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用RAPD方法对康定虫夏、人工虫草及虫草发酵菌丝体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为不同虫草的品质和药效差异提供分子依据。方法:从6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个引物,以这7个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得到其指纹图谱。结果:没有发现任何两个样本拥有完全相同的RAPD标记,康定冬虫夏草和人工虫草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而与虫草发酵菌丝体相比差异较大。结论:来自不同产地冬虫夏草群体均表现出其独特的RAPD标记,其差异可能系虫体的不同所致。随机扩增的DNA片段的差异是否预示其药效的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康定冬虫夏草与人工虫草的RAPD指纹图谱比…  相似文献   

2.
人参RAPD产物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马小军  汪小全  肖培根 《中草药》1998,29(9):625-627
为了鉴定随机扩增产物的同源性以及更有效地利用DNA分子标记研究人参种质资源,我们首次将毛细管PCR扩增的RAPD反应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并有效的进行了酶切位点分析,结果证明PCR-RFLP是筛选人参特异DNA分子标记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可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另一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康定冬虫夏草与人工虫草的RAPD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超  何俊琳  曾纬  邓斌 《中草药》2005,36(2):274-277
目的用RAPD方法对康定虫夏、人工虫草及虫草发酵菌丝体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为不同虫草的品质和药效差异提供分子依据。方法从6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个引物,以这7个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得到其指纹图谱。结果没有发现任何两个样本拥有完全相同的RAPD标记,康定冬虫夏草和人工虫草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而与虫草发酵菌丝体相比差异较大。结论来自不同产地冬虫夏草群体均表现出其独特的RAPD标记,其差异可能系虫体的不同所致。随机扩增的DNA片段的差异是否预示其药效的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连翘的DNA指纹图谱构建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婷  魏珊  米丽华  李敏  张淑蓉 《中草药》2016,47(5):816-820
目的以不同产地的14批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为材料,运用RAPD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构建DNA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APD技术,从45条RAPD随机引物中进行筛选,以14批连翘进行DNA指纹图谱的分析研究。结果从45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利用这11条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共获得8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67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3.8%,是连翘药材资源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14批连翘药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GS)在0.487 5~0.962 5,表明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聚类结果显示遗传多样性与连翘药材来源地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与其亲缘关系较近有关,符合植物种群分布的一般规律。结论以14批不同产地连翘药材资源的RAPD扩增谱带为基础,构建连翘药材资源的DNA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5.
甘肃产秦艽的DNA指纹图谱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产于我国甘肃省的中药秦艽的3种基源植物秦艽、麻花秦艽与小秦艽进行RAPD分析,建立具有鉴别意义的DNA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秦艽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利用NTSYSpc 2.1和Popgene 3.2软件分析3种秦艽间的亲缘关系,构建树系图.结果 从8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4条具有鉴别意义的多态性引物,在3种秦艽中共得到39个DNA条带,其中共有条带2条,多态条带37条.据此获得了能有效区别3种秦艽的多态性RAPD指纹谱.结论 甘肃产秦艽的3种基源植物遗传分化明显,RAPD方法能有效地将它们区分鉴别.  相似文献   

6.
RAPD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日趋成熟,通过基因工程分析手段,从遗传物质的DNA分子水平检测生物遗传多样性并进行分类与鉴定成为一个新的便捷、准确的鉴定方法。中药鉴定所需的分子标记技术可分为3大类:①基于传统的Southern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如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技术(RFLP);②基于多聚酶链反应(PCR)的分子标记(P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任意引物PCR(AP-PCR)、DNA扩增指纹(DAF)等;③PCR和RFLP技术的结合,即RFLP技术。其中RAPD技术应用最多[1]。现将RAPD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技…  相似文献   

