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血栓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英 《新疆医学》1989,19(4):231-233
  相似文献   

2.
在家兔股动脉血管上(直径1mm)制作血栓形成动物模型。在60只血栓模型家兔上观察血栓在形成过程中(1~6d)的形态变化特征,并以此为对照组。另选18只血栓模型家兔为实验组(分为3组)。按不同时期分别给以脉通灵Ⅲ号(经胃管给药每只家兔5ml/kg·d(-1))。观察给药后血栓的形态变化,以此估价脉通灵Ⅲ号在血栓形成过程中的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根根据 Virchow 血栓形成原理,以家兔股动脉血管(直径1mm)制作血栓形成动物模型并在模型术后1~6d 测量血栓体积,行股动脉造影、血小板计数检查及光镜下血栓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血栓体积在模型术后第4d 最大,同时末梢血小板计数值也最高,以后随着血栓的明显机化,血栓体积趋于减小;血小板数值也相应减少至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用家兔股动脉血管(直径1mm)制作血栓形成动物模型。分别观察脉通灵I号组[经胃插管给药,5mL/(kg·d)]和对照组的血栓病理形态变化,同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脉通灵I号可推迟血栓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增加血栓中中性白细胞的数量促进血栓溶解。  相似文献   

6.
血栓通对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栓通对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骨科术后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静脉滴注血栓通14d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参数,包括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浆粘度等,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14d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血栓通治疗后患者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血栓通可以改善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的血液高粘滞状态,防止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研究了纳豆激酶对实验性血栓的作用。结果表明,纳豆激酶静脉注射给药(10000μ/mg、5000μ/mg、2500μ/mg)可以使穿线法形成的家兔颈动脉血栓有效减少;即纳豆激酶拥有溶栓、抗栓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traub Rotarex System血栓旋切器治疗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的疗效、疗效影响因素、应用价值.方法 22例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其中髂、股动脉栓塞12例,腘动脉栓塞10例,胫后动脉栓塞2例,胫前动脉1例.采用Straub Rotarex System血栓旋切器经同侧股动脉顺行法(股动脉、蝈动脉血栓17例)、经对侧股动脉逆行法(股动脉上段栓塞2例、髂动脉栓塞2例)经导丝送入8F旋切导管行血栓旋切治疗,旋切后造影评价即刻疗效,术前、术后1d、1月、3月、6月测患肢臂踝指数评价短期疗效.25条患肢顺利完成了血栓旋切,即刻疗效优良率为80%;总有效率为96%.ABI从术前0.25±0.13到术后1d 0.91±0.24.踝臂指数(ABI)从术前0.58±0.24上升至术后0.89±0.14,术后ABI 1、3、6月分别为0.89±0.14、0.85±0.26、0.75± 0.31.本组病例发生并发症13例,再灌注损伤10例,远端分支栓塞1例,穿通1例,继发血栓闭塞1例.其中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仅3例,发生率为12%.结论 Straub Rotarex旋切导管对急性、亚急性血栓及长段闭塞是有效的,但对急性缺血疗效更佳,缺血时间越短术后即刻疗效越好,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旋切的短中期疗效逐渐下降.总体术后短期疗效佳,但对由动脉硬化引起的胫前、胫后动脉长段闭塞的疗效差.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引其闭塞的病因、缺血时间、栓塞范围、栓塞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