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首次确立了营分先兆症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营分先兆症是气分证向营分证传变过渡阶段出现的带有营分证信息的某些症状与体征,是心营病理本质表露的前奏。火毒深入、消烁营阴、侵扰心神是其形成的病理基础,动态观察热型、神志、舌象等变化,参照免疫学、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学等实验室指标是其辩识关键;解毒凉营护阴为其治疗大法,并引用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法的疗效及机理。  相似文献   

2.
<正> 中医对糖尿病辨证分型的研究(一)临床证象分型首都医院等根据气血阴阳、脏腑辨证,对一百一十例患者的观察结果,将糖尿病分为阴虚型(占3.6%)、阴虚火旺型(占5.6%)、气阴两伤型(占7.3%)、气阴两伤火旺型(占60.7%)、阴阳两虚型(占7.3%)和阴阳两虚火旺型(15.4%)等六型。以气阴两伤火旺型为多见,阴阳两虚火旺型次之。他们认为阴虚、肾虚是糖尿病之本,火旺为其标,阴虚火旺为其因,气虚、阴虚及血淤为其果。从而论证不同型兼见血淤的阴阳气血错杂的病理。一百一十例中以肾虚肝火旺及肝肾阴虚为多见。观察结果进一步证明证型与血糖、尿糖及病程无明显关系。最后提出治疗时应着重治病求本,协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医证候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探讨中医辨证在推断IMN病情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IMN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病理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各证型间临床及病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IMN患者本虚证以脾肾阳虚型居多,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气阴两虚型发病年龄要明显高于脾肾阳虚型和脾肾气虚型(P0.05)。脾肾阳虚型患者肾病综合征发生率要高于脾肾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型与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脾肾阳虚型与水湿证呈正相关(P0.01);脾肾气虚型与水湿证、湿浊证呈正相关(P0.01)。气阴两虚型患者体重指数要明显低于脾肾阳虚组和脾肾气虚组(P0.05)。各组间CKD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BUN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气虚型患者病理分期以Ⅰ期为多(P0.05),脾肾阳虚组、气阴两虚型患者则以Ⅲ期多见(P0.05)。气阴两虚型患者肾脏病理中慢性化及小管间质积分要高于脾肾阳虚型和脾肾气虚型。结论:IMN患者主要的中医证型有脾肾阳虚型、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本虚证与标实证之间存在相关性,气阴两虚型患者病情较其余证型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瞿彬  张培彤 《中医杂志》2011,52(6):483-485
目的探讨肺癌并发胸水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对确诊为肺癌并发胸水的150例患者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含舌脉)及相关检查的观察记录,确定初步证候,按照判断标准探讨该研究对象的证候特点,从中找出规律。结果肺癌并发胸水患者的证候主要包括气阴两虚型、气虚痰湿型、气虚血瘀型、气虚型、痰热型、气滞型及气滞血瘀型7类。不同临床病理分型、临床分期、胸水量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并发胸水患者证候分布复杂,单证少,复证多,虚实互见,尤以气虚为主的复证多见。肺癌并发胸水患者的证型与胸水量、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近20年中医对川崎病的研究,主要包括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期论治、专方治疗和中成药治疗等5个方面。多数学者认为川崎病病因是小儿感受温热邪毒,病机符合卫气营血传变规律,邪在卫气、气营两燔、热恋阴伤、气阴两伤等4个证型在临床中常见。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川崎病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1996年6月~2017年6月国内涉及肺癌中医证型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免疫功能、肿瘤指标等的相关性。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1996年6月~2017年6月关于肺癌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文献中,选取其中有明确中医证型数据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筛选后纳入文献53篇,共有肺癌患者6 684例,中医常见有气阴两虚、脾虚痰湿、肺脾气虚、阴虚内热、气血瘀滞、痰瘀蕴结、痰热阻肺等证型,其中多篇文献报道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病理类型和舌象等具有相关性。结论:肺癌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脾虚痰湿、肺脾气虚、阴虚内热多见,证候以本虚标实为特征,并与临床分期、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病理类型和舌象等具有相关性,各种指标的相互结合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小儿喘咳证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喘咳证107例分为表里同病、里热及肺热久咳,气阴两伤3型,分别采用表里双解、泻肺平喘,清热宣肺、化痰平喘,泻肺清热、养阴补肺等随证施治。结果显效94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3%。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喘咳证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将113例IMN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肾脏病理分期及临床生化指标检测,并分析其间关系。结果 IMN的证型以气阴两虚证(42.5%)和脾肾气虚证(35.4%)为主,兼证以湿热证(25.7%)和瘀血证(23.9%)为主;脾肾气虚与脾肾阳虚证病理多见于Ⅰ、Ⅱ期;气阴两虚证除见于Ⅰ、Ⅱ期外,也见于Ⅲ和Ⅳ期。气阴两虚证患者24 hUpro、LDL值较高(P0.05),ALB较低(P0.05);脾肾阳(气)虚证患者血Scr水平较肝肾阴虚证高(P0.05),较气阴两虚证低(P0.05);肝肾阴虚证患者ALB水平较高(P0.05)。