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mTOR-自噬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利用佐链脲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8周后检测两组大鼠的体重、肾重、血生化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光镜显微镜观察肾小球、肾小管形态;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肾脏p-S6及LC3A/B表达.结果 成功地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发现对照组大鼠体重减少,肾重增加,血糖、甘油三酯及尿素氮升高,而胆固醇及白蛋白有下降,尿微量白蛋白增加;光镜可见对照组大鼠肾小球肥大,系膜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Western blot发现对照组大鼠肾组织的自噬活性明显降低,表现为LC3A/B降低;mTOR被激活,表现P-S6水平升高.结论 糖尿病肾病中mTOR活化,自噬能力下降,mTOR-自噬信号通路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土槿乙酸诱导的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细胞自噬蛋白的表达及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以及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和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RAPA)对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土槿乙酸作用HO-8910细胞,采用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及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分别用3-MA和RAPA处理HO-8910细胞后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土槿乙酸能够诱导卵巢癌细胞HO-8910自噬,增加LC3-Ⅱ和自噬调节因子Beclin-1的表达;3-MA可以抑制土槿乙酸诱导的HO-8910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而RAPA促进了土槿乙酸诱导的HO-8910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且土槿乙酸能抑制PI3K/Akt通路蛋白的表达。结论土槿乙酸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诱导HO-8910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对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自噬和免疫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剂量EV71感染RD细胞确定感染复数(MOI)。在MOI=1时选择不同时间点(0、0.5、1、1.5、3、6、9和12 h)共8组进行后续实验。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数量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细胞功能及基因表达的变化;高内涵细胞成像技术观察细胞内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倒置显微镜可见细胞在病毒感染3 h由梭形贴壁逐渐变为圆形悬浮,细胞数量相比0 h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在感染后6 h、9 h、12 h,病毒在RD细胞内已经表达病毒衣壳蛋白1(VP-1),感染后9 h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与0 h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EV71感染RD细胞后3 h细胞内基因表达变化达到峰值,上调基因1 199个,下调基因126个。KEGG分析提示改变的信号通路分子大多与自噬和免疫相关。高内涵细胞成像显示细胞在感染后数量减少,细胞内自噬蛋白平均荧光强度增加(P<0.05)。结论 EV71感染RD细胞通过自噬相关信号通路促进病毒在细胞内完成复制和组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是否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高糖作用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高糖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组;MSCs组;MSCs+ PTX 0.1 mM组;MSCs+ PTX 0.3 mM组和MSCs+ PTX 1 mM组。采用ELISA检测各组系膜细胞IL-6和TNF-α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系膜细胞中NF-?B p65,IKKα及IKKβ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系膜细胞的IL-6和TNF-α含量显著增高(P<0.01),NF-?B p65、IKKα及IKKβ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MSCs组及不同浓度PTX干预的系膜细胞分泌的IL-6及TNF-α含量出现明显降低(P<0.01),NF-?B p65、IKKα及IKKβ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MSCs组比较,MSCs+PTX 0.1 mM组、MSCs+ PTX 0.3 mM组及MSCs+PTX 1 mM组的IL-6和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NF-?B p65、IKKα和IKKβ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呈现PTX浓度依赖性。结论 不同浓度的PTX可通过抑制NF-?B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介导炎症反应促进MSCs对DN的治疗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实验研究姜黄素(Cur)对TNF-α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过度增殖以及PTX3过度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本实验选择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体外研究。实验共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TNF-α组、Cur 20,40和80μmol·L~(-1)组和PDTC组。1. Cur对TNF-α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过度增殖及PTX3过度表达的影响。(1)使用MTT法检测Cur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过度增殖的影响。(2)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u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TX3过度表达的影响。2. Cur对TNF-α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TX3过度表达的作用机制研究。(1)使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Cur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中蛋白水平及PTX3蛋白表达的影响。(2)使用qRT-PCR法检测Cu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中mRNA水平及PTX3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Cur对TNF-α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TX3的过度表达有良好的抑制作用。(2) 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Cur明显抑制NF-κB P65和IKKβ的蛋白表达,增加IκBα的蛋白表达。(3)qRT-PCR结果表明,Cur明显抑制NF-κB、P65和IKKβm RNA表达,增加IκBα的mRNA表达。结论 (1) Cur可有效抑制TNF-α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过度增殖。(2) Cur对TNF-α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TX3的过量表达产生良好的抑制效果,极有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而达到。  相似文献   

6.
