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爱武教授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立足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之基本病机,强调以健脾补肾、行气利水为治疗大法,在治疗上中西合参,重视助孕和保胎治疗,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获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小儿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水气病”范畴,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本虚而标实。本虚指肺、脾、肾三脏损。肺气不足,宣肃失司,小道不利;脾弱气虚,水湿失运,湿浊内蕴;肾虚不固,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是由水湿泛溢肌肤,周身浮肿,蛋白下泄而肾病,故治疗重在脾肾。临床辨证分为肾虚湿滞,脾肾阳虚,肾阴亏虚三类,且常互为因果。患儿正气本虚,简易感受外邪,使病情反复。表邪未解时,必须宣肺祛风行水消肿,祛邪治标为先,而病久缠绵,或失治累及肾本,  相似文献   

3.
风药治疗慢性肾炎机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属中医水肿、腰痛、尿浊、尿血等范畴.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标本同病.本虚指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标实则指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风毒)、水湿、瘀血、肝阳上亢.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探析心衰中医治疗思路,笔者认为心衰与肾、心关系密切,病因病机为肾阳虚不仅导致心阳虚,亦致脾、肺、肝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得不到正常运化,产生血瘀、痰浊、水湿耗减气血津液,肾阳失其气血津液补充而亏竭,心阳失其肾阳温煦亦亏竭,肾与心在病理上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以致恶性循环,引发心衰发生发展。肾阳虚为本虚,血瘀、痰浊、水湿为标实。肾阳虚为因,心衰为果。治疗应当温补肾阳为主,以温通心阳为辅,兼顾化瘀、祛痰、利水为标之法。只要辨证准确,用药恰当,心衰从肾阳虚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肾性骨病是由脏腑内伤导致的骨病,是中医学面临的新问题.肾性骨病病位在骨,其本在肾,兼有筋、肉损伤,与肝脾关系密切.其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标实则多见水湿、瘀血、浊毒为患.在治疗上尝试分别主证、次证,肝肾阴虚者给予补益肝肾、滋阴养血,脾肾阳虚者给予温肾助阳、健脾益气,再依据水湿、瘀血、浊毒等次证辅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排毒泻浊等治法,以达到标本兼顾、补虚而不恋邪、邪去正安的目的,收到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肾病综合征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田 《河北中医》2006,28(3):194-194
肾病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病,病程长,证候错杂.现将笔者临证心得试述于下. 1分清标本,提纲挈领 肾病综合征总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故在辨证时首先要分清是本虚为主还是标实为主.本虚多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后期可见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标实多为水湿、湿热、气滞、血瘀、风热、浊毒等.病之初期水肿较甚,以标实为主,治以健脾利湿法,方选实脾饮、五苓散、五皮饮等.有外感征象则应宣肺利水,随风寒、风热之异分别疏风散寒、疏风清热.病之中期,标实已去,本虚渐显,以脾肾气虚、脾肾阳虚多见,治以补肾健脾之法,或以补气为主,或以温阳为主.  相似文献   

7.
介绍袁军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临证经验.袁教授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标实为风热、风湿、水湿(湿热)、瘀血.并提出了以"肺-脾-肾"为中心的五脏同治和气血水同治的治则思想,在控制病情、避免药物不良反应、防治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姜燕  汤开波 《吉林中医药》2021,41(5):607-609
燕小霞认为肺脾肾虚弱是膜性肾病的主要病因.其病机关键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阳虚为主,标实为水湿瘀浊潴留,以浮肿、蛋白尿为临床特征.针对这一特征.在温阳利水法的治疗基础上标本兼顾,发作期以标实为治,稳定期以本虚为先,伍佐益气健脾、滋阴降火、扶正固表、益气活血一以贯之,灵活使用附子、黄芪,量效有度,以平为期.温阳化瘀利水法治疗膜性肾病具有较好的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改善预后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7,(8):1051-1053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中医证候分布、病理分期与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60例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病理分期与理化指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证型间病理分期及理化指标等方面的异同。结果:60例IMN患者中,中医证候均以本虚标实证为主。本虚证以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多见,标实证以血瘀证多见,其次为湿热证。本虚证与标实证相关性显示,脾肾气虚证与水湿证、湿浊证呈正相关,脾肾阳虚证与水湿证呈正相关,气阴两虚证与血瘀证呈正相关。中医证型与病理分期相关性显示,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病理分期以Ⅰ、Ⅱ期多见,气阴两虚型病理分期则以Ⅲ期多见。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相关性结果提示,脾肾气虚型24hUp、血清Scr水平均高于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CHO、TG、尿NAG水平高于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URBC计数结果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是IMN的主要证候,本虚证与标实证有一定相关性;气阴两虚型在肾脏病理分期、理化指标等方面变化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医证候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探讨中医辨证在推断IMN病情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IMN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病理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各证型间临床及病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IMN患者本虚证以脾肾阳虚型居多,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气阴两虚型发病年龄要明显高于脾肾阳虚型和脾肾气虚型(P0.05)。脾肾阳虚型患者肾病综合征发生率要高于脾肾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型与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脾肾阳虚型与水湿证呈正相关(P0.01);脾肾气虚型与水湿证、湿浊证呈正相关(P0.01)。气阴两虚型患者体重指数要明显低于脾肾阳虚组和脾肾气虚组(P0.05)。各组间CKD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BUN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气虚型患者病理分期以Ⅰ期为多(P0.05),脾肾阳虚组、气阴两虚型患者则以Ⅲ期多见(P0.05)。气阴两虚型患者肾脏病理中慢性化及小管间质积分要高于脾肾阳虚型和脾肾气虚型。结论:IMN患者主要的中医证型有脾肾阳虚型、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本虚证与标实证之间存在相关性,气阴两虚型患者病情较其余证型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陈霞教授认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基本病机是脾肾阳虚为本,痰湿瘀阻为标,且痰湿瘀阻是脾肾阳虚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临床上常表现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呈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临证多以补肾健脾、化痰祛瘀、调经助孕为中医治疗大法,自拟补肾化痰方加减,同时结合中医药调周法周期性施治,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商宪敏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虚常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肾阴阳两虚为主,邪实常以痰湿中阻、水湿泛滥、浊毒蒙窍为主。治疗时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标本兼顾,以补虚扶正、化痰祛湿、活血化瘀、通腑降浊为主要治法,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郑惠芳系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善用温补,尤重肾脾.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中肥胖型PCOS占半数,且常伴发不孕.郑老认为肥胖型PCOS所致不孕的主要病机为脾肾阳虚、痰湿内蕴.脾肾阳虚为本,痰湿内蕴为标.治疗以温肾健脾、燥湿化痰为主要原则,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同时予以生...  相似文献   

