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移情护理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及期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热患儿父母124人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移情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父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Herth希望量表(HHI)测评数据。结果:通过干预,两组患儿父母SAS、SDS和HHI总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其中研究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HHI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实施移情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期望水平,提升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RAM)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RAM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评估患者负面情绪,即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Hevth希望量表(HHI)及生活质量简明健康检查量表(SF-36)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后1周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 05); HHI评分及SF-36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 <0. 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RAM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96例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6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1)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4.9%(96/275)。(2)干预前,两组SAS分值、SDS分值、临床症状积分、FEV1/FVC值、FEV1(L)值及FEV1(%)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分值、SDS分值及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FEV1/FVC值、FEV1(L)值及FEV1(%)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肺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娇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11):1728-1731
目的 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协同护理干预在试管婴儿孕妇孕早期的护理效果及SAS、SDS评分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试管婴儿技术的孕早期孕妇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认知行为疗法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孕妇SAS、SDS评分、血压、心率、临床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孕妇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孕妇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孕妇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值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临床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试管婴儿孕妇孕早期中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协同护理干预既有利于消除产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还能良好稳定其生命体征,促使其积极、开朗面对生活,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2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入组患者均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治疗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结果研究组疲乏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S、PSQI以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中,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患者实施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患者睡眠,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研究组,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理满意度问卷测评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对护理服务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干预后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一对一”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9例老年喉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认知行为疗法。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SAS、CFS各项评分以及SCSQ消极应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SCSQ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对一”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提高老年喉癌术后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和癌因性疲乏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1月乳腺良性肿瘤患者92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SF-36)、抑郁(SDS)及焦虑(SAS)分值、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F-36分值较护理前增高,SDS、SAS分值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SF-36分值高于对照组,SDS、SA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3.48%)高于对照组(76.09%)(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且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照顾者应用希望理论认知干预对脊柱损伤截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脊柱损伤截瘫患者按入组序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照顾者出院后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照顾者希望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照顾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 0. 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 0. 05);研究组干预后总体健康、活力、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干预前(P 0. 05),且干预后研究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活力、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照顾者应用希望理论认知干预有助于改善脊柱损伤截瘫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团体支持锻炼护理干预模式对子宫癌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子宫癌患者,按入院日期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给予团体支持锻炼护理干预模式,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生存质量问卷(QLQ-C30)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HH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QLQ-C30功能量表各项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QLQ-C30症状量表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支持锻炼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子宫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下的阶段性护理方案在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于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下的阶段性护理;比较两组希望水平[采用希望指数中文版(HHI)]、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焦虑、抑郁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HH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执行自我护理、情绪处理方面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认知为基础的积极行为重塑方案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0年3月31日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工具,将符合纳入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以认知为基础的积极行为重塑方案。干预前、干预后第5周末,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CSES)、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作为工具,对两组自我效能、希望水平、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H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EORTC QLQ-C30中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认知为基础的积极行为重塑方案应用于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能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其对病情诊疗的希望水平,缓解患者面对疾病时的负性情绪,并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科8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和负性情绪,增加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移情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者负性情绪及期望水平的影响,并为这类特殊群体的优质护理积累循证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来院治疗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移情护理。两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个月末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Herth希望量表(HHI)测评,记录数据并做对比。[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SAS和SDS评分相较于本组干预前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HH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HHI各维度评分相较于本组干预前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情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者,能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且能改善其期望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负性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系统化健康教育。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情绪;采用自制哮喘用药调查问卷评估2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采取成人哮喘生活质量调查问卷(AQLQ)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心理情绪、活动受限、哮喘症状、自身健康、对刺激源的反应等5个方面。结果 2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6,P=0.003)。研究组AQLQ量表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可以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自助教育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心理状态、疾病认知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1日~2023年1月31日就诊的72例女性SU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仪治疗+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仪治疗+心理自助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疾病认知水平、生活质量[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并统计患者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疾病知识、日常生活管理知识、盆底肌肉训练知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I-QOL中社交活动受限、心理影响、限制性行为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女性SUI患者在盆底康复治疗期间实施心理自助教育的效果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9年7月31日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面对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应对方式,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杨琼莲  周静  何婧 《中国康复》2012,27(4):294-29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住院截瘫患者康复期的疗效。方法:截瘫康复期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团体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评定焦虑自评量(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2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干预组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2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住院截瘫康复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明显疗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有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联合情志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1日~2019年2月28日收治的7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2019年3月1日~8月31日收治的7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联合情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心理状态[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IGI)及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PIGI、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协同护理联合情志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