TGF-β/Smad信号通路对肾小球系膜细胞COX-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传代培养第4代系膜细胞进行分组:对照组(A组)、TGF-β 5 ng/ml组(B组)、TGF-β 10 ng/ml组(C组)、TGF-β 10 ng/ml+N5-398 10 μmol(D组)和TGF-β10 ng/ml+staurosporine 5 nmol/ml组(E组).用RT-PER方法测定各组COX-2 mRNA及Smad 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COX-2及Smad 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TGF-β作用4、12、24 h后,系膜细胞Smad 2 mRNA和COX-2 mRNA表达及二者的蛋白表达均增加,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加入COX-2抑制剂NS-398或Smad 2抑制剂staurosporine后,COX-2和Smad 2的表达均减少(P<0.05).COX-2和Smad 2表达呈正相关(r=0.9438,P<0.05).结论 TGF-β可通过Smad信号通路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3,TNFAIP3)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和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HMC)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Ⅳ型LN患者的肾穿样本,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细胞中HMGB1、TNFAIP3及IκBα蛋白表达水平;运用人重组HMGB1为刺激物刺激HMC,采用Brd U参入技术检测细胞增殖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NFAIP3、IκBα及p65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N患者肾小球细胞中HMGB1及TNFAIP3蛋白表达升高,IκBα表达水平降低;体外实验证实,人重组HMGB1刺激HMC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在HMGB1刺激30 min后,与对照组相比,TNFAIP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随后p6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HMGB1和TNFAIP3可能通过活化NF-κB信号通路促进LN系膜细胞的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该研究观察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中,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MRTFA的变化及其对细胞黏附分子(ICAM-1)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探讨MRTF-A是否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肾病。方法 AGEs条件下,抑制剂CCG-1423抑制MRTF-A,或对MRTF-A进行过表达,干扰处理,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RTF-A、ICAM-1和FN的蛋白水平变化及p65在细胞核内的水平。结果在AGEs诱导的GMCs中,MRTF-A的蛋白表达增加;干扰或抑制MRTF-A能够下调AGEs诱导的FN和ICAM-1的蛋白表达及p65入核水平;而过表达MRTF-A则进一步上调FN和ICAM-1的蛋白表达及p65入核水平。结论 AGEs能够上调GMCs中MRTF-A的表达,且MRTF-A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通路参与介导了AGEs诱导的FN和ICAM-1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A7R5上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OCC)对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在293T细胞中包装含有STIM1、Orai1基因的慢病毒,将获得的慢病毒LV-STIM1、LV-Orai1感染大鼠A7R5细胞,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前后STIM1、Orai1蛋白表达及细胞自噬调节蛋白Beclin-1的表达。慢病毒感染A7R5后饥饿处理6 h或雷帕霉素处理24 h,Western blot检测处理后各组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重组载体p LV-STIM1、p LV-Orai1经双酶切鉴定正确。在293T成功包装慢病毒LV-STIM1、LV-Orai1。病毒感染A7R5后,与对照组相比,STIM1、Orai1蛋白表达量分别上调96%和163%,而自噬调节蛋白Beclin 1下调64%。饥饿或雷帕霉素处理可明显增加细胞自噬水平,体现为自噬标志蛋白LC3-Ⅱ含量增加,而慢病毒感染STIM1、Orai1可明显抑制饥饿或雷帕霉素诱导的细胞自噬。结论在大鼠动脉平滑肌A7R5细胞过表达钙池操纵钙通道分子STIM1和Orai1可使细胞自噬水平降低。这一分子机制可能与肺动脉高压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0.
