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通过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5所高校2 5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心理韧性总体得分为(3.43±0.43)分,女生心理韧性水平高于男生(t=-3.416,P=0.001);大五年级学生低于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学生(F=9.113,P<0.01);来自城镇地区的的大学生低于来自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大学生(F=5.544,P=0.004).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整体得分为(4.75±0.78分),大学生非谈恋爱者生活满意度总体得分高于谈恋爱者(t=-2.05,P=0.04);孤儿家庭的大学生总体得分低于双亲和单亲家庭(F=3.906,P=0.02).大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和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F=1 538.2,P<0.01,R2=0.381)及各维度(F=340.9,P<0.01,R2=0.406)对生活满意度均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心理韧性可以很好地预测生活满意度.加强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能够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提升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王伟国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728-1730
了解维吾尔族大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喀什大学大一至大三年级1 014名维吾尔族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闲暇生活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维吾尔族大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得分为(3.07±0.96)分.公办学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满意度得分为(3.11±0.96)分,民办学校大学生得分为(2.96±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P<0.05);艺术类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理科学生>文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01,P<0.01).SCL-90各因子得分均未超过2分;维吾尔族大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得分与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与SCL-90总分也呈负相关(r=-0.545,P<0.01).结论 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闲暇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闲暇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将能够提高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了解石河子大学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膳食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营养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大学生营养调查问卷,随机抽取石河子大学14个学院2 656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结果 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3.40±1.80)分,医学生得分(3.71±1.69)高于非医学生(3.2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7,P<0.05);女生得分(3.71±1.70)高于男生(3.13±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6,P<0.05);汉族学生得分(3.57±1.77)高于少数民族学生(2.62±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73,P<0.05).电视(57.6%)、网络(51.4%)是大学生获取营养相关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 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不高,不同学院、性别、民族是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者心理理论和共情能力,为帮助述情障碍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安徽医科大学学生中纳入36名述情障碍者和36名正常对照被试,采用Yoni测验中文版比较两组心理理论能力,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中文版(IRI-C)比较两组共情能力.结果 述情障碍组大学生认知心理理论的总得分低于对照组(20.28±3.61,21.78± 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P<0.05);其中二级认知心理理论的得分低于对照组(8.81±2.54,10.19±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1).述情障碍组情感心理理论得分低于对照组(43.72±6.91,46.92±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其中二级情感心理理论的得分低于对照组(32.89±5.70,35.5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5).述情障碍组在IRI-C观点采择因子分低于对照组(10.61±3.66,12.61±4.09),个人痛苦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8.83±3.64,5.72±3.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9,3.47,P值均<0.05).结论 述情障碍者心理理论能力和共情能力均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健康人格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70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男、女生实践活动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5,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我-社会和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0,P<0.05),低年级学生健康人格水平较高;不同生源地学生实践活动能力(F=2.987,P<0.05)及健康人格总分(F=2.8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健康人格水平高于城镇、农村学生;自我和谐、自我-社会和谐、实践活动能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结论 大学生健康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李丹阳  王殿玺  李德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682-1685
