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任爱萍  ;陈润泽 《陕西中医》2014,(9):1203-1205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联合逍遥丸治疗老年抑郁症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抑郁症、年龄≥60岁女性,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使用自查表,符合以上标准的9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分别给予抗抑郁药物联合逍遥丸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8周。在治疗后的第0、4、8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SDNN、SDANN、RMSSD、pNN50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4周的HAMD评分、SDNN、SDANN、RMSSD、pNN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抑郁药物联合逍遥丸治疗老年女性抑郁症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疗效比单用抗抑郁治疗效果更显著,能提高临床有效率和痊愈率,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具有慢性化趋向和易复发特点。患者以持续的情绪低糜、动作迟缓、沉默寡言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有自残甚至轻生等行为。每年抑郁症发病人数众多,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危害。王颖教授认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对抑郁症的认识,体现了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通过调节患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进而改善全身气机,有助于患者身心康复,精神愉悦。中医治疗抑郁症疗效突出,且不会出现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性等问题,因此王颖教授针对抑郁症采取针刺通畅患者气机,火罐温通气机,中药调通气机的方式。此法行之有效,文章总结了王师运用“针罐药”三联法治疗抑郁症,为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抑郁症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后认为:脾胃枢机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关键,是抑郁症发生的重要病机,在抑郁症发病及临床治疗中具有特殊意义,并对抑郁症的治疗提出了健运脾胃,运化水湿为重点的调节中焦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注抑郁症的低动力症状对临床治疗抑郁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用《黄帝内经》重阳思想分析抑郁症的低动力症状的病机,从本症阳气虚衰、阳郁不达的病机特点入手,治疗上结合中医整体辨证论治的方法,以鼓舞机体阳气、调畅气机为原则指导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低动力症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的防治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作者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出发,阐述抑郁症的主要病因病机,认为"气机失调,情志郁滞"是抑郁症的发病基础及"阳气失运,温养失责"亦是抑郁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文章论述以中医典籍论著为参考,归纳总结古人关于该病发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论述,运用临证医案治疗的有效性为指导依据,以近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实践支撑,对临床上导师粟胜勇教授运用"温阳调气法"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学术思想进行思考总结,认为针刺治疗此病重在以针之道调节气机升降、宣发郁结之气机而助阳、行阳,运用艾灸治疗以温调失运之阳气、温煦机体、平衡脏腑进而通调气机,两种治法的有机结合运用旨在情志气血阴阳同调,从而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为临床针灸治疗抑郁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围绝经期抑郁症是首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情绪低落、焦虑紧张、失眠为主要症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在中医中属于"郁症"。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治的9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对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李显筑老师针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正虚邪实的病机,提出了疏通气血,调畅气机,标本兼顾,扶正祛邪的治疗方法,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调理脾胃气机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以调理脾胃气机法组成的中药复方解郁1号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以调理脾胃气机为法组成的中药复方解郁1号治疗,对照组应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用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于治疗6周末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两组内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80.0%,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程度(TE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解郁1号方治疗抑郁症的近期疗效与盐酸氟西汀胶囊相当,不良反应较盐酸氟西汀胶囊轻。  相似文献   

9.
论风药开郁     
目的:从风药的角度探讨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依据风药的特性和功效,分析其开郁作用,阐释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结论:风药具有理气解郁、宣畅气机、增效补益等多种功效,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可多途径、多层次地发挥综合性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加剧,我国抑郁症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西药治疗抑郁症具有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依从性差的缺点.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一定优势,采用中医中药对此类患者辨证施治,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郁证的基本病机是气机不畅,气郁为诸郁之始,不良情绪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气血逆乱或不足,进而造成脏腑气机功能紊乱.调理气血,疏肝理气,疏导情志为抑郁症治疗的原则,加之审因论治、移情易性,促进身体气血恢复正常,脏腑阳气宣达.文章以中医《内经》气血理论为指导浅析其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研究认为其发病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紊乱有密切联系。从中医学角度看,抑郁症的根本病机在于气机郁滞,从肺论治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思路之一。半刺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确切。从半刺对HPA轴及肺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半刺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是:(1)半刺抑制了亢进的HPA轴及相关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皮质酮(CORT)水平;(2)开宣肺气,助肺调畅气机,从而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12.
郁者,郁而不散、滞而不通之意。郁证是因七情所伤致气机失和,气郁不伸,而致气滞、血瘀、痰壅、阴亏,渐至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损伤脑神的一类病证。郁证要当于现代医学的老年痴呆症、中风后抑郁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  相似文献   

