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其关键环节是根管预备,根管预备的要求是既能清理根管又要使根管的成形好。预备后的根管口到根尖孔应逐渐变细,管壁光滑,横截面为圆形。但在弯曲根管和闭锁根管时则根管成形效果差,很难维持原根管的解剖走向。出现根尖拉开,肘部形成,台阶形成,穿孔和根尖飘浮等不利于操作和影响预后的形态变化。我科自1997年采用丹麦产奥丹超声根管治疗仪用于弯曲根管、闭锁根管、取根钉、去除原根充物,观察其扩管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宋瑜 《中原医刊》2003,30(2):14-14
目的:观察日本森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RCM-1型全自动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的准确性。实用性。方法:需做根管治疗的病人148例。根管180个,用测量仪测量的根管长度,进行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拍X光片了解根充情况。结果:恰填158个(根管),欠填18个,超填2个,明显失常1个,未测出1个,准确率87.78%,结论:该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简便,迅速,经济,无痛苦,无射线危害。为临床确定根管长度的一个较好方法。但尚须考虑其可能出现的误差,结合其它方法加以校验。  相似文献   

3.
丁丽萍 《吉林医学》2013,(26):5356-5357
目的:探讨并对比两种一次性根管充填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形根管患者60例,根据根管充填技术的不同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使用冷充侧压治疗,治疗组采用热牙胶根充治疗,两组封闭剂都为Vitapex糊剂。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超充率都比较低,分别为3.3%和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冷充侧压治疗,热牙胶根充治疗C形根管能提高治疗疗效,加快根尖周骨密度增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感染根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5例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20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100颗患牙在1次治疗内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设定为试验组;对照组100颗患牙采用2次或多次治疗完成根管充填,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牙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根管治疗后,2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1年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感染根管一次法治疗术后疼痛和近期疗效与2次或多次法治疗基本相同,但复诊次数少,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感染根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二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6个月、12个月、24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86.7%、95.0%,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4%、75.0%、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可以使重复检查及治疗的次数减少,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牙髓坏死、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及多根管患牙142颗,其中80颗患牙在一次治疗内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设为一次组;62颗患牙经2次治疗后完成根管充填(第1次治疗后氢氧化钙封药1周),设为二次组。观察2组在根管治疗术前、术后1周的疼痛状况,评价术后2年的治愈率。结果:一次组和二次组术后1周疼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一次组的治愈率为92.8%,二次组为90.2%,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术后疼痛和2年治愈率上与两次法差异不大,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治疗中良好的根管预备和工作长度的准确测量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根管治疗的效果。临床上确定工作长度的常用方法有手感法、X线法、电子根管长度测量仪等。本文采用电子根管测量仪测定工作长度,并与X线法测得的标准工作长度相比较,评价电子根管长度测量仪的准确性和实用性。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定成人需要作根管治疗的前牙200颗,其中牙髓炎100颗,牙髓坏死20颗,根尖炎80颗。随机分为试验组(100颗)和对照组(100颗)。1.2方法所有患牙开髓,揭髓顶,尽量去净残髓。对照组用能到达根尖部…  相似文献   

8.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治疗的成功步骤之一是根管充填的质量,根管充填又取决于根管长度测量的准确性。本文对根管长度电测法、原理、准确性、影响因素作一综述,证实电测法测根管长度准确性高,对治疗根管起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管工作长度对根管充填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珍 《中外医疗》2010,29(9):94-94
目的探讨根管工作长度对根管充填质量的影响。方法30例确诊病例行根管治疗:拔髓后用电测仪测定根管工作长度,根管预备、封药及充填。结果由于根管工作长度误差而导致根管充填的失败。30例中,11例是电测仪使用时受一些因素影响造成的误差;17例是根管预备扩大时工作长度发生改变。2例是根管内封药未去除干净造成。结论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测定,是根管充填长度的基础,决定着根充质量及治疗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11.
超声波根管预备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波根管技术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两组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分别采用超声波根管技术和逐步后退法技术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并对其治疗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超声波根管技术的治疗组,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逐步后退法根管治疗组。结论: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采用超声波根管技术能有效地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  相似文献   

