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灿 《中国卫生产业》2012,(12):135-135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头孢类等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少数民族具有习惯饮酒的风俗,双硫仑样反应发病率极高,现对1例双硫仑样反应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健康向导》2021,27(2)
正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饭,推杯换盏的环节也在所难免。而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恰好正在吃药,那就要注意了:吃药和喝酒,一点都不配哦!尤其是正在服用下面这些药,您可千万别喝酒!头孢类药物大部分头孢类药物都含有类似双硫仑化学结构的甲硫四氮唑基团,若在服药前后饮酒,可能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是指某些药物由于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3.
李正秀 《中国校医》2007,21(5):F0003-F0003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或双硫醒样反应),是某些药物病人使用后,饮酒或与含乙醇的药物配伍使用所引起的一种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中,如果对其不认识或抢救不当,易危及病人生命,因此,防治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为引起临床上的关注,现将1997年以来我中心门诊出现的18例使用部分药物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对双硫仑样反应的认知状况,为减少双硫仑样反应提供依据。方法随机调查138位就诊患者,利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双硫仑样反应的认知状况。结果26.81%患者知道双硫仑样反应,75.36%患者知道用药期间不能饮酒。只有12.32%的患者能说出5种以上药物,如在用药期间饮酒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73.19%患者不懂双硫仑样反应。门诊患者100%希望获得双硫仑样反应有关知识。结论大部分门诊患者对双硫仑样反应认知水平较低,提示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双硫仑样反应的宣传,尽量减少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加强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5.
随着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逐渐增多,饮酒者发生双硫仑样反应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因饮酒致头孢类抗菌药物双硫仑样反应16例报道如下. 1病例 1.1 一般资料 16例系我院2007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27~73岁,平均57.3岁.16例均为静脉滴注头孢类抗菌药物者,其中头孢哌酮6例、头孢唑林4例、头孢噻肟3例、头孢曲松2例、头孢拉定1例.用药2 h~10 d(平均3.35 d)后饮酒,症状发生在饮酒后30 min~6 h(平均2.08 h),以1~3 h居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认识双硫醒样反应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救治方法,预防使用部分头孢类、甲硝唑、呋喃唑酮等药物后双硫醒样反应的发生. [方法]对32例出现双硫醒样反应的病例进行临床救治.[结果]32例出现双硫醒样反应的病例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症状轻重不一,治疗方法各异. [结论]使用头孢类、甲硝唑、呋喃唑酮等药物后易出现双硫醒样反应,在使用头孢类、甲硝唑、呋喃唑酮等药物期间不宜食用含酒精食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头孢曲松后用酒精擦拭皮肤所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以及双硫仑样反应与过敏反应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区别要点。方法对1例静脉滴注头孢曲松后用酒精擦拭皮肤所致的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和救护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提示临床在执行药物治疗时,除询问患者过敏史外,还应特别询问患者的饮酒史。结果本例患者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恢复良好,2h后不适症状缓解。结论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时应禁止饮酒,禁止酒精擦浴和皮肤接触酒精,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临床医生进行专业知识讲座,避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医院急诊科常常会有似醉非醉的病人。面色潮红、恶心、头晕,乍看以为是喝酒醉了,但是细问病史,其实是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又喝了酒,出现的"双硫仑样反应",个别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提醒在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务必远离酒及含酒精食物。症状貌似醉酒反应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两个因素是:头孢类抗生素等药物和酒精。而近年来,这种反应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我国传统节假日,家庭团聚、走亲访友,很多缺乏  相似文献   

9.
双硫仑样反应属药源性急症,又称戒酒硫样或硫醒样反应,主要由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和乙醇相互作用而产生。2004年3月-2006年12月,共接诊饮酒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患者20例,经救治后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特点,以提高急诊医务人员重视.方法 对急诊收治的46例双硫仑样反应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转归.结果 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和甲基咪唑类为主:该反应的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饮酒量威正比,发病急,病情重,积极救治疗效好.结论 临床应用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治疗时,应特别告知患者至少一周内避免饮酒和接触乙醇制剂.  相似文献   

11.
头孢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屡有不良反应的报道,还时有发生,因人们没有足够的重视。现将我科发生的2例注射头孢哌酮饮酒后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护理体会供临床护士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因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硝基咪唑类药物及其他药物前后饮酒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36例患者接受纳洛酮、地塞米松等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结果:36例患者全部治愈或好转出院,均无后遗症。结论:使用纳洛酮、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临床疗效确切,预后良好。急诊医务人员对双硫仑样反应要有足够的认识,应加强预防和卫生宣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诱发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6例在治疗后2h内症状缓解,4例在治疗后5h内症状缓解。结论服用含甲硫基的药物期间饮酒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主要原因,合理选用地塞米松、纳络酮、维生素C可有效控制其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头孢霉素类,已成为当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然而患者在使用头孢霉素期间如饮酒,可引发双硫仑样反应。武警成都医院近年来诊治饮酒引起双硫仑样反应7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1例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后饮酒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例.  相似文献   

16.
药物导致双硫仑反应的经验与教训(附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双硫醒样反应或戒酒硫样反应,实质是乙醛中毒反应。有些药物能抑制肝脏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氧化分解,导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引起乙醛中毒反应。本院2002~2004年,2年间先后出现9例由于药物治疗期间饮酒或医疗酒精使用不当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病例中,男7例,女2例,其中3岁小儿1例,服用药物包括痢特灵、甲硝唑、甲苯磺丁脲(D860)、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典型患者:⑴30岁,男性,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期间,…  相似文献   

17.
警惕小儿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双硫醒样反应或戒酒硫样反应,实质是乙醛中毒反应。某些药物能抑制肝脏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氧化分解,导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引起乙醛中毒反应。近年来成人应用某些药物期间饮酒发生该反应的报告已很多,但小儿发生此反应的  相似文献   

18.
“是药三分毒”,服用有些药物后沾酒则可危害生命。人们在服用这些药物后一旦饮酒,会出现一种叫作双硫仑样反应的可怕现象,这在日常生活中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19.
郑江丽 《现代保健》2010,(12):146-147
目的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笔者所在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发病规律及治疗。结果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双硫仑样反应,轻者表现为颜面潮红、头痛、头晕、腹痛、恶心、呕吐、心悸、胸闷不适,重者表现为全身发红、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胸闷出汗、甚或休克、心电图改变。结论应用头孢哌酮钠治疗时及停药1周内均需禁酒;大量饮酒后2d内要禁用头孢哌酮钠等药,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纳洛酮抢救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疗效,及积极预防.方法 对使用地塞米松、纳洛酮救活固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前后饮酒引起双硫仑样反应18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分析疗效、总结经验及如何预防.结果 18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后遗症.结论 使用地塞米松、纳洛酮抢救双硫仑样反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