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宁海县育龄妇女死亡率和主要死因,为预防育龄妇女死亡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宁海县育龄妇女死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宁海县育龄妇女年均粗死亡率为42.21/10万。平均死亡年龄(40.44±7.64)岁,主要集中在40~49岁年龄段,占64.17%;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死亡原因首位是恶性肿瘤,占55.83%,其次是肝癌、乳腺癌、胃癌、肺癌、宫颈癌和脑瘤。2011—2015年与2006—2010年比较,平均寿命增加,损伤和中毒死亡率下降,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肺癌上升明显(均P0.05)。结论恶性肿瘤是宁海县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肺癌死亡率上升,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某院1407例恶性肿瘤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1999—2005年乌鲁木齐市某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年龄分布,为乌鲁木齐市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统计数据和信息。方法采用某院"病案统计管理数据库"1999—2005年的病案资料,筛选了1407例恶性肿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用SPEL3.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407例恶性肿瘤病例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食道癌。前5位恶性肿瘤病例共计796例,占恶性肿瘤总数的56.57%。1407例恶性肿瘤病例中男性832例,占总数的59.13%,女性575例,占40.86%,男女之比为1.44∶1。1407例恶性肿瘤病例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3岁,平均年龄59.45岁。结论通过对1407例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的统计分析,提示恶性肿瘤的发病人群集中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建议中年以上人群应定期体检,尽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厦门市常住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肿瘤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2011年住院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共确诊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727例,前3位依次为宫颈癌61.5%,卵巢癌17.2%,子宫内膜癌16.8%,合计占95.5%。恶性肿瘤年患病数有逐年递增趋势。病例数占比40~49岁快速升高(29.2%),≥50岁最多(51.7%)。结论应重点防控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特别要重视50岁以上女性妇科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早期诊治,但宫颈癌的筛查不能侧重于50岁以上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2002—2011年居民甲状腺癌发病的规律,为预防及干预甲状腺癌的发病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收集上海市肿瘤登记系统中2002—2011年奉贤区甲状腺癌发病资料,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对2002—2011年奉贤区男、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的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男、女性甲状腺癌标化率从2002年的1.09/10万、3.40/10万上升至2011年的13.28/10万、28.37/10万,10年平均上升率分别为32.02%、26.58%;总标化发病率1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5.76%。10年来奉贤区男、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尤其明显,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男女发病比是0.30∶1。男、女性甲状腺癌20~64岁为发病高峰期,乳头状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76.56%。结论奉贤区2002—2011年甲状腺癌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乳头状癌所占构成比最高,需要积极寻找相关危险因素。20~64岁年龄段人群是奉贤区甲状腺癌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的特征,为该区恶性肿瘤流行趋势评价和肿瘤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嘉定区1996—2006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996—2001年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9进行分类,2002—2006年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分类,计算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结果]1996—2006年嘉定区居民恶性肿瘤粗发病为285.23/10万,标化发病率为176.25/10万。男性粗发病率为332.20/10万,女性粗发病率为238.9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37∶1。无论男女,45岁后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大幅上升,上升幅度男性大于女性。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居前10位的分别是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脑癌、膀胱癌和胆囊癌。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宫颈癌等癌症的粗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他恶性肿瘤发病则比较稳定。[结论]嘉定区1996—2006年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等是威胁人群的主要恶性肿瘤,普及防癌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高危人群的早诊早治工作是我区今后肿瘤防控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6例LEDVT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妇科经阴道手术、恶性肿瘤手术是发生LEDVT的高危因素。26例患者均经抗凝血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LEDVT可继发肺动脉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高危因素应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铜陵市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为铜陵市妇科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出防治建议。方法选取铜陵市2007—2014年恶性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例,对其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铜陵市2007—2014年共报告妇科恶性肿瘤510例,其中死亡病例为152例,病例平均年龄为(52.55±13.36)岁。45~55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167例),病死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75岁年龄组达到最大值(74.29%);病死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由2007年的40%降至2014年的3%。市区病例多于县区病例,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铜陵市妇科恶性肿瘤以宫颈癌(52.55%)为主;90.59%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例是通过病理学诊断。结论针对铜陵市妇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2018年至2022年中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病种构成、年龄及变化趋势,为预防干预该年龄段恶性肿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案管理系统和SQL语句,采集该医院2018年至2022年45岁至59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共20097例,依据ICD-10类目分类汇总病种构成,分析年龄、性别分布及疾病变化趋势。结果:45岁至59岁年龄段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占恶性肿瘤总住院患者比重呈上升趋势,排名前三位的恶性肿瘤病种为肺癌(17.41%)、甲状腺癌(10.75%)和胃癌(9.33%),前十位病种占比合计达69.62%,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多发恶性肿瘤病种随年龄变化有明显差异。