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10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采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症状评估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简易疲乏量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同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为(145.2±22.3)分,其生活质量评分处于中等水平。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年龄(t=3.113,P=0.002)、婚姻状态(F=2.390,P=0.018)、疾病分期(F=5.261,P=0.013)、肩外展≥90°(F=12.362,P=0.013)、肩外旋(F=25.632,P=0.000)、疲乏程度(F=23.582,P=0.000)、抑郁(t=57.112,P=0.000)、肩痛强度(F=20.654,P=0.000)、肩痛困扰(F=25.025,P=0.000)和肩痛频率(F=13.528,P=0.000)。将偏瘫肩痛患者SS-QOL总分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疾病分期(t=-2.621,P=0.001)、肩痛频率(t=-5.812,P=0.001)和疲乏程度(t=2.582,P=0.013)。结论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状态,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疾病分期、肩痛频度和疲乏程度,临床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干预方案,以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SS-QOL)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84例脑卒中患者中29例(34.52%)无抑郁、15例(17.86%)轻度抑郁、28例(33.33%)中度抑郁、12例(14.29%)为重度抑郁;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SS-QOL评分为(108.37±28.31)分,其中无抑郁组患者SS-QOL评分为(133.28±13.82)分,高于抑郁组患者的(93.23±25.34)分(P0.05);患者抑郁得分与社会支持、生活质量SS-QOL评分存在负相关(r=-0.432,-0.532;P0.05),患者生活质量SS-QOL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分存在正相关(r=0.51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月收入低、自费医疗及社会支持越低是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月收入高、公费医疗、社会支持越高、无抑郁状态是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抑郁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社会支持、经济因素是影响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几种相关因素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对16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按病前有无抑郁病史、有无负性生活事件、脑损害部位及卒中后生活能力(ADL)积分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AD)进行现状调查。结果168例脑卒中病人中60例有抑郁表现,其中,脑卒中病灶在大脑左半球,ADL积分≤40分者、既往有抑郁病史者、有负性生活事件者抑郁发生率高。结论脑卒中抑郁的发生可能与神经生物学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病率、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陷程度、病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老年抑郁自评量表(SD)对老年脑卒中及中年脑卒中两组病人进行抑郁评估及加拿大神经功能缺陷量表(CNS)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估,并通过脑CT、MRI及危险因素合并情况对两组病人的病变部位与抑郁发生相关性进行对比。结果 老年脑卒中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58.82%明显高于中年人(41.55%),老年女性更高(68.57%)。额叶、颞叶、基底节病变及多发性脑梗死抑郁发病率明显增高,与神经功能缺陷程度及恢复的时间相关,相关危险因素多抑郁发生率高。结论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陷程度、病程、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病人除有不同程度躯体功能障碍外,同样还由于脑部的病变及家庭社会心理学等多因素而产生情感性精神障碍,如情绪低落、性格改变、喜怒无常甚至对生活产生绝望念头等,临床称为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和对中风康复的不良影响,因而日益受到重视.2002年1月-2003年6月对65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采用博乐欣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邢台县山区农村脑卒中恢复期老年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邢台县山区农村随机抽取320例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将其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分别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ADL)评分,计算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320例脑卒中恢复期老年患者中抑郁发生率42.5%;抑郁组及非抑郁组在经济状况及家庭支持度方面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CSS评分高于非抑郁组(P<0.05),抑郁组ADL评分低于非抑郁组(P<0.05).结论 邢台县山区农村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有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与发病相关因素及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300例脑卒中病人抑郁发生情况、脑卒中后抑郁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及治疗情况.结果 发生抑郁症95例(31.6%);抑郁发生与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相关.结论 脑卒中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强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抗抑郁治疗,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224例住院卒中患者1个月后的抑郁状态,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本组PSD发生率为63.4%(141例)且直接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卒中的抑郁发生率高、程度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PSD)脑电图特点及影响抑郁发生的因素。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患者500例,根据是否存在PSD将患者分为PSD组200例(其中轻型组61例、中型组85例、重型组54例)和非PSD组300例。脑卒中发作7天内实施脑电图检查,观察脑电图振幅、频率,以及α、β、δ、θ波的分布,采用单因素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脑卒中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PSD组脑电图异常率为53. 00%,明显高于非PSD组43. 67%;低振幅δ波所占比例(68. 00%)明显高于非PSD组54. 00%(P0. 05)。重型组脑电图异常率61. 11%明显高于轻型组32. 79%(P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血压史、抑郁症史、家庭关系、病灶部位、脑电图特点是PSD的影响因素。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高血压史、抑郁症史、家庭不和、基底节病变、低振幅δ波和脑电图异常是老年P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老年PSD的脑电图主要呈低振幅δ波活动,文化程度、高血压史、抑郁症史、家庭关系、基底节病变、脑电图低振幅δ波等因素和PSD具有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与发生抑郁的关系.方法 对30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评定,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对照组,同时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调查相关因素.结果 不同病变部位抑郁发生率比较:左半球(38.13%)高于右半球(22.40%,P<0.05),前半球(38.46%)高于后半球(20.66%,P<0.05),基底节(34.03%)与皮层(32.