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骨科疾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骨科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出现压疮情况。结果试验组发生压疮1例占2.33%,对照组发生压疮4例占9.30%,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骨科卧床患者压疮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骨科患者因活动受限,长期卧床,极易发生压疮,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方法我科通过对104例骨科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通过落实护理制度,科学的使用预防压疮的用具,饮食,健康教育及局部外用药等综合护理。结果仅1例发生难免压疮已治愈,1例带入压疮好转,其余均未发生压疮。结论提出加强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骨科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骨科患者由于行动受到制约,长时间卧床,很容易导致压疮,压疮会增大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有痛苦,与此同时医疗资源也会因此而浪费。方法通过落实护理制度,通过对106例骨科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合理的使用预防压疮的用具,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饮食及局部外用药等全面护理。结果 2例带入压疮已经得到改善,有2例发生难免压疮但是已经完全治好了,剩下的全部没有发生压疮。结论提出全面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骨科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因素,认为护理人员、患者及护理管理方法均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应对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而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进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指导及强化护理管理干预是防止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重要前提,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预防骨科术后压疮发生的作用。方法将2013住院的120例骨科术后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PDCA管理组各60例。观察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PDCA管理组压疮率为16.7%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预防骨科术后高危压疮患者的压疮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杜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2,(28):288-289
目的对高原地区骨科老年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结果随机抽样我院2011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112例骨科老年患者中,发生压疮的患者数为0。结论在对骨科老年患者进行预防压疮的护理时,应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并且提高对可能导致压疮情况出现的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全身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骨科预防难免性压疮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诺顿 (Norton)量表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 115例评分 〈14分的压疮高危患者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结果 115例难免性压疮患者中仅有 2例因疼痛不配合护理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压疮,余 113例未发生压疮,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诺顿 (Norton)量表对住院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积极采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难免性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骨科大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形成因素和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通过观察2006年1月一2008年12月行骨科大手术患者121例,术前进行压疮的风险因素评估,术中对手术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做到及时处理。结果术后发现急性压疮4例5处,男2例,女2例,压疮发生率为33%。结论对压疮高危人群的重视及易发因素的预防应对是减少骨科大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或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1]。笔者现分析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策,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1年8月我院骨科压疮患者29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科大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形成因素和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观察2006年1月-2008年12月行骨科大手术患者121例,术前进行压疮的风险因素评估,术中对手术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做到及时处理.结果 术后发现急性压疮4例5处,男2例,女2例,压疮发生率为3.3%.结论 对压疮高危人群的重视及易发因素的预防应对是减少骨科大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董颖 《中国实用医药》2013,(33):235-235
目的:讨论如何预防临床骨科患者压疮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80例骨科压疮高危患者进行护理,其中包括落实护理制度,如何科学的使用预防压疮的用具、饮食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局部外用药物等各项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在所有治疗中的患者,只有2例发生压疮,这是因患者本身原因难免造成的,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压疮,还有5例入院带入压疮的患者,现在治疗期间有4例已经治愈。结论采取积极主动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用最少资源发挥到最佳的效果,使患者能够感到舒适,减轻疼痛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自制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骨科手术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2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自制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制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骨科手术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最终引起皮肤失去正常功能,组织破损或坏死。骨科患者由于治疗、康复、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加上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更易发生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给家庭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并且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预防压疮是骨科老年患者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总结了压疮的危险因素,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娟 《淮海医药》2010,28(6):547-548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骨科患者的病情特点的压疮预测评估工具,方便临床护士的操作应用,最大限度的降低骨科压疮的发生率。方法根据骨科压疮危险因素,设计骨科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建立骨科患者皮肤情况交接班记录单。选择625例骨科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324例采用Braden量表评估加分组护理。观察组301例采用"骨科患者皮肤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评估加分组护理。结果 2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观察组为1.33%(4/301),对照组为4.32%(14/3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5).结论骨科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较braden量表更适合于骨科压疮的风险预测,能有效的控制骨科卧床患者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卧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是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治疗的68例卧床患者。68例患者随机抽取1~68位数字,抽取单数者分至A组,抽取偶数者分至B组。A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则进行优质护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骨科卧床患者经常规护理后,压疮发生率为47.06%;B组患者经优质护理后,压疮发生率为14.7%;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时,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卧床患者经优质护理后,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正>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坏障碍,营养不佳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骨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制动、营养不良等原因,压疮的发生率较高,如不及时治疗,会发生感染,甚至危急生命。如何治疗压疮,成为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1]。美皮康是一种无菌黏性的敷料,保持伤口湿润环境,促进伤口的愈合,可有效地防治压疮。笔者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骨科二期压疮患者54例进行分组处  相似文献   

17.
陶岚 《现代临床医学》2007,33(6):463-464
目的:在骨科病房中应用自制床垫预防患者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压疮和便秘.方法:分析45例分别使用自制床垫和普通床垫患者压疮和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使用自制床垫的患者压疮和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普通床垫的患者(P<0.05).结论:对于长期卧床特别是由于疾病原因而采取被动体位的患者,使用自制床垫可以有效地预防压疮和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发生压疮主要是各种疾病导致长期卧床后局部组织受压过久;皮肤长时间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压疮是局部组织血液供应匮乏、缺氧,导致的皮肤溃烂和坏死[1]。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宜可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压疮护理一直是基础护理的重中之重。压疮伤口护理工作中,传统的方法是保持创面干燥,多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Braden评分的应用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本院骨科收治的140名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护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患者进行Braden评分,护理组依据患者评分条目进行护理干预,护理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Braden评分,压疮发生率及压疮严重程度。结果:护理6周后,护理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压疮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折长期卧床患者针对Braden评分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压疮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引起组织变性坏死和溃烂。压疮边缘硬而干燥,轮廓常呈圆形或火山口状,从表皮扩延到皮下及深部组织,分布于溃疡床的肉芽组织呈灰白色,伴继发感染时有脓性分泌物或恶臭分泌物流出,进入深部组织,使肌腱、骨膜发炎、变厚、硬化,并破坏其骨质及关节。压疮好发于肩胛骨突处、骶尾部、坐骨结节部、股骨粗隆处、足跟、枕部等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肌层较薄或无肌肉包裹的骨隆突处。骨科患者因需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预防压疮的关键是局部减压,有效翻身可有效避免压疮。笔者对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