14.
癌性腹水作为中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以腹部胀满和呼吸窘迫为主要症状,多见于晚期卵巢、胰腺和胃肠道恶性肿瘤等腹腔脏器恶性肿瘤患者。其发展速度快,病情进行性加重,一旦出现癌性腹水,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将缩短至数月甚至数周,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后续治疗及生活质量。癌性腹水的治疗至今仍是临床一大难题。“阳化气,阴成形”是《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生理病理状态的重要论述,阳主“动”而流散以化气,阴主“静”而凝聚以成形,二者调和一致则为平人,若平衡被打破则百病由生。郭立中教授立足临床,结合古医籍和临床经验,提出“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与癌性腹水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阳化气”不及是发病之本,“阴成形”太过是发病之标。肺、脾、肾阳虚化气不足,水液运化失常,水湿结聚,水为寒邪,寒性收引凝滞,易致血脉凝结,血凝又加重水湿留而不行,水湿、血瘀停聚腹腔形成癌性腹水。阳虚、水湿、血瘀是关键病因,病性为本虚标实,导师以扶阳消阴为治疗总则,重视扶肺、脾、肾阳气以固其本,消水湿瘀血以治其标,并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的病机特点在治疗上讲求次第,灵活变通,并配合外治法,临床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羊菊芬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冬艳 《吉林中医药》2010,30(2):101-102
名老中医羊菊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经验独特,病机上认为主要是脾肾阳虚为本,痰湿阻滞为标;治疗上重视肾脾二脏,主张审因寻源,证病同治,适时加用安神宁心之品,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朱致纯老先生认为绝经前后诸症的病机中素体肾阳亏虚,或过用寒凉及过度贪凉,可致肾阳虚惫,肾与脾先后天互相充养,脾阳赖肾阳以温煦,肾虚阳衰,火不暖土,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又导致脾肾阳虚,中气虚弱,水湿内停,湿聚生痰。朱老治疗本病从肾、脾论治,病位在脾,为本虚标实之症。湿聚生痰,郁久化热,形成寒热互结之症,结于心下,逐成痞证。常运用半夏泻心汤合二陈汤治疗。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临床常见病,现多认为其病机为脾肾阳虚。廖世煌教授认为,甲减以虚为主,虚实夹杂,病变脏腑主要在肾、脾、肝,可见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阴两虚、脾虚失健三种证型。  相似文献   

18.
文章总结全世建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病因病机上,全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之本为脾肾阳虚,标为水湿、瘀血、浊毒并存。治法治则上,根据《内经》"复方"原则,温补脾肾之阳治本,利水渗湿、活血化瘀、化浊排毒三法合用治标。谴方用药上,针对该病本虚标实的复杂病机特点,采用"复方"治疗,将真武汤、黄芪六一汤、抵挡汤等合方配伍运用。  相似文献   

19.
褚玉霞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对褚玉霞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褚教授认为脾肾阳虚为本,气滞湿阻、痰瘀互结为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根本病机;治疗则主张补肾健脾为主、化痰祛瘀利湿为辅,调周助孕,同时注重身心同治、适时交会以提高疗效,临证选方用药颇具特点。  相似文献   

20.
鞘膜积液属“水疝”范畴,临床多以疏肝利湿为主治疗,但疗效欠佳,易于复发。笔者认为,本病发于阴器,应责之脾肾,乃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肾之气化开合失宜,发为“水疝”。其本在肾虚与脾虚,其标为水湿,系本虚标实之证。故立攻补兼施为大法,利水(澄源)、健脾(塞流)、益肾(固本)3个阶段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