者术后满意度和手术接受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内镜下泡沫硬化剂注射(foam sclerotherapy,FS)联合内镜下橡皮圈套扎(endoscopic rubber band ligation,ERBL)治疗Ⅱ~Ⅲ度内痔的安全性及长期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连续就诊的Ⅱ~Ⅲ度内痔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ERBL组和FS联合ERBL组。术后24 h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术后1周评估出血程度。随访6个月,评价治疗有效性。结果 共纳入84例患者,年龄(54.4±7.9)岁,男性占57.1%(48/84),Ⅱ度内痔占73.8%(62/84)。其中ERBL组43例,FS联合ERBL组41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联合ERBL组泡沫硬化剂用量为(13.8±2.5)mL,注射(4.7±1.2)位点;术后24 h VAS为0(0,3)分,低于ERBL组的2(0,4)分(Z=-2.116,P=0.034)。术后1周出血率ERBL组为20.9%(9/43),FS联合ERBL组为29.3%(12/41),均以轻度出血为主,出血程度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807.0,P=0.378)。随访6个月,ERBL组和FS联合ERBL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35/43)和90.2%(37/41),疗效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84.5,P=0.044)。结论 相比ERBL,FS联合ERBL治疗Ⅱ~Ⅲ度内痔可有效缓解术后肛周疼痛不适,提高长期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泡沫硬化剂进行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将346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Ⅰ~Ⅲ期内痔患者,应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组(195例)和聚桂醇原液硬化剂治疗对照组(151例),进行CAES治疗,随访4周。观察治疗的临床疗效,耐受性,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165例(84.6%)痊愈,28例(14.4%)好转,2例(1%)无效,总有效率99.0%。优于对照组(91.4%)(χ2=47.475,P<0.001)。治疗后治疗组185例(94.9%)没有或仅感觉轻微疼痛不适,8例(4.1%)出现中度疼痛;2例(1.0%)出现严重疼痛。对照组112例(74.2%)没有或仅感觉轻微疼痛不适,34例(22.5%)出现中度疼痛;5例(3.3%)出现严重疼痛。治疗组耐受性优于对照组(χ2=30.217,P<0.001)。并发症方面,治疗组1例(0.5%)、对照组2例(1.3%)出现短暂性尿潴留,对症处置后缓解。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局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采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进行CAES治疗内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照肛直线的内镜下套扎术(ERBL)治疗Ⅰ-Ⅲ度内痔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7例进行参照肛直线的ERBL治疗并成功随访的Ⅰ-Ⅲ度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67例患者中,Ⅰ度35例(52.2%)、Ⅱ度15例(22.4%)、Ⅲ度17例(25.4%);出血者35例(52.2%)、脱垂者9例(13.4%)、出血合并脱垂者23例(34.3%)。手术成功率为100%,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8.1%(59/67),其中治愈38例(56.7%)、好转21例(31.3%)、复发2例(3.0%)。术后不良事件方面,疼痛23例(34.3%),其中轻度11例(16.4%)、中度8例(11.9%)、重度4例(6.0%),疼痛患者术后用药百分比为17.4%(4/23),均为重度疼痛患者;肛门坠胀37例(55.2%)、尿潴留12例(17.9%)、发热1例(1.5%)。 结论参照肛直线的ERBL治疗Ⅰ-Ⅲ度内痔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经内镜痔上直肠黏膜套扎(super-hemorrhoidal banding,SHB)治疗内痔并脱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19年6月—2020年6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Ⅱ~Ⅲ度内痔患者进行SHB治疗。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前瞻性观察SHB治疗内痔并脱出的疗效,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 共112例内痔患者接受SHB治疗,其中Ⅱ度74例(66.1%),Ⅲ度38例(33.9%)。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无肛门疼痛、出血等症状。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肛门坠胀感,持续2~24 h后症状消除。5例Ⅲ度内痔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局部热敷刺激膀胱后得到改善;1例Ⅲ度内痔患者术后第14天便血,在出血溃疡处再次套扎治疗出血停止。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1个月随访,均无出血、疼痛、感染、狭窄等并发症。18例Ⅲ度内痔患者术后仍有部分痔脱出,但无出血等其他症状,其中6例患者再次行SHB治疗后无痔脱出。全部患者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调查患者满意度为100.0%。结论 SHB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内镜下治疗内痔合并脱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或联合组织粘合剂和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预后和转归。方法 对28例食管静脉曲张(EV)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GV)伴出血的患者采用EVL或联合组织粘合剂和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 4例急性出血患者止血率为100%;1 m、3 m、6 m再出血率分别为17.9%(5/28)、7.1%(2/28)、3.6%(1/28);术后6 m复查胃镜发现EV改善总有效率为85.7%,GV改善总有效率为77.7%;术后并发症有胸痛5例(17.9%)、发热4例(14.3%)、咽痛8例(28.6%);20例(71.4%)无再出血,8例(28.6%)术后出血,7例经积极治疗后未再出血;2例死亡,1例行肝移植术。结论 EVL或联合组织粘合剂和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出血患者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能明显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二者序贯联合应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4例因肝硬化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套扎组(单独应用套扎)64例、硬化剂组(单独应用硬化剂)65例、联合组(套扎+硬化剂序贯联合应用)65例,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显效率(72.31%)显著高于套扎组(56.25%)和硬化剂组(5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流速度、血流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患者的平均套扎疗程、平均每人套扎环数均显著低于套扎组(P0.05);联合组的平均硬化剂疗程、平均硬化剂每人用量、平均硬化剂用量均显著小于硬化剂组(P0.05);硬化剂组患者的术后发热率显著高于联合组和套扎组(P0.05);套扎组患者的进食异物感发生率显著高于联合组和硬化剂组(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序贯联合应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内镜下负压套扎术和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Ⅱ/Ⅲ度内痔的疗效。方法 收集60例治疗Ⅱ/Ⅲ度内痔病人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病人采取内镜下负压套扎术治疗,对照组病人采取PPH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尿潴留、肛门肿痛、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26. 6±3. 1) min,术中出血量(12. 7±1. 7) m L,住院时间(40. 7±13. 2) h,恢复时间(9. 0±0. 9) d,住院费用(0. 56±0. 28)万元;对照组手术时间(30. 8±6. 8) min,术中出血量(13. 7±1. 9) m L,住院时间(83. 5±15. 4) h,恢复时间(14. 2±3. 0) d,住院费用(0. 84±0. 41)万元,观察组手术相关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 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 3%,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 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 3%,两组病人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内镜下负压套扎术治疗Ⅱ/Ⅲ度内痔具有创伤少、痛苦小、恢复快、花费低、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广大患者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内镜微创技术治疗内痔伴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以来收治的3例内痔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血停止,无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套扎及硬化术治疗危重型内痔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何翠玲 《内科》2010,5(4):441-442
