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娜  徐长亮  张健  傅强  马世平 《海峡药学》2012,24(1):235-238
目的观察蓝萼甲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不同浓度蓝萼甲素处理HepG2细胞后,MTT检测24h,48h细胞生长抑制率,LDH试剂盒检测细胞LDH释放量,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RT-PCR法对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和c-myc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在1.25~20μmol.L-1剂量范围内,蓝萼甲素对HepG2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蓝萼甲素5,10,20μmol.L-1能够使HepG2培养液中的LDH释放量显著增加,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明显皱缩。同时蓝萼甲素可使细胞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增加,c-myc表达减少。结论蓝萼甲素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c-myc的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萼香茶菜作为1种民间抗炎草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炎症和肿瘤疾病的治疗。从蓝萼香茶菜中提取的萜类、黄酮、甾体等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综述了国内外对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3.
蓝萼甲素对人宫颈鳞癌SiHa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是由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eds(Benth)Ham中分离提取出的二萜化合物[1]。研究证明不同浓度的蓝萼甲素可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增殖,如肝癌BEL-7402细胞株[2]、卵巢癌HO8910细胞株[3],然而,蓝萼甲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8,(2):233-237
目的建立蓝萼香茶菜的质量标准。方法以咖啡酸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芦丁、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并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蓝萼香茶菜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TLC分离度良好,斑点清晰。芦丁、齐墩果酸及熊果酸分别在0.1838~2.7570 mg·mL~(-1)、0.009 98~0.149 70 mg·mL~(-1)及0.01132~0.169 80 m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含量分别不得少于0.2%、0.05%及0.08%。7批蓝萼香茶菜样品的水分测定结果为9.93%~10.81%,总灰分测定结果为8.17%~9.45%,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为2.87%~3.61%。结论上述方法简便,高效,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蓝萼香茶菜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蓝萼甲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蓝萼甲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以不同浓度蓝萼甲素作用于HeLa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蓝萼甲素对HeLa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趋势;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上调。结论蓝萼甲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线粒体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是由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eds(Benth)Ham中分离提取出的二萜化合物,可抑制SiHa、Hela、HL-60等细胞株增殖[1]。本文研究了蓝萼甲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购自上海艾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oechst凋亡检测试剂盒、PARP,cleavedcaspase-3和caspase-8抗体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公司,  相似文献   

7.
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GLA)是一种具有对映15-氧-16贝壳杉烯(ent-15-oxo-16-kaurene)骨架结构的二萜类化合物。其具有心血管保护、内皮保护、抗凝血、抗乙肝病毒、抗肿瘤、抑菌、抗炎、耐缺氧、免疫抑制及调节钙离子浓度等多种药理作用,并且有很高的体内安全性。民间常用蓝萼香茶菜治疗肝炎、胃炎、乳腺炎、腹痛、关节痛等疾病,临床上蓝萼香茶菜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供血不足等缺血、缺氧性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将对蓝萼甲素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和毒理学作用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8.
蓝萼香茶菜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口服蓝萼香茶菜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及大鼠和犬的长期毒性反应情况。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一次灌胃和静脉注射给药测定LD50测定法。长期毒性实验为大鼠灌胃和犬口服给药的血液、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小鼠灌胃给药LD50为78.39g/kg;静脉注射给药LD50为12.26g/kg。大鼠和犬的血液、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中毒及异常改变。结论蓝萼香茶菜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人口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向小四  向大雄 《中南药学》2013,11(4):271-274,292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回流法提取秦皮中秦皮甲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及L9(34)正交试验优选秦皮中秦皮甲素的提取工艺。考察回流提取法中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对秦皮甲素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65℃,提取次数为4次,每次提取2 h。结论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可较好地提取秦皮中的秦皮甲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防风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超声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对防风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并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提取工艺以回流提取法最好,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40(甲醇),提取时间为1.5h,提取1次,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总提取率达到0.46%。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防风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Liang HJ  Zhang YX  Hai GF  Bai SP  Yuan YL  Ye DD  Zhou NQ 《Planta medica》2012,78(6):589-596
Three new ENT-kaurane diterpenoids, glaucocalyxin H ( 1), glaucocalyxin I ( 2), and glaucocalyxin J ( 3), together with four known diterpenoids ( 4- 7), were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Isodon japonica Hara var. glaucocalyx.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the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2 and 3 were further confirm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Compounds 1, 4, and 5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cytotoxicity IN VITRO against CE-1, U87, A-549, MCF-7, Hela, K-562, and HepG-2 human tumor cell lines. Compound 1 showed potent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six tumor cell lines with IC (50) values ranging from 1.86-10.95 μM, and compounds 4 and 5 exhibited significant selective cytotoxicity on seven tumor cell lines.  相似文献   

