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08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20例复杂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麻醉前的血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儿哭闹次数、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减轻先心病手术患儿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15-08/2017-02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随机分组。所有患儿采用心导管介入治疗,传统组给予常规护理,改良护理组给予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心律失常、穿刺部位血肿、溶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改良护理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改良护理组心律失常、穿刺部位血肿、溶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改良护理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心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给予全面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和生活质量,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2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手术及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相同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引进健康教育,统计2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患儿及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等指标,总结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方法要点。结果 2组患儿在住院时间、患儿及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调查、健康教育达标率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患儿有明显优势,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先心病患儿及家长采取治疗全程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患儿对手术的理解,从而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使患儿以相对轻松的心态面对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焦虑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入院时的焦虑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两组患儿的焦虑程度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的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术前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焦虑,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评价右腋下小切口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方案。方法随机将84例手术患儿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呼吸机辅助时间、胸液引流量以及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实施手术,未见死亡病例。观察组患儿术后疼痛、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机辅助时间、胸液引流量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右腋下小切口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与家长实施临床护理,给予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手术安全,提倡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家长参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4月,选择在郑州儿童医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纠治术的6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儿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邀请家长参与疼痛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5.72±1.03)分、(4.43±1.37)分和(3.87±1.2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8±1.17)分、(5.37±1.14)分和(4.65±1.3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后疼痛护理中引入家长参与机制,可显著提升术后镇痛效果,降低术后风险,其临床应用可行性和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关怀理念对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ICU危重患者中选取30例为观察组,采用护理关怀理念,选取同期收治的另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ICU监护时间、拔管时间、疼痛评分、睡眠指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ICU监护和拔管时间分别为(2.32±0.85)d和(8.69±2.39)d,短于对照组的(4.27±0.94)d和(10.18±2.53)d;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和睡眠指数分别为(2.13±0.62)分和(8.17±2.0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40±0.77)分和(11.35±2.73)分;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对照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80.00%(2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危重患者采用护理关怀理念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160例在本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6.01±0.58)分,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3.18±0.21)分,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5.2147,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5.02±0.42)分,观察组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8.15±0.85)分,两组患者在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1.025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骨折患者20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2例,对照组101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5.6±2.5)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0.5±3.6)天,两组在平均住院时间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1.2585,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评价为(85.6±6.5)分,对照组满意度评价为(60.2±3.2)分,两组在满意度评价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1.13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避免了骨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开瑞坦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酮替芬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开瑞坦联合酮替芬治疗,比较2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治疗后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患儿经治疗后,家长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儿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开瑞坦联合酮替芬能有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明显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家长及患儿均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病程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4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组,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4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临床疗效情况、住院情况以及患儿家长家长满意度、知识掌握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患儿更好,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成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依从性、家长满意度以及相关知识掌握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重症患者中对其感染及预后状况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以组间均衡分配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ICU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ICU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重症患者提供ICU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控制感染、改善预后,缩短机械通气与撤机的时间,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ICU治疗和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应用于学龄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于郑州儿童医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80例学龄期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术后实施自我效能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认知问题、焦虑问题、角色转换问题、交流问题及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0.00%)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70.00%,P0.05)。结论在学龄期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中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可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术后护理方案不同将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C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20.0%),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92.0%)高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王勇  陈伟  吴折乾  王义 《中国妇幼保健》2018,(11):2486-2488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接诊的12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血清VEGF、MMP-2、CGRP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54/60),明显比对照组的73.33%(44/6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好转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59±0.49)vs.(5.38±0.62)d,(4.37±0.60)vs.(6.44±0.83)d,(3.04±0.25)vs.(4.61±0.52)d,(5.38±0.67)vs.(7.40±0.84)d,(7.89±1.50)vs.(11.74±1.84)d,(15.05±1.83)vs.(20.48±2.0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MMP-2及CG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VEGF、MMP-2及CGRP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26.20±4.56)vs.(37.47±6.37)ng/L,(271.95±43.22)vs.(338.47±52.30)ng/ml,(34.05±5.72)vs.(46.83±7.48)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4/60)vs.8.33%(5/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应用阿昔洛韦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VEGF、MMP-2及CGRP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行经胸微创室间隔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郑州市某医院行经胸微创室间隔封堵术的76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术后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术后1个月时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出院时2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32±0.53) h及(6.52±1.24) d,均短于对照组的(7.02±1.41) h及(10.19±1.6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经胸微创室间隔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加快患儿康复,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急诊科2012年10至2013年10按急诊科常规监护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发生率为3.75%,低于对照组的13.75%;观察组抢救物品完好率高达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25±2.5)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9.72±3.6)分。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经胸微创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因房室间隔缺损拟行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其中对照组(传统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50例,观察组(经胸微创封堵术)60例。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ICU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内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后生活质量(健康SF-36量表)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66.21±18.25)min、ICU监护时间(13.11±3.12)h、呼吸机使用时间(3.26±1.96)h、术后住院时间(7.23±1.2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63±20.15)min、(45.93±8.09)h、(7.65±5.89)h、(9.61±2.59)d(P均<0.05);观察组患儿24 h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经胸微创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间及监护时间较短,治疗效果明显,且术后并发症轻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结合临床干预路径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及对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8年2月—2023年2月206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03例患儿采用临床干预路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甲泼尼龙药物进行配合治疗的103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疗效、主要症状及体征平均消失时间、满意度调查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率为9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改善率79.61%;同时,观察组有效率为85.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9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0,P<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困难消失、喘息消失、哮鸣音消失及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3.37±1.27)d vs.(1.69±1.41)d,(4.63±1.57)d vs.(2.57±1.73)d,(5.52±2.24)d vs.(3.68±1.32)d,(7.82±1.94)d vs.(5.74±1.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为99.03%,优于对照组满意度8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免疫系统异常3例、代谢和营养障碍1例、心脏异常4例、关节疼痛4例及眩晕1例,对照组患者免疫系统异常4例、代谢和营养障碍2例、心脏异常2例、关节疼痛2例及眩晕1例,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48,0.338,0.687,1.845,0.338,均P>0.05)。结论甲泼尼龙结合临床干预路径是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张丽 《工企医刊》2014,27(6):1112-11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共92例,将新生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分析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预防护理措施,统计并比较两组新生儿重症监护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46例新生儿在接受上述护理后,其重症监护时间为(7.5±2.3)d,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为(92.3±1.2);对照组新生儿的重症监护时间为(13.2±1.1)d,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分为(80.1±3.7)。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且其重症监护时间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护理,能够改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