了解澳门中学生攻击行为的总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校园攻击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中国澳门地区的2 68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攻击行为调查量表对中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评估.结果 澳门中学生攻击行为平均得分为[(36.18±17.62)分],其中被动性攻击行为平均得分[(20.00±9.19)分],高于主动性攻击行为[(16.18±9.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1,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初中生攻击行为得分高于高中生(t=5.95,P<0.01),学习成绩好的中学生得分低于学习成绩差的(F=9.12,P<0.01),母亲没有工作的中学生得分高于母亲有工作的(t=2.40,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最近1个月逃课频率对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t=6.27,P<0.01);物质滥用的经历特别是近1个月的饮酒(t=5.77)、吸食毒品频率(t=2.90)是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而被偷(t=4.98)、被打(t=2.87)以及被武力抢夺(t=-2.62)等被害经历也是中学生攻击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澳门中学生的被动性攻击行为水平高于主动性攻击行为,逃课、物质滥用以及被害经历是中学生攻击行为的风险因素,需要加强中学生攻击行为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新生自我控制和攻击行为的关系,为预防或缓解大学新生攻击行为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hysical Activity Rating Scale-3,PARS-3)、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大学生攻击行为量表以及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问卷,对随机抽取的扬州某大学986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新生攻击行为(60.81±9.56)和自我控制得分(63.78±8.79)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男生攻击行为得分低于女生(t=1.66,P<0.05),非独生子女攻击行为得分高于独生子女(t=-3.38,P<0.01),来自城市的大学新生攻击行为得分低于农村学生(t=-3.29,P<0.01).与低体育锻炼水平大学生组相比,高体育锻炼水平组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强,攻击行为少(F值分别为6.94,5.01,P值均<0.05);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r=-0.49,P<0.01),体育锻炼水平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r=-0.12,P<0.01),体育锻炼水平与自我控制之间存在正相关(r=0.13,P<0.01).中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既可以直接减少或缓解大学新生攻击行为,也可以通过提升自我控制,间接地减少或缓解大学新生攻击行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1.59%.结论 体育锻炼是预防大学新生攻击行为的有效手段,自我控制在体育锻炼预防大学新生攻击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使用生活目的量表(PIL)、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南方医科大学11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比较不同生命意义感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及其与幸福感的相关性。结果在生命态度上男生较女生更积极(t=3.016,P0.01);来自农村大学生较城市大学生更积极(t=2.362,P0.05);在自主感上男生高于女生(t=2.926,P0.01);来自城市大学生高于农村大学生(t=-2.258,P0.05);高生命意义感水平的大学生总体情感指数(F=709.457,P0.01)、生活满意度(F=313.163,P0.01)和幸福感指数(F=564.557,P0.01)高于低生命意义感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越高,幸福感状况越好;幸福感及其2因子与PIL总分、生活感受因子、生活目标因子间均呈高度相关(r=0.504~0.817,P0.001),与生命态度和自主感因子也呈中至低度相关(r=-0.225~0.348,P0.001)。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有密切联系,高生命意义感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唐玲  郑舒 《中国校医》2021,35(7):501-504
目的 了解西双版纳州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高校普及营养知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西双版纳州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率57.44%,饮食行为得分率为51.8%,营养态度得分率为92.6%;食品专业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为(34.7±6.05)和(18.09±4.15),高于其他专业得分:(30.83±6.73)和(15.42±4.21),(t=4.185、-4.555,P值均<0.001),汉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为(32.49±6.45)和(16.36±4.31),高于其他民族得分(29.99±6.77)和(14.98±4.10),(t=6.333、5.482,P值均<0.001),高年级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为(31.10±6.81)和(17.33±4.55),高于一年级得分(28.91±4.86)和(15.47±4.21),(t=-2.158、-2.912,P值均=0.031),女生营养知识得分为(31.36±6.75),高于男生(29.50±6.55),(t=-3.641,P<0.001),女生饮食行为得分为(15.22±4.18),低于男生(16.97±4.24)(t=5.483,P<0.001);营养知识、营养态度与饮食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西双版纳州大学生营养知识欠缺,饮食习惯较差,但营养态度积极,应在高校开展营养相关教育。  相似文献   

10.
张静  闫妍  席雪松  包琳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2):1576-1579
目的 探讨并比较蒙、汉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少数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一般调查问卷对722名蒙汉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EMBU中,除父母温暖理解因子外,汉族学生其余EMBU各因子分均高于蒙古族(t=-7.14~-3.03,P<0.001),蒙古族女生父母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高于男生(t=4.06,P<0.001;t=-2.40~-2.21,P<0.05),汉族大学生在父母养育方式上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5~0.76,P>0.05);在EPQ中,蒙汉族大学生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7~3.80,P<0.001),蒙古族女生精神质得分高于男生(t=-4.10,P<0.001),汉族女生神经质得分高于男生(t=-2.05,P<0.05);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蒙汉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各维度与父母养育方式大部分因子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蒙汉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存在差异,2个民族的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形成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