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脂异常的概念及类型(续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血脂异常的概念 血脂异常主要是指血浆或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血脂异常作为一类常见的疾病,临床上通常将其称之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也可称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或脂质异常血症(dyslipidemia).  相似文献   

2.
高脂血症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过低.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逐渐改变,高脂血症和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为探讨高血脂与脂肪性肝病的关系,我们对本院体检中心2008年10月- 2010年12月,51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血脂和肝脏超声检查,并将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高脂血症是指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所致的血浆中1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高,常分为高胆固醇(TC)血症、高甘油三脂(TG)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即同时表现高TG和高TC血症)〔1〕,是导致多种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肥胖和严重糖尿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高脂血症发病机制及相关药物的筛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建立的模型大致可分为饮食诱导、自发及基因修饰  相似文献   

4.
脂质代谢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脂质代谢异常,主要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和(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也就是惯称的高脂血症。如前所述,纠正脂质代谢异常,也就是降低过高的血清TC和TG水平,升高过低的血清HDL-C水平,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甚至可使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从而可明显地降低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因此,应对脂质代谢异常及时诊断及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高脂血症的中药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脂血症(hyperlipidmia, HLP)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DL)过低而引发的一种病症,病机多属本虚标实.临床多采用活血化瘀、滋补肝肾、扶正固本、益气活血、健脾除痰、化瘀等方法治疗.由于中药及中成药在临床运用中具有有效、简便、安全、经济等特点,近年来运用中成药治疗高脂血症报道较多,现就其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防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内容。血液磁极化疗法(血磁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1 ,2〕。本文观察血磁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住院或门诊高脂血症患者31例。按中华医学会血脂异常防治小组制定的高脂血症诊断标准〔3〕选择病人,即总胆固醇(TC) >5 .72 mmol/ L 和/或甘油三酯(TG) >1.70mmol/ L。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30~73岁,平均5 4 .97±11.4 3岁。实验对象均除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胆道梗阻等影响血脂代谢的疾病。均停用影响血脂…  相似文献   

7.
脂代谢紊乱导致血脂异常,血中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醋(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临床上称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脂代谢紊乱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指由于参与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如脂蛋白脂酶(LPL)、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载脂蛋白如载脂蛋白CⅡ(apoCⅡ)、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载脂蛋白CⅢ(apoCⅢ)及脂蛋白受体如LDL受体的遗传性缺陷所致,又分为单基因性异常和多基因性异常.继发性指继发于糖尿病、肝病、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在病理演变过程中造成的脂代谢紊乱,原发性疾病好转或治愈,血脂异常也随之好转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血清总胆固醇 (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本文旨在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人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8例高脂血症病人 ,男3 5例 ,女 2 3例 ,年龄 63~ 78岁 ,平均(67 5± 5 7)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血脂异常或血脂蛋白异常,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而使血浆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类疾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我国成人血脂异常血脂水平分层标准是[1]:总胆固醇≥5.18mmol/L,或三酰甘油≥1.70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相似文献   