13.
刘许彦 《河南中医》2024,(5):664-669
目的:观察抵挡汤加减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抵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Q)、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激素(three iodine thyroid hormone, T3)、游离四碘甲状腺激素(four iodine thyroid hormone, 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及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多巴胺(dopamine, 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自主神经功能角度探讨慢性胃脘痛气滞证的发病机制 ,寻找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并观察气滞通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气滞通胶囊治疗 37例慢性胃脘痛气滞证患者 ,治疗前后进行自主神经 (ANS)功能状态检测 ,并与健康组 30例作对照。结果 气滞证患者自主神经平衡指数治疗前异常率达5 9.5 % ,治疗后降至 2 7.0 %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1) ;心搏间距参数平卧心律、呼吸差、乏氏动作反映指数治疗前后也有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慢性胃脘痛气滞证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以副交感神经功能改变为主 ,气滞通胶囊治疗有助于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低动力症状是指抑郁症患者表现出劳累感增加、活动减少、稍事活动即感明显倦怠等症状.肝与抑郁症的关系已得到历代中医的认可,但单纯疏肝解郁并不能完全改善抑郁症低动力患者的不适症状.脾作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藏意,为后天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调理脾胃在抑郁症低动力症状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肝郁是抑...  相似文献   

16.
在治疗抑郁症方面,郭义教授根据其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在中医针灸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知识,创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四通法——"一针、二罐、三艾灸、四中药",取得较好疗效。即采用老驴拉磨手法针刺中脘穴疏通气机,在背部腧穴走罐以畅通气机,在气海、关元、神阙等穴位施以艾灸温通气机,以柴胡疏肝散和逍遥散为基本处方加减以通条气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痰"与"郁"在乳腺癌抑郁症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为乳腺癌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古籍及文献,分析乳腺癌抑郁症的病理机制。结果:认为"因郁致痰"及"因痰致郁",即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脾失运化,痰浊内生是乳腺癌抑郁症的发病基础。结论:明确"痰"和"郁"相互生互因的关系,临床辨证论治以健脾化痰,疏肝解郁,痰化郁解为着重点。  相似文献   

18.
电针夹脊穴治疗抑郁症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留超 《中医研究》2010,23(2):71-72
抑郁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心情低落,常伴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中医学认为此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病证。电针疗法能较好的改善抑郁症患者伴随的焦虑及睡眠障碍等症状。2007—02—2009—05,笔者采用电针治疗抑郁症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柴胡汤证是治疗抑郁症的良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从六经辨证应属于少阳经证,按脏腑辨证则主要责之胆而非在肝。《伤寒论》中对抑郁症治疗早已初见端倪。指出临床中运用柴胡类方剂治疗抑郁症时多从肝气郁结论治而忽略了胆。认为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畅气机,清透邪热则抑郁之气自然而解。胆有调节情志,使人体的气机不产生障碍,保持一直的流通的能力。可见抑郁症的发生正是由于胆腑的病变而产生,故其治疗亦应重在胆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背景下的五行音乐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按照便利取样方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同期纳入健康者74名.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睡眠卫生宣教基础上,联合五行音乐干预.两组在干预前后采用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量表、色词测试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睡眠呼吸监测评估睡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