结论 IMN的中医证型与其病理类型、临床生化指标有一定关系,结合病理和生化改变有助于IMN微观辨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收集糖尿病肾病不同证型舌象图像数据信息,观察不同证型与舌象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TFDA-1舌面诊仪,提取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及脾肾阳虚证的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舌象特征,通过研究舌象舌质、舌苔的颜色指标(RGB、Lab、YCrCb)变化,结合中医辨证分型,采用现代技术对糖尿病肾病证型及其舌象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整理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与舌象指标:对72例研究对象舌色的平均RGB、Lab、YCrCb数值分析后显示:(1)肝肾阴虚组舌色偏红、苔色偏黄;脾肾阳虚组舌色及苔色整体偏白色;气阴两虚组介于二者之间;(2)中医证型与临床观察指标:肝肾阴虚证组:绛红舌及红舌占71.4%,黄苔71.4%;气阴两虚证组:淡红舌占53.8%,黄苔50%、白苔46.1%;脾肾阳虚证组:淡白舌占60.0%,白苔76%。结论:实验数据表明,TDAS2.0图像分析软件所分析的舌象数据结果与临床医生辨证分型结果大致吻合,证实了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证型之间的舌象等特征存在客观性差异,为临床辨证分型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暑是炎夏酷暑或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热病。中医辨证可分为三个基本证型:暑热侵袭型、气阴两伤型、热盛动风型。1 临床特点1.1 暑热侵袭型 病人大热、大汗、大渴、烦燥、大便燥结、小便黄赤。舌质红、少津、脉洪大。1.2 气阴两伤型 病人表现冷汗不止,身凉肢软,短气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1.3 热盛动风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收集本院已溃型糖尿病足不同中医症型的患者资料,依据本院自拟的《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方案2012》进行分组,探讨已溃型糖尿病足不同中医症型之间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异。方法收集本院100例已溃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自拟的中医诊疗常规,分为3个中医症型:湿瘀阻络,气阴不足型;湿瘀壅盛,气阴两伤型;湿瘀留恋,气阴两亏型,分别测定6项感染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粒淋比值(NLR),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2项凝血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监测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3个中医症型之间WBC、NLR、RBC、Hb、PLT、CRP、Fib、D-Ⅱ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BC、NLR、PLT、CRP、Fib、D-Ⅱ的结果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湿瘀壅盛,气阴两伤型;湿瘀阻络,气阴不足型;湿瘀留恋,气阴两亏型。两两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瘀壅盛,气阴两伤型与湿瘀留恋,气阴两亏型比较,RBC、H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瘀阻络,气阴不足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瘀阻络,气阴不足型与湿瘀留恋,气阴两亏型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足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之间,一些感染及凝血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为证型客观化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竹叶石膏汤临床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凤芝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1):687-687
竹叶石膏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温热病后期气阴两伤,虚热内扰,肺胃气逆而致咳逆、欲呕等证.笔者几年来,以竹叶石膏汤为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药:竹叶、石膏、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临证时,无论是否温热病后期,只要有内热兼气阴不足之证,皆可以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和探讨原发性IgA肾病中医各证候分型与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明确该病宏观表现与微观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 对120例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中医证候与临床指标及病理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中医证候分型中,气阴两虚型所占比例最大;脾肾阳虚型的尿素氮比肺肾气虚型高,其内生肌酐清除率较肺肾气虚型、脾肾气虚型及气阴两虚型低,且该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较其他四型均高;肝肾阴虚型间质炎细胞浸润积分、肾小管萎缩积分以及气阴两虚型肾小球萎缩积分与总积分均高于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与间质炎细胞浸润及血管壁增厚有相关性;气阴两虚与肾小球增生呈正相关;脾肾阳虚与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血管壁增厚相关.