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彦同 《新中医》2021,53(7):51-54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利水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例CHF心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阳益气利水方,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结果:经秩和检验,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LVEDD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利水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HF心肾阳虚证,可以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增强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阳利水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利水汤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及血清BNP水平。结果研究组心功能总有效率90. 24%、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 12%均较对照组73. 17%、78. 05%高(P0. 05);治疗4周后2组LVEF、LVEDD、FS、CO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治疗4周后血清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 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温阳利水汤治疗在心功能、中医证候方面均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超声心动图指标,降低血清BN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泻肺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收治的150例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泻肺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6 min步行试验(6MWT)、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相关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LVEDD、LVESD、LVEDV、LVESV及血清CRP、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6MWT和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6MWT和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70/75),对照组为81.3%(61/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泻肺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心脏超声指标,明显抑制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4.
林晓光  曾振明  潘国铨 《新中医》2013,45(12):88-90
目的:探讨温阳补肾汤治疗肾阳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完成42例)予温阳补肾汤口服,对照组(完成43例)予阿仑膦酸钠片口服,2组均同时口服钙尔奇D,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阳虚症状积分和疼痛积分,并检测骨代谢指标总骨I型前胶原N端肽(P1NP)、p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肾阳虚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5);各项指标(除腰背疼痛积分外)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仅腰背疼痛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PINP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β—CrossLap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阳补肾汤能明显改善肾阳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和中医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中药。两组均以4周作为观察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T-proBNP水平等的变化;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不良反应。结果:心功能分级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各参数(LVESD、LVESV、LVEF)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结论: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通过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河北中医》2021,43(5)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72例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兼肾阳虚证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加穴位真埋线治疗,对照组36例加穴位假埋线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随访6个月中医证候评分、急性加重次数、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统计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随访6个月,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3. 33%(30/36)]高于对照组[69. 44%(25/36)](P 0. 05)。随访6个月内,治疗组急性加重次数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P 0. 05),且少于对照组(P 0. 05)。随访6个月,2组CAT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CD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 0. 05),且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穴位埋线能够显著缓解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兼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降低CAT评分,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芪附温阳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对心室重构、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核转录因子κB (NF-κB)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芪附温阳汤。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观察治疗前、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室重构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径(LVSED)、左室舒张末径(LVDED)]、血清学指标(NT-pro BNP、AngⅡ、NF-κB)、生活质量评分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LVSED、LVDED水平、血清NT-pro BNP、AngⅡ、NF-κB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 05),SV、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芪附温阳汤能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心室重构,降低炎症水平,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补脾益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85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并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自拟补脾益肾汤治疗连续服药8周,评定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进行尿液分析,检测肾功能指标(BUN、SCr)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90. 7%VS71. 4%)(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脾肾阳虚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P 0. 05),24 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血清BUN、SCr比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 0. 05),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低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拟补脾益肾汤可提高西医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改善肾功能,减轻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9.
郦虹  吴玉泉  陈晓娜  宋添晶  孟冉 《新中医》2019,51(10):81-84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结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高龄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龄心肌梗死患者(气虚血瘀证)按接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室重构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Ds)]以及心功能指标[每搏量(SV)、有效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组为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心室重构各项指标LVEDV、LVESV、LVDd、LVD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中西医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指标SV、CO、CI、LVEF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中西医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心肌梗死高龄老年人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帮助其恢复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益气温阳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B型脑钠肽(BNP)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益气温阳汤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针刺联合益气温阳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BNP、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益气温阳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同时能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在社区冠心病2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45例。对照组为西药常规治疗组;治疗组为西药常规治疗加服芪参益气滴丸,芪参益气滴丸0.5 g(1袋),餐后30 min服用,3次/d。2组均在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中医证候总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评价芪参益气滴丸在社区冠心病2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LVDd、LVEDV、LVESV较对照组低,2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高,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整体左室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刘新锋  关玲霞 《新中医》2021,53(19):56-6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抗氧化能力、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6(MMP-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的影响。方法:选取74 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7 例。2 组均进行基础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2 组均连续治疗8 周。观察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 ],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6(MMP-6) 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83.7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LVEF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2 组LVEDV、LVESV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VEF 指标值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 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2 组血清MMP-6、MMP-9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MMP-6、MMP-9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提高血液抗氧化能力,对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青龙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用小青龙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LVESV、LVEDV降低,LVEF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青龙汤治疗CHF患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昧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结合真武汤加味治疗,疗程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彩色超声心动图指标、脑钠肽(BNP)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加味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降低BNP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丁力  周淑妮 《河北中医》2020,42(4):561-566
目的观察温阳通痹汤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室性期前收缩(VPC)疗效及对患者射血功能、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将76例CHD合并VP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通痹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DCG)指标[ST-T动态改变(ΣST)、QT离散度(QTd)]、心率震荡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射血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VPC次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 50%(31/40),对照组总有效率61. 11%(22/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心悸不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健忘、胸闷气短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ΣST、QTd及VPC次数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TO、TS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 0. 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LVEF、LVESD、LVEDD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 0. 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温阳通痹汤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CHD合并VPC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和心肌供血,降低QTd,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医标准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利水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中医证候疗效和综合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TP)、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24 h TP、Alb、TC、TG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温阳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阳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肾阳虚夹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心肾阳虚夹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环磷腺苷40 mg/d静脉滴注,地高辛片0.25 mg/d口服;治疗组43例给予环磷腺苷40 mg/d静脉滴注,温阳强心汤1剂/d口服。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胸闷、心悸、水肿、夜尿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胸闷、心悸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各单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全血高、低切黏度均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强心汤联合西药能够明显改善心肾阳虚夹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肾虚症状,降低血浆黏度,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生脉逐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运动耐量、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 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194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每组各97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医药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脉逐瘀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运动耐量、NT-pro BNP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患者给予生脉逐瘀汤辅助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29%(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Lee氏心衰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中药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NT-pro 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中药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两组LVESD、LVESV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生脉逐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心功能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朱航  赵建波  王长江 《新中医》2021,53(11):23-26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化的西医内科标准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参数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8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F较治疗前上升,LVESV、LVEDV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LVEF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LVESV、LVEDV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血清NT-proBNP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成药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比索洛尔组)采用单一西药治疗,观察组(比索洛尔片+养心氏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养心氏片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力衰竭分级、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心力衰竭分级、6 min步行距离、治疗后2组的LVEDV、LVESV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LVEDV和LVESV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 05),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中成药养心氏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