7.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以PCR反应为基础,其特点是快速简便、易操作、成本较低,DNA需要量少、无需放射性分析,也不会污染等.该文简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以及其在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药材鉴别和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亲缘关系及系统学研究、药材的道地性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6,(3)
目的研究基于毛细管电泳的鹿鞭DNA指纹鉴定方法。方法盐析法提取梅花鹿鞭、马鹿鞭、驯鹿鞭和赤鹿鞭的线粒体DNA,对序列为GAGCGTCGAA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毛细管电泳法分析其产物,再对所得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分析。结果梅花鹿鞭指纹图谱中有9个共有峰,马鹿鞭指纹图谱中有21个共有峰,与驯鹿鞭和赤鹿鞭有明显差异。而且,其相似度均小于0.7。结论该方法客观、准确、方便,可有效区分梅花鹿鞭、马鹿鞭及其伪品(驯鹿鞭、赤鹿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梅炒炭炮制前后DNA指纹图谱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扩增植物基因组DNA样品。从10个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的引物S362(5'-GTCTCCGCAA-3')对不同产地乌梅进行扩增。结果此种分子生物学鉴别方法可以获得清晰可靠的DNA指纹图谱,不同产地的乌梅生品DNA指纹图谱一致,均有900bp、750 bp、650 bp、550 bp、300 bp、200 bp条带;经炮制后的乌梅炭DNA指纹图谱与生品有较大差异,缺少较长碱基对的扩增条带,均多出了400 bp的条带。结论 RAPD技术可作为乌梅生品道地品种的鉴定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美花石斛进行分析,为美花石斛种质资源的准确鉴别提供依据。方法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美花石斛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根据其扩增产物分子量大小进行编码计算。结果从117种随机引物筛选出8种有效引物,S2108的PCR扩增产物中的特异性位点能够鉴别出广西玉林居群和贵州安居群。结论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鉴别美花石斛种质资源是可行的,在严格控制各项条件下能够保证鉴别美花石斛种质资源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在药代动力学上的应用,主要按照分离模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包括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毛细管凝胶电泳(GCE),毛细管等速电泳(ITP),毛细管电色谱(CEC),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微乳液电动毛细管色谱(MEEKC),毛细管电泳-质谱(CE-MS),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E-ECL),毛细管电泳-微透析(CE-MD)等技术在药代动力学应用上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泳-微透析这两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紫癜清冲剂对小鼠凝血时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玻片法、毛细血管法和化学刺激法进行实验,将紫癜清冲剂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并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在玻片法实验中紫癜清冲剂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凝血时间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②在毛细血管法实验中紫癜清冲剂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虽然平均凝血时间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③在毛细血管法实验中紫癜清冲剂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④在化学刺激法实验中紫癜清冲剂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紫癜清冲剂有一定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具有明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颠茄制剂中莨菪类生物碱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选择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以麻黄素为内标建立了适合莨菪类生物碱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樟柳碱化化分离与颠茄酊剂及片剂定量分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电泳分离条件:毛细管40c×50μm,运行缓冲液(pH8.0)50mmol/L磷酸盐溶液-四氢呋喃(9:1),电迁移进样5kV×5s,运行电压11kV(+)→(-),柱上检测UV200um,0.02AUFS,毛细管柱温24℃。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含莨菪类生物碱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张静 《河北中医》2008,30(1):88-89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高眼压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6只,12只眼,建立家兔急性高眼压损伤模型,观察造模前、造模后以及治疗后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血管形态、管周状态、流态、红细胞聚集情况,以及血流速度和血管管径大小的改变。结果造模后球结膜微循环血管模糊,管形弯曲;血流速度减慢,甚至出现分支断流;红细胞聚集情况明显;管周有渗出、出血、淤血等微循环障碍表现。而治疗后微血管增粗,无明显分支断流迹象,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通畅,管周渗出、出血减轻,管形边缘清楚,与造模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结膜微循环血流速度、血管管径造模后与造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造模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造模前比较未见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电针有改善急性高眼压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作用,从而改善家兔眼的血液供应,从而对视功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萼果香薷挥发油,用毛细管GC/MS和GC/FTIR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GC/MS分析鉴定了20个成分,占总油量的66.97%,GC/FTIR补充定性了其中12个成分。其主要成分是2-(2’,3’-二甲基丁基)-3-甲基呋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CE-DAD) 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采收期和种属的罗布麻叶中芦丁、异槲皮苷、金丝桃苷及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选择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以45 mmol·L-1硼砂缓冲液(pH 9.2)为电泳介质,未涂渍标准熔融石英毛细管(64.5 cm×75 μm, 有效长度56 cm)为分离通道,分离电压为25 kV,检测波长为206 nm,毛细管温度为25 ℃,压力进样为5 000 Pa,5 s。结果 4种黄酮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 6) ;加样回收率为95.34%~102.65%。结论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较好, 可用于罗布麻叶药材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甲磺酸罗哌卡因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法拆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言  黄志东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1):856-857
 目的 以三甲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对映体拆分方法。方法 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模式。探讨三甲基-β-环糊精对甲磺酸罗哌卡因对映体的拆分的影响,确定拆分甲磺酸罗哌卡因对映体的最佳条件,并与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进行了对比。结果 以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时,不能使甲磺酸罗哌卡因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而三甲基-β-环糊精能获得很好的分离结果。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能比较准确地测定甲磺酸罗哌卡因对映体的纯度。  相似文献   

18.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本实验旨在采用仪器分析的手段,测定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唾液酸化程度。方法:利用rHuEPO中唾液酸带负电荷的特性,通过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了唾液酸化程度不同的rHuEPO。结果:pH4.0的磷酸盐缓冲液可有效地涂渍毛细管壁,减少电渗流,提高分辨率。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共分出了6种糖基化形式。结论:建立的HPCE法能有效地反映rHuEPO的纯度、微观不均一性和体内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9.
感毒清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感毒清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鸡蛋清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法、小鼠棉球肉芽肿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考察感毒清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考察感毒清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抗炎作用研究表明,感毒清颗粒高、中、低剂量均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大、小鼠棉球肉芽肿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结果表明,感毒清颗粒高、中剂量能明显提高小鼠热刺激致痛阈值,显著减少化学刺激致痛的扭体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毒清颗粒具有良好的拮抗急性和亚急性炎症的作用,对慢性炎症无明显拮抗效应,且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益母草注射液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苗文娟  杨蕾  吴大蓉  张鹏  陈聪  叶利明 《中草药》2007,38(8):1171-1174
目的建立益母草注射液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方法以水苏碱峰为参照物峰,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建立益母草注射液指纹图谱。结果标示出益母草注射液中12个主要共有峰。结论所建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与分离度,可为益母草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