结论 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加重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证型脾(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的演变过程,中医证候分型与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钟小蓓  王迪华 《陕西中医》2012,33(7):811-811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生脉散加味配合捏脊疗法治疗气阴两伤型幼儿泄泻4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四君子汤合生脉散加味(党参、茯苓、山药、炒扁豆、炒白术、五味子、乌梅、麦冬等)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幼儿泄泻气阴两伤型42例,3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7.6%。结论:本法治疗本病能健脾益气养阴,调和阴阳气血而达到止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阿帕替尼所致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中医药认识及治疗HFS提供理论证据及指导参考。方法 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2019年1月—2021年4月住院部和门诊收治的行阿帕替尼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0例,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法、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阿帕替尼所致HFS临床疗效的独立性相关因素,讨论中医辨证综合防治HFS的临床效果,探究阿帕替尼所致H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与最佳中医防治方案。结果 经过临床观察,所收集的20例HFS患者在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通过辨证分型,将20例HFS患者的证型分为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包含血虚风燥证、热毒蕴肤证,虚证包含气血亏虚证、气阴两伤证。常见症状有:四肢麻木、乏力、手足溃烂、胸闷。HFS发生的天数大多在1~10 d及10~20 d。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后所引起的HFS患者的中医分型有热毒蕴肤证、血虚风燥证、气血亏虚证、气阴两伤证,并以气阴两伤证、热毒蕴肤证为主。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是今之名,水毒证是古之称,它是水肿、肾风的继发病,也是肾衰之早期综合征或谓证候群,有急、慢之别。本病之诊断,一般依据病史、临床病象及有关现代检测即可确立。正确的诊断确立后,遂据八纲辨证。本证在临床上常见类证是:阳气两伤候、气阴两伤候、风阳妄动候和血极气散候。水毒证以其急危重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多呈轻度、中度中毒症,合并症亦多。而无并发病者约  相似文献   

17.
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运用“六对论治”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针对该病正气亏虚、湿热毒瘀等邪气内着、阻于肾络的核心病机,在扶正祛邪、通络益肾的治疗原则上,依据病理表现进行分期辨证论治。辨证采用极富特色的“本虚定证型、标实辨证候”方法,以气血不足、气阴两伤等本虚证为基础,根据内热、血瘀、湿阻、水停等邪实的变化灵活调整用药,同时注意对症治疗和对症辨证治疗,重视解决激素等西药引起的次生证候,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合1 则医案详析“六对论治”法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马红珍  何灵芝  陈红波  卢冰 《中医杂志》2011,(17):1483-1485
目的观察IgA肾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123例IgA肾病患者辨证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3型,检测各证型患者血压、生化指标、评定病理分级,并分析其关系。结果 3组证型中肝肾阴虚型血肌酐(SCr)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型(P<0.01);脾肾气虚型白蛋白(Alb)水平低于气阴两虚型(P<0.05),24h尿蛋白定量大于气阴两虚型(P<0.05);脾肾气虚型总胆固醇水平高于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型(P<0.01);肝肾阴虚型IgG水平低于气阴两虚型(P<0.05);肝肾阴虚型收缩压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各证型患者病理分级中Ⅲ级、Ⅳ级最多见,共95例占77.24%,但各证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以气阴两虚型最多见、病理分级较高,脾肾气虚型患者蛋白尿排泄多但病理改变相对较轻,肝肾阴虚型常伴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g A肾病中医虚证与西医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Ig A肾病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遵循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确定证候类型,分析313例Ig A肾病患者中医虚证分型与西医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尿检异常型以气阴两虚证较多;肾病综合征型以气虚证最多;慢性肾炎型合并高血压者以阴虚证、阳虚证居多。阴虚证高血压发生率最高;气阴两虚证重度血尿发生率较高。气虚证和阳虚证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血白蛋白明显低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阳虚证和阴虚证血肌酐明显高于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气虚证和阳虚证血胆固醇高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阳虚证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其他3证、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其他3证。气虚证慢性肾脏病(CKD)1~2期居多,气阴两虚证CKD1期、3期较多,阴虚证CKD4期最多,阳虚证CKD4~5期较多。结论 Ig A肾病中医虚证与西医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指标对弥补中医"四诊"信息不足,提高辨证准确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放疗对机体的损伤,多为邪热内蕴,气阴两伤,尤以阴伤为甚,临床应用升降散合麦门冬汤,散郁热,养阴液,治疗放疗损伤所致阴虚内热之证,方证相合,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