蒋红利  程鑫  史珂慧  何荃  魏萌  王萌  陈蕾 《天津医药》2019,47(12):1224-1229
目的 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探讨并验证转录因子D位点结合蛋白(DBP)对原代大鼠系膜细胞(RMCs)中 免疫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从8周龄SD大鼠中分离、培养并鉴定原代RMCs,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敲低其 DBP表达,进而行RNA-seq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DEGs行Gene Ontology(GO)注释及KEGG信 号通路分析;采用qPCR验证DBP低表达的RMCs中免疫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利用质粒转染技术获得DBP过表 达RMCs并采用qPCR检测DBP过表达对免疫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原代RMCs,并获 得DBP低表达的原代RMCs。RNA-seq测序结果显示,与野生原代RMCs相比,DBP低表达的原代RMCs中共有267 个DEGs(上调84个,下调183个)。GO注释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在免疫炎症相关的生物学过程 及信号通路。原代RMCs中,DBP敲低可明显下调免疫炎症因子C-C模体趋化因子配体2(CCL2)、C-X-C模体趋化因 子(CXCL)10、CXC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 mRNA表达,DBP过表达则可明显上调上述免 疫炎症因子mRNA表达。结论 原代RMCs中,DBP可通过调控免疫炎症因子表达参与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儿童克罗恩病的差异表达基因,为阐明儿童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及干预靶点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儿童克罗恩病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9686,使用在线分析工具GEO2R筛选出儿童克罗恩病结肠组织与正常结肠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数据库DAVID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使用数据库STRING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使用Cytoscape筛选出儿童克罗恩病的关键基因。结果:筛选出85个儿童克罗恩病差异表达基因,包括63个上调基因和22个下调基因。GO分析揭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趋化因子活性、CXCR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外空间、细胞外区域、趋化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及炎症反应等过程,KEGG分析揭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Cytoscape筛选出了15个关键基因,所有关键基因在儿童克罗恩病结肠组织中表达均上调。结论:采用生物信息学对儿童克罗恩病结肠组织与正常结肠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综合分析,可为儿童克罗恩病的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三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筛选三七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构建三七“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靶点,取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并使用R软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MOE软件对有效成分与潜在靶点作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三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活性成分8个、有效药物靶点33个,其中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半胱氨酸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趋化因子2等靶点基因可能起着关键作用。GO富集分析选取43个条目,主要包括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等生物过程;膜筏、膜微区等细胞组分;内肽酶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了涉及炎症、细胞凋亡、代谢、免疫、肿瘤等102个条目,其中IL-17信号通路起着关键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三七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 三七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黄连素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SB203580组、高糖+黄连素低剂量组、高糖+黄连素高剂量组共6组,观察黄连素对高糖培养下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以及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高糖组相比,黄连素降低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p38MAPK及其下游核转录因子CREB的磷酸化。结论黄连素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可能与其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FN的积聚,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探讨3-溴丙酮酸(3-bromopyruvate,3-BrPA)对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凋亡、自噬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FLS来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MTT实验检测TNF-α诱导FLS以及3-BrPA治疗FLS的适宜浓度,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3-BrPA对FLS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JC-1线粒体膜电位实验检测FLS的凋亡情况,mCherry-EGFP-LC3B过表达质粒检测FLS自噬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FLS凋亡/自噬相关蛋白及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3-BrPA(15μmol·L^(-1))明显抑制了TNF-α(25μg·L^(-1))刺激下FLS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此外,还促进FLS凋亡、下调FLS线粒体膜电位并阻断FLS的自噬流。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TNF-α组,3-BrPA上调caspase-3、Bax、P62和p-mTOR/mTOR的表达,下调LC3B、Beclin1、Bcl-2和p-AMPK/AMPK的表达。结论3-BrPA能够在体外调节大鼠FLS凋亡/自噬失衡来抑制其异常活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究汉黄芩素抑制膀胱癌细胞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汉黄芩素的潜在靶标进行筛选。从GeneCards、DisGeNET和OMIM数据库中获取膀胱癌疾病靶点。通过STRING在线分析平台和Cytoscape 3.8.2插件获取靶标相互作用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PPI)网络。然后在Metascape在线平台上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制作“药物-疾病-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图。