12.
基于EST-SSR的金银花分子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iang C  Yuan Y  Liu GM  Huang LQ  Wang XM  Yu J  Chen M 《药学学报》2012,47(6):803-810
利用简单有效的方法鉴定药用植物种及其变种一直是中药材鉴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金银花是临床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源自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花蕾。为了有效利用金银花EST序列开发功能性分子标记,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本实验室保存的忍冬及其变种红白忍冬(L.japonica var.chinensis Thunb.)EST序列进行分析,共获得3 705条忍冬EST-SSRs,且平均每4.05 kb检出一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2 818条红白忍冬EST-SSRs,平均每7.49 kb检出一个SSR。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及其变种红白忍冬主要SSR重复为二核苷酸,其次为三核苷酸,主要重复基序类型为AG/TC和GAG/TCT。通过同源比对,在忍冬及其变种中共筛选出87对重复次数具有差异的EST-SSR。选出15对碱基数差异大于6的EST-SSR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中的13对引物在52份金银花类药用植物中具有有效扩增产物,且引物jp.ssr4、jp.ssr64及jp.ssr65可用于忍冬及其变种、山银花原植物的鉴别。  相似文献   

13.
蓝萼甲素在大鼠体内外的代谢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在大鼠体内外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研究对蓝萼甲素的代谢转化。采用RP-HPLC法同时分离检测蓝萼甲素及其体外代谢产物。结果用液-液萃取、制备HPLC法,从大鼠胆汁中分离了一个代谢产物,经质谱分析推测结构为羟基化蓝萼甲素,并采用HPLC-MS连用,分析了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样品中的代谢产物,推测了蓝萼甲素的可能代谢转化途径。结论蓝萼甲素在大鼠肝微粒体和胆汁中可被代谢转化,主要代谢产物为羟基化蓝萼甲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优选地黄管食通颗粒乙醇提取的方法及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1)建立了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荧光暗斑的薄层定量新方法;(2)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转移率为指标,优选地黄管食通颗粒的乙醇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条件为10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4h.结论 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冬凌草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石斛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回流提取、改进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与超声辅助热回流提取法对石斛多糖进行提取,通过苯酚-硫酸法检测其多糖含量。结果:4种提取方法所测得的多糖含量分别为(13.473±0.634)%、(15.692±0.743)%、(11.87±0.536)%、(16.29±0.407)%。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对石斛多糖含量测定影响较大,采用超声辅助热回流提取法所得含量最高,而且提取时间短、提取较为彻底,适合于石斛多糖含量测定的样品前处理。  相似文献   

16.
何建峰  邬泉周  黄少梅 《中国药房》2012,(39):3684-3686
目的:建立大孔吸附树脂联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冬凌草甲素的工艺流程。方法:将冬凌草粉碎,用95%乙醇提取,浓缩成浸膏;以冬凌草甲素含量为指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联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冬凌草甲素,并用红外光谱、熔点测定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重结晶产品的纯度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优化的工艺为采用苯乙烯型大孔吸附树脂(HZ-841)先对浸膏进行粗分离,再选取乙酸乙酯-石油醚(6:4,V/V)为洗脱溶剂,石油醚-丙酮(2:3,V/V)为重结晶溶剂进行硅胶柱分离纯化,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冬凌草甲素含量为96.11%,提取率达到0.86‰。结论:所选工艺简单、可行,使用溶剂安全、无毒,提取效率高,可用于分离纯化冬凌草甲素。  相似文献   

17.
嵇源源  高立文  张健 《抗感染药学》2013,(4):271-274,302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GLA)和蓝萼丙素(GLC)对15株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差异以及与Bcl-2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关键蛋白Bcl-2的表达;应用分子对接Autodock程序,将GLA和GLC与Bcl-2蛋白进行分子对接,比较其结合的差异性.结果:用MTT法结果表明GLA对所选用的15株肿瘤细胞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相同浓度的GLC对15株肿瘤细胞的生存率没有影响;用分子对接法结果显示GLA与Bcl-2蛋白的结合自由能和ki值均低于GLC.结论:GLA更易与Bcl-2蛋白结合从而抑制Bcl-2蛋白的功能,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马敏  王莉  李芳  王卫峰 《中国药房》2014,(43):4069-4071
目的:优选槐角中山奈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山奈酚含量为指标,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对槐角中山奈酚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可行,可扩大到工业化提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不同增溶剂、提取压强、提取次数对采用超临界CO2(SC—CO2)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和大黄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与常用的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方法选用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聚维酮(PVPk-90)、泊洛沙姆(Poloxamer188)、聚山梨酯-80、乙醇作为增溶剂,采用SC—CO2提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结合单因素优选最佳提取条件,并与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使用AOT作增溶剂时白藜芦醇提取率最高,为0.304mg/g;而使用乙醇作为增溶剂时提取率最低,仅为0.015mg/g。大黄素的提取率受增溶剂的影响相对较小,使用PYP时提取率最高,为1.008mg/g,而使用聚山梨酯-80提取率最低,为0.679mg/g,但与使用乙醇的提取率(0.745mg/g)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单因素获得最佳提取工艺:P=25MPa、T=50℃、AOT浓度为0.05mol/L、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的提取率为0.31mg/g、大黄素提取率为0.97mg/g;与回流提取法相比,大黄素的提取率增加了86.5%.而白藜芦醇的提取率降低了81.5%。结论AOT、PVPK-90、Poloxamer188能够提高SC—CO2提取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提取率,SC—CO2作为一种新兴中药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效果好、低温提取、流程简单、绿色环保等特点,该法可用于虎杖中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提取,但更适合大黄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