结论:2018年至2022年45-59岁年龄段恶性肿瘤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进一步提高对该年龄段恶性肿瘤发病特征的认识,做好预防和诊治工作,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某院2014—2018年妇科出院患者疾病构成现状,为开展本地区妇科常见病的预防和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4—2018年妇科出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科出院患者中,位列前3位系统疾病依次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40.59%),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3.56%),肿瘤(16.63%)。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前5种分别是异位妊娠、医疗性引产、稽留流产、先兆流产和自然流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前5种分别是生殖道息肉、子宫其他非炎性疾患、子宫内膜异位、输卵管炎和卵巢炎;肿瘤前5位是子宫平滑肌瘤、卵巢良性肿瘤、宫颈原位癌、宫颈恶性肿瘤和子宫体恶性肿瘤。结论异位妊娠、医疗性引产、子宫平滑肌瘤、子宫息肉等为妇科常见病。基于常见疾病,应提高保健知识宣传和体检筛查力度,积极治疗早期疾病,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2002-2008年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社区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变化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2-2008年华漕镇恶性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计算粗发病率和标化率.结果 通过7年发病资料的比较分析发现,华漕镇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为1495例,年均粗发病率为361.81/10万,标化率为192.67/10万,80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病率增加.肺癌在华漕镇恶性肿瘤发病谱中占首位,女性发病率最高为乳腺癌.结论 根据本社区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应针对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和乳腺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并开展早发现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2—2011年菏泽市牡丹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消除阶段的防控策略。方法 2002—2011年牡丹区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461例,麻疹监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麻疹监测专报系统,个案资料来源于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及主动监测记录,血清标本检验结果来源于菏泽市麻疹实验室。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有关数据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1年牡丹区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461例,2008年发病率最高,占12.43/10万。2—6月为麻疹发病高峰,占80.48%;11—12月发病率最低,占1.30%。2002—2011年麻疹发病据前3位的分别是东城办事处、北城办事处、南城办事处。<3岁发病最多占51.84%;≥15岁病例中,以20~30岁发病最多占17.79%。有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史占6.29%,无免疫史占27.11%,免疫史不详占66.59%。2002—2011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517例,实验室确诊131例,临床确诊330例,排除56例。发病<3 d就诊率为10.44%,3~7 d就诊率为86.65%。到村、乡、区、市级医疗机构初诊构成比分别为3.68%、4.84%、6.77%、84.72%。报告后48 h及时调查率为98.84%。标本采集率为36.17%,阳性率为70.05%。结论消除麻疹的首要策略是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减少麻疹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本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特点,为更有效地开展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例资料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5年间经我院治疗的10种恶性肿瘤患者共计5345例,其中肿瘤病种构成前5位的分别是肠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和肝癌,占肿瘤患者总数的80.6%。统计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发病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上。结论本地区人口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肿瘤发病存在年龄、性别差异。依据肿瘤发病特征对高危人群做好防治工作是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妇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为临床诊疗、科学研究、疾病防治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检索该医院病案信息系统中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全部妇科已出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数据,共计360734例。按照ICD-10标准分类,采用SPSS 26.0生成统计软件包数据库,采用中位数、构成比等进行描述统计,运用帕累托图对妇科住院患者的疾病病种进行A、B、C分类因素的分析。结果2017-2021年卵巢良性肿瘤顺位始终保持第一,占17.00%,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颈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子宫恶性肿瘤等共11类疾病构成妇科住院病例的主要(A类)疾病因素,占全部妇科住院病例总数的84.26%。2017-2021年妇科住院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7d,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伤疾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相对最长。结论妇科出院患者疾病谱的顺位变化不大,大多数病种的住院时间略有减少,应以出院患者的疾病谱构成为依据,大力加强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妇科癌症早期筛查的力度,指导科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农村育龄妇女妇科常见病及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方法:统一使用卫生部制定的宫颈癌检查表格,根据卫生部宫颈癌检查技术方案,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云南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按方案要求对云南省8个县的152 044例35~59岁已婚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项目筛查。结果:农村妇女妇科疾病总患病率为54.42%,其中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最高,占78.10%,子宫肌瘤及其他良性疾病占14.71%,宫颈癌前病变691例,患病率为4.50/万,宫颈浸润癌26例,患病率为1.71/万。结论: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目前是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防止宫颈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妇科检查,积极治疗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金昌市2006—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金昌市2006—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金昌市2006—2012年累计发生流行性腮腺炎193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9.44/10万;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以6月份和10月份为多;<15岁儿童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86.84%,其中,5~9岁组占50.00%;男女性别比为1.99:1。结论金昌市5~9岁年龄组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对此年龄组儿童进行麻腮风三联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2006-2012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君  马福宝 《现代预防医学》2014,(11):1928-1930,1934
目的分析江苏省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卫生、教育部门开展水痘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2年江苏省报告的水痘病例及水痘事件监测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江苏省共报告水痘77 360例,年均发病率为14.4/10万;水痘发病高峰为5-6月和11-12月,发病年龄以7~14岁为主,占44.9%;职业以学生为主,占60.1%;共报告水痘事件321起,其中99.7%发生在学校。结论水痘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学生为高发人群,小学是水痘事件发生的重点地区,提高学校水痘的监测敏感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发现疫情后采取应急免疫可有效控制水痘疫情。  相似文献   

17.