通过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汉黄芩素抗膀胱癌的作用;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汉黄芩素诱导膀胱癌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汉黄芩素诱导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的请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汉黄芩素对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关联X蛋白(Bax)、活化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PARP)、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周期素B1(Cyclin-B1)以及核心基因P53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共获得汉黄芩素-膀胱癌相关靶点77个,并筛选出核心靶点26个,包括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CHEK1)、Bcl-2及Caspase3等。GO功能富集分析共获得43个条目(P<0.01),其中生物过程20条、细胞组成9条、分子功能13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了24个具有代表性的信号通路(P<0.01),结果包括癌症通路、蛋白多糖与癌症、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凋亡、P53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等。汉黄芩素对膀胱癌细胞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及浓度依赖。通过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 33342染色提示汉黄芩素可介导膀胱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Western blo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汉黄芩素组P53、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Cyclin-B1、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汉黄芩素可通过促进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膀胱癌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深绿卷柏富含双黄酮部位治疗喉癌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UPLC-Q-TOF-MS对深绿卷柏富含双黄酮部位(SD-BFRE)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通过检索OMIM、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收集喉癌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在线平台将二者取交集获得潜在靶点。使用STRNG平台对潜在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使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PPI网络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通过SYBYL-X 2.0软件对所有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通过Discovery Studio 4.5软件进行可视化。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Western blot法验证SD-BFRE对喉癌细胞系富集关键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鉴定化合物14个,药物靶点72个,喉癌相关靶点2 366个,潜在靶点49个。GO分析得到181个P≤0.05的条目,KEGG分析共得到74条P≤0.05的通路,主要涉及IL-17、FoxO、TNF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检测人类肾小球肾炎肾小球内的凋亡细胞以及促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细胞凋亡调节基因对系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91例肾小球肾炎活检组织和5例正常肾组织中促凋亡基因Fas的表达和分布,并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对其中20例病例进行了片段DNA的标记。结果(1)Fas抗原在各型肾小球肾炎中有不同程度表达,以紫癜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中表达较多,而在正常对照中不表达;(2)Fas抗原阳性细胞数与细胞凋亡数目是正相关关系(γ=0.847,P<0.01),而与系膜增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在人类肾小球肾炎发病过程中,细胞凋亡机制随系膜细胞的增殖而相应启动,促凋亡基因Fas可能参与介导肾小球细胞的凋亡信号传导过程,其表达的上调对系膜增殖可能起一定作用,但不能完全决定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马里苷介导AMPK信号通路,延缓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炎症损伤,抑制纤维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高糖软脂酸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建立体外DN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模型组(葡萄糖100 mmol·L~(-1)+软脂酸250μmol·L~(-1),HG+PA)、马里苷不同剂量组(25、50、100、200μmol·L~(-1))。采用MTS法检测马里苷对HBZY-1细胞增殖的影响,从中筛选最适给药浓度;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OX4、MCP-1、TGF-β1、FN、α-SMA、CollagenⅥ,以及AMPK蛋白家族中AMPKγ1、p-AMPKα的表达水平。结果马里苷抑制高糖软脂酸诱导的HBZY-1细胞增殖;下调模型细胞中NOX4、TGF-β1、MCP-1、α-SMA、FN及CollagenⅥ的表达;上调p-AMPKα及AMPKγ1的表达。结论马里苷可能通过活化AMPKγ1,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HBZY-1细胞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与纤维化蛋白的表达,延缓DN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蛇葡萄素(ampelopsin, AMP)诱导人宫颈癌细胞SiHa发生自噬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单丹磺酰胺(monodansylcadaverine, MDC)染色法观察AMP对SiHa和C-33A细胞自噬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观察经AMP干预的SiHa和C-33A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自噬双标腺病毒转染(mRFP-GFP-LC3)法检测SiHa细胞自噬流强度;Western blot法对SiHa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P62、Beclin-1、Atg13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MDC染色结果显示,随着AMP浓度的升高,代表自噬小体的亮绿色逐渐增多;TEM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MP组细胞线粒体嵴溶解消失,同时可见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mRFP-GFP-LC3实验结果提示,随着AMP浓度的升高,细胞内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增多,提示自噬流增强;同时发现LC3Ⅱ/Ⅰ、Beclin-1、Atg13蛋白表达上调,P62、p-PI3K、p-AKT、...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卒中等多种致命疾病的病理基础。自噬是一种保护性的细胞内过程,通过控制蛋白质质量起到保持细胞稳态作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自噬参与了AS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天然产物,如槲皮素、山奈酚、姜黄素、丹参酚酸B和小檗碱等,具有靶向自噬治疗AS的潜力。本综述总结了天然产物靶向自噬治疗AS的分子机制,包括诱导内皮细胞自噬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巨噬细胞自噬抑制脂质积累以及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减少凋亡等,涉及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c-Jun氨基端激酶信号通路和腺苷酸蛋白活化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信号通路等,以期为AS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