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 枕横位1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在头位难产中的发生比例最高,正确处理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枕后位、枕横位,有助于改善母婴预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82例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临床资料,探讨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临床特点,以及产程中如何积极地进行徒手旋转使其尽可能地经阴道分娩,变难产为顺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处理技巧,提高阴道分娩率。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阴道分娩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产妇180产程进展及处理方法及妊娠结局。结果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及时使孕妇进行体位改变并适时进行经阴道徒手转胎位,使胎位转成枕前位并顺利经阴道分娩,提高阴道分娩率。结论及时、正确处理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产程,是提高阴道分娩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程特点及实施阴式分娩的可行性。方法: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采取体位改变,保持良好的子宫收缩力,徒手复位等处理。结果:本组128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患者中,阴式顺产91例,产钳助产2例,剖宫产35例。结论:子宫收缩力、产妇体位、精神心理因素对枕后位、枕横位的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枕神经痛~([1])是枕大、枕小、耳大神经分布疼痛的总称,其是由于枕大神经、枕小神经或者第三枕神经分布区内发生软组织粘连、渗出、刺激等,呈现单侧或者双侧的阵发性撕裂样或针刺样疼痛,有时还有伴随着邻近区域的感觉消失或感觉迟钝~([1])。三对神经来自C2、C3,分布于枕部。临床症状表现为枕部和后颈部阵发性剧烈疼痛,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4年1月~1996年10月发生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166例,大多数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经试产,临产后严密监护和观察以及催产素静脉滴注、人工破膜、徒手旋转胎位,可使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转化顺产,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子有利。  相似文献   

6.
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手法旋转48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手法旋转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效果 ,对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4 8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采取手法旋转。结果显示 :4 8例中转至枕前位 4 7例 ,失败 1例 ,成功率为 97.92 %。表明对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采取手法旋转 ,可以缩短产程 ,减轻产妇痛苦 ,降低剖宫产率、阴道手术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且操作简单、易掌握、见效快、成功率高 ,是处理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产程处理技巧,减少剖宫产率。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待产并发生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经阴道分娩的49例病例,对其处理方法及技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及时、正确处理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产程,可以促进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8.
于秀梅  王传锐  陈婷  陈雪 《河北医药》2013,35(16):2485-2486
临床上胎位异常中以枕位异常最常见,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是造成产程延长、导致头位难产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剖宫产和阴道手术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头位中以枕横位衔接者占50.6%,枕后位次之[1],使胎头顺利的完成内旋转转为枕前位并顺利经阴分娩,是目前降低头位难产的最主要措施。本文对以枕横位衔接的足月待产妇实施体位护理干预,预防并减少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过侧俯卧位使枕后位和枕横位变为枕前位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要求阴式分娩的枕横位或枕后位患者600例,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采用自由卧位进入产程,观察患者从枕后位或枕横位转成枕前位的比例。第二组通过侧俯卧位分娩,观察患者从枕后位或枕横位转成枕前位的比例。结果:在整个产程中,自由卧位方式使枕后位或枕横位转成枕前位的比例,第一胎为50%,第二胎为70%,侧俯卧位方式使枕横位或枕后位转成枕前位的比例,第一胎为85%,第二胎达到95%。结论:侧俯卧位方式纠正枕横位或枕后位为枕前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体位管理矫正枕后位枕横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分娩的病例,将发生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253例)。将持续性枕后位的患者定义枕后位组(91例),将持续性枕横位患者定义为枕横位组(162例)。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分娩、无剖宫产史、均为头位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253例)。结果研究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而中初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经产妇的剖宫产率(P<0.05)。枕后位组经产妇的剖宫产率高于枕横位组经产妇的剖宫产率(P<0.05),枕后位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高于枕横位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P<0.05)。结论体位管理对于持续性枕后位患者的效果差于对于持续性枕横位患者。体位管理对于经产妇的效果好于初产妇。体位管理对于持续性枕后位患者效果不佳时,应尽快终止试产,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法旋转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适时进行手法旋转,使儿头固定于枕前位。结果成功18例,失败1例,成功率为94.74%。结论手法旋转枕横位及枕后位操作简单,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痛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母儿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的产程特点,同时选取枕前位产妇12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128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共有1 1例出现产道损伤,19例出现产后出血,50例出现宫内窘迫,18例新生儿出现窒息,明显多于枕前位组;同时,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出现产程异常情况也明显多于枕前位组.结论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囊肿切除并枕大池——腹腔分流治疗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 :14例枕大池蛛网膜囊肿行囊肿切除并枕大池——腹腔分流术。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症状逐渐消失 ,出院前 (术后 14d~ 2 1d)复查 CT示枕大池明显缩小 ;10例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30个月 ,枕大池及脑室系统大小正常 ,无囊肿复发。结论 :囊肿切除并枕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具有手术疗效确切、无复发、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某院分娩的252例产妇(枕后位组126例,枕前位组126例)的分娩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枕后位组新生儿体重≥3500g、宫缩乏力、剖宫产、产钳助产、软产道裂伤和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枕后位组胎儿窘迫、新生儿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枕后位组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宫口扩张延缓、宫口扩张阻滞、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阻滞等产程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枕后位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枕前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头位分娩评分>10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间有多种药枕,用以清火、醒脑、明目,如“谷壳枕”、“芦花枕”、“荞麦枕”、“蚕砂枕”,四季常用可清凉降火;夏季还用“竹枕”、“石膏枕”以祛暑解热;小孩用的“米枕”不凉不燥,有益于头部正常发育等等。那么,药枕疗法有哪些治病原理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得宝松复合液施行枕神经阻滞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得宝松复合液治疗60例枕神经痛患者,并与单纯口服药物进行对照。结果得宝松复合液施行枕神经阻滞组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0%。结论得宝松复合液枕神经阻滞治疗枕神经痛是有效、简便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资料与方法 选择 1998年 1月~ 1998年 12月孕周为 37~ 4 1 6周的单胎头位初产妇 ,持续性枕后位 79例 ,持续性枕横位 110例。随机抽取同期相同条件枕前位初产妇 2 0 0例作对照 ,孕妇年龄 2 3~ 33岁 ,平均 2 7 6岁。结果  1.不同枕位胎儿体重比较。胎儿体重 350 0~ 4 0 0 0g者 ,枕后位 ,枕横位与枕前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胎儿体重 >4 0 0 0g者 ,枕后位、枕横位与枕前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见表 1)。  表 1不同枕位胎儿体重比较 (% )类别总例数胎儿体重 35 0 0g~ 40 0 0g胎儿体重 >40 0 0g枕后位 7932 (4 0 5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绿豆壳枕在危重症患者压疮翻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应用绿豆壳的材质作为翻身枕,另一组使用普通软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翻身枕时体位是否改变,皮肤的潮湿感、灼热感对压疮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绿豆壳枕组发生压疮0例,普通软枕组发生压疮6例,绿豆壳枕组压疮发生率低于普通软枕组(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预防压疮中应用绿豆壳枕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向红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2):108-109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首要原因,其中,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在头位难产中占了很大比例.因此,对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能及时诊断并治疗,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质量,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中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的处理,防止第二产程延长,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148例第二产程中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孕妇,采取阴道内旋转胎头,同时腹部推动胎背的方法纠正为枕前位,之后嘱孕妇取胎背侧卧位.结果148例中119例以枕前位经阴道分娩,25例纠正胎位失败,4例纠正胎位后出现胎儿宫内窘迫,29例剖宫产结束分娩.结论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在第二产程中及时予以纠正,80%可经阴道分娩,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