10.
研究的疾病 高胆固醇血症。目  的 考核对无症状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降低胆固醇水平能否减少以后发生冠心病的危险。设  计 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病人资料  380 6例年龄 35~ 39岁的无症状男性患者 ,均有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TC≥ 6 89mmol/L和LDL -C≥ 4 94mmol/L) ,并排除下列患者 :血浆TG >3 39mmol/L或Ⅲ型高脂血症者 ,既往有过肯定的或可疑的心肌梗死者 ,有心绞痛、传导阻滞或多个连发室性早搏、RonT室性早搏或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者 ,有高血压病或接受抗高血压治疗者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20 mg/d)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研究,对重庆、成都和武汉三市143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予每日晚间顿服辛伐他汀20 mg,共6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肌酸激酶(CK)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6周时TG、TC和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的降低(P<0.0001),降低率分别为37.36%、26.95%和29.68%,而HDL-C显著升高(P<0.0001),升高率为16.78%,治疗前后ALT、AST和CK无明显变化.整个治疗阶段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对于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血脂异常是指血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超过正常范围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下,也常称为高脂血症,主要是指TC和(或)LDLC和(或)TG增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防治中飞速发展的领域之一。一、血浆脂蛋白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关系1TC及LDLC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关系:血脂异常可增加冠心病的危险,其中关系很清楚的是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LDLC增高,而血液中70%的胆固醇为L…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目前共有高脂血症患者1亿6千万人,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18.6%.其中约5%(8百万人)表现为严重型,是心脑血管病、急性胰腺炎、严重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的主要发病基础.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中国高脂血症有4/5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甘油三酯加高胆固醇的混合性高脂血症(近1亿3千万),这些病人大多数会长期求医,是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胆固醇吸收与合成标志物及其它相关指标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成份的影响,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胆固醇代谢特点。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n=53)和健康对照者(n=50),常规检测肝肾功能及血脂水平,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胆固醇吸收与合成标志物水平。结果高脂血症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脂血症组角鲨烯、7-烯胆烷醇的合成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豆固醇吸收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组影响TC的独立影响因素为LDLC和菜油固醇,影响TG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脱氢胆固醇和LDLC,影响健康对照组TC和TG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LDLC和7-烯胆烷醇。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胆固醇代谢标志物特点是角鲨烯、7-烯胆烷醇合成率显著增高,植物固醇中豆固醇吸收率显著降低;高脂血症组影响TC和TG的独立影响因素除LDLC外,还与胆固醇合成标志物(脱氢胆固醇)、胆固醇吸收标志物(菜油固醇)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高脂血症主要是青年人和成年人的问题,而老年人高脂血症对以缺血性心脏病(IHD)为首的种种疾病的危险性不大。可是即使对于老年人,LDL/HDL之比仍与这些疾病的危险程度有关。在美国,青年人高胆固醇血症多,随着增龄,高甘油三酯血症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6.
调脂药物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脂药物过去称为降脂药物 ,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根据血脂蛋白的增高情况 ,高脂血症可分为Ⅰ、Ⅱ、Ⅲ、Ⅳ和Ⅴ 5种类型。临床上常检测血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来判断高脂血症 ,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高脂血症 (两者都增高 ) 3类。治疗高脂血症时应降低已增高的血TC、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为总胆固醇的主要成分 ) ,而增高已降低的血HDL -C。因此称为调脂治疗更为妥当。调脂治疗适用于下列情况 :①动…  相似文献   

17.
动物实验已证明血循环中的白细胞参与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1] ,但在人体尚未普遍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观察了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 ,初步探讨白细胞与这些疾病的关系。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在健康体检中检出的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共 4 6 6例 ,男 358例 ,女 10 8例 ,其中高血压组收缩压≥ 2 1.3kPa(16 0mmHg)及 /或舒张压≥ 12 .7kPa(95mmHg) 154例 (男 132例 ,女 2 2例 ) ,年龄 6 3.5± 6 .7岁 ;高脂血症组 (血清总胆固醇 >5.7mmol/L及 /或甘…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1月至2001年9月,我们对20例2型糖尿病(NIDDM)伴高脂血症患者行双重血浆置换(DFPP),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0例NIDDM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8~60岁,均伴高脂血症。其中8例血浆中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血糖(GLU)三项指标>正常;12例TG、GLU两项指标>正常。20例患者均口服过降脂药物,因效果差或(和)肝功异常而停药(药效差或经常漏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桑椹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血液流变学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制造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高、中、低剂量桑椹多糖组及洛伐他汀组。给予桑椹多糖或洛伐他汀干预3个月。实验结束处死大鼠,比较各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I、Apo B。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桑椹多糖明显降低TG、TC、LDL-C、Apo B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MDA,增强T-SOD、GSH-Px、CAT、T-AOC活性,升高HDL-C、Apo A-I水平。结论桑椹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的黏聚状态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般的健康体检都包含血脂测定。全套血脂测定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四项。根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血液中含量的高低,高脂血症可简单分为三种类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升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