12.
王华 《中外医疗》2013,32(3):8-9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中根管预备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根管治疗的质量和效率。方法选择90颗拟行根管治疗术的磨牙和前磨牙,进行根管预备的护理配合;同时选取90颗需要根管治疗术的患牙作为对照组,操作过程中未行四手操作,记录各组操作时间;并请患者对根管预备过程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90颗磨牙和前磨牙根管预备后仅3例出现轻微不适,对照组24例出肿胀和疼痛(P〈0.05);实验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8.6±3.8)min,对照组(46.5±4.1)min(P〈0.05);实验组满意度评分(89.40±5.12),对照组(66.88±6.31)(P〈0.05)。所有患牙根管治疗后都达到根管治疗成功的标准,无欠充或超充。结论四手操作、无菌护理、默契配合、器械管理、护患沟通是根管治疗术中根管充填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感染根管短期疗效。方法:研究组感染根管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感染根管患者给予二次根管治疗,在根管预备完成后封管,待1周后若无根尖叩痛、根管内渗出则可实施根管填充(方法同研究组)。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根管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利于使医患关系良好维持并保障患者接受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获得满意预后。  相似文献   

14.
胡勇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5):400-401
目的探讨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牙齿根管长度准确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0例190颗需做根管治疗的患牙共370个根管,用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按测量长度预备根管,然后插入牙胶尖试尖摄X线牙片,测量牙胶尖试尖距根尖的距离,验证其准确性。结果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准确率为93.0%。结论ProPex根管测量仪是一种安全、可靠、准确率较高的新型根管长度测量仪。  相似文献   

15.
胡勇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9):400-401
目的 探讨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牙齿根管长度准确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60例190颗需做根管治疗的患牙共370个根管,用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按测量长度预备根管,然后插入牙胶尖试尖摄X线牙片,测量牙胶尖试尖距根尖的距离,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准确率为93.0%.结论 ProPex根管测量仪是一种安全、可靠、准确率较高的新型根管长度测量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选择门诊患者73颗牙共100个根管,用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其工作长度,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结果:适充89个根管,欠充8个根管,超充3个根管。结论:根管长度测量仪在临床治疗中能准确、快速的测量出根管长度.  相似文献   

17.
过去对坏疽性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常规治疗需要多次就诊换药,病人及医生要花费很多时间。1983年以来,笔者用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200多例,近期及长期观察,疗效满意。现将随访6个月至2年以上106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感染根管一次疗法的病例选择基本与多次疗法一致。急性根尖周炎限于晚期粘膜下脓肿形成期,患牙轻度叩痛松动者。年龄不限。男性32例,女性72例.前牙及前磨牙104例,磨牙2例。坏疽性牙髓炎37例,  相似文献   

18.
治疗尖周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根管充填.而后牙根管数量多,弯曲小且分叉亦多,操作不方便,给根管扩大和充填带来困难.因此,笔者自1996年来,用替硝唑、头孢氨苄霉素糊剂行新根管疗法治疗多根管后牙尖周炎106例129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感染根管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科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50例感染根管患者包括牙髓坏死、慢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等,按照根管治疗的次数不同分为一次组75例和二次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一次组治愈51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96.0%;二次组治愈50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感染根管效果理想,同二次治疗远期效果及疼痛评分差异不大,且具有省时省力、经济简便、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需要进行牙髓治疗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探讨严重感染根管根管治疗的效果以及可靠性。方法:对临床收治的68例患者72位患者采用随机等分为一次治疗组和多次治疗组,一次治疗组患者在一次治疗内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多次治疗组经2次治疗完成根管充填,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并在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预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疼痛感无明显区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近,成功率均较高,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能够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方法安全有效,适宜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