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S评分:抑郁组[(11.720±10.154)分]高于非抑郁组[(8.910±7.140)分,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可能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痉挛是脑卒中病人常出现的一种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虽然在偏瘫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一定程度的肌张力增高可减缓肌肉萎缩,但张力进一步加重则会导致病变肢体关节挛缩、强直、肌肉萎缩进而可能导致终身残疾,严重影响了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的康复。肢体的痉挛程度可因尿路感染、便秘等脑卒中后的并发症及肢体摆放不良等因素加重。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是提高脑卒中后偏瘫病人生活质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评估及临床诊疗关键进行分析,为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近几年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依赖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卒中后抑郁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改善患者功能缺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级医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本院180例CABG患者围术期行心理测评,评价术后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根据术后是否存在焦虑状态或(和)抑郁状态将患者分为焦虑抑郁状态组(n=103例)和对照组(n=77),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CABG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分别为42.2%、39%,二者均有的占23.9%;2单因素分析:文化程度低、无固定工作、负性家庭生活事件、患者为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术前合并焦虑抑郁、术前脑卒中史、初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术后刀口疼痛评分>6分及ICU停留时间长为术后出现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P=0.018)、负性家庭生活事件(P=0.046)、术前合并焦虑抑郁(P=0.023)、初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P=0.038)是术后出现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基层三级医院,CABG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发病率比较高,应该重视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状态的筛查,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陈莉 《内科》2010,5(6):583-585
目的观察干预社区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70例脑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服用黛力新1粒/d,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抗抑郁药,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及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偏瘫肢体活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4周、8周进行HAMD、Barthel指数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社区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干预,不仅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而且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脑卒中后抑郁评分与血清中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IL)-17及IL-18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8例为观察组,脑卒中后无抑郁患者35例为对照组,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35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中COR、IL-17及IL-18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3组血清中COR、IL-17及IL-18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中COR、IL-17及IL-18的表达均与脑卒中后抑郁发病时间、抑郁程度、病变严重程度均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17和IL-18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中COR、IL-17及IL-18的表达升高,IL-17和IL-18呈正相关,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焦虑障碍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焦虑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脑血管病诊断标准、CCMD-3诊断标准中关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以及相关量表(SDS、SAS、HAMD、HAMA、DNF、ADL和伴发疾病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09例观察对象调查、评估和诊断.根据诊断分组,并比较分析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焦虑的相关因素.结果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焦虑障碍51例(46.79%),相关性因素有既往情感障碍病史或家族史、内向个性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伴发疾病、家庭关系及近期负性生活事件等7个因素.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情感障碍因素,主要为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正>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0%~60%〔1〕,而脑卒中后抑郁则是诱发或加重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重要因素〔2,3〕。睡眠障碍及认知障碍同样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及认知障碍的发生与抑郁存在密切的联系〔4〕。本文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不同抑郁程度的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老年初发脑卒中患者212例,均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调查社区146例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水平和生活能力,分析生活能力与性别、工作状态、患病年限、脑卒中次数及抑郁等的关系。结果调查对象生活能力得分平均为(74.45±31.21)分,73.3%生活基本自理,26.7%自理障碍。工作状态、是否接受过康复指导、合并症状、合并心脏病、合并糖尿病与患者活动能力水平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因素有抑郁水平、是否接受过康复指导及工作状态。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与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尤其需要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调查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28例脑卒中患者应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调查评分,应用CT扫描显示病灶部位,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女性,文化程度低,左侧大脑半球病灶,存在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受限者发生率更高。结论 脑卒中后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性别,文化程度,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与脑卒中后抑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表里两经推拿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病人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给予表里两经推拿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上肢痉挛程度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病人上肢痉挛程度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里两经推拿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病人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