684例育龄妇女死亡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倪涵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555-1556
目的:了解南京市育龄妇女(15~49岁)死亡情况,分析主要死亡原因及规律,提出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2003年12月~2004年11月在全市14个区县开展育龄妇女死亡调查,由区县妇幼保健所上报育龄妇女死亡调查表。结果:2004年全市育龄妇女死亡684例,疾病死亡占71.49%,意外死亡占28.51%。死因顺位:恶性肿瘤为首位(36.99%);其次为心、脑血管疾病(13.74%);此后依次为车祸(12.57%)、自杀(6.73%)等;恶性肿瘤中,胃癌为第1位,肝癌、乳腺癌、肺癌、白血病依次列为2~5位,而乳腺癌与卵巢癌、子宫癌、宫颈癌合计占恶性肿瘤总例数的首位。结论:恶性肿瘤是威胁妇女生命的最主要疾病,应将胃癌、肝癌、乳腺癌列为重点防治对象,已婚妇女应每1~2年做1次妇科常规检查,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可大大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的治愈率及妇女生存率。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育龄妇女死亡的第2杀手,预防重于治疗,需要政府支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病人住院基本情况及发展动态,了解老年疾病发生规律,为预防、诊治老年疾病及做好老年病人的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我院病案统计室2002-2008年出院病案资料进行统计,以病案首页出院诊断为主,并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统计分类. 结果 ①60岁以上老年病人16 189例,占总出院人数的20.8%,且呈逐年上升趋势;②前5位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占24.5%,恶性肿瘤占16.3%,消化系统疾病12.0%,呼吸系统疾病10.1%,眼及附器疾病6.9%;③前5位死因构成:恶性肿瘤20.9%,循环系统疾病17.2%,呼吸系统疾病5.3%,消化系统疾病2.9%,损伤中毒2.4%. 结论 每个年龄组男性病人数均明显高于女性病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也是老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60岁以上人群死因分析,为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原区死因监测报告数据,应用国家死因清洗与分析软件对60岁以上人群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60岁以上人群平均粗死亡率为2 674.95/10万,其中,男性为3 222.92/10万,女性为2 185.99/10万,男性高于女性。75~79岁年龄组死亡构成比最大,为23.86%。60岁以上人群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伤害,合计占全死因构成的88.01%。结论 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60岁以上户籍居民死亡占全人口死亡的77.02%,以循环系统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死亡原因,应倡导定期体检,早诊早治,控制血压,从而延长老年人的寿命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该院2003—2011年住院病人恶性肿瘤死亡的疾病构成、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的统计分析,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该院2003—2011年住院病人病案首页中,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选取因恶性肿瘤疾病导致死亡的患者585例,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疾病构成、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结果按疾病顺位,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疾病依次是肺恶性肿瘤、肝恶性肿瘤、白血病,结肠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及食管恶性肿瘤、直肠恶性肿瘤、胰腺恶性肿瘤、脑恶性肿瘤及恶性淋巴瘤。同时对年龄分布、性别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本组585例恶性肿瘤病人死亡高发段在60~79岁,共308例,占52.65%,而且因恶性肿瘤疾病死亡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80:1。结论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恶性肿瘤的病死率,提高人群的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