目的探讨内镜下内痔套扎术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对60例内痔病人行术前、术中,特别是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60例患者应用内痔套扎1~3次后成功率100%,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内痔套扎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正确的饮食指导,休息及严密观察并发症是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硬化-套扎术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7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GV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在观察组采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硬化-套扎术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结果 在术后第6个月随访时,对照组失访2例(5.3%),死亡5例(13.2%),观察组失访3例(7.9%),死亡2例(5.3%),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0%对81.8%,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再出血、吞咽不适和食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4.2%、18.2%和1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9%、35.5%和25.8%(P<0.05)。结论 采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硬化-套扎术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消化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已成为内痔治疗的常用方法。与肛门镜下套扎相比,消化内镜下套扎具有良好的视野,显著提高了对解剖标志的辨识能力,有助于选择更合理、更精准的治疗位点,从而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与内镜下硬化治疗相比,套扎治疗对内痔脱垂效果更好,复发率更低,但是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本文介绍了内痔内镜下套扎治疗的现状,并介绍了肛直线、齿状线等肛管表面解剖标志的内镜下辨识要点,以及套扎手术流程和团队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临床上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治疗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但研究显示药物治疗EVB的疗效不甚理想,而外科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目的:探讨内镜套扎术联合硬化术治疗EV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1年5月-2012年5月温岭东方医院收治的肝硬化伴EVB患者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内镜套扎术联合硬化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72/76),复发率为3.9%(3/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10/7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7%(59/74),复发率为14.9%(11/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4%(21/7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内镜套扎术联合硬化术治疗EVB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优于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硬化剂加固对食管静脉曲张术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在密集套扎疗法的基础上进行硬化加固治疗对于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的防治作用。方法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后食管曲张静脉消失或基本消失的患者进行硬化剂加固治疗,从齿状线开始依次向上在残存小曲张静脉内与血管旁粘膜下层注射5%鱼肝油酸钠,每点注射1—2ml,每次共注射10—14ml。观察其对静脉曲张消失后复发的预防作用。结果加固治疗组49例共行硬化治疗132次,平均2.7次,最多治疗4次。随访12~25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40例(81.9%)患者未发现食管静脉曲张再出现,原有细小静脉明显减轻或消失,9例复发。加固组与单纯套扎组再出血率有明显差异(10.2%对23.4%,P〈0.05);超声内镜检查显示加固治疗组食管曲张静脉发现率明显低于单纯套扎组(42.9%对76.6%,P〈0.01);加固治疗组与单纯套扎组穿通支血管检出率无明显差异(42.8%对57.4%,P〉0.05)。治疗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套扎治疗后小剂量硬化剂加固治疗可显著减少套扎术后残留的食管曲张静脉、防止闭塞消失的静脉再通、预防再出血,有助于提高结扎术的长期疗效,延缓静脉曲张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套扎治疗及组织胶注射后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筛选出52例采用硬化、套扎及组织胶联合治疗的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显示反映肝脏功能的指标中白蛋白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对肝脏储备功能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肠镜下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连续就诊的Ⅰ期出血性内痔成年(18~60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泡沫硬化剂组(FS)和液体硬化剂组(LS)。透明帽辅助肠镜下行痔核内泡沫硬化剂或液体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 共纳入患者108例,年龄(44.0±7.6)岁,男性62例(57.4%)。FS组55例,LS组53例,2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组聚桂醇注射液总量为(3.7±0.9)mL,显著低于LS的(8.0±2.2)mL(P<0.001)。在LS组,8例(15.1%)出现拔针后渗血,借助透明帽压迫止血,显著高于FS组3例(5.5%)(P=0.022)。LS组术后显著疼痛2例(3.8%),FS组为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FS组短期治愈率87.3%(48/55),显效9.1%(5/55),LS组分别为69.8%(37/53)及22.6%(12/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安全有效,副作用少,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软式内镜下透明帽辅助硬化术治疗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双矿医院收治的经软式内镜下透明帽辅助硬化术治疗的56例内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首次硬化治疗止血成功率、术中及术后肛门疼痛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情况。 结果首次硬化治疗止血成功率为89.2%(50/56),术后6个月观察,达到痊愈标准的41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达98.2%(55/56)。疼痛情况:治疗时:无疼痛42例(64.6%)、轻微疼痛12例(21.4%)、剧烈疼痛2例(3.5%)。术后48 h:无疼痛53例(94.6%)、排便痛3例(5.3%)、持续疼痛0例。患者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42例(75%)、满意11例(19.6%)、不满意2例(3.5%)、非常不满意1例(1.7%)。 结论软式内镜下透明帽辅助硬化术治疗内痔出